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庐山红色景点有感 参观红色景点庐山心得体会

导读:参观庐山红色景点有感 参观红色景点庐山心得体会 1. 参观红色景点庐山心得体会 2. 庐山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 3. 参观庐山观后感 4. 庐山旅游心得体会 5. 参观庐山红色基地观后感 6. 庐山红色旅游心得 7. 庐山旅游感悟

1. 参观红色景点庐山心得体会

庐山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山势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甚至有千差万别。最著名的要数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首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景说理,谈游山之体会。作者说,我们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就在庐山之中。我们的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行动被庐山的丘壑所制约,我们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只是庐山的冰山一角,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透彻地了解庐山。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道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我们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的错误的偏见。

2. 庐山红色之旅参观心得体会

七律·游庐山有感

一段传奇演到今,几多情爱白云深。

青莲瀑布银河旱,牯岭人潮沧海寻。

惊世幽居风韵在,漫山宝树影姿参。

春秋冉冉桑田事,惟有清凉不变心。

几年前去庐山游玩,印象最深的是去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牯岭镇上的电影院轮翻播放的就这一部电影,还不少人看,影片中的背景都是庐山的有名景点。

记得当时我们时间紧,我是冲着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去的,走了半天到了跟前,非常失望,瀑布变成细流了,根本沒有了气势。

被称为“云中山城”的牯岭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商铺,餐饮店鳞次节比,可是看着山夫们负物上山的艰辛,我真的有点都吃不下去那饭。

“美庐”一带的避暑别墅群,几十年过去了,还保存完好,料想当时有钱人家的日子过得还是蛮惬意嘛。

另外还去看了那三棵宝树:两棵柳杉,一棵银杏,据说有上千年的树龄,但一路上走来于我来讲都是宝树,许多参天大树,酷暑时候来这里感到清凉无比,不愧为避暑胜地!胜地

3. 参观庐山观后感

怀着愉悦的心情游览了驰名中外的五岳之首——泰山,我们准备从“中天门”爬上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我们坐索道来到了“南天门”,走进一看,这个“南天门”像是北京宫殿的门,气势磅礴,最上面镶着三个金色的大字“南天门”,左右是一幅蓝底金色的对联,南天门下面的石阶是十八盒,是登山路上最先险的一段。从下往上看,像是一条陡直的“天梯”。看完十八盒,我们穿过南天门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块刻着“泰山”两字的巨石前。在那里可以感到云雾扑面而来,四周的景气是影影绰绰,犹如人间仙境一般,使人流连忘返。再往前走就是玉皇顶了,玉皇顶上有个玉皇庙,庙前刻着“五岳独尊”的石头,字是红色的,深刻有力,给人一种蒙迈的感觉。

我们走出庙门,来到了山洵旁,那壮丽的景色立即把我迷住了;这边看,远山连绵不断,像是一条长龙飞向天边;那边看,峰峦起伏,犹如波涛翻滚,巨浪排空;近处的山一片深绿,远处的山一片苍翠,抬头仰望,茫茫苍天,雄鹰在我们头上盘旋;俯视山下,万丈深渊。这奇、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绝伦的图画。泰山显得更加壮 ,更加富有魅力,使我流连忘返。

泰山的美丽风光令人向往、赞美、真不愧为五岳之首。我多么希望将来在游一次者如有人间仙境的泰山啊!我不禁深深赞叹:“俗话说的好,庐山秀,黄山之风光,泰山之雄伟!”

4. 庐山旅游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本意是写景的。就是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后来人们喜欢用这句话来表示“当局者迷”的意思。与“当局者迷”相对的,是“旁观者清”。凡事跳出来,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反而能把真相看清,一旦陷入其中,就会带上主观的眼镜,导致判断失误。

伟大的西方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过这样的观点,说是每个人天生就有一副眼镜——时间和空间。每个人看待事物都要透过时间和空间。譬如我们看待秦朝发生的事,因为处于不同时空,所以我们对秦朝的看法肯定和秦朝人对秦朝的看法不一样。一些人被骗子骗的时候,丝毫没有察觉,事后回想才觉得骗子的伎俩其实很明显,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因为时空变了,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就变了。

还有一些人喜欢批评古人,认为古人很傻。尤其像李鸿章这样的晚清大臣,因为和俄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就被后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当时李鸿章确实是被俄国蒙蔽了,他真心以为俄国是要帮助中国对付日本的,所以才答应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的。结果俄国背信弃义,趁机向东三省下手,险些导致我国国土流失。后人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李鸿章无能愚蠢,但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这时候李鸿章恐怕要为自己辩解一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这句诗还说明人是限知的,与“限知”相对的是“全知”。人的限知与神的全知构成一组概念。因为人的限知,所以人是无法走在更远的时间长河来看待一些事情的。比如计划生育这个事情。当初马寅初写下《新人口论》的时候,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结果呢?这个主张被当时政府认为反动,于是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一职。结果呢?没过几年,中国人口果然像马寅初预想的,远远超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不得不计划生育。马寅初得到了平反。结果呢?近几年又开放二胎了,这笔帐又怎么算?你能说马寅初就是错吗?又能说开放二胎是错吗?都不能。因为时移世异了,一切都变了。所以凡事没有那么绝对。身在此山的时候,是看不清此山全局的。

再来。这两句诗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它背后有种深深的悲凉,就是那种后知后觉导致的悲凉。用一个成语可以形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王国维有首词,里面有两句是这样的,“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是什么意思?

天眼,是神的眼,老天爷的眼。神也好,老天爷也好,是全知全能的。说一个人开天眼,就是说他看得清局面。但人大多数时候只是开人眼,天眼只能是“偶开”。当这个偶开的天眼看红尘的时候,必然不同于人眼,一定能通观全局,而且超越时空。但可怜的是什么?可怜的是自己身是眼中人,他看到了自己!自己是这滚滚红尘中的一员啊。必然随着这时代洪流而去,毫无还手之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局势,但又要在局势中活下去,悲凉之雾,遍披人间。

以上,是我对这两句诗哲理意味的一点体会。

5. 参观庐山红色基地观后感

1、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天姥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译文: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3、终南山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4、庐山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6. 庐山红色旅游心得

  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7. 庐山旅游感悟

带爸爸去庐山旅游,让他老人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让自己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真是两全其美!很多人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希望在我身上,尽量少些。

Hash:506e9da441327e552935a9b817cdd60076fc008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