闽南的历史故事

早在1500年之前,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就已存在常馔(即吃饭)和小食(即吃点心)之分了。唐代,人们用点心一词来表示稍许吃些食物的意思。唐代后期,粉食已经十分普及,点心也流行了起来。宁代时,称早晨的小食为点心。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思想造就了几千年吃点心的饮食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点心和小食日益多样化。同时,各地域的点心也反映了各地的商业环境。主要物产及饮食习惯。比如:北方的点心朴食无华,十分实惠,南方的点心受海外饮食的影响,做工十分考究。
泉州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历史上两次中原汉民大量南下入闽,带来了北方汉族古老的饮食文化。
唐代,泉州港是中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物资人员的大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大交汇。历代厨师利用丰富的物产,兼容中外烹饪特长,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闽南菜流派。作为其一翼的泉州风味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的内容。
泉州风味小吃的一些常用原料是从国外引种的,如小粒花生是明万历年间引进的,甘薯是从吕宋岛传入的。这些物产经精巧制作,便成为独具风味的名点。泉州人搞花生仁汤另有一番匠心和创造,炖好的花生仁表面看起来洁白完整,实则用筷一捺,烂如泥浆,吃时香味四溢,入口生津,耐人回味。
泉州风味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其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鲜美不喜加油腻。
泉州名小吃的“家学渊源”
榜舍龟
  籍贯:永春五里街
年龄:200多年
关键人物:叶绍本与孙榜
  掌故: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似龟的传统名牌食品。它细嫩、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深得人们喜爱。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孙清水、孙榜父子在永春五里街开了家小吃店,专营糯米龟和花生汤,生意十分红火。
  时任永春州官的叶绍芬在东门外租房,聘请私塾先生,让弟弟绍本苦读候考。绍本游手好闲,常到孙家赊龟,几乎天天来食,孙家父子慑于权势不敢得罪,久而久之也成为老主顾了。
  有一年元宵,叶绍本因贪色被打,回家被私垫先生拒之门外后,孙榜父子收留了他。经这一回,绍本终于悔悟,改邪归正,发愤读书,并仍常去孙家闲聊吃龟。一年后,绍本上京应试,竟中了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
  3年后,叶绍本被委任为福建学政,到永春主考乡试,便特意前往孙榜店中还清旧账并品尝久别多年的糯米龟。其时孙父已去世,孙榜的小吃店的生意已大不如前,于是叶绍本故意坐着官轿,带着众秀才,一路鸣锣开道到孙榜店中,以糯米龟祭祀孔子,并要秀才们尝一尝糯米龟配花生汤的滋味。此举顿时在山城引起轰动,围观的乡民都说孙榜显贵了,应尊称为“舍人”。从此,永春五里街这家小吃店做出的糯米龟就被称为“榜舍龟”。后世还为此传诗一首:
  “孙榜好学做甜龟,知州胞弟吃不归;
  浪子回头中进士,扶困扬名榜舍龟。”
深沪鱼丸
  籍贯:泉州海边
  年龄:900多年
  关键人物:泉州太守王十朋
  掌故:传说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很有名气,这和王十朋写的打油诗有关。据说当时泉州大旱,饿殍遍野,时任泉州太守王十朋便往法石寺观农。他发现有户人家正在为老太君 生日,大鱼大肉摆满大殿。一问方知,原来是秦桧亲戚秦兴在法石寺内为老太君做寿。秦兴得知太守到来,便到厢房求王十朋题词讨个彩头,并愿敬送纹银十两润笔。王十朋早听说这个秦兴没啥文化,官也是买来的,便提出诗成之后,一定要回市舶司当众宣读,纹银十两捐给法石寺作求雨香资,大殿上的供品全部留下让法石寺周围村民分享。秦兴满口答应。
  王十朋便问诗题,秦兴高兴地出题:“秦百兴升”。王十朋当场一挥而就:“秦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兴福毋忘造福众,升官莫作殃民郎。”秦兴不知其意,还兴高采烈地与家人阿山回城了。
  秦兴把诗拿到市舶司宣读,本想借王十朋的诗炫耀一番,不料却被市舶司上下传为笑柄。秦兴不敢得罪这些新贵,把王十朋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也把仆人阿山赶出了秦家。
  到了麦子扬花与灌浆时,泉州连日淫雨。王十朋又到城外法石寺观农,路上有人拦住叫屈,原来正是秦家家人阿山。听完阿山的陈述后,王十朋便为阿山出了个主意。那次在秦家太君生日宴上,王十朋只吃了一碗水丸汤,但觉得水丸太硬,味道也不好,他正有改良水丸的想法。于是,在法石寺内,王十朋便将京城御菜的做法与水丸结合起来,为阿山写下了选料、制作、汤头和内馅的方法。
  阿山如获至宝,带着王十朋的方子举家迁往深沪,做水丸卖鱼羹去了。深沪的水丸坚韧雪白,不易变质,入口柔润清脆。鱼丸用鳗、嘉腊、敏鱼和五香肉做馅,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味道与他处不同,据说就是按照王十朋的方子做的。
牛肉羹
  籍贯:法石山
  年龄:800多年
  关键人物:南宋名臣陆秀夫
  掌故:牛肉羹是泉州小吃中最受百姓喜爱,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据说,牛肉羹的问世与南宗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并与元兵一同追杀文天祥等人。四月宋瑞宗死后,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的赵为帝。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岸觅食,处境十分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惟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由于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帝饱餐一顿。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元两军在山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帝投海,南宋灭亡。但由陆秀夫和那农家父女共同制作的牛肉羹,经那农家父女改进后在民间流传下来。到了明代,随着番薯从吕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绿豆粉成了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这种牛肉羹的做法一直保持至今。
烧肉粽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关键人物:陆游
  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 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老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黎山老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菜包
  籍贯:泉州惠安
  年龄:1100余年
  关键人物:“臭头皇后”
  掌故:泉州风味小吃有萝卜丝做馅的菜包,入口清香、嫩甜,传说与惠安“臭头皇后”黄厥有关。
  黄厥是唐昭宗工部侍郎黄纳裕的侄女,家在惠安黄田(今张坂乡后边村),早年父母双亡,仅有一兄。哥哥陪着叔叔上京赴任,长安路途遥远,哥哥三四年无法回家,只有黄厥陪着嫂子在家。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闽王王审知选妃。嫂嫂原巴望黄厥入选好攀龙附凤,不料黄厥头上偏长个头疮,被邻人取笑为“臭头厥”。嫂嫂满腔失望,把气都出在黄厥身上,只要一有怨气,便不让黄厥吃饭,只让她吃萝卜丝。一日,黄厥又和嫂嫂因琐事争执,嫂嫂一气之下一巴掌打掉了黄厥头上的疤。说来也怪,黄厥的疤落后竟长出了一头秀发,黄厥因此重获选妃资格,并一举屏雀中选,婚期就定在是年中秋。
  黄纳裕闻讯后,日夜快马赶回了家,见到侄女,黄纳裕问:“别前有何要求?”黄厥说舍不得养我育我的家乡,只望嫂嫂能让我吃饱一顿萝卜丝。黄纳裕听罢潸然泪下。即用带来的麦粉,用黄田萝卜丝做馅,为黄厥做了菜包。临别前,黄纳裕对黄厥殷殷嘱咐:“进宫后别忘记黄土地,年年都要吃一次萝卜丝,要劝导闽王常把百姓的生计挂在心上。”
  一次宴会,王审知问黄厥想吃什么,黄厥建议给众臣及贵妃每人一个萝卜丝包子。贤明的闽王很快就知道了黄厥的意思,从此对她另眼看待。此后,王审知每逢年节便要用萝卜丝包子赠送属下及嫔妃。后周同光四年(926年),闽王王审知逝世,王延钧入福州为闽王,尊黄厥为太后。后来,吃“萝卜丝包子”在闽南渐渐普及。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占城稻自越南传入福建,泉州人才逐步改用糯米粉和晚米粉做萝卜丝包子皮。除了嫩嫩的萝卜丝外,还要加柳条状中段肉丝、炸好的花生仁、虾皮、白糖、猪油、青蒜、干葱片等为馅。并正式取名为“菜包”。
湖头米粉
  籍贯:安溪湖头
  年龄:300余年
  关键人物:李光地
  掌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迷信的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 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鱼仔粥
  籍贯:泉州南安九日山
  年龄:1200多年
  关键人物:欧阳詹
  掌故:泉州小吃“鱼仔粥”价廉物美,烹煮简易,深受泉州百姓喜爱,素有“海上明炉”之称。传说,它与唐代进士欧阳詹曾有不解之缘。
  相传欧阳詹年轻时曾在南安九日山岩下搭建草棚读书,并时常到金鸡溪边烧篝火借光夜读。有一次,家中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光,只好等待其兄欧阳漠为他送粮,岂料,年迈的祖母亡故,举家吊孝,无暇给他送粮。饥寒交迫中,欧阳詹猛然想到,为什么不去金鸡溪边钓些小鱼充充饥呢?怎奈时运不济,欧阳詹在寒风中等候许久,竟连一条小黄鳝都不曾上钩。欧阳詹只得升起篝火,将采摘来的山药野菜倒入陶罐中煮以度饥饿。突然,竟从溪中跳出一条红鲤鱼来,“扑通”一声落入陶罐中。不一会儿,鱼香四溢。欧阳詹随手抓了一把海盐加入汤中,没想到味极鲜美,让饥火中烧的欧阳詹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据说,从此之后,欧阳詹就多了一项嗜好,就是到金鸡溪边垂钓,并将钓来的鱼用陶罐熬成鱼汤。由于当时九日山盛产糯米,欧阳詹就将吃剩的糯米倒入汤中,另外加入少许香菇、芹菜、姜丝和辣椒,使得味道更加别致。
  唐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高中进士,并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鲤鱼跳入陶罐成了民间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先兆,而欧阳詹当年无意中做成的鱼仔粥经后人改进也成了富有特色的泉州风味小吃,并沿袭至今。
蚝仔煎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泉州风味小吃有蚝仔煎。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
  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满煎糕
  籍贯:福州马尾
  年龄:150余年
  关键人物:左宗棠
  掌故:据宋代嘉泰元年(1201年)居士张约斋《赏心乐事》记载:宋宁宗赵扩时期,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人日煎饼会”作为夜间活动。在这活动中的野炊“煎饼”应该就是“满煎糕”的雏形。
  但真正的“满煎糕”的出现却与清代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福建时,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了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 葱、沾辣椒变成甜食。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
  光绪九年(1883年),左宗棠再次誓师福建。他派老部下王鑫之子王诗正组军潜入台湾,以对付在台南的法军,“满煎糕”也随王部传入台湾。
首批获认定的“泉州名小吃”
  石狮何建新制作牛肉羹
  南安潘闽剑制作的黑草米果和九层米果
  南安洪坤泽制作的麻糍
  南安黄延波制作的花生酪
  南安杨贻庆制作的贻庆鸡爪
  洛江黄秀云制作的千层糕
  德化陈丽卿制作的九仙草汤和糍粑
  惠安蔡旭新制作的崇武鱼卷
  安溪林国基制作的豆干
  安溪李瑞荣制作的安溪湖头米粉、湖头芋包、湖头咸笋包
  永春李展裕制作的裕安野生小金橘
  永春陈天恩制作的天恩榜舍龟
  永春汤伟志制作的荣丽麻瑙
  永春黄恒鹏制作的天江石鼓正宗白鸭汤
  永春郑剑辉制作的永辉老醋炖猪脚
  苏金水制作的香兰叶炸鸡
  侯美英制作的侯阿婆肉粽
  郑瑞英制作的麻糍
  涂浙江制作的红毛鸡爪
  颜丽惠制作的蜂窝玉米
  林建彬制作的阿彬白鸭汤
  许庆生制作的臭记肉夹包、嫩饼菜
  黄锦全制作的黄记姜母鸭
  杜奇南制作的闽南肉羹

Hash:bbf44ca25175e429bfefdc71ee75da218c1eb6b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