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甘肃建李家龙宫,壮大李姓人,如今全世界有近1亿人姓李

李世民在甘肃李家龙宫,壮大李姓人,如今全世界有近1亿人姓李

据调查显示:在世界各国有近1亿人姓“李”(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他们声称,他们的始祖发源于甘肃,甘肃陇西县有他们的祖祠。

现在,甘肃陇西仁寿山陇西堂、李家龙宫,每年要迎接谒祖寻根李姓人十万多人次。

陇西的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但李氏文化却根深蒂固。

撰文/唐光明

兰州乘车出发约五小时,便可以到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西郡,今日陇西县城。

在陇西县城中有一座雄伟的威远楼,与它遥遥相望的是陇中闻名的文峰塔。威远楼南有仁寿山,北有李家龙宫。陇西在唐代时,系陕甘首府,甘肃省省会前身。李姓望亭,天下李姓之人皆称出自陇郡,并留有“天下李姓尽望陇”的名句。

李姓“根”在甘肃

李姓源出嬴姓,商王朝以前世代为官“大理”(古代掌管刑法的狱官长),并以官名姓“理”。商纣王时期,理氏皋陶不为纣王所容而遭杀害。其妻儿则亡命天涯,后来在荒芜的地带逃过追杀,并因摘食野果,得以保全母子性命,故以果树而姓李。

皋陶之子便是李姓始祖。之后,李氏家族默默无闻,居住山涧。直到春秋时期的道家始祖李耳出任朝廷命官之后,李氏一族才出现仕途。李耳后人李崇仕守陇西,被朝廷封为南郑公,成了李姓陇西户始祖。隋朝后期,出生在陇西古城纪(天水秦皇安)、镇守太原郡的李渊父子统率十万陇军一统天下建立唐朝以后,“李”姓便达到了鼎盛。唐太宗李世民以天下为李姓,诏令天下李姓以陇西为“郡望”,并在陇西修建李氏龙宫,占地2000平方米,分建南极官、北极官,三年一大祭;对臣民广赐李姓,致使许多家族附姓、改姓,天下人皆以李姓

为荣,从而出现了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李姓的繁荣和壮大。从此,天下李姓之人以陇西为故里。

世代居住陇西县的李恭德说,在陇西县城内如果修建房屋,挖地三尺尽是残碎的瓦当、瓷器、旧木片,李家龙宫占现在县城的2/3,只可惜现在再难见往日的雄伟了………

我“李”姓百万叶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李姓大放诗兴,歌咏李姓之壮大。其实,李姓又何止百万遍及中州呢?在闽、澳、台、港及东南亚各国的李姓人家中,家家都有“陇西堂”的匾额,每逢过年过节便在“陇西堂”的牌位前缅怀故里,遥祭祖先。

在李姓有陇西房始祖之时,李姓也就有了河北赵郡的赵郡房始祖。陇西房之后又分为39房,赵郡房则分为6大房。汉代飞将军李广、西凉武昭王李暠等都是陇西房人。

唐王朝鼎盛时期,在朝廷担任过宰相的赵郡房李姓人有13人,陇西郡房李姓人有10人,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为中国小说创作奠定基础的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等人都是陇西房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历史上有60余名李姓者称帝为皇,先后建立了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政权。

从古至今,由于乱战、官迁、游学经商等多种原因,李姓人曾经频繁地迁移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南迁最为庞大的一支李姓人,系宋朝李火德(来自陇西望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裔孙,但是改朝换代已使陇西李氏只能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李火德的父亲李珠这一代时,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宁化石壁。被尊为“李氏入闽始祖”)。现在,南方的李姓后人均称:李火德为南方的始祖,现在福、广、浙及香港台湾等地的李氏家族,也是李火德的后裔。近年来,美、泰、日、加拿大、东南亚以及欧洲各国的李姓华侨寻根溯源都归于李火德门下。

据李氏文化研究会有关人员介绍: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李姓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全世界李姓人口累计超过1亿,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

陇西寻根

2002年10月26日,穿过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民房,经过一所学校,记者来到了早已面目全非的李家龙宫。昔日气势恢宏的大门,如今只能由两扇小木门代替了,两三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儿童,在冷冷清清的李氏龙宫内戏耍,两个油漆工正在忙着给大殿喷漆。几所殿堂大门紧锁,从窗口看去有一些修复的泥土之身。只有院中的龙树根盘枝张,做出一副要飞腾的样子。

两油漆工介绍:原来李家龙宫是和隔壁学校同一个院子,现在隔开修复已有一段时间,平常都有李家的人在看守龙宫,接待来访或寻根的人。他们说,到明年,李家龙宫可能会以新貌接待来宾

与李家龙宫相比,仁寿山(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的陇西堂则显得气派多了。院内亭台楼阁林立,花草树木繁盛。负责售票、接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984年开始,便有各地的李姓人到陇西堂祭祖。1992年陇西相继成立了李氏文化研究会,1995年陇西李氏研究会访问了新加坡、香港、澳门的李姓文化研究组,到现在为止,已有世界各地的八十多个李氏文化研究组织,我国九个省、市、自治区的李氏文化组织曾来陇西祭祖。

工作人员说:“现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都有十多万人在陇西祭祖,场面十分庞大。”工作人员还与记者谈起了李姓人来陇西寻根的一个故事:

1987年,台湾某报记者李永德等人到北京访问。当地记者问他,为何来大陆采访时,他回答说,他是客家人,远祖在陇西,自小就有到大陆的想法。其后不久,又有几位李姓台胞自发的来陇西寻根祭祖,并在陇西永吉乡李家沟山头的李靖庙遗址焚香谒拜。同年,日本的李秀莲(日本名富田秀子)携子女到陇西祭祖,回日本后,

她来信说,在陇西像回到家乡一样受到接待,心感温暖,爱乡之心油然而生。记者还了解到,李氏文化艺术交流会为陇西引进1.9亿元资金,现正在重点修复李家龙宫的基础设施。

后记

李氏文化发源于甘肃陇山以西、渭水河畔,是甘肃四大古文化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历史有过极大的影响力。“登山仁寿兮,览陇山渭水;临堂陇西兮,阿林秀美。赢氏李姓兮,枝开百万;谒祖溯源兮,陇西望亭。”登山作赋,寻访李氏根源,自然会去仁寿山,山中不仅风景秀美,而且有记载赢氏李姓演变的陇西堂和李世民御封的陇西堂(位于陇西县城北关,李氏文化博览馆对面)。李姓人祭祖也在这里。

开创唐朝天下三百年基业,李渊和李世民谁的功 李世民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大唐开国,好比成立一家公司——李渊做了董事长,世民担任总经理!看看宋人写的一句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不难知道谁的功劳大了,尽管网上不少的“小二黑”刻意贬低李世民,拔高李渊,甚至有人还抬出李建成来——但是无论怎样刻意褒贬,也改变不了李世民为大唐近300年基业,所做的杰出贡献!因为大唐后期,又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小太宗”——请注意这可不是“小高祖”!周世宗柴荣也是自比“唐太宗”,而不是“唐高祖”!为此还曾遭到冯道的嘲讽,可见“唐高祖”和“唐太宗”还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认为是李渊,李世民除杀兄杀弟,还在李渊求情的情况下杀死十个亲侄子,李建成的功劳比李世民大得太多,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古今中外沒有一个人要看当代史的,也就是说当时历史是改造了,胜者为王!谢谢邀请!谢谢大家!

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弟媳? 李世民

生如夏花般灿烂,骨感而娇美,肤如凝脂,面带桃色,却注定被几场政治风波蹂躏摧残。

前夫见血封喉都是现夫所赐,自己却仍然接受被肆意调侃,终究无一名分。既然结局都只是一个情人,为何又要霸占自己?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武门政变,在玄武门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也就是杨氏的丈夫。

杀死李元吉和李元成后又派兵围剿太子府和齐王府,残忍将两人子嗣全部残杀,女眷则被带入了后宫。

其中就有李元吉的宠妻巢剌王妃被强行霸占,这究竟是情所致还是利益所驱?

李世民英明一世,却与自己的弟媳百般纠缠,情谊绵延,跟她有云里雾里的事情绝非因情所系那么简单。

杨氏有着比长孙皇后还强大的背景,隋朝的门第制度使其家族空前发展,并且在隋唐之前就赫赫有名。

流传至今,政变之初,人心不定,若是能死死抱住几棵根基大树,李世民就可以坐定江山了。

楚汉争霸之时,汉高祖除了给那些随自己出生入死、出谋划策有功之人封侯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奖赏,得项羽尸首者赏万户并封侯,这些士兵也就视死如归。

项羽自刎乌江,其尸不全,被几个小卒瓜分了。这些小卒当中就有杨喜,也就是巢剌王妃的祖先。他在混乱之中一刀夺得项羽大腿,被汉高祖封赏为侯。

虽然杨喜当时只是赤泉侯,但是他的后人却将杨家发展壮大,出了两个皇帝,十二个宰相,曾孙杨敞乃司马迁女婿。

此人才华横溢,在汉昭帝时期任宰相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高位重,成为弘农杨氏的第一世祖。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更是人才济济,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被史书记载为四世三公。而杨震被称为关西孔子,所教的门生甚多,可谓桃李满天下。

而有史书记载:“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即权高位重者达十人。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满腹经纶,拥有一肚子墨水的杨修也是弘农杨氏的后代。此人学问渊博,知晓政事,更是善用计谋。但桀骜自恃,最终因鸡肋之事被曹操杀害。

杨家奇才杨修虽死,但才子并不绝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杨家地位因两个女儿当上了晋朝皇后而名声赫赫,是当时第一大家族。

到了北周时期,弘农杨氏之孙杨忠俊美,身材魁梧、武艺高、见识广且器量大,有王侯将相之才,随孤独信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此人虽不出名,但此人生了个儿子,叫杨坚。

杨坚就是隋朝开朝皇帝,不论杨坚如何夺得皇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夺得皇位,就证明了自己是最后的胜利者。

杨坚死后其子继位,那么弘农杨氏就有两代皇帝了,但很快没落了。杨氏江山被夺,并不代表杨家彻底垮掉。

杨氏家族根深蒂固,势力依旧非常强大,那股顽强的势力随时可能将根基不稳的唐朝推翻。

所以李世民夺权成功后,必须依靠这个大家族,获得强大的靠山,那巢剌王妃是逃不过被虐的结局了。

虽说唐太宗将弟媳霸占是为了她背后的势力,但也不排除她的美貌绝伦使李世民动了邪念。如此美貌的女子自己不动,岂不是遗憾?

况且拿下她,首先是自己享乐,再者借助她家的势力,自己便可以扫去许多障碍,一箭双雕的事情太宗何乐而不为?

虽只是一场政治交易,但太宗确实是非常宠爱巢剌王妃的,曾也想立她为后,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连名分都未曾给过。

不管是一场戏也好,真情也罢,在那个时代里,终究是需要牺牲一部分人来成全另一部分。

就算放在当今的我们也只能舍小家为大家。而太宗的宠爱则 她受伤心灵的唯一慰籍了。

但同样貌美,拥有着强大的家庭背景的武则天却不被李世民宠爱,这究竟是为何?

其一,武则天虽是生得艳美,但却不是太宗喜欢的类型,娶武则天首先是政治要求。当然也不排除武则天也曾吸引过自己,但深入了解后发展武则天并非是值得自己深爱的人。

武则天有心机,且心狠手辣。有史书记载:

一天,众人随太宗狩猎,李世民的马受惊,不听使唤,太宗问武则天如果她的马受惊了她应当如何?武则天说:“我首先会用鞭子抽它,其次用锥子扎它,最后用刀子取它性命。”武则天回答得冷漠,面不改色,倒是让李世民吃了一惊,只是淡淡夸奖了武则天 ,内心却早已把武则天当作了心狠手辣的女人。

而太宗喜欢温柔体贴的美人,性格温顺,且忠于丈夫。显然武则天性格彪悍,绝不是这样的人。

再者武则天曾多次献殷勤,有狐媚之色,赐她媚娘称号。往好的方向想便是可爱,仔细一想却有狐媚之意。

而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将来会成为皇帝,李世民十有八九已经防着了,所以在太宗时期,武则天一直是位份比较低的才人。

武则天对李世民投怀送抱而遭冷眼,但作为一个非常睿智的女人,自己有才有颜,大好的青春时光怎可能安分度过?太宗不喜欢,但太子喜欢呀。

李治生性懦弱却痴迷武则天,非得被强势的女人虐一番才舒服。于是太宗死后,武则天便和太子展开了云里雾里的生活。

宫廷剧中写的都是别人陷害武则天,但武则天这种强势的性格,恐怕也害了不少妃子。但武则天让唐朝得以发展,让百姓安居,也是功不可没。

玄武门之变应该算是李世民这位千古明君抹不掉的一段的黑历史了。

为了夺得皇位,李世民杀了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提着亲兄弟的人头去逼着父亲李渊让位给他。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为了争夺皇权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不算是新鲜事儿。不过李世民不光杀了亲兄弟,还把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据为己,这就过分了。

那么,李世民这样做究竟出于什么心理呢?有书君分析,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胜利者的占有欲。

玄武门之变后,原先太子府和齐王府的所有女眷全被李世民收入了宫中,成为了他自己后宫的一部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也在其中之列。

李世民这样做其实不难理解。斗争赢了拿别人家的东西,这应该说,是古代胜利者的普遍做法。

在李世民的后宫里,战利品出身的妃子不只有齐王妃一个。比如大杨妃,原是亡国公主,其父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

再比如韦贵妃,也是以战利品身份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因参与隋末杨玄感谋反而被杀。

和大杨妃,韦贵妃相比,齐王妃只不过多了一层弟媳的身份。不过,我国古代直到宋朝才开始大肆推崇程朱理学的伦理纲常。

宋朝之前的民风非常开放,尤其在唐朝前后,像寡妇再嫁、弟娶兄嫂这些事情都是被公众允许并且司空见惯的事,并非是人伦大忌。

况且,李唐皇族身上还流着胡人的血脉,性情大都豪放,就更加不看重这些繁文缛节了。

二、男人的“好色”心。

李世民好色并且生育功能很强大,这一点,从他生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的战绩上便可略见一斑。

与一般的好色之徒不同的是,李世民不会因为女人而影响自己的事业。他在战场和政坛上是强者,对待女人也是独具慧眼,并且还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

不管是别人风韵犹存的老妻,还是人家 苞待放的妙龄女儿,只要他看上,就照单全收,并不在乎会有什么非议。

唐兵大破突厥时,李世民与流落突厥的旷世美人,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不期而遇,不禁大喜过望。

年逾六十的萧美人风韵犹存,让李世民春心荡漾并临幸了她。六十岁的老妇也能撩动他的春心,这还真是君心叵测。

李世民晚年听说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虽然才十四岁,却是个小美人儿,有才智又善解人意,立即起了色心,召入后宫,封为才人,并赐名媚娘,这便是后来的女皇帝武则天。

据说,李元吉之妻杨氏,美丽无比,素与李世民妻长孙氏交好,长孙氏常夸她不仅身材好,人生得漂亮,而且温柔贤惠,善解人意。这本已让李世民垂涎不已。

李元吉死后,杨氏面对家破人亡的变故,因惶恐不安而愈加楚楚动人。这对于好色的李世民显然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杨氏入宫后,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死,李世民甚至想立杨氏为皇后。

后虽因遭到魏征的强烈反对而作罢,但已足可见杨氏的确很受李世民的宠爱。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政治作为和私生活是两码事,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他虽好色,却并没有因为私生活影响了政治建树。

三、一种政治需要。

作为一代君主,天下美色唾手可得。所以,说李世民仅仅为了贪图美色不免有失偏颇。有书君觉得,更多原因应是出于政治考量。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如愿登基,此时他迫切的需要安抚各方的情绪以维持政权的稳定。

因此,他赐高官厚禄,笼络李渊老臣;不计前嫌的重用魏征等李建成旧臣。他纳李元吉的老婆为妃,也正是因为他意图拉拢杨氏的娘家。

有看官就问了,这杨妃的娘家很厉害吗?当然,能给皇子李元吉做正妃的女人,娘家能是一般人家吗?

杨氏出身当时的名门大族弘农杨氏,是隋朝皇室杨雄(杨坚的族侄)的侄孙女,来头委实不小。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也是杨雄的侄孙女。论起来,跟这个杨妃还是堂姐妹。

当时门阀势力如此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因此要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不仅要从军事上予以加强,还必须获得各大名门望族的大力支持。而联姻是就编织起这种关系网最便捷的方式。

李唐政权是在门阀政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家本身是陇西门阀的代表,李世民的外戚长孙家、宇文家都是代北门阀的成员。这个杨氏则出自关中门阀。

唐朝初年,山东集团(即瓦岗集团)势力很大。而李唐定都长安,关中集团是主要依靠力量。长孙无忌属于代北集团,李唐则兼具代北集团和关中集团双重身份。

李世民需要赢得杨家乃至整个关中门阀的支持,连同代北门阀势力,一起打压山东集团。这种用政治联姻笼络力量获取支持的方式,历朝历代都寻常可见。

可见,李世民娶了李元吉媳妇,其本质就是一场政治婚姻,跟李世民好不好色,关系不大。与杨氏是谁的老婆也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她是名门望族弘农杨家的女儿。

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李元吉媳妇喜欢李世民吗?

被大伯哥强行霸占,棒打鸳鸯,李世民不怕弟媳妇不买他的账吗?关于这个,有书君觉得,咱们不能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衡量古人。

毕竟杨氏是一千多年前关中贵族的女子。背负政治联姻的使命,如史书所说,“略伉俪,慕荣华”。

即使她跟李元吉曾经有过感情,但是李世民上位了,李元吉已经死了,这份“伉俪之情”也就可以“略”了。

李世民自由行旅游攻略

  • 李世民在甘肃建李家龙宫,壮大李姓人,如今全世界有近1亿人姓李

    李世民在甘肃建李家龙宫,壮大李姓人,如今全世界有近1亿人姓李据调查显示:在世界各国有近1亿人姓“李”(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他们声称,他们的始祖发源于甘肃,甘肃陇西县有他们的祖祠。现在,甘肃陇西仁寿山的陇西堂、李家龙宫,每年要迎接谒祖寻根李姓人十万多人次。陇西的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但李氏文化却根深


    2021-12-28
    339 14
  • 《晋祠铭》,李世民原创行书经典,珍藏!

    晉祠銘唐太宗撰并书唐貞观20年原刻清末拓本尺寸110*172.9厘米局部(图片有压缩,原作超高清)

    2022-02-12
    150 19
  • 唐太宗陵攻略 唐太宗李世民景点

    唐太宗陵攻略 唐太宗李世民景点 1. 唐太宗李世民景点2.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3. 唐太宗李世民住的宫殿4.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简介5. 唐太宗李世民皇陵6.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7.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宫在哪里8. 唐太宗李世民首都在哪9. 李世民旅游景点10. 唐太宗李世民百科11. 唐太宗李世民的都城


    2024-01-14
    660 34
  •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晋祠之铭并序》

    山西三晋之胜,晋阳为最,晋阳之胜就在晋祠。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晋祠之铭并序》碑是李世民为报唐叔虞神恩而作,它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的一通行书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它代表了李世民晚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又

    2022-02-12
    1174 93
  • 浅析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的书法艺术

    浅析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的书法艺术《晋祠之铭并序》是唐太宗李世民临学王羲之的墨迹而作的得意力作,《明赵函石墨镌华》有记载说的是李渊和李世民统一天下后,李世民来到晋祠祭祀叔虞,并且写下此铭文。原因是李渊起兵的时候,曾经在晋祠祭祀以期保佑,现在四海平定李世民回到晋祠还愿。他亲自作了这篇碑铭,并且刻在石碑上,石碑上的书体基本都是效法圣教、兰亭的笔法形态,并且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风格。可见这个碑的书法

    2022-02-12
    1571 80
  • 学术探究 || 唐太宗李世民修的是二仙庙么?

    —在这里认识焦作,读懂覃怀—毁于抗战烽火的静应庙遗址二仙庙位于沁阳市西北阳洛山仙神口内,供奉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即紫虚元君。相传,隋代末年,炀帝荒淫无道,施行暴政,李世民随父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南征洛阳王世充,兵困太行山仙神口,粮草断绝,紫虚元君显灵,挎着一篮草粮送到李世民的军队,并授兵书于李世民,随后李世民扫平天下,成为皇帝,李世民不忘紫虚元君救命之恩,派尉迟敬德修建二仙庙,并营

    2022-03-19
    275 2
  • 华蓥山下发现古浮雕,疑似唐太宗李世民

    在华蓥山下的华蓥市永兴镇陈家湾村6组,曾有一道观,名为梓橦观,今遗址处仍存有一尊高大的唐代官员浮雕,它竟与唐太宗李世民极为相似!唐代宗李世民画像(资料图片)。唐人像居五龛之中梓橦观紧贴东安寨寨沿,在当地村民老陈的带领下,大家从东安寨原小南门(今不存)出寨,沿着石板路,在茂密的麻竹林里穿行约200米,便来到了梓橦观遗址。抬头望向寨沿崖壁,只见在长不足20米的范围内共连着5个龛位,

    2022-02-09
    1685 4
  • ​同是帝王,为何阎君对李世民躬身相迎,李渊父子却只能成游魂野鬼

    同是帝王,为何阎君对李世民躬身相迎,李渊父子却只能成游魂野鬼盂兰盆法会上,观音菩萨领过如来佛祖的法旨,前往大唐东行途中,工作效率很高,很快组建成了一个取经团队,只待取经人的出现。当天,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长安城,天色已近傍晚。大市街外的一处土地庙神祠里,土地爷正准备收拾下办公桌下班时,忽然看到了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的到来。土地神看到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虽然不肯以真身显现,化成了

    2022-02-07
    226 54
  • 西安的这个村子可是李世民的爸爸建的哦!

    黄峪寺村坐落在秦岭北麓翠微山下的一个山顶坪台上,山顶有坪,坪上座村,村上有山,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村70多户人家,共有200多人口,村东是翠微山、村北青华山下是秦岭野生动物园与上王村、村西是观音山、村南是万花山;分住在上中下营,三块大平地上。村北的两个小山叫秦琼寨、敬德寨。宋《长安志》记载:唐初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渊在今黄峪建造了太和宫,在今黄峪,唐贞观二十一年(

    2022-01-11
    877 91
  • 欧阳询这幅楷书,被李世民带到皇陵里陪葬!

    《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在陕西醴泉县。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零五分,宽四尺四寸,凡三十六行,满行七十七字,全文约二千八百多字,所存最古之本有八百多字。此碑为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碑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温彦博在唐朝的极高地位。

    2022-01-12
    766 36
  • 唐太宗李世民造就了“贞观之治”,他是怎么做

    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隋唐更替,战乱破坏了生产,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因唐太宗执政时的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后世说唐太宗时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斗米不过四五钱”。说到贞观之治,唐太宗和大臣的做法是:一,以民为本,与民休息。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文化方面,唐太宗大力设馆兴学、复兴文教,终致唐代文明高居世界最前列,不少国家纷纷出使大唐,请求拜谒大唐国主。


    2022-11-19
    1476 82
  •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的故事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的故事 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的故事有哪些?


    2024-03-13
    764 69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