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区石桥 庐山悬空的石桥

导读:庐山风景区石桥 庐山悬空的石桥 1. 庐山悬空的石桥 2. 庐山上的桥 3. 庐山的玻璃桥 4. 庐山悬空的石桥是哪里 5. 庐山悬空的石桥在哪里 6. 庐山 悬索桥 7. 庐山石桥图片 8. 庐山的断桥

1. 庐山悬空的石桥

庐山状元桥,又名清俸桥,位于庐山马尾水风景区九峰寺前,是莲花洞登山道未修之前九江登庐山的必经之地。始建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一千多块石头拼合而成,无任何粘合剂物,拱跨约15米,拱高约20米,长10米,宽5.3米。相传唐英年约时家贫无力念书,九峰寺主持接入寺中,苦读诗书,后中状元,还愿建此桥,报答寺僧养育之恩。桥下“马尾泉”三字系清桐封寅保石刻,为庐山著名石刻之一。

庐山白鹿洞书院有座门楼叫棂星门,棂星门后为泮池。历史上称学宫前的水池为泮池。“泮者教化也”。池呈长方形罢,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桥,桥两侧装有花岗岩的栏杆和栏板。原名泮桥,现名状元桥。

2. 庐山上的桥

哈,明代唐寅也即唐伯虎的《庐山图》,也叫《匡庐图》,或《庐山三峡桥》。

真迹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

3. 庐山的玻璃桥

八里湖的南岸有个海韵海滩,这里是家庭乐的天堂,沙滩边还有旋转木马等娱乐设施。海韵沙滩一带是当地著名的婚礼公园,经常有新人在这里拍摄新婚照片。八里湖分为北八里湖和南八里湖,不过其实是相通的。八里湖的东南边有座环境优雅的江洲大院。

4. 庐山悬空的石桥是哪里

雁荡山景区的景点有:1、大龙湫;2、小龙湫;3、灵岩;4、灵峰;5、方洞;6、三折瀑;7、森林公园;8、剪刀峰;9、雁湖;10、显胜门;11、筋竹涧;12、羊角洞;13、方山;14、观音洞;15、玉甄峰;16、仙桥。

1、大龙湫。落差达186米的巨型瀑布,终年激流飞泻,喷云吐雾,盛夏时节,暴雨过后,更是雷水声如雷,震撼山谷,一年四季形态万千,变化无穷,是雁荡山上最漂亮气派的瀑布。

2、小龙湫。位于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灵岩景区内。落差68米的中型瀑布,秀美生动,姿态迷人,瀑布前方的山谷中有深山古庙,四周的山头上有不少奇岩怪石。是刘亦菲的神雕侠侣拍摄地,以奇峰瀑布著称。在灵岩寺右边右侧后边,飞瀑而下后潭水从乱石门日流出,汇成卧龙溪。

3、灵岩。地形逼仄,山崖光滑笔直,Z型栈道将游人引入山谷最深处,那里有一汪碧水。一条细长的瀑布飞泻而下,水滴在山谷,夹杂青苔的气息,空气负离子浓。山谷口,天柱峰、展旗峰对峙,形成著名的南天门,灵岩飞度的表演,就在这两扇石门上展开,在两峰之间悬挂的一根钢索,表演者横空渡过钢索,还要在上面翻跟斗。

4、灵峰。雁荡镇响岭头村北约1.5公里处的山间谷地四周一圈山峰,这白天都有自己的形态和名称,可是一到晚上都呈现出酷似人和动物一样的轮廓,非常的奇妙动人。灵峰景区最能体现雁荡山奇峰异石风采,夜幕下的时节仿佛神物从天而降,活灵活现,让人流连于此。

5、方洞。在大小龙湫间的公路北侧山崖上有古洞古庙,长达数百米的悬崖栈道和横跨198米,高深峡谷的铁索栈道风光绮丽,险峻迷人。倘若说,游人在一天行程中的景区,一直都处于在仰望的状态,那么方洞是在山体中开凿一条石路,以供你俯视眺望雁荡山的美景。

6、三折瀑。离雁荡镇响岭头村最近的一处瀑布,景区有一条山涧溪水跨越岩崖形成的上中下三段瀑布组成,都是历史上的火山口在自然作用下形成的,其中中折瀑最壮观,中折瀑被人称之为雁山第一胜景。上折瀑因登攀稍费力,一般游客都不前去。

7、森林公园。又 名净名大峡谷,即雁荡山森林公园。在这里植被覆盖率是相当的高,山上有很多面积种植的铁皮石斛,空气清新。沿着登山道一路上山,岩石变换奇特,著名的有梅花桩、放生池、水濂洞、回头虎、一枝香等景点。

8、剪刀峰。雁荡山大龙湫景区有块岩石叫剪刀峰,屹立在涧水之中,是雁荡山珠峰中,以秀、奇见长,一是有水相伴,二是移步易景,从大龙秋直到瀑布前,一路上看剪刀峰的造型不少于8种,比如鳄鱼、剪刀、啄木鸟、熊、夫妻、旗桅等,真是变化无穷。

9、雁湖。雁荡山西侧海拔千米处的山顶上有一汪湖水,相传古时常有大雁在此栖息,雁荡山就是因此而得名。游客来此可追寻燕荡美景的源头,并登高畅游云海、日出、晚霞奇观。

10、显胜门。雁荡山中,称“门”的景点多达十几处,而以显胜门为最,显胜门两崖高耸两百米,其间距又仅数米,这种距离的束峙产生的效果至为强烈,令人。在雁荡山的后山两峰夹式,形态如门 下有清晰奔涌,上有鸦崔纷飞,气势雄伟,又令人感到恐怖。头晕目眩,不能久待。山门外的坡崖上,还有许多挺拔直立的奇异山石,姿态怪异,令人感到奇妙。

11、筋竹涧。位于大龙秋景区内。以水景为主,全涧有菊英、峡门、漱玉、连环等18个潭和涌翠等数条瀑布,涧两岸山岩相错,别有幽趣。成为一条经典的户外路线了。景区不收门票,进去别有洞天,两边的峭壁,潺潺溪流,喜欢安静的人可以去。

12、羊角洞。是雁荡山八大景区中,最具中国民间文化色彩的地方,合计不过3平方公里,是雁荡山面积最小的一个景区,然而峰、嶂、洞、瀑、潭、湖一应俱全。一路往山上走都能看到景致各异的道观。

13、方山。位于台州市湾南隅温岭市东北长屿镇境内。是雄奇典型的火山平台。四周壁玄如城,最高海拔460 多米,周围5公里的绝壁都在百米以上,山顶平坦开阔,面积有七百余亩,仿佛空中花园。在鹊桥上俯瞰的峡谷尤其壮观,而在平台上也能看到星罗棋布的湖泊。

14、观音洞。位于雁荡山岭梅岭西麓灵峰景区内,始建于1106年,自唐以来就一直游人如云。此洞是天然生成,洞口人有一石柱悬垂至他,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观音像。

15、玉甄峰。是中雁荡山的图腾,在中燕景区有重要地位,高耸入云,一峰独起,万峰伏首,山腰有个绝美无比的玉虹洞,传说是当年开山祖师栖身修炼的地方。

16、仙桥。山青水绿,很有仙气,下雨的时候烟雾缭绕,有步入仙境的感觉,站在仙桥景区的龙虎门向北仰望,可见仙亭山上有一座石桥横空,即为仙桥,桥直薄云霄,空灵险绝。桥长38米,宽7米,高10余米。登桥下看 脚下壁立万仞,飘飘欲仙。

延伸阅读:雁荡山的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还有一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东南第一山”美誉,山顶汇水蕴湖,茂盛的芦苇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除了山峰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又奇特以外,那里的瀑布、流泉、洞穴及庙宇都十分出色,与五岳中的任何一座山都有得一比。

5. 庐山悬空的石桥在哪里

中国浙东唐诗之路-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欢迎您  浙江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坐落在绍兴平水镇平江村,这里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包括以下几大景点书法圣地-云门古寺、中国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佛教圣地-天衣寺(法华寺)、崇福寺(崇福祠)、美丽的若耶诗溪、会稽湖风景区、秦始皇皇登临过的秦望山、会稽刻石(李斯碑)、云 山、云门明觉寺、云门普济寺、云门雍熙院、云门广福院、云门看经院、芍师院、显圣院(云门显圣寺)、云门广孝寺、王献之故居、辩才香阁、辩才塔、陆游草堂、王献之洗砚池、洗笔池、丽句亭、智永和尚(铁门槛、退笔冢)、明崇祯三年(1630)文学家王思任撰文、范允临行书、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陈继儒和董象蒙跋语的《募修云门寺疏》、王子敬笔仓、王子敬笔琢、王子敬山亭、宋高宗书“传忠广孝之寺”碑、王勃仿兰亭之"曲水流觞"遗址、五云溪、白乳亭、五云山亭、火者塔、溪风阁墓、日本杉木祖师墓、雪峤和尚塔、“云门卓立”石牌坊、“云门古刹”石牌坊等等文物建筑景点。一下是分别简单介绍:  一、书法圣地-云门古寺  云门寺坐落于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平水镇寺里头村境内。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更是一处集宗教、文化、游赏于一体的古代文化胜地。   云门寺始建于晋义熙三年(407)。据史书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于此隐居,某夜其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王献之将此事上表奏帝,晋安帝遂下诏改建为寺,称“云门寺”,门前石桥名“五云桥”。明万历《会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云门寺记》云:“寺本中书令王献之旧宅。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有五色云见其上,事闻安帝,是以有云门之称也。”云门寺规模曾经十分宏大。从府志记载和所绘地图看,云门山谷口有“云门古刹”、“卓立云门”等数道石牌坊,道旁有著名的“辨才塔”、“丽句亭”。辨才塔为唐太宗赐建,丽句亭亭内留有历代诗人留下的赞美云门的诗章。云门寺共五进: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禅堂。主寺之外,还有“看经院”、“芍师院(忏堂)”和“广福院”等副寺。后来这些副寺也都独立成寺,分别称显圣寺、雍熙寺和寿圣寺。其实附近的寺庵还很多,“云门”只是一个总称。据陆游《云门寺寿圣院记》称:“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溪,楼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飞蛹……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明万历《会稽志》卷十六载:“今云门有寺六:广孝,恩昱诸公所居也;上庵曰广福;看经院曰显圣;闷兴忏院早雍熙;西曰普济;南曰明觉,各有胜地。”足见当时的盛况。   “十峰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声犹入若耶溪”。作为一处林泉秀美、环境清幽的寺庙丛林,云门寺尤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山水游赏的对象。萧翼、王勃、宋之问、钱起、杜甫、白居易、元稹、崔颢、孙逖、李褒、范仲淹、陆游、李弥逊、虞集、金涓、刘基、王思任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不朽的诗文。云门寺还是绍兴除兰亭之外最为著名的一处书法胜地,中国书法史上的许多名人和逸事都与此有关。云门寺的前身本为王献之的旧宅,传为王献之隐居练字之所。“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帖》真迹也曾长期保存在云门寺。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及其侄子惠欣曾在这里出家为僧,叔侄二人都是书法大家,备受梁武帝的推崇,因此云门寺曾一度改名为“永欣寺”。智永有两个徒弟,一名智果、一名辨才,都是他的书法传人。智果青胜于蓝,隋炀帝就曾对智永说过:“和尚(——指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时人求书者甚多,户限为之穿。智永身后,王氏传家之宝《兰亭帖》真迹由辨才收藏,结果就在这云门寺中被唐太宗派来的御史萧翼设计赚去。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三月上巳,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曾在云门寺主持了一次模 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也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序》,其中叙景部分写道:“暮春三月,修禊事于献之山亭也。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片片仙云远近,生于林薄。杂草将发,非止桃溪。迟鸟乱飞,有余莺谷。王孙春草,处处皆青。仲统芳园,家家并翠。”在云门寺中,原有不少与以上人事相关的建筑和设施,如献之山亭、献之笔仓、智永铁门槛、智永退笔冢、辨才塔以及陆游年轻时在此读书的云门草堂等等,可惜它们都早就随着整座古刹的倾圮一起化作历史陈迹。   云门寺自明末以后一直不振,现仅存墨池一潭,五云桥一座,清代木构建筑两进及东厢房数间。第一进三开间山门,系清早期建筑,门楣上方书“云门古刹”行楷大字,明间兼作韦驮殿,东、西两次间易为民用。第二进三开间大雄宝殿,清代建筑。前檐下置“大雄宝殿”横匾,明间五架抬梁式带前廊,前后金柱为圆形石柱,柱础呈鼓形;东、西两次间为穿斗式结构。东侧厢房北端廊壁间,存有明崇祯三年(1630)王思任撰文、范允临行书、董其昌陈继儒和董象蒙跋语的《募修云门寺疏》碑一通。碑为太湖石质,下设长方形基座。碑高148厘米,宽82厘米,碑文记述云门寺地理位置以及募修云门寺经过。这是古代云门寺的确证。在寺的背后,有一汪清泉,传说是王献之的“洗砚池”,澄澈的池水,好像历史老人的眼睛,闪烁着诡秘的神色。寺的周围,还散落着不少废弃的屋基,这都是古代寺庙的遗址。   二、中国三论宗祖庭-嘉祥寺  据朱关莆和朱越编著的《绍兴宗教》一书中记载嘉祥寺在浙江绍兴平水镇平江村的秦望山脚下的茶山观音斗处,其东与若耶山相望,若耶溪穿越二山之间向北奔流。据佛教史料记载,嘉祥寺最初建于东晋宁康元年(373年)至晋太元三年(378)间,伟将军会稽郡守(内史)王荟为迎接高僧竺道壹居之而舍宅创建嘉祥寺。当时,高僧竺道壹自平江(今苏州)虎丘山东适秦望山下若耶溪,与高僧帛道猷(云门寺住持)相会林下,于是纵情尘外,以经籍自娱。王荟慕道壹之风德高远,特创嘉祥寺,请其上居僧首。据《中国佛教》记载,竺道壹在嘉祥寺期间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金牒千佛像,系用薄铜板槌打而成,造像艺术也有所突破,因而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赞许。竺道壹精研佛理,博通内外,又律行清严,故四远僧尼,八方德众,咸依附咨禀,时人称为“九州都维那”。此时,佛教之般若学颇盛,乃演有六家七宗之说,而竺道壹即为“幻化宗”之代表人物。  越州嘉祥寺,自竺道壹已降,五百年间,高僧相继,大师纷至,法市兴隆,佛学鼎盛。东晋义熙(405-418)初,高僧慧虔自庐山东来,游学于吴越之间,乃居嘉祥寺。虔克己导物,苦身率众,凡诸新经,皆书写讲说。涉将五载,于寺圆寂。南朝宋明帝时(465-471),长安高僧昙机善《法华》、毗昙,游学会稽,郡守王琨请居嘉祥寺。南朝梁(503-557)时,著名佛教史家高僧慧皎住嘉祥寺三十余年。慧皎,上虞人,学通内外,博究经律,每于春夏宏法,秋冬著述。撰有《涅磐义疏》等,并成《高僧传》一书,成为中国佛教于史部之传世名作。  三、佛教圣地-天衣法华寺  天衣寺原称法华寺,在绍兴市正南面约二十公里的秦望山的西北麓。法华寺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由高僧昙翼始建。昙翼,余杭人,七岁出家,十六岁剃度,开始入庐山,后拜关中释罗什为师。义熙十二年与沙门昙学同游会稽山,见秦望山西北面,五山相连,十峰林立,南、西两条清溪尤如两条玉 ,在群山环抱中合二为一,气象万千,奇异灵胜,林壑虚闲,松梢玲韵,群峰争翠百谷生烟。如此胜境,昙翼决定结茅庵,诵《法华经》,长留此处。   昙翼在此修持十二年后,据传,当时普贤菩萨化一美女,前来试探昙翼,昙翼不为女色所动,普贤菩萨观其真心佛事,说其是水中月,不可污,于是,普贤作法,一时大雨倾盆,地动山摇。不久雨止,祥云瑞光,普照大地,普贤菩萨在云端现出真身,朝野轰动,其时,会稽内使孟顗其状上奏朝庭,请求建造法华寺。后在孟顗和富春人富翁陈载全力资助下,昙翼建起了寺庙,号“法华寺”。昙翼在寺内专精《法华经》,蔬食涧饮,精心修持30多年。   到了南朝梁时,禅师惠举隐居修持在法华寺内,梁武帝(502——519年)征召惠举当国师,惠举不从。当时昭明太子萧统见其心坚,特赐以金缕木兰袈裟一件。后梁武帝也施寺中四件宝物:有昙翼顶戴紫檀十二面观音;有红银藻瓶一对;有红琉璃钵一副;还有金铜维伟佛像一尊,加上太子赐的袈裟,五件宝物,藏以寺中,后奉于大殿西序。(据宋嘉泰《会稽志》载,五件宝物“至今俱在”。) )  五件宝物中,维伟佛像,本为西域阿育王所铸。西域阿育王第四个女儿因为姿貌丑陋,阿育王希望她端正美貌,用金铜铸她的像49尊,头饰火焰,脚踏莲花,广布天下,为天下众生植福。此佛像漂洋过海,传入中国,梁武帝将其施于法华寺。因天子施宝物,太子施衣,所以法华寺后改名为天衣寺。(与后来的传说不一)   唐朝会昌年间(841——846年),唐武宗登基,在道士李归真的煽动下,发布了“杀沙门令”,废除寺庙,焚毁经像,没收财产,许多寺庙高僧殉教而死。全国夺取寺庙田产数千万顷;僧尼还俗26万有余;毁著名寺庙4600多座。世称“会昌法难”。这一运动中,天衣寺也不能幸免,佛灭寺毁,一败涂地。  六年后,唐武宗死,宣宗即位(847——859年)复兴佛教,重建庙宇,天衣寺也得以重建。重建时,正式将法华寺额改为天衣寺。同时在大殿后扩建了十堂峰,堂名以寺四周十座山峰命名:一、法华,二、衣钵,三、积翠,四、朝阳,五、云门,六、倚秦,七、天女,八、啸猿,九、起云,十、月岭。十峰堂前有唐开元二十三年(736年)括州(今永嘉)刺史李邕撰并书《大唐秦望山法华寺碑并序》。 碑称:昙翼早年入禅慧,尤邃佛乘,与沙门昙学俱游秦望山,在其西北面法华山,营卜兰若,专精法华云云。此碑“会昌法难”中成为断石,复建时重立。唐代诗人涉足天衣寺(法华寺)者甚众:宋之问,严维,皇甫冉,刘长卿,于良史,白居易,李绅,元稹,薛据,罗隐,方干,吴融,僧皎然,綦毋潜等,皆有赋寺诗存世。宋代海慧大师有:天衣十峰咏》,钱易为之序。  宋宣和元年(1119——1125年),皇帝诏令:改僧为德士(即道士),寺改为观,奉道教。铜铙铜佛限十日内尽输入官府。大概此令不顺民心,群臣意见不一,而引起了动乱。皇帝又诏令复寺,命铜佛免输官府,所以天衣寺维伟铜佛像一直严奉寺中。  四、若耶溪

6. 庐山 悬索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诗仙李白游庐山的表达,可见庐山的气势宏伟,那么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怎么计划可以一天美景装在眼中呢?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最不能错过的景点才不虚此行。

  1、含潘口

含潘口的景色很美,去含潘口一般就是去看日出的黎明之前早点出发,记得多穿点有点冷。

  2、植物园

这里植物园 是很出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占地面积很大,有久远的历史,植物园风景很美,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的展区,供游客观赏。

  3、庐山的云海

云海包裹着群山,一滚滚的翻涌,让你感觉到自己置身在仙境,感觉很奇妙,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4、电站大坝

这个是庐山很出名的建筑,而且站在大坝上可以看见对面的领袖峰也就是五老峰,因为它看起来像毛主席,若是你赶得时间好碰到大坝放水就感觉像是瀑布一泻千里,很有感觉。

  5、庐山悬索桥

在神龙宫地带,横跨于将军河面,两山的景色很美,走在桥上把所有景色尽收眼底,还有溪水流动的声音,正所谓山清水秀,清爽宜人。

7. 庐山石桥图片

庐山风景甲天下,庐山的建筑也神奇瑰丽。庐山的古建筑经历了千百年的苍桑,如今仍以它神妙的构思,独特的造型,鲜明的风格,无时无刻地向人们展示着美的魅力。它们置身于青山秀水间,或雄奇,或秀美,或古朴,或俏丽。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所固有的线、面、体及其相互组合的构成,来认识它们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平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组合规律,领受他们各自所蕴含的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得到饱满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

点将台

点将台坐落在星子县城内,相传此台为周瑜操练水军点将之处。台高6.85米,平而呈长方形,石结构。中有扶门通道,为花岗石砌就,稳重威严。台上建有双檐木结构城楼,飞檐凌空,气势雄壮,登上城楼,凭栏眺远,鄱湖烟波,尽收眼底。

御碑亭

御碑亭座落在牯岭西南的锦绣峰顶,由此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4年),下诏兴建。亭座东朝西,由石瓦、石脊、石墙、石柱、石门构成,平面呈正方形,边宽5.8米,高6米,歇山顶,鱼尾形翘角,瓶式宝顶。四面有门,正面门额有“御制”二字,左右两端饰龙首图案。门两边的石柱上镌有一副对联:“四壁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万壑松”。亭内竖有一高4米,宽1.6米,厚0.2米的石碑。亭四周用石板石柱间成一方形院落。亭居高临下,端庄凝重,古朴厚实。

赐经亭

位于黄龙寺后一小山顶。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明神宗为纪念母亲明肃皇太后命工部刊印续入藏经41函,并旧刻藏经文637函,颁布给黄龙寺而建。亭座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边宽3.8米,通高6米,歇山顶,石结构亭中立一石碑,上刻明神宗《护藏敕》,及《圣母印施佛藏经赞》。整个建筑选型简洁,气氛庄严肃穆。

观音桥

观音桥,亦称西贤桥。因其横卧在三峡涧上,故也叫三峡桥。

桥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1年)。桥长24.4米,宽4.1米,高10.7米,单孔。桥用105块各重一吨、规格相同的大花岗岩相互扣锁而成。榫式结构,至今已愈900余年。桥身巨大空灵,构思精巧,寓秀逸于雄伟之中,显得既雄伟奇拔,又坚韧古朴,为古代桥梁建筑佳作,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桥下有一圆形深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名金井。桥东侧有一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六的“招隐泉”。

锁江塔

座落在九江市区东北隅长江边的迥龙矶上。建于明万历丙戌年(公元1586年)至今已愈400余年。塔呈六面形,七层,青砖砌身,石凿拱顶。远观给人一种挺拔、轩昂之感;近观予人一种古朴秀丽之概。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可临塔顶,后梯毁。

西林塔

西林寺后的西林塔,亦称千佛塔,砖浮屠。唐玄宗敕建。明王鸣玉重修。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塔顶 裂开,至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自行愈合。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向南每层门顶上皆有题额,底层至七层分别为千佛塔、羽室才、金刚、灵就来、无上法、聪雨花、无明藏。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为西林寺的标志。

枕流桥

座落在白鹿洞书院内的贯道溪上。石构,两旁有护栏。桥下溪流奔涌,大石枕之,有朱熹书“枕流”石刻,故名。

桥长12.5米,宽3.2米,高约10米。初为朱熹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所建,初为木桥。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南康知府杨树基改建为石桥。“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暮惊桥上听,夕阳人独立”。是对枕流桥的险要最真实的描述。

恭乾禅师塔

座落在牯岭西南金竹坪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9年),是一座和尚墓塔。塔以八大石构件建成,高3.5米,基座直径为1.3米。基座上有一六角石礅,礅上用仰覆连承托六角石柱,柱六面分别刻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法轮常转、佛回增辉、阿弥陀佛”字样和梵文。柱上置一腰檐,檐上置一宝瓶顶。该塔集经幢与喇嘛塔的特色于一体,为世所罕见。

塔后用石筑成一个半圆形护墙,墙正中嵌三块石碑。正中一碑刻“明传贤首宗二十六代敬禅师塔,黄山第二代主持续芳口禅师塔”等字,其左右两块均为空碑。碑额为云状石雕。塔前为祭坪,坪左右分别立有一块大小一样的石碑,碑文已漫漶不清。祭坪左右两边均用石柱、浮雕石板相嵌,构成石护栏与门栏相连。祭坪占地228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书院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筑台榭,植花木。

南唐 元四年(公元940年)朝延在此设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

白鹿洞书院,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凭借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并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它一千余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的缘由。

白鹿油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书院门楼由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等主要建筑组成:

书院门楼,高约6米。砖木结构,四坡式两层。顶层,四斜脊,尖端起 。檐下为砖砌长墙,装饰着叶形花瓣和棱形图案。第二层与上层同,檐下以砖砌方形砖柱,门楼镶嵌着李梦阳题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

棂星门

始建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47年),为南康知府何浚所建。初为木结构,后由南康知府周祖尧改为石牌坊。门为六柱五间,二层石梁连接。中梁刻有缠枝牡丹,石抱鼓护柱,饰海波纹,刀法粗犷简练。“棂星”即“文星”,以它命门,意即此处人才辈出。

泮池

位于 棂星门后,“泮者教化也”。池呈长方形,池上逢中处建有一座拱形石桥,桥两侧装有花岗岩的栏杆和拦板。原名泮桥,现名状元桥。

礼圣门

礼圣门即书院正门,原称先师庙门,或称大成门。始建于宋谆熙九年(公元1182年)。门十扇,木门廊式,隔为空心几何图案,裙板为平面木板,两侧为阁楼,硬山顶,屋脊东西两端饰陶龙。正门四柱五间。全长22.10米,高7.30米。门楣上悬挂着“正学之门”匾额。

礼圣殿

又名大成殿。始建于宋谆熙九年。是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场所。殿为宫殿式。平面呈长方形,砖木结构。殿中四柱三间,以砖砌壁,周环以廊。平面长22.59米,宽24.44米,高12.32米,重檐九脊,斗拱交错,灰瓦白墙,脊饰鳌鱼,巍峨雄伟,气势庄严。殿外重檐正中悬挂“礼圣殿”竖额。殿内正中立孔子线雕行教立像。上悬浦录熙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后壁左右竖有四块由朱熹书“忠、孝、廉、节”四字大石碑。殿中左右安有“四配十二哲”石线雕像。终年香烟缭绕,使儒气中带有几分禅气。

紫阳书院,由朱子祠,报功祠、丹桂亭等建筑组成。

朱子祠始建于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是专祀朱熹之祠。祠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白墙,平面呈长方形,四柱五开间。祠内中立朱子自画像石刻,像左立《文公朱子祠碑记》,右立《白鹿洞书院学规》,上悬康熙手书“学达性天”匾额,步入祠内,大有“南渡儒林传,先生第一人”之慨。

报功祠位于朱子祠之西。初祀李渤等历代“有功于洞之学者”。原称先贤祠、三贤祠。始建于明正驻统三年(公元1438年)由南康知府翟溥兴建。祠为砖木结构,建筑样式与朱子祠相同。

丹桂亭位于院中部,建于一长方形台基上,木结构,歇山顶,四斜坡式,正脊砖砌,四挑檐,四木柱支撑,斗拱上托,花岗岩圆鼓式柱基,素面。亭中立“紫阳手植丹桂”石碑。亭前有两株丹桂树,每逢金秋,丹桂飘香,馨人心脾。

白鹿书院由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思贤台等建筑组成:

御书阁

始建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原名圣旨楼。现阁为珍藏康熙御赐《十三经注疏》、《廿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书》等经典而建。阁为木构建筑,二层,平面呈方形,周环走廊。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庑殿顶, 角挂铎,鸱尾饰脊。正脊中有宝珠顶。朱栏画栋,斗拱交错,庄严宏伟。阁外柱有题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明伦堂

又名争伦堂。为翟溥建于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砖木结构,白墙灰瓦,硬功夫山顶,四开间,前有走廊。堂系书院授课三所,故外廊立柱上挂有“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对联。

白鹿洞

白鹿洞,“是诚有名而无实也”。初有名无洞,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洞为花岗岩砌石,呈卷拱形,高4米,宽4.15米,深6.35米,洞中置一卧式石鹿,竖耳昴首,凝视前方,刀法简洁。洞右有石台阶,拾级而上,可登思贤台。

思贤台

始筑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建亭台上。寓“睹台思贤”之意,故名思贤台。台平面呈正方形,亭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双层斗拱托檐,中开一门,四边有木花窗,前护有花岗石质围栏。台上四周有石板围栏,栏中镶有“

8. 庐山的断桥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处的鄱阳湖畔。 全景以庐山为中心,除山上景区外,还包括山下的 音桥、秀峰、白鹿洞书院、石钟山、龙宫洞和东林寺等景点。由于庐山飞峙于江湖之上,水汽郁结,降水丰富,故四季多云雾和瀑布,植被也相当茂盛,“绝壁、云海、瀑布”为庐山三绝。 庐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文化)”名录。 山上主要景点都集中在山之西北侧和东南侧,西北侧有小天池、望江亭、天桥、花径、大天池、龙首崖;东南侧有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等。

主要景点: 小天池 : 牯岭街东北1千米处,山顶有一神奇的泉池,久旱不涸,久雨不淹,称小天池。山巅有天池亭,是眺大江、看日出、观晚霞的好地方。

望江亭: 在粘岭街北1里许,海拔1050米,亭下临巨壑,形势奇险。在亭上可远眺长江,近览千丈之深的剪刀峡。

花径: 从街心花园沿大林路前行至琴湖南岸便是花径。花径是一座山中花园,正门石梁上刻有“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花圃等,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之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吟咏于此。

天桥、锦锈谷: 花径西行便是天桥。天桥实无桥,乃是直伸奇险断层谷中的一块巨石,从某一视角看去形如高悬于绝壁之上的断桥。

锦绣谷与天桥崖谷相连,涧深壑绝,怪石堆垒,繁花似锦,花中尤以睡香花著称。此处可直达仙人洞。

大天池: 仙人洞西行即为大天池,此方形水池终年不涸。附近有天池寺、天心台、天池塔等遗址。

天心台又称文殊台,是观赏庐山云海、晚霞,以及“佛灯”的好地方。

龙首崖: 自大天池循石级下行即到龙首崖。这里奇险的断层谷地上有一巨石在天池峰上横空而出,状若苍龙昂首飞舞天外,故称龙首崖。崖下为万丈深渊。

游人在此可饱览石门涧断层谷的奇险和电站大坝的雄姿。

仙人洞: 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诗使其名扬天下。

三宝树: 相传为晋朝名僧昙铣所植,一为银杏,两为柳杉,已有1500余年树龄。

含鄱口: 含鄱岭上有三门石碑坊,中间横书“含鄱口”,左右书有“湖光”“山色”。岭上有含鄱亭、望鄱亭,此处是观湖光山色和看日出、赏云海的好地方。

五老峰: 因五峰并列如五老并坐,故得名;又因其看似毛主席脸庞侧看,人称“领袖峰”。

三叠泉: 由五老峰下山,沿公路向东北方向行至会仙亭可观赏壮观的三叠泉瀑布,其高百余米,依山势分上、中、下三叠。上叠形如飘雪拖练,中叠势如碎玉摧冰,下叠状如玉龙走潭,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去此路途较远,宜量力而行。

庐山瀑布: 因“日照庐山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而闻名的庐山瀑布在庐山南麓,较远。 庐山会议旧址: 共和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 庐山土特产“三石一茶”——石耳、石鸡、石鱼、庐山云雾茶 。

Hash:47b326289a95b27ed3ada435e7770459754b663e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