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去南美洲旅游攻略 南美洲的旅行

导读:从美国去南美洲旅游攻略 南美洲的旅行 1. 南美洲的旅行 2. 南美洲的旅行作者 3. 南美洲的旅行行什么礼 4. 南美洲的旅行费用 5. 南美洲的旅行纪录片 6. 南美洲的旅行见面礼是什么 7. 南美洲的旅行国家推荐 8. 南美洲的旅行记

1. 南美洲的旅行

  亚马逊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又译亚马孙雨林,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700万平方公里(7亿公顷),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为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

2.黑白河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集中了太多的“世界之最”,而作为亚马逊河一部分的黑白河长久以来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河段是被人们戏称为“大河婚礼”的黑白河,这是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在宽阔的水面上……

3.亚马逊河中心综合保护区

  亚马逊河中心综合保护区占地超过600万公顷,是亚马逊盆地中最大的保护区,同时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不仅有平坦耕地生态系统、洪泛森林生态系统,还有无数湖泊和河流,这些水域以不同的形式相互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鱼类种群提供了栖息地。该区亦……

4.马瑙斯

  马瑙斯位于亚马逊河支流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交汇处,是巴西亚马逊州的首府。该城市拥有无尽的自然生态资源,已发展成为工商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内地城市,以及亚马逊地区的新兴经济中现代化河港城市。马瑙斯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自由贸易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著名的旅游名城,欢迎……

5.阿里阿乌树屋酒店

  阿里阿乌树屋酒店坐落于亚马孙州马瑙斯市的西北部,堪称亚马逊热带雨林里一块闪闪发光的明珠,拥有着世界上最大、最原生态的树上酒店群,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地球上1000个必看的地方之一。阿里阿乌树屋酒店于1985年开始建造,由7座塔楼组成,可以为游客提供288个套间和……

6.马瑙斯市

  简介 马瑙斯市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

2. 南美洲的旅行作者

内容精要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时代背景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受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书中主人公鲁滨逊 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本书的成功而被喻为“英国小说之父”。笛福本人的生活经历相当丰富,年轻时在多种行业中谋过职,混迹于复杂的英国政坛,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年近花甲时,他提笔创作《鲁滨逊飘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因此奠定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己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达 700种之多。作者生平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是因为言论关系。笛福到了晚年才开始创作他的那些长篇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他已是59岁了,此前他也许从未想过当个文学家。经典片段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在靠近树根,它的直径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径是四尺十一寸,然后慢慢细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妙语佳句◎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相关趣典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 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滨逊的坚毅的性格,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笛福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读罢《鲁滨孙飘流记》,读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讲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孙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字句也是使小说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笛福把年轻时在报社工作时练就的写实文风成功地引入这部小说,因此,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孙飘流记》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事物一五一十地描摹。面对准确、细致的特征描写和形象刻画,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假,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作品还保持着巨大的魅力。《鲁滨逊飘流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但是其深层的吸引力却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的孤独感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共鸣。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滨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呢?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正处在自由竞争的上升阶段,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孕育出了“鲁滨孙”这个前无古人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它具有相当典型的代表性: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白手起家地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让人们,特别是满脑子充满希望和梦想的青年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他。《鲁滨逊飘流记》引起许多作家竞相模仿,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就受了它的影响。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将它作为爱弥儿J5岁时的必读书:此书不仅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思想家也常常从中汲取养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多次引用鲁滨孙的故事来分析资产阶级的本性。《鲁滨逊飘流记》的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名著。

3. 南美洲的旅行行什么礼

在遥远的巴西的亚马逊丛林当中,有着很多原始部落居住,有很多至今都没有接触到现在的文明世界,这些部落居民远离城市回归自然,这里的女人平常生活中是不穿上衣的,下半身也是用麻布遮掩,很原始。

佐埃人是亚马逊雨林之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小的一个原始部落,由于长期的排外,他们基本没有被外界影响,还完整的保持着他们的风俗习惯,这个部落的很多风俗都十分独特

比如这个部落”以裸为美“,女性终身都不穿任何衣物,他们地处热带,常年高温,没有拿衣物保暖的需求,若是遇到阴雨天,他们则会选择去找一些树叶保暖,衣物对 于他们来说,既没有必要也没有美感。

这个部落还有一个十分奇特的风俗,在成年的时候,部落会举办一场十分盛大的成年礼,而在成年礼中,除了各个娱乐活动之外,刚成年的部落成员的下巴要插上一根白色的木棍,对于佐埃人来说,这是美的象征。

木棍是从当地一棵特别的树中摘下来的,不论男女都需要插上这根树枝,从下嘴唇由上往下插,直到木棍穿透,然后固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木棍的长度也在不断的增长,对于他们来说,木棍的长度代表着光荣,因此大家都会尽量用更长的木棍,最长的木棍达到16厘米。

4. 南美洲的旅行费用

南美的旅游现在并不发达,去那边的机票就很贵,往返大概要2万多,旅行的费用起码在35000元以上。

4月-5月和9月-10月是去玻利维亚的最佳时间。 玻利维亚虽然有四季之分,但不明显,春夏为雨季,秋冬为旱季,常年气候温和。由于各地海拔相差很大,所以玻利维亚全境呈现出多种气候特征。在边境地区,从闷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到如北极般的寒冷天气,基本各种气候带都能看到。

5. 南美洲的旅行纪录片

《世界蛇王:奥斯丁史蒂文斯》、《奥斯丁闯荒野》、《拯救黑曼巴蛇》、《寻找眼镜王蛇》、《寻找南美巨水蟒》《追逐食人怪蟒》、《七次致命的攻击》。

生于南非的奥斯汀·史蒂文斯,是世界著名的爬虫学家、电影制作、作家、摄影师、抓蛇专家、打从12岁起,就完全着迷于身子滑滑溜溜的蛇类。

他热衷饲养各式各样的爬虫类宠物,其中不乏世界上最珍奇且毒性致命的品种,因此等到奥斯汀的学校生涯结束时,他的私人收集已被视为南非的国宝之一。

扩展资料:

蛇人奥斯汀是全球知名的摄影家、爬虫学家及冒险家。

他是位多产的动物记录片大师,不但抱走多项摄影奖,迄今发表的文章也已超过 150 篇,因此世界各地的杂志中都能看到奥斯汀与动物互别瞄头的照片。

拍片时,他面对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残暴的动物,如科莫多龙(Komodo dragon)、熊还有黑犀牛。不过,奥斯汀却是以蛇类记录片而变得家喻户晓。

能够透过奥斯汀拍摄的影片,一窥蛇类的本能反应,目睹它们毫不犹豫的攻击方式、命中对方要害以及毒液的致命威力。

6. 南美洲的旅行见面礼是什么

鞠躬: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礼节的国家,见面时一般都要互相问候,脱帽鞠躬,眼睛向下,表示诚恳的态度。日本妇女温柔体贴,每天鞠躬无数次,对男子亦十分尊重。

朝鲜人见面也行鞠躬礼。 双手合十:这种礼仪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家,比如说泰国。泰国人见面时往往低头问候,并将双手合十于胸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到前额高度,平辈到鼻子高度,而长辈还礼则只需到胸前即可。另外,泰国认为头部是神圣的,不能随意摸别人的头。

打躬作揖:作揖无疑可以算作是最古老的一种见面礼仪,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前,至清朝的“拱手”礼,延续了几千年,至清朝覆灭,西方新思想传入,作揖、打躬之礼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握手:握手是现在社会大多数国家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广泛运用于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间。行握手礼时,一般要求主人主动,男士必须光手,女士则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

拥抱: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见的礼节,一般用于熟人和朋友之间,有时伴随着接吻礼,是比较亲密的一种见面礼仪。这种礼仪一般用于同性或者亲密的异性之间。

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 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跪拜礼:

跪拜之礼,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社会,周时就有稽首、顿首、空首三大跪拜礼仪规定,行礼者必须双手叠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时。这种礼仪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才伴随着封建制度一同灭亡。

吻脚礼:吻脚礼是由东方传入,表示一种拜服的态度,往往是被征服者或者臣民对统治者所行的大礼。《旧约》和《新约》中都有关于吻脚的记载,表现一种宗教臣服。在非洲某些地区,现在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礼节。

举手注目礼:举手注目礼是专属于军人的礼节,军人行军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眼注视对方,直到对方答礼才可放下手。遇到长者或者长官时,军人必须行军礼。

点头礼:点头礼一般用于平辈和同级别的人之间,属于比较快比较生疏的礼节。一般两人在路上行走相遇可以在行进中继续施行点头礼,长官对部下、长者对晚辈答礼也可以用点头礼。

接吻礼: 接吻礼是西欧流行在亲人、朋友、夫妻之间的亲昵礼节,一般只能在受礼者脸颊上轻吻一下,不能发出声音。感情激烈时,比如说遇到喜事或丧事,也可以使用接吻礼,表示兴奋或者安慰、同情。

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敬。

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

7. 南美洲的旅行国家推荐

1、伊朗

伊朗实行政教合一体制,按照伊斯兰教规定,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女人为妻,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够供养的起这些妻子,老婆在家的地位一律平等,这个国家还有一个特别规定:“不得离婚”,一旦离婚,那这个男人要赔的倾家荡产。当然,在大部分伊斯兰国家,女人被要求绝对忠诚,一旦“出轨”,等待他们的将是极其严重的惩罚。

2、 伊拉克

20世纪90年代,一场海湾战争让伊拉克女性的地方跌落神坛,战争让伊拉克男性锐减,加上传统的伊斯兰教法,女性地位一落千丈,一夫多妻制度被牢牢确立。其实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妇女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他们可以穿着性感的短裙在大街上购物,身材高挑的伊拉克美女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乌拉圭

位于南美洲的乌拉圭,也是实行一夫多妻制。乌拉圭的女人跟西方人一样身材高挑、热情奔放,而且学历普遍较高。这个国家男女比例失调,为了避免一些女性“打光棍”,国家不得不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很多时候,男人是被逼着娶多个老婆的。

4、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总人口约700万,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1:7,可以说男人相当奇缺。说到男人少,那不得不说一说这个国家的历史,塔吉克斯坦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爆发内战,很多男人战亡,加之经济非常不景气,很多人跑到国外就业,于是男多女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女人一生能嫁一个男人已经是万幸了。当然,一夫多妻制度明面上是被当地政府禁止的,但是面对男多女少现象,政府也无可奈可。

5 、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部最突出的位置,大部分 民信奉伊斯兰教,这个国家的妇女地位也不太高,2000年宪法修改时,曾提出过要增加有关妇女解放的条款,但在“一夫多妻”制度方面却是不可撼动,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能变动的古老传统”。

8. 南美洲的旅行记

1831~1836年,达尔文乘坐专门用于科学探险的“贝尔格”号环游世界,他利用船靠岸的机会研究各地的植物和动物,包括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在各地挑选带回欧洲的物种的时候,已经开始形成他的进化论了。

在剑桥的三年里,达尔文与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和植物学教授亨斯罗结识,更加喜欢上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而对神学的学习却没什么进展。当读了洪堡的《南美洲旅行记》和赫胥黎的《自然哲学导言》之后,他已经立志要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了。

1831年达尔文大学毕业,经亨斯罗的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政府组织的“贝尔格”号军舰的环球考察,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收集没有记载的新物种,积累了大量资料。

“贝尔格”号到达巴西后,达尔文攀登安第斯山进行科学考察。当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时,他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

达尔文还敏锐地觉察到了物种在不同地区的变化状况,逐渐对《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萌发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这次环球考察在1836年10月结束。结束了旅行,达尔文忙于整理带回来的标本和笔记资料,不经意间,他接触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书。书中提到人口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粮食的增加速度,只有依靠瘟疫和战争等灾难性因素抑制人口过快增长,才能缓解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这其实言明了种内竞争的必要性,为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形成提供了依据。

Hash:8710d0c3ec802dd7fae69bcabc29f0e30abff990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