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旅游 贵州省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导读:贵州省罗甸县旅游 贵州省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 贵州省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2. 罗甸县经济 3. 罗甸县发展怎么样 4. 贵州罗甸发展怎么样 5. 县域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 缅甸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7. 贵州罗甸旅游区 8. 发展旅游业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9. 贵州省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0. 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经济 11. 罗甸县旅游产业

1. 贵州省罗甸县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4S旅游,即Sun、Sand、Sea、Shopping,阳光、沙滩、大海、购物,简称4S尊贵之旅

  “4S”浓缩了罗甸旅游的比较优势,承载了罗甸旅游的特色内涵,演绎着罗甸不止于专业、专注、专心的服务体验,更在于自然、纯正、精致的生活品味。  目前,罗甸聚焦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完善景区景点及周边配套,大力实施业态升级行动,着力提升游客体验感,新的一批精品酒店、特色民宿也在陆续推出,夜游湖城项目正在加快进程,积极打造“阳光罗甸”,“4S”旅游品牌,用心用情让游客来到罗甸能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让大家来到罗甸、不说再见。

2. 罗甸县经济

罗甸鱼学名斑鳠俗称鱼甘鱼、芝麻鱼甘。

它是珠江“四大名鱼”(鲈、嘉、鳜、鱼甘)之一。斑鳠是性较温和的肉食性鱼类,斑鳠一种全身无鳞,皮滑肉爽,味美而浓,营养价值高,一直深受食家欢迎。斑鳠是鲿科鳠属的一个物种,个体大,一般常见个体为1-2公斤,个体大者也有5-10公斤。

它是黔南州著名的经济鱼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鱼类。

3. 罗甸县发展怎么样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州东部,黔、桂两省(区)四州(市)交界处,东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册亨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全县辖15个乡镇(街道)161个行政村5个社区,国土面积3018.44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2.6万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瑶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数的 80.2 %,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63.8 %,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围绕改革上教育先行、投入上教育先行、搬迁上教育先行、帮扶上教育先行“四个先行”抓实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15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18年的全州第四位。2019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14年增长了477%。

望谟交通条件便捷。望安高速、罗望高速投运,紫望高速、县城至蔗香高速将相继建成,兴义至郴州至赣州快速铁路将经过县境,已融入省政府和州政府所在地两小时经济圈,交通迎来新时代。国省县乡道、通村组路、产业路4400余公里,形成良好交通网络。南北盘江、红水河汇聚形成两江一河的蔗香港,是珠江上游第一大港和珠江水系咽喉要地与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

望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民族风情浓郁,有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文化节、中国·望谟中医药(菊花)文化节等,是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布依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情调研基地,享有“中国布依古歌之都”“中国布依纺织文化之乡”“贵州省民族美食文化之乡”“黔香之都”等称号,成功申报“最多人同时使用纺线车纺线”世界吉尼斯纪录。

望谟产业品牌凸显。围绕建设“经果林大县”和“生态畜禽大县”目标,大力发展板栗、菊花、八步茶、澳洲坚果、种草养畜五大支柱产业和巩固蔬菜芒果、火龙果、香蕉等短平快产业,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望谟被评为“中国板栗名县”,望谟板 栗品种被评为“贵州省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八步古茶树荣获古树茶类“茶王”、“中国紫茶之乡”称号,正在打造“中国望菊之乡”“中国干果之乡”“中国南方草都”“中国最大胡蜂养殖基地”。

望谟环境优美宜居。县境属喀斯特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550米,最高海拔1718.1米,最低海拔375米,南北高差1343.1米。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年均气温19.5℃、降雨量1236.8毫米、日照时数1401.6小时、无霜期341天,森林覆盖68.28%,城市环境空气优质天数达标率100%,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品位提升,素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

4. 贵州罗甸发展怎么样

罗甸县经济什么的很不错,可以尝试的产品很多,商机也很多的,建议选择适合罗甸县发展的项目,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去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为如果不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那肯定是做不起来的,建议你多去考虑风险低,成本小,市场大的特色项目,那种项目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要求的东西并不多。

5. 县域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因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经济优势。

比如麻城市,经济排名多次第一,这不仅因为他的铁路发达,还有他的旅游业也发展的很好,另外他也有很多矿产。还有黄梅县,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必然会使他的经济遥遥领先。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县域经济发达。

6. 缅甸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缅甸农作物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的,主要有水稻、小麦、甘蔗、玉米、花生、棉花、豆类等。缅甸全国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占60%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玉石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玉石为主的装饰品加工和制药加工等一些简单的工业企业,近年还有一些国外公司开办的纺织品加工,电子组装公司。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较多的文化古迹,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动植物资源,有非常好的旅游业的条件。近年来旅游业成为缅甸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年年增长,发展趋势非常好。

7. 贵州罗甸旅游区

石头寨石头寨位于望谟县城北面,距县城12公里,依山傍水,是具有浓郁风情的布依山寨。中共黔桂边委旧址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委”由广西乐业迁到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领导今贵州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紫云和广西的凌云、乐业、凤山、南丹等地区的地下工作,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存正房,面阔三间,面积360平方米。

8. 发展旅游业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最大的带动作用就是旅游服务业了,题目中所说的宾馆住宿就是其中一个部分,此外还有餐饮、交通、娱乐、其他开支包括导游、门票等多种消费方式,这些都是增加当地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就是二次消费,这点云南省强调的比较多,因为云南旅游的成本太高,所以政府对成团的旅游进行了比较大力度的补贴,这个补贴就要通过二次消费收回。二次消费主要是当地在旅游范围之外的消费,比如旅游纪念品,小吃品尝,商品输出等等,这也是通过消费助推经济发展得模式。

第三就是拉动当地的投资。如果一个地方旅游发达,那么投资随之而来,基建,酒店建设,甚至房地产投资,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第四是经济流动性,有了外来资金,当地产业和本身的经济可以更自由的进行流动,这是提高经济活力的表现。

9. 贵州省罗甸县 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小七孔景区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景区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主要有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等景点。

基本内容

小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东经107°39′—107°95′,北纬25°12′—25°34′,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景区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享有“超级盆景”之誉。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移步换景、令人耳目常新。主要有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石上森林、野猪林、水上森林、天钟洞、卧龙潭、鸳鸯湖等21个景点。

10. 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经济

首先了解山西这个城市。一方面说,古代祖先筑城兴市除了发展城市的政权职能外,客观上对城乡人民发展商品交换,

保护城内工商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使了城市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这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城市逐步成为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摇篮和载体。

人文历史文化古迹,山西是美丽的城市所以才回去开发旅游资源因为有它的优势,这里应该有当地的传说或故事吧 用这点都可以吸引人群。

以此成为令人想往的地方。人类的智慧、文化和历史就在城市打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

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不仅具有考古的文物价值,而且,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

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

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引用)

一、山西旅游资源特点

(一) 自然旅游资源基础雄厚,但空间组合性较差。

山西自然风光秀丽,主要以名山、瀑布、泉水,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构架,充分体现我国北方“粗犷、雄厚”的风光特色 。已开发的名山有五谷山、恒山、芦芽山、灵空山、绵山、历山、老顶山、灵帝山、卦山、天龙山、五老峰等。另外还有大同火山群,集中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火山近30余座火山,保存完整,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天然水景资源以规模壮观的大河、流泉、飞瀑最为突出,著名的有黄河、汾河、桑干河,壶口、娘子关瀑布及汤头温泉,奇村、顿村温泉,夏县温泉等,位于运城盆地的运城盐地,不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湖泊旅游胜地。另外,山西境内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蟒河自然保护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既可作为生态系统研究基地和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博物馆,又可作为一项不可多得的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旅游资源。

但是,从空间分布来看,山西众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远离城镇,资源之间组合性差,很少有比较集中的景点群出现,加之交通不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从而使旅游景点吸引力降低,生命周期得不到延长,不仅给资源开发增加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目前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却很多是“养在闺中人未 识”的局面。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宗教建筑为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资源上相似性大,吸引力相对较弱。

山西省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全国保存完好的地面古建筑属唐宋以前的,山西省就占70%以上,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家保护级文物名列全国第3位。省级重点保护古迹300余处,县级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余处,因而有“中国地上历史博物馆”之称,大部分文物古迹,壁画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山西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者区。目前,有国家级及省级保护的革命纪念地16处,大部分已开发瞻仰、凭吊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构成山西省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

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是不断发展的传承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山西有许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如寒食节、添仓节、油糕节等民间节日;剪纸、面塑、皮影戏,身歌剧、民歌、地方戏曲、社火、灯展、庙会及丰富的地方特产,汇聚为山西民俗风情的海洋,目前,全省已建成了村、乔家大院、河边村等三处民俗博物馆,分别反映了全省南、中、北三个地区不同的民俗特色。

从总体评价,山西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是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1)山西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和西安秦佣那样资源垄断性高,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古迹名胜。(2)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相似性大,宗教特色显著。全省仅寺庙、殿堂、道观就有3000处之多,这种状况不利于旅游活动层次的提高。(3)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吸引力。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配合较好。

由于自然条件的特色和历史的原因,山西的自然旅游资源常常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背景,两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紧密结合成统一的整体,使旅游地形成一种综合的组合形式,游客可以通过一景、一地的旅行和游览,既饱览了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同时又能达到考察研究、论古探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壶口瀑布、北武当山和五老峰中,除壹口瀑布外,其余四个皆是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点缀有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效益,丰富了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非常有利的一面。

二、 山西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 从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看山西旅游客源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及康体等专项旅游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对山西的国际旅游业更为不利。山西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等观光旅游资源为主,而为满足各种特殊旅游活动如度假、休闲、娱乐、购物、寻奇、探险等专门层次需要的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因而跟不上国际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虽然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着手开发了几个旅游度假区,但是从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需求和应具备的区位条件来看,山西在短期内不可能建成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度假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外出观光旅游已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之一,对于居民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居民更是如此。1996年,国内旅游区人数已达6.4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而且国内旅游业已超出国际旅游业产值。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9.5-10.3亿人次。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有力拉动力。一方面,山 有着紧靠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区位,“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旅游业处于以观光型为主的发展初期,也就是说,现阶段居民出行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为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和文物古迹旅游地,这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融合一体为资源特色的山西旅游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机遇。

(二)从旅游客源市场看山西旅游业的地位

首先,山西国际旅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包括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总的来说呈递增趋势(表1)。从1980年到1996年16年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0.66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2%,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率为20.4%,旅游业作为一项创汇产业在全省的外贸体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全国国际旅游发展状况来看,山西国际旅游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不含重庆)、自治区(除台湾)中,从1986年到1996年,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及旅游创汇比一直在第24-28位间徘徊,即使是在较大增长的1996年,亦仅位次第26位,仅多于宁夏、青海、西藏、江西等省。其次,国际游客入境平均停留时数短,消费水平较低。1988年国际游客在晋停留天数为每人次1.43天,人均购物消费26元(人民币外汇券)。1996年增加到2.8天,但人均日消费仍低于同周边的河南、陕西等省。旅游商品销售额低,是影响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山西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看好。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来说,山西国内旅游市场比较活跃,而且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表2)。1985年国内旅游人数不足400万人次,1996年增加到1318万人次,回笼货币相当于1985年的20多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30%,而且国内旅游人数及回笼货币数额超过新疆、江西、吉林等省,与福建、黑龙江等省接近,这说明相对于国际旅游业来说,山西国内旅游业在全国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三、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及问题

(一)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条件

从山西旅游资源吸引范围分析,由于山西旅游资源属于国际吸引向性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资源较少,目前只有五台山、壹口瀑布、大同云岗石崖、解州关帝庙、恒山、应县木塔等景区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而这些资源中又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西安泰佣、广西桂林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一些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短期内也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相对来说,山西旅游资源中具有国内和省内吸引向性的旅游点服务,尤其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区、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黄崖洞风景区、管涔山风景区、灵宝山风景区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组合较好的景点,虽然目前还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但却能引起国内及省内大中城市旅游者的兴趣,发展国内旅游潜力很大。

从旅游区位条件来看,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带,位于京津、西安、中原(洛阳、郑州、开封)三大旅游热点之间,这对山西旅游开发即是优势也是劣势。首先,由于缺乏便捷的国际交通口岸,加之距主要客源国较远,从入境海外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看成为劣势。1995年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的资料表明,在来华旅游者中,只游览1-3座城市的旅游者占74.2%。就华北地区,京津、西安及中原地区是国际旅游的热点,1996年这几个地区的海外旅游人数为北京218万人次,陕西51.04万人次,河南24.2万人次,而山西只有9.6 万人次。由于缺乏与这三大旅游区竞争的高垄断性旅游资源,山西只能定位在上述旅游区的分流区层次上,而分流 区的市场是较小且不稳定的。这种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估计不会有较大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达的国际旅游离不开发达的经济水平及外向性经济的推动。而山西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单一畸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山西“煤炭大省”对旅游资源的形象及游客心理的影响,也成为山西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限制因素。

其次,对于国内旅游客源来说,由于国内旅游的主体是大中城市居民,山西周围有京津、西安、郑州、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山东和河南省,有可观的市场潜力。随着太旧高速公路的开通,风陵渡,太阳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筑及侯西、侯月铁路线的正式通车,山西与京津、冀、陕、豫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太原到原平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形成从京津冀到山西东部的旅游环形线路,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者利用双休日到山西旅游已成为可能。所以,着力开拓周边地区客源市场,是山西近期内的主要目标。与南方旅游资源相比,山西旅游资源有着南方所不具备的雄深、粗犷的奇险的特色,而且众多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都是消夏避署、回归自然的好去处,这些都可作为山西开拓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二)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准则。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增多,说明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多、风险小”的行业特点已引起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科学分析和了解,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有些项目近距离重复,质量品位低,不适应市场需要。例如前一段时期在全国兴起的“人造景观热”影响到山西各地,很多地方的人造景观在内容、形式及制作上都显得粗糙、混乱,经不起推敲,令游人观一而三,游兴索然无味。这样的景点也许暂时能取得一些效益,但其内在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短,因而不会维持很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很多人造景观往往附着于原有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之中,破坏了原有资源的特色和形象。因此,山西旅游部门急需理顺管理渠道,对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及全面的可行性研究,真正从长远着眼,运用可持续发展及永续利用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开发。

其次,在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过程中,管理机制不顺,缺乏整体协调,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可能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分别是风景管理局、文物局(治)、宗教局(处)、旅游局及当地政府。由于各自管理体制不一,投资重点和利益也不一样,致使景区在投资、建设等方面不能配套协调。如壹口风景区是全国四十佳之一,瀑布属于风景局管理,投入大量资金,而与之一体的“旱地行船”和清长城是文物局管理,认为只是一般文物,不作重点开发,所以使景区建设一直不能整体同步进行,影响景区价值的发挥。这种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的局面严重困扰着山西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其次,各旅游区之间缺乏区域间的联系和协调,造成了旅游区间的盲目竞争,同时也难以形成通畅的旅游线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极为不利。

四、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旅游区域开发仍处于开发的生成期阶段。 根据经验,在这一阶段中,旅游业的关键性举措主要是要丰富风景点结构,加强景区建设。具体开发对策如下:

(一)按照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由于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财力和物力有限,不可能采取“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选取项目投资时,应该首先在资源质量高,旅游基础好的部分地区实行择优发展战略。山西每年可用旅游开发的资金约2000多万元,应把这些不同渠道来的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重点景区的建设,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从全省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大同、扬州、太原、临汾 、运城为主体的八大旅游区格局,各旅游区资源丰度不同,开发程度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单一腹地”开发模式

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重点开发一、两个场所值大,等级较多的旅游景点,把集中开发的几个旅游地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通过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加和完善来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单一旅游中心地——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结构。如吕梁旅游区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吕梁山区,旅游业刚刚起步,今后应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风景区作为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其影响,还可与距其不远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联合开发,以二者旅游规模的扩大来带动 梁旅游区的旅游发展。

2、“等级序列”开发模式

太原、大同、忻州旅游区属于旅游资源价值大,开发程度较高的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多级别的旅游中心地,而且这些中心旅游景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区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这些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应以中心旅游景区为依托,在不断完善中心景区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建设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作为次一级的增长极,逐步形成旅游中心——次级旅游中心——旅游腹地的通道网落式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如忻州旅游区中,五台山风景区是忻州地区的一级旅游中心地,区内其它旅游景点虽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目前还未能达到象五台山那样的吸引规模。今后除继续开发五台山各个台顶,开通改造台怀镇至五个台顶的道路,配套完善各台顶的服务设施等项目外,应加快开发管渗山——芦芽山风景区及代县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它们同五台山景区的联系,形成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大旅游圈,推动忻州旅游区向更高层次迈进。

3、“多核一共生”开发模式

在拥有若干个特色各异,规模相似,功能互补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区内,应充分发挥各旅游中心景区的功能特色和资源优势,形成多旅游中心——腹地网络式的中心集合体,共同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如运城旅游区,区内存在着多个级别较高的旅游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 山)云(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旅游景点都已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其次,近年来与河南省联合开发的“黄河游”项目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因此,运城旅游区应继续完善“黄河游”及“关公故里游”等项目,大力开发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观光、避署、休养、科考旅游,修复永济鹳雀楼及唐开元铁牛馆,舜都萍坂古城;加强 中心景区的联合,开发环状旅游线路,共同开拓国防国内旅游市场。

(二)选定目标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资源的开发及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遵循一定的市场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市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营、所以,客源目标市场的正确定位是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山西而言,发展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国内旅游业说,短期内还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往往需要付出比国内旅游收入更多的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不应再把重点放在国际旅游上,而应从实际出发,把眼光移到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着眼发展大众化旅游,开创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旅游形式和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旅游者的宣传促销,为一般群众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旅游条件,同时积极创造发展国际旅游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稳步发展。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业基本运营态势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山西省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逐步培育进军国际市场的配套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发展。

11. 罗甸县旅游产业

您好:

专家介绍,机场选址是一项极其复杂专业的工程,除统筹考虑天空、地面、地下等众多技术因素外,还应考虑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辐射带动效应、临空经济区的催化效应等。

据了解,目前,有关专家初步拟选21个点作为罗甸机场修建地址,选址工作仍在进行中。

希望能帮到您

Hash:9bc94637058d24f29cd294f303ac1103efba96c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