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曹操。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扩展资料

关于曹操望梅止渴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诈之处。许多文人因探寻 “望梅止渴”的历史来到含山县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诗篇。

《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载“王安石诗云:‘’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日往月来时已久,万古千秋名未朽”。明代诗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写道:“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清康熙赵灿(含山县志修撰者)有《怀梅山古迹》诗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叹未过。睛云穿斗汉,萧寺结烟萝,色泛金尊满,分光绿野多。当年消渴处,到此渴消么”。清和州太守扬继芳《梅山》:“鸟啼带雨㲹烟树,云是曹阿瞒止渴处。白草黄梅成古今,青山碧水自朝暮”。清知府许畅《登楼望梅山》:“此地曾经魏武过,雄风仿佛寄层峦”。

明朝・万历年《和州志》记载,梅山上原建有“止渴”亭,梅山庵,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记》。清康熙《含山县志》记载:“梅山塔,梅山有石峰峭立,为庸术谬凿,士民扼腕多年,至明万历乙卯(1675年)知县邹益,始虚采公论,力继成之,惜工未竟……州人戴重有《梅山记》”。

梅山庵今为梅山寺位于梅山脚下约2公里处。离梅山寺不远的乌龟坡南侧有一处石壁,平整光洁,上刻有“曹操行师至此望梅止渴”。梅山塔清建成有11层,高30余米,青砖砌成,塔顶门楣上书“贯月参天”四字,后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

曹操。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扩展资料

关于曹操望梅止渴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诈之处。许多文人因探寻 “望梅止渴”的历史来到含山县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诗篇。

《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载,王安石诗云:‘’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日往月来时已久,万古千秋名未朽‘’。明代诗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写道:‘’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梅止渴

Hash:2989722e953b99287940f35477ca1f4ac2832625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