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知名人士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

导读:旅游管理知名人士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 1.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 2. 旅游管理教授 3. 旅游管理学术 4. 旅游管理专业著名学者 5.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是谁 6. 旅游管理专业知名教授 7. 旅游学界著名学者 8.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有哪些 9.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名单 10.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谢彦君

1.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

(一)实地调査法尽管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但得到普遍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实地考察和实证。实地调查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深人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去,运用各种手段、途径直接地收集有关旅游文化现象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解释问题的方法。

实地调查法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主观假设进人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和体会所要研究的对象,然后把观察和体会所得记录下来,在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地观察和进一步地分析,经过多次的反复循环,逐步达到对文化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因此,研究者在调查时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和深人地看待问题,使获取可靠的科学依据成为可能。实地调查法因以研究者亲自参与的方式进行研究,所以具有方式灵活、弹性较大以及可以考察到旅游文化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些优点,但同时又具有准确性较低、所需时间较长这些缺点。

(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总之,旅游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研究不同旅游文化现象之间的共性,更在于探析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独特个性,从而探寻旅游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

日本学者将文化比较研究分为三类,即不同质的各种文化的比较研究、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的比较研究和东西方文化全面的比较研究。

(三)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以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对它们加以整理、判断来研究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方法。

根据研究所用文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文献研究法作以下分类:

一是对大众传媒信息,如报刊、杂志、广播及电视资源的分析和收集。信息的丰富取决于时代的进步引起的传播工具的先进以及信息量的急剧扩大;

二是对其他研究人员先前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再分析和研究。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原始数据,并且研究者可以找到和获得它们;

三是针对国家和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进行分析。

这三种研究类型的共性是:研究者所获得的都是第二手资料,它们并无本质性的不同,只是所用资料及其来源的不同,造成的研究程序不同罢了。 文献研究法体现了一种历史主义方法。美国学者鲍亚士认为研究者要采取最符合事实的概念,从具有特点的文化地理区域做起,精密地探究其内部的基本因素,寻找这一文化形态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找出其原因,发现所依据的心理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将各种有关系的文化因素表现出来,然后找出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2. 旅游管理教授

旅游作家有余秋雨、三毛、徐霞客、陶立夏等。

一、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二、三毛

三毛(原名:陈懋平,懋[mào],1943年3 26日-1991年1月4日),后改名为陈平,出生于重庆,浙江舟山人,毕业于台北文化学院哲学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其作品广为流传,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著有《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等。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着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着《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四、陶立夏

陶立夏,翻译、作家、摄影师。 已出版《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把你交给时间》《岛屿来信》《生活的比喻》,小说《如果没有你》《甜月亮》。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尔的鬼魂》《给青年作家的信》《贾曼的花园》等。

3. 旅游管理学术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毕业后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学生会去哪里工作?毕业后学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常见的几个就业方向,供参考。

1.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从事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特许经营企事业单位、特许经营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相关媒体、相关专业中介机构从事电子商务技术、运作与管理、开展商务活动等工作。

2.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毕业生能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特许经营企事业单位、特许经营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相关媒体、相关专业中介机构从事电子商务技术、运作与管理、开展商务活动

4. 旅游管理专业著名学者

韩雷,著名设计师、国内著名高校教师,设计艺术学学者,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现任世界生态旅游养生大会首席设计师,金联安国际投资集团文化发展公司创意总监,北京CCIS设计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主要著述:《中形道设计》·《美术之路》·《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2008奥运标志与申奥标志的比较分析》·《导示设计的形态构成学研究》·《The Research of the Visual Recognition of Sign Design》·等等...

5.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是谁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是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的墨宝。是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 都江堰市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作为最新的旅游宣传口号。余秋雨先生曾在其书中写道:“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们的膜拜。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评选人员认为,“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非常准确、传神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而且直观、简洁、琅琅上口,能激发游客前来旅游的欲望。

6. 旅游管理专业知名教授

临大旅游管理是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身为1981年临沂教育学院设立的历史科和临沂师专政史系设立的政史专业,1985年临沂师专成立历史系,历经历史科、历史系、历史学系、历史与社会学系、社会发展学院等发展阶段,2016年12月,以原历史系为基础,成立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十年来,几代历史学人薪火相传,辛勤耕耘,积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基础与专业体系。以王汝涛、王瑞功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历史学家为学院积淀了深厚的研究根基与优良传统。学院现有历史学(师范类)、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3个本科专业,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历史学专业获得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

7. 旅游学界著名学者

十家概述   指先秦十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墨、名、纵横、农、杂、小说等十家。 代表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

8.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有哪些

概念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又与不同的活动相区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艾斯特定义,它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9.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名单

中国古代十大旅行家 1.徐霞客    徐霞客,生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他又被后人称为“游圣”、“霞仙”、“驴友祖师”,一生之中,游遍了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3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4岁正月病逝于家中。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成的2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玄奘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徒弟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 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马,孤身一人前进。  经十七年坚韧不拔的苦行,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3.张骞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张骞于建元三年(前138)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十多年的时间里,张骞虽然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来,他终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后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但仍然被匈奴捕获,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  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4.郑和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   5.鉴真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 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见天台乌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6.汪大渊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     7.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他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中记述的地域甚广阔,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又称秦始皇帝。嬴姓,赵氏,名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修驿道,设郡县”。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秦始皇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  第一次巡视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  第二次巡游旅行,首次东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他去了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车辙又碾过湖南长沙等地。  第三次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为去海上仙岛求取不老仙药,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驾船出海。  第四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5年,他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旅行。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结果他死在了旅途之上。     9.王玄策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官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  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  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戒日王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     10.杜环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过了近十年俘虏生活。后来他旅游了非洲埃及等国,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此书,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还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   唐代是中国与西方各国接触甚多的时代,大丝路的交通在盛唐时期络绎不绝。杜环身为一个游历的文人,他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时空留下一本名为《经行记》的书本。杜环于751-762年遍游了黑衣大食国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伊斯兰医药的部分,包括拔汗那国产的庵罗、地中海南岸突尼斯产的鹘莽、亚俱罗河洲产的香油、扁桃等、末禄国所产的军达、茴香等。杜环还曾游历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且称赞过当时地中海的医学。

10. 旅游管理著名学者谢彦君

中国旅游管理最好的 早就不是南开啦。

中山和北二外 都是领军人物。至于 谁最好,有句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说不清,不过有句话你可以参考参考,“北吴南保” 说的是我们旅游界的2位大师,北面的是北大的吴必虎老师,南边的是中山大学的保继刚老师。貌似都是是从陈传康,都是牛人呀,当然还有很多的名师,比如东北财大的谢彦君老师,浙江工商的唐代剑老师,云南的罗明义老师,安徽师大的陆林老师,湖北大学的马勇老师,东南大学的豫学才老师,南大的张捷老师,等等 都是名师,看你怎么选了。

Hash:040f44b903cfd67b7d8415345c018edff6ef9729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