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帝亲自命名并建造的,当年为建这座桥可费了老大劲了。
提到泸定桥,大部分人可能第一印象就是红军在长征时,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飞夺泸定桥之战,红军战士用非比寻常的勇气,夺取了泸定桥,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在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之前,这座屹立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当初下令建造它的,正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建造这样一座桥呢?另外,泸定桥桥身上的13根铁链重达万斤,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古代,又是如何建造成功的呢?
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到三百年前,看一看泸定桥的前世今生。
一座被康熙帝寄予厚望的大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远在四川与藏地接壤的打箭炉厅(今康定)营官昌侧集烈起兵叛乱,他借助控制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部分势力,意图在当地独霸一方。
消息传出,康熙帝果断派兵进行围剿,大军在次年正月到达打箭炉厅,历时半年,将该地区的动乱彻底平定,史称“西炉之役”。
战后,为了防止该地区再次被土司兼并,同时也为了震慑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为日后收复藏区做准备,康熙帝决定在此地重设宣慰司,以便稳定、维护当地局势和秩序。
随着大军的撤去以及行政衙门的入住,该地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由于此地与藏区接壤,因此,藏、汉两族人民日常的交流也慢慢频繁起来。
其中,尤其是贸易交流最为明显,藏族百姓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大部分都需要进入四川采购,而汉民们也经常前往藏区购置一些生活用品。
并且,根据康熙帝的战略部署,对占据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一直是放心不下,因此,时常就会有数量不一的军队会从这里经过。
但不管是百姓交流还是军队调派,他们都发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地方官十分头疼。
其实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当地连接藏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若是放在其他地方,也就是修个架座桥的事情,但放在这里,就显得十分麻烦。
为什么呢?因为此地有一条赫赫有名的大渡河。
大渡河古称沫水、大渡水,是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其发源于青海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流经金川、丹巴后转入打箭炉厅,在这里,人们习惯称之为“沫水”。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大渡河两岸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虽说景致不错,但若是要出行,比如想到河对岸去,那就相当麻烦了。
之所以说麻烦,是因为大渡河不仅河面很宽,有百米之多,并且水流十分湍急,如果要是乘船的话,船只很容易会被打翻,一旦如此,连人带船马上就会被冲的无影无踪。
因此,两岸的百姓也只能趁着风和日丽,水流平静的时候,靠着藤索和木船过河,饶是如此,还是经常会发生意外。
如今,当地动乱已经被平定,并且还要对藏区用兵,在这里建造一座跨河的桥梁就势在必行,经过当地地方官的层层上报,该请求传到了康熙帝的面前,康熙帝对建桥也是深以为然,大笔一挥,就同意了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大桥。
既然皇帝都批准了,那就开始建造吧,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6年),随着康熙帝的旨意送达当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桥工程就这样开始了。
不过,在建桥刚开始,负责的官员就遇到了几个大问题,这几个问题一日不解决,大桥就一日建不成。为此,他们是抓耳挠腮,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发 揪光。
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建桥的三大技术难题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建造桥梁的话,一般都会遵循因地制宜这个原则,借助所要建造桥梁两岸的地势来进行建造,而桥梁无外乎几种,要么是坚固耐用的梁桥,要么是造型别致的拱桥,再或者就是那种比较简单的索桥。
但如今要在大渡河上建造桥梁,就颇为不易。
为什么呢?首先,大渡河河宽超过百米,并且,水流不仅湍急,同时几乎是很不可测,这就让因地制宜这个原则不太容易实现。
要是建造一座梁桥的话,单是如何连接,就是一个大问题。
当时负责建桥的是四川巡抚富察.贝和诺,他深知建造该桥的重要性,因此,广为召集周边工匠和相关专业人才,经过几个月的商讨,最终决定,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铁索桥。
之所以选择铁索桥,是因为这是在当时最实际,也最可行的方案,铁索桥要比梁桥、拱桥等要坚固耐用的多,最适合宽阔的大渡河河面。
既然方案定下来了,那下一步就是研讨如何建造的问题了,而经过讨论,共总结出三个技术问题。
其一,既然是铁索桥,那就是需要制造出大量的铁环,经过测算,桥梁若是要满足日常过河以及兵力调遣,同时还要保持稳固,那么就需要大约万余个铁环。
这万余铁环,分别组成了13根铁链,也就是说,每根铁链上,约有铁环900多个,而这13根铁链,分为左侧两根和右侧两根,用以作扶手,剩余九根,则作为桥面。
方案是设计出来了,但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哪里弄这么多铁环呢?
要知道,制造铁环就需要生铁,尤其是这么多铁环,那就需要大量的生铁,但当地并不产铁,包括打箭炉厅附近同样如此,甚至当地连铁匠都没几个。
没有生铁,也没有铁匠,这就是当时建桥时遇到的第一个技术难题。
最后,还是一个地方官想到了解决办法,他提出,离此地约有数百里的荥经县(今四川雅安境内)产铁,并且资源丰富,在那里进行冶炼成铁环再运往这里,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而当时为了保证铁环的质量,防止以次充好,当地官员们还要求每一个铁环上,必须刻有冶炼工匠的名字,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某个铁环有质量问题,直接就拿这个工匠问罪,一旦问题严重,当即杀头。
这样一来,每一个铁环,都是真材实料,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偷工减料。
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了,但很快,第二个问题就迎面而来。
铁环在运过来后,工匠们将它们穿成铁链才发现,如何才能把铁链运到对岸呢?毕竟每根铁链份量极重,想想看,九百多个铁环组合在一起,那可是以吨为单位的。
期间,工匠们曾尝试过乘坐羊皮筏子,带着铁链的一头前往对岸,但由于水流太急,尝试几次都没成功,几个工匠连同铁链还被大水冲走。
最后,还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有人提出,利用“索渡原理”来运送铁链,大意就是,在河岸两头先系上粗毛竹,然后在竹索上穿上十余根短竹筒,同时把铁链系在竹筒上,之后拉动对岸的绳索,这样就能把铁链传到对岸去。
这其实和往常当地的人们用藤索过河差不多,只不过这次传的不是人,而是铁链,所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利用这个方法,工匠们成功的把十几根铁链送到了对岸,解决了铁链无法传送的问题。
而在当地,时至今日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当年为了把铁链送到对岸,有一个力大无穷的青年站了出来,他将铁索绑在腰间,凭一己之力驾着小舟,硬是把十几根铁索一一送了过去,最终在送完之后,当场力竭身 亡。
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但也说明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建桥是一种十分欢迎的心情。
而在铁链送到对岸之后,第三个技术问题也就同时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13根沉重的铁链固定在指定位置。
要知道,由于需要把大桥建造的坚固耐用,因此每个铁环都用料极足,而每根铁链的九百多个铁环算下来,可是一个很大的重量,而铁链一共有十三根。
因此,固定它们也是很大的问题,丝毫不比之前运送它们难度小,如果不固定好的话,那很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铁链承受不住。滑入水中,到时候整座桥就毁了。
思来想去,最后工匠们决定,把两头的桥梁建造成碉堡样式,想方设法地牵制住铁链的重量,这样才能保证铁链的牢固。
具体做法就是,在桥两岸分别建造一个巨大的桥头,根据地势,左岸桥头高约14米,右岸高约5米,先挖深井,在深井底部铺上横向的卧龙桩,并在卧龙桩上压以纵向的地龙桩,两种龙桩皆有生铁浇筑而成。
根据部分资料记载,当时为了浇铸龙桩,光是生铁就用了四万多斤,约合20吨上下。
如此舍得用料,自然浇铸出来的龙桩是极为结实,龙桩浇铸完毕后,把铁链进行连接,再在上面以砖混压实,最后建成了桥头。
在铁链连接固定完毕后,工匠们又底部的九根铁索上,用木板铺成桥面,两侧的扶手铁链之间,用小铁环连接,防止来回摆动,一切完毕后,连接两岸的铁索桥就完工了。
大桥完工后,一直对此关注的康熙帝十分高兴,亲自为这座大桥起了名字,他取“泸水”(实则沫水,康熙误以为泸水)和“平定”(指平定昌侧集烈叛乱)之意,将大桥命名为“泸定桥”。
并且,康熙还御笔亲题的“泸定桥”三个大字,还写下横批“一统山河”,由当地官员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而附近的泸定县,其名也是因此而来。
发生在泸定桥上的故事泸定桥建成后,随着岁月的变迁,这座桥也见证和经历了很多故事,可以说,它是承载着历史的一座桥。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首领石达开率军渡过金沙江,突破清军的长江防线,一路向大渡河扑去,意图渡过大渡河。
但就在石达开准备过河的前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致使大渡河水流暴涨,而在其奔向泸定桥准备强渡时,又遭遇清军堵截,最终未能成功,石达开也在此兵败被捕,不久后被杀。
除此之外,发生在泸定桥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了。
1935年,中央红军为摆脱国军追击,下达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为完成任务,在当年5月29日,红军战士急行军240里,按照计划到达了泸定桥西岸。
之后,红军战士更是在敌军的严密部署下,冒着枪林弹雨,以非凡的勇气夺下了桥头碉堡,让后续部队成功地渡过了大渡河,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
曾经,泸定桥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而今,则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美好景象,不仅风景如画,更承载着革命历史。
小结:
泸定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当年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工匠们利用“索渡原理”,把万余个重达40吨左右的铁环传到了百米宽的河对面,并利用他们掌握的建筑知识,以横向和纵向的龙桩为基础,将铁链牢牢地固定住,这才建成了泸定桥,时至今日,这座桥虽说经历了三百多年,但依然服务着两岸民众的出行,不得不为古人的技术感到由衷的赞叹。
泸定桥又被人叫做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建成于康熙年间的1706 。康熙当年有感于川藏地区交通不便,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特意颁下谕旨修建了泸定桥。
泸定桥全长103米,桥宽3米,整座桥由9根铁索为底,两边各2根铁索作扶手,总计13根铁索组成。这13根铁索一共使用了12162个铁环连接而成,总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吨,平均每个铁环的重量超过6.7市斤。如此重的铁索,在那个工程器械并不发达的年代,工匠们是如何将铁索拉过大渡河,将两岸连接起来的呢?
当时建造的工匠们本来也为这个问题烦恼,但是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方案,说先在两边建造桥墩,桥墩内设置转盘,然后拉一根粗壮的绳子先连接两边,在绳子上套上一定数量的竹筒。接着把铁索一节节地穿过竹筒,然后对面转动转盘,慢慢地将绳子拉过去,铁索自然也就跟着过去了。铁索到达对岸之后,再将铁索固定在转盘上,转动转盘,调整铁索的弧度即可。
工匠们照着那个人说的做,果然成功了。泸定桥建成之后,康熙皇帝还特意为它题了名,刻在石碑上,立于泸定桥旁边。
据说,由于这座桥是康熙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所以当时负责督建这座桥的四川提督岳升龙,对这座桥的质量把控很严格,他命令制造每个铁环的工匠都必须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铁环上,如果今后哪一个铁环出现了质量问题,就要找哪个工匠问责,轻则处罚,重则处死。所以工匠们自然不敢怠慢,最后保质保量地打造好了每一个铁环。这也是为什么泸定桥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至今依然能够使用的原因之一。
与泸定桥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很多。
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曾今在大渡河率领三万将士与清军在此交战一个多月,最终石达开没能赶到泸定桥就被清军围困,导致全军覆没。
1935年5月29日,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途经大渡河,面对国民党的前后追堵,毛主席下令强渡大渡河。这个时候,22位英勇的士兵自愿组成突击队,成为飞夺泸定桥的排头兵。后来,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而那22位英雄大多数都葬身在了大渡河。由于当时事发紧急,参入突击队的人员名册都没来得及记录下来。时至今日,我们也只能知道他们其中8个人的名字。其余14人我们连他们是谁,来自哪里都不知道。8个英雄的名字分别是:
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泸定桥除了保留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制造技艺之外,也记载了我国革命的发展历史,它不仅仅是一座桥,也是一种不屈服精神的传承!
Hash:e88f228d014fff7618834ee09e93443285a60ce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