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景点与文人 庐山文化名山

导读:庐山景点与文人 庐山文化名山 1. 庐山文化名山 2. 庐山文化名山介绍 3. 庐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4. 庐江名山景点 5. 庐山的名胜 6. 庐山是政治名山、文化名山 7. 千古名山庐山 8. 庐山的人文景点介绍 9. 庐山文化名山图片 10. 庐山风景名胜区 11. 庐山为什么是文化名山

1. 庐山文化名山

四大名山分别为:庐山、龙虎山、黄山及九华山。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风光奇特秀丽,“匡庐奇秀甲天下”。方圆302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有16个大自然奇观,474处景点,风光秀丽,美不胜收。九华山: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几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2. 庐山文化名山介绍

庐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庐山市

天下第一泉传说

虎溪三笑传说

一字龙制作技艺

入选此次名录!

01、天下第一泉传说

庐山市天下第一泉——谷帘泉,泉水周围山峦叠嶂,植被茂盛,大自然的降水通过植被,顺着岩石纹理向下渗透,从岩石的罅隙渗出,汇聚成一泓清泉,从山谷喷出,泉水甘腴、味道香醇,无杂质,因而天下第一泉的传说便流传下来,现在的传说以钱爱民为代表性传承人。

02、 虎溪三笑传说

虎溪三笑故事与释慧远送客从不过虎溪有关,一日释慧远与陶渊明、陆修静相谈甚欢,而忘了送客不过虎溪的惯例,后老虎出来阻止,他们才警觉到,于是便相视而笑。关于虎溪三笑的故事版本很多,画作很多,如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亦是以虎溪三笑故事为题材,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03、一字龙制作技艺

庐山市一字龙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晋,兴于唐,盛于明清,代代相传,长盛不衰。一字龙制作流程为画图、选布、破竹、做好龙的支柱,转马棍,把绵纸搓成棉线,先扎龙头身成形,后用纸糊之,再做龙珠。该技艺主要靠师徒传授来延续。当前,以黄纪泽为代表性传承人。


3. 庐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庐山从两汉、三国、吴、晋直至南朝,皆隶属柴桑县。隋时隶属湓城县。唐代隶属浔阳县。五代杨吴,始以庐山之南为“星子镇”,隶属江州德化县。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升星子镇为县。太平兴国七年,以江州星子县南康军,庐山便一分为二:吴障山北隶属德化县,吴障山南隶属星子县,因而庐山由九江德化、南康二境管辖,一直至元、明、清三代无变化。民国初年,废府制,德化县改为九江县,星子县名依旧,庐山之分隶无改变。


1886年冬,外国传教士上山占地,立石划界,建造别墅,设立“牯岭公事房”、“市政会议”,设置巡警。


20世纪初,庐山设立了隶属九江的“警察分所”。1922年,改警察分所为“警察专署”。1926年,成立“庐山管理局”,隶属九江市政府,1930年,江西省政府议决,庐山管理局直属江西省政府。


1949年5月,成立“庐山军事管制委员会”及“江西省庐山管理处”。1950年改称“江西省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1953年7月改称“江西省庐山特别区人民政府”,后移交中南行政委员会,又改称“中南行政委员会庐山管理局”;1954年12月,复名“江西省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1955年2月,改称“江西省庐山管理局”;1968年5月,成立“庐山革命委员会”,隶属九江地区;1968年11月,庐山行政区划缩小,改为“庐山镇” ,1969年11月,恢复“庐山革命委员会”,隶属九江地区;1977年1月,恢复“江西省庐山管理局”,1980年5月,改称“九江市庐山区”,1984年5月,成立“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一直至今。


4. 庐江名山景点

庐江历史悠久,风景名胜众多。古时就有以佛教驰名中外的“江北小九华”——冶父山,有何氏祖先何碱墓和东吴大都督周瑜墓,有雄伟壮观的文庙、奎星楼、金刚寺和武壮公祠,还有千古传颂的“冶父晴岚、金牛晚眺、青帘渔火、水濂雨声、绣溪春涨、黄陂夏莲、凤台秋月、白石冬雪”等庐江八景,以及风景秀丽的冶父山、马槽山、牛王寨、岱鳌山、塔山、凤凰山、庐江公园、汤池温泉等,今部分景区、景点已不存在,现存的有诸多名山趣话、湖光胜景、园台桥洞、泉井古树,还有许多新建的名胜景观,主要有庆复寺、4A级金孔雀汤池温泉度假村等。省政府公布冶父山的伏虎寺、实际寺、金刚寺为重点寺观,先后公布周瑜墓、何碱墓、武壮公祠、果树瓷窑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


5. 庐山的名胜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庐山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6. 庐山是政治名山、文化名山

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庐山市境内,庐山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共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7. 千古名山庐山

1、人文山水画廊,休闲养生天堂。

2、山水清秀冠天下,人文风流汇古今。

3、诗情画韵写神奇,雄幽秀险聚庐山。

4、感受千年人文,领略奇秀庐山。

5、梦里寻他千百度,醉美庐山真面目。

6、山水画卷,避暑胜地,养生福山。

7、千古人文圣山,万秀养生胜地。


8. 庐山的人文景点介绍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庐山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9. 庐山文化名山图片

庐山属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原星子县)。庐山, 名匡山、匡庐,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2003年,庐山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10. 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地区的水文特征:地理条件优越,冬长夏短,温度低,风大雾多,霜期长,根据水文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为开发利用庐山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庐山地质旅游资源具有久远性、系统性、完整性、品位高、内容丰富的特点。庐山的地质旅游资源即丰富又奇特,具有极高的美学、旅游与科学考察品位。


11. 庐山为什么是文化名山

庐山不仅是风景观光名山、度假避暑名山,同时还是文化名 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宗教名山、建筑名山、地质名山,其底蕴 之丰厚实为世界所罕见。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所云“匡 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确实具有这般秀美与品位。

庐山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入选“中国 旅游胜地四十佳”。 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隐逸文化、宗教文 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政治文化,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厚的根基。

而庐山的书院之盛则独步天下,给 中国教育史重重地书上了一笔。由于其文化积淀之深厚——中国历代文化皆能在此得以体 现,各种形态的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开花,并且它还深刻地反映了 近代中外文化交往和互相渗透的历史进程——所以,1996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的第 20届会议认为:“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 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 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景观。

”一致批准庐山作为 “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8年,庐山又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Hash:5ddf9cc2f326e8673f69504280e4a5c49ec6a6e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