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中国旅行社 洛宁旅游团

导读:洛宁中国旅行社 洛宁旅游团 1. 洛宁旅游团 2. 洛宁一日游 3. 洛宁旅游局 4. 洛宁旅游团华山 5. 洛宁旅游团电话是多少 6. 洛南旅游团 7. 洛宁旅行社

1. 洛宁旅游团

1.闫逢春,蒲剧表演艺术家,运城市西姚村人。在一生蒲剧演出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蒲剧艺术,塑造了数位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戏剧人物。生前曾任晋南蒲剧院蒲剧团团长。

2.王秀兰,蒲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初名秀贞,学艺后取名秀兰,祖籍山西临猗县,曾当选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任山西省人民蒲剧团团长,1958年任晋南蒲剧院蒲剧团副团长。

3.筱月来,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段连杰,乳名呆娃。临汾尧都区东芦曲村人,生前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理事。

4.杨虎山,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别号虎子,原籍山西永济赵村,生前工二花脸,(二花脸以武为重或武,唱并重),出身梨园世家。

5.张庆奎,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乳名全心,艺名十三红,原籍安徽卢州府,生前演须生。

6.盖天红是蒲剧前辈艺人,工须生。原名康世仁,襄汾县人氏, 后入赘万荣县一王姓人家,遂改名王占胜。长期在夏县蒲剧团演 戏,现在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夏县人恐怕都知道"囔鼻子",因 盖天红说话瘟声瘟气,似鼻子不通,当地称为"囔鼻子"。蒲剧 界老艺人也常背后这样称呼他。

7.武俊英 ,山西运城地区蒲剧团演员,生于1956年,祖籍山西新绛,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8.任跟心,山西临汾蒲剧院院长,生于1963年,祖籍山西襄汾,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9.王存才(Wang Cuncai),男,蒲剧花旦。原籍河南洛宁。十岁投师蒲剧老生彭世德。后在张重孝班以演《杀狗》崭露头角。因勤学苦练,掌握了蒲剧花旦的脐功,又注重观察,所演人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人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之谚。

10. 冯安荣(1912~1951),乳名安娃,艺名筱艳秋,新绛县宋村人。晋南蒲剧界较有声望的男角正旦演员。“冯派”创始人,在蒲剧界,人们口头称之为“安娃师傅的唱法”。 20世纪中叶活跃在山西、陕西以及西北各地蒲剧舞台。

2. 洛宁一日游

灵宝到洛宁的距离是111公里,自驾走呼北高速,洛卢高速,大约需要2个小时。

3. 洛宁旅游局

[]第一条线路:洛阳——地坑院——玉泉院——秦始皇兵马俑——西安

1、第一天从洛阳出发:第一站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进村不见房屋”,“闻声不见人”,

4. 洛宁旅游团华山

历史上陕西人迁移河南定居的其实很多,中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就是西部向东部流动,北部向南部流动,河南人的迁移主流方向是东南,江浙、福建一代,这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西汉时期李傕、郭汜与樊稠三人挟持天子,长安大乱,驱赶几十万居民迁往洛阳。

唐朝初期,陕西饥民大量逃亡河南,太宗一度下令关闭潼关,依然不能改变饥民逃亡的局面。

武则天时期,曾一次迁10万户陕西、山西人到洛阳

明代末年,李自成等流寇作乱,陕西全境涂炭,饥民逃亡河南的以百万计。河南开封、社旗县、郏县、洛宁等都有山陕会馆,就是几百年前逃荒的陕西和山西人修建的 。

河南省会郑州是怎么来的,就是华山一带的郑国迁移过去的,所以叫郑州。

近代史上河南人大量迁往陕西是因为小日本没打到陕西,历史上河南主流迁移方向是东南。

历史可以证明谁是谁的后代,但不足以证明河南人是陕西人先 人,就如孙院长所说华夏起源于陕甘一带。经过几千年的人口流动逐步扩散才有了如今的华夏民族板块。

5. 洛宁旅游团电话是多少

三星级酒店

三谊大酒店是三谊矿山集团投资的一家星级标准的豪华商务酒店,酒店位于洛阳市洛宁县产业集聚区洛南园区,离高速口3分钟车程,靠近众多旅游景点?神灵寨,花果山,玉女溪莲花池等等名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酒店是及客房,餐饮,会议,足浴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酒店,拥有客房110间,大小会议室两个,餐厅拥有餐位500个,其中高档别致的豪华包间15个,及可容纳150人的宴会厅,餐厅拥有实力丰厚的厨师团队,由浙江名厨和当地名厨组成,主要经营浙江菜系和当地特色菜,在这里不仅能享受一应俱全的设施更能体会到酒店唯美至尊的服务理念,品尝极独特的美味佳肴。

6. 洛南旅游团

长征经过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湘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赣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接着,两军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  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见彩图)。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专事“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宜章至湘江之间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力薄弱,担任“追剿”、堵截的国民党军,因派系矛盾,动作不一。这种情况,便于红军机动作战。然而,博古等领导人一味退却的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在湘江两岸经过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  湘江之战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 ,向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在此危急时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中央红军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20日,中央红军分两路西进,连克剑河、台拱(今台江)、镇远、施秉等城,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城。  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中央红军进占遵义后,蒋介石以几十万兵力,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进至四川西北部创建新的苏区。1月19日,中央红军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于29日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这时,国民党军分路对中央红军进行追击堵截,并加强了长江两岸的防御,企图围歼红军于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中革军委根据这一情况,决定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在云贵川边境地区机动作战。2月11日,红军掉头向东;18~21日二渡赤水河,返回黔北;2月下旬,在遵义地区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遵义战役后,国民党军改取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向西转进,于3月16~17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蒋介石急令其“追剿”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在国民党军再次向川南地区集中的情况下,中央红军突然转向东北,接着于21日四渡赤水河,秘密折回黔北。27日,中央红军以第9军团在马鬃岭地区钳制国民党军,主力向南急进,31日渡过乌江,逼近贵阳,把“追剿”之国民党军甩在乌江以北。4月8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乘隙向云南急进,27日进抵昆明附近。29日,中央红军由寻甸、嵩明地区转向西北前进,于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在乌江北岸单独活动的红9军团,经黔西、水城西进,于5~6日从东川(今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段渡过金沙江,接着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同年3月28日至4月21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擅自决定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红四方面军和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等共8万余人,开始长征,于中旬占领了以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为执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苏区的计划,于5月15日由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在北进的路上,既有冕宁以北大凉山的彝民区,又有天险大渡河。蒋介石以薛岳、刘湘等部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民族矛盾和大渡河障碍,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20日,中革 委率中央红军迅速北进,顺利地通过彝民区,于24日晚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歼灭守军两个连,控制了安顺场渡口。25日,红军第1团第2连的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冒着守军的猛烈火力,战胜大渡河的激流骇浪,乘船强渡成功,击溃左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头阵地。但这里水流湍急,不能架桥,中央红军仅靠4只小船无法在短期内渡过河去,而此时尾追的国民党军已经迫近,情况十分紧急。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军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定桥。沿右岸前进的先头部队红4团,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兼程急进,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38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紧张的准备,红4团于当日16时发起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在该团的火力掩护下,由第2连的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大桥,并冲入泸定城内。红军后续部队紧跟过河,歼灭守军大部,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之后,继续北进,占领天全,并乘胜突破了川军芦山、宝兴防线。接着,中央红军以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翻越了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向懋功(今小金)方向前进。这时红四方面军正由岷江地区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一部进到达维。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同红四方面军一部会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余万人。  早在1934年冬,在国民党军集中40多个团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亦称鄂豫皖苏区)围攻的情况下,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示,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于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12月,红25军转战到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庾家河地区。此后,红25军在鄂豫陕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1935年5月,经过蔡玉窑、文公岭、石塔寺等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开辟了鄂豫陕边苏区。7月上旬在袁家沟口歼国民党军1个旅,接着北出终南山,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红25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于16日从西安以南丰裕口出发,经户县、周至县境西进,进入甘肃,攻占两当。转而北进,于 9月16日在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苏区)的永坪镇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接着,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共中央根据全国形势和当面情况,提出了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而张国焘却主张向青海、新疆或西康(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等偏僻地区退却。为统一战略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决定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据此,中革军委制定了夺取松潘的战役计划。7月18日,中共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21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为红军的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兼),政治委员陈昌浩(兼),参谋长叶剑英。另将中央红军的第1、第3、第5、第9军团依次改为第1、第3、第5、第32军。由于张国焘的阻 挠,延误了红军北上的时间,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施。8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了继续贯彻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中革军委决定进取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8月15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由第5、第9、第31、第32、第33军组成的左路军,从卓克基地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21日,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由第1、第3、第4、第30军组成的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开进。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红军指战员历经艰辛,通过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左路军先头纵队于20日到达阿坝地区。右路军于8月27日到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29~31日,右路军第30军和第4军一部,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法,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49师约5000人,打开了红军向甘南前进的门户。  在红军右路军向班佑、巴西前进的途中,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要左路军迅速出墨洼、班佑,与右路军并力东进。红军右路军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后,毛泽东、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张国焘建议左路军迅速出班佑,向右路军靠拢。但张国焘制造借口,不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并命令已进到墨洼附近的部队返回阿坝。接着,张国焘提出红军主力南下川康边天全、芦山、道孚、丹巴等地的计划,对抗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接着,他又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中共中央。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机智地报告了毛泽东。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于 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于16日逼近川甘边界的要隘腊子口。17日拂晓,红军一举夺取了天险腊子口,18日占领哈达铺,胜利进入甘南。接着,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1年、纵横11个省、行程2万5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11月初,红军陕甘支队在甘泉附近地区同红15军团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再次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 1军团(陕甘支队编成)、第15军团。11月21~24日,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方针,1935年9月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之第 4、第30军分别由阿坝、包座地区南下,企图在川康边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苏区。10月8~20日,南下红军发动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击溃川军6个旅。24日,又发起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11月13~19日,红军在名山东北百丈地区同川军十几个旅激战7昼夜,虽歼灭川军1.5万余人,但红军也伤亡近万人。1936年2月,红军被迫向西转移,4月进入道孚、炉霍、甘孜地区。至此,红军由南下时的8万余人减为4万余人,张国焘南下行动遭到失败。在中共中央劝导和督促下,经过朱德、刘伯承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于6月接受了中共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  1935年9月,国民党军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和红军发动了新的“围剿”。在国民党重兵的进攻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军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开辟新苏区。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红军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 亦资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红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4月25~28日,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广大指战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控制了漳县、洮州、渭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8座县城及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附近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见彩图)。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7. 洛宁旅行社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1][2]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2]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3][4]。

201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59.20亿元,同比增长7.0%。[5]

中文名称

河南

外文名称

Henan

别名

中原、中州、中土、豫州[6]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华中地区

河南3月7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3月7日0-24时,河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3例。截至3月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72例,现有危重病例1例,无重症病例,累计死亡病例22例,累计出院病例1246例。

网易2020-03-08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9]

建置沿革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共5张

省会郑州市

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

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东汉末期,迁都许昌。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

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

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开封清明上河园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

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

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1926年(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国焘、徐向前等在大别山区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新县是根据地的首府。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开封市。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彭雪枫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10][11][12][13][14][15]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5月,河南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1791个乡镇,660个街道办事处[4][3]。河南省政府驻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16]

省辖市区号车牌市辖区、县级市、县

郑州市0371

豫A

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

开封市

0371

豫B

龙亭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顺河区、祥符区、兰考县、通许县、杞县、尉氏县

展开全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座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550千米。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2][1]

地形地貌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 处,仅23.2米。[2]

嵩山

气候特征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2]

河南气候分界图

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

黄河三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河南水系图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境内有1500多条主干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40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万千瓦。河南是国家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开通以来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达8.7亿立方米。

淮河

2017年,河南省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57.5%,符合Ⅳ类标准的占24.8%,符合Ⅴ类标准的占7.8%,水质为劣Ⅴ类的占9.2%。[18]

植物资源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198科、1142属、3979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205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属、3670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19]

动物资源

河南省已知动物350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2500余种,鱼类110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300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少部分对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

河南动物的地理分布成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按“中国自然区划分类单位”制定的原则,河南动物区划分为2个区、6个省,全省两栖类19种,属东洋界的12种,占总种数的63.1%;古北界7种,占总种数的36.8%。爬行动物37种中,属古北界的5种,占总种数的13.5%;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共有种计8种,占总种数的21.6%;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64.9%,哺乳动物72种,除广布种外,属古北界26种,占总种数的52%;东洋界24种,占总种数的48%。[20]

林业资源

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18]

嵖岈山

矿产资源

2014年,河南省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 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2]

截至2017年末,河南境内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18]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71%。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7][21]

河南的人口

年度常住人口家庭户数平均每家庭户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城镇人口城市化率

20189605万人4967万人51.71%

20159480万人2770万户3.4人4441万人46.85%

20109402万人2592万户3.47人1.2%

展开全部

民族构成

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约14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其中,回族约124万人、蒙古族9.15万人、满族7.58万人。河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全省158个县(市、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22]

政治

现任河南省党政领导一览(截止2020年01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书记王国生

副书记尹弘[23]

省委常委孙守刚、黄强、任正晓、李亚、孔昌生、徐立毅[24]、穆为民、江凌、胡永生、甘荣坤[25]

展开全部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5425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实现了7%-7.5%的年度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35.4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3605.7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8.01亿元,增长7.4%。[5][5]

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18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906.08千公顷,河南省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棉花产量3.79万吨,油料产量631.0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32]

畜牧业

2018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6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禽蛋产量413.61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202.65万吨,下降0.1%。年末生猪存栏4337.15万头,下降1.2%;生猪出栏6402.38万头,增长2.9%。[32]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880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6%;私营企业增长6.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9%,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产品销售率98.6%。

小浪底水库

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4.6%;传统产业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1%;高技术产业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高耗能工业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

201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7992.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601.29万千瓦,增长3.5%;水电装机容量399.04万千瓦,与上年末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33.07万千瓦,增长124.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03.46万千瓦,增长147.4%。

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60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利润总额5272.37亿元,增长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69.02亿元,增长625.4%;集体企业73.67亿元,下降44.5%;股份制企业4637.15亿元,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 256.77亿元,下降11.1%;私营企业2181.52亿元,增长3.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146.33亿元,增长44.9%;制造业5059.34亿元,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70亿元,下降4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7.56元,比上年下降0.1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7.5%,与上年持平。

2017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4.9%;主营业务收入54838.93亿元,增长16.0%;利润总额3254.49亿元,增长19.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3015.30亿元,增长12.5%;利润总额36.01亿元,下降15.0%。

建筑业

2017年,河南省建筑业总产值100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7793家,比上年增加781家。[1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5.1%。

中原福塔(郑州)

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分城乡看,城镇16044.48亿元,增长11.4%;乡村3622.30亿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业2102.28亿元,增长10.7%;零售业14791.08亿元,增长11.6%;住宿业154.05亿元,增长10.3%;餐饮业2619.36亿元,增长12.9%。全年网上零售额1735.7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7.5亿元,增长44.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5.6%,饮料类增长14.1%,烟酒类增长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37.5%,金银珠宝类增长9.2%,日用品类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9%,中西药品类增长15.8%,家具类增长1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9%,汽车类增长6.4%。

对外经济

2017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值52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口总值3171.81亿元,增长11.8%;进口总值2060.98亿元,增长9.6%。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1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106.8亿元,增长7.9%。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7.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1%;营业额47.7亿美元,下降9.4%。

河南省进出口明细图表

房地产业

2017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70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住宅5330.80亿元,增长17.0%。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8.87万套,基本建成64.34万套。商品房待售面积2846.55万平方米,下降16.2%。其中,商品住宅1995.61万平方米,下降21.1%。

房地产明细图表

邮政电信

2017年,河南省邮电业务总量18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84.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332.71亿元,增长42.7%;电信业务总量1483.33亿元,增长97.0%。快递业务总量10.74亿件,增长28.0%;快递业务收入115.93亿元,增长22.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35.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969.00万户。电话普及率102.4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9670.80万户。

旅游业

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6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境游客307.32万人次,增长4.5%。旅游总收入6751亿元,增长17.1%。年末4A级以上景区159处,星级酒店532个,旅行社1199家。

金融业

2017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068.66亿元,比上年 末增长9.4%,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2279.05亿元,增长9.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743.31亿元,增长14.4%,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15251.08亿元,增长21.5%。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16家。发行股票118只,其中发行A股78只,发行境外股票40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521.78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431.73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7307.38亿元。

保险业

2017年,河南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20.07亿元。其中,财产险443.59亿元,人身险1576.47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625.86亿元。其中,财产险217.56亿元,人身险408.30亿元。[18]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36个,其中国家级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16个,其中国家级4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4个。全年申请专利119243件,比上年增长26.0%;授权专利55407件,增长12.7%。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8615件,增长26.6%;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量3.0件,增长25.0%。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额15.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签订技术合同5877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6.93亿元,增长30.0%。[18]

郑州大学

河南省科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省属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单位。[33]

教育事业

2018年,河南省研究生招生20043人,在学研究生50999人,毕业生13556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0.86万人,在校生214.08万人,毕业生55.9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8.17万人,在校生33.86万人,毕业生12.30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0.03万人,在校生136.63万人,毕业生39.9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2.65万人,在校生210.06万人,毕业生66.08万人。初中招生159.86万人,在校生451.88万人,毕业生133.63万人。小学招生173.56万人,在校生994.60万人,毕业生160.70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99万人,在校残疾儿童4.39万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155.85亿元,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73.62万人次。幼儿园在园幼儿437.99万人。[7]

河南大学

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高校名单所在城市高校名单所在城市

郑州大学郑州河南大学开封(郑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洛阳)河南师范大学新乡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三门峡)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许昌)

展开全部

独立学院与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城市高校名单

郑州郑州财经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开封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展开全部

专科院校

城市高校名单

郑州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测绘职业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交通职业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郑州理 工职业学院、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洛阳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开封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展开全部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71个,文化馆206个,公共图书馆158个。博物馆335个,其中新增民办及行业博物馆5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023.21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71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85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8.15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94.22万卷(件)。[18]

少林寺

体育事业

2017年,河南省运动员在各类大赛中共取得136枚金牌,世界冠军3个,亚洲冠军15个,全国冠军118个。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5金、18银、20铜,金牌和奖牌总数为参加历届全运会之最。[18]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71090个,其中医院1632个,乡(镇)卫生院2062个,村卫生室5646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9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79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5.90万张,其中医院41.38万张,乡(镇)卫生院10.8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7.8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98万人,注册护士24.00万人;按机构分,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7.68万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32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9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45万人。[1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年1月30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4例,新增危重1例、治愈1例。截至1月3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352例,重症37例、危重5例、死亡2例、治愈3例。[34]

劳动就业

2017年,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4.2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3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62万人,省外转移1177万人。[18]

社会保障

2017年,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97.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437.6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59.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228.2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83.8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44.3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82.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05.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00.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92.73万人。[18]

2017年,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75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78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0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7.93万人。全年106.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8]

环境保护

截至2014年末,河南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2]

201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22微克/立方米,下降17.2%;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后),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15.1%;SO2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下降33.3%。[18]

交通运输

综述

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河南省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35]

交通

公路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22.63千米,普通干线公路3.1万千米,农村公路23万千米。[4]

河南境内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二广高速、洛宁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大动脉及50余条区域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220、310、311、312、343等23条国道。

铁路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铁路通车里程5470.26千米,其中高铁1307.91千米。[4]

国家高速铁路干线:京广高速铁路、徐兰高速铁路、郑渝高速铁路、郑阜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

国家普速铁路干线: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漯阜铁路、新石铁路等。

国家区域铁路:瓦日铁路、孟宝铁路、侯月铁路、禹亳铁路等。

火车站:郑州站、郑州东站、商丘站、洛阳站、开封站、安阳站、南阳站、郑州西站等。

轨道交通

目前,河南省开通地铁或正在建设地铁的城市有:郑州市、许昌市、洛阳市。[36][37]

郑州轨道交通(ZhengZhouMetro)

郑州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17年末,郑州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93.6千米,年客运量超过2.5亿人次。[4]

郑州地铁规划

截至2020年2月,郑州地铁运营线路共5条,分别为:郑州地铁1号线、郑州地铁2号线、郑州地铁5号线、郑州地铁9号线(郑州地铁城郊线,一期)及郑州地铁14号线(一期),均采用地铁系统,共96座车站,运营线路总长146.35千米。[38][39]

截至2020年2月,郑州地铁在建线路有:郑州地铁3号线(一期)、郑州地铁4号线、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郑州地铁9号线(二期,部分站点在建)、郑州地铁10号线(一期)、郑州地铁13号线(部分站点在建)、郑州地铁17号线;计划开建郑州地铁3号线(二期)、郑州地铁7号线(一期)、郑州地铁8号线(一期)、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36][40][41][42][43][44][45]

洛阳轨道交通(Luoyang Metro)

根据《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显示,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102.6公里,设车站63座,其中换乘车站8座。至2020年,建成1号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1.3公里,总投资310.88亿元人民币。[37]

航空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46]等4个已通航的民用机场,郑州上街机场、安阳北郊机场等多个已通航的通用机场。

水运

截至2017年末,河南省有内河航道1675千米。[4]

河南的水路航运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和豫中地区的郑州、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市,已初步形成了淮河、唐河、白河、贾鲁河、沙颍河等多条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通道。

运输

2017年,河南省货物运输总量比上年增长11.7%;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11.2%。旅客运输总量下降4.8%;旅客运输周转量增长4.7%。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6.5%;机场货邮吞 量增长10.1%。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每周18班全货机满负荷运行,中欧班列(郑州)全年开行501班,实现每周“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

2017年末,河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1286.02万辆,比上年末下降13.2%,其中私人汽车1166.82万辆,增长15.5%。民用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1113.39万辆,增长18.1%,其中私人轿车1060.68万辆,增长19.4%。[18]

交通运输明细图表

历史文化

古城文化

历史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朝代都城

三皇

五帝

燧人氏(三皇之首),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

炎帝朱襄氏(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

轩辕黄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

颛顼(五帝之一),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帝喾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东)、帝丘(今濮阳西南)、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东北)、西河(今安阳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等

商朝

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等

展开全部

历史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开封安阳商丘

南阳郑州浚县濮阳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47]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47]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47]

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 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9][47]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47]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47]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47]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47]

中医文化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47]

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47]

武术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47]

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18]

截至2018年2月,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8]

世界文化遗产

名单所在城市

长城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

龙门石窟洛阳

展开全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选)

《盘古 话》

《梁祝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董永传说》

《木兰传说》

《豫剧》

《河南坠子》

《越调》

《四平调》

《宛梆》

《少林功夫》

《太极拳》

《太昊伏羲祭奠》

《黄帝祭典》

《朱仙镇木版年画》

展开全部

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49]

节日

举办时间

承办城市

名称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商丘市商丘火神台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周口市太昊陵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郑州市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展开全部

Hash:20bff99069291538d042f8222ec7415bd28bd5a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