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岷县红色旅游景点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

导读:有关岷县红色旅游景点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 1.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 2. 岷县红色旅游道路建设 3.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4. 眉县红色教育基地 5.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图片 6. 岷县红色旅游 7. 岷山红色教育基地 8.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9.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感悟 10.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在哪里

1.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

有。因其产地不同名称不同。祁连玉,因产地而得名。又因为最早开采于酒泉附近,所以也叫酒泉玉。

祁连山玉因为色彩缤纷,也称祁连彩玉。祁连山玉多呈绿色,有翠绿,墨绿,浅绿等色,硬度在摩氏4到7度。甘肃黄蜡石,在甘肃当地叫黄河玉,主要产自黄河甘肃段。甘肃黄蜡石颜色多样,有红色,黄色,白色,黑色,青色等等。

甘肃庞公石,又名庞公玉,主要产自天水清水县永清镇红堡乡庞公庵山下一带。甘肃风砺石,主要产自酒泉附近的戈壁上。当地人也称其为大漠石,戈壁石,风凌石。甘肃洮河石,主产于定西地区临洮县,岷县等地的洮河沿岸。

2. 岷县红色旅游道路建设

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3.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哈达铺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4. 眉县红色教育基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名称存在于1958年至1969年、1983年至2003年),是中国的一所重要的博物馆。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内有河南安阳出土的重达875千克的商代后母戊鼎,是已发现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陕西眉县出土的西周盂鼎,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赏赐贵族盂1709个奴隶的史实。北京房山出土的元代至顺三年铜铳,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古的火炮。珍贵的古书画有宋人《大驾卤簿图》卷、宋人摹梁元帝《职贡图》卷、明代的《皇都积胜图》卷和《南都繁会图》卷、清代的乾隆《南巡图》卷、《潞河督运图》卷、《清朝礼器图》册、《鸿雪因缘图》册、《清代学者像传》等。

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的传世和出土文物精品。现有文物藏品30余万件, 其中一级文物2000多件,文物照片10多万张, 图书馆藏专业书籍20多万册。

5.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图片

会宁会师楼,通渭榜罗,岷县哈达铺,,,,,,,,,,

6. 岷县红色旅游

这条省道就是S210,巴仁口--代古寺,简称“巴代线”,全长70KM,是甘肃省规划的40条南北纵线省道之一,是途经岷县前往迭部县的距离最短的省道。

“巴仁口”,指的是S210与G212的交叉口,因其在甘肃岷县寺沟乡巴仁村,故名。代古寺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洛大乡。

S210线局部(巴仁口至腊子口)

该段省道,穿行于山间。时而谷底,时而山巅,其间还有著名的红色景点“腊子口”。

在巴仁村口,也就是一上210省道,就有一条名曰“骡子沟”的山溪傍在路侧,左出右入,始终不离不弃的相伴20多公里。这一段一直在谷底,可谓一马平川,时不时能见到停在路边的房车,以及自驾野营、烧烤的闲适的人们。

在骡子沟旁的草甸上休闲的人们

车行其上,满眼皆绿。高山草 自山顶而下,亮绿浅绿翠绿青绿,缓缓的直铺至山脚,柔柔的,如绿绒一般,没有一棵杂树,好似到了锡林郭勒。

隔不多远,就能看到路旁的蜂箱和售卖蜂蜜的蜂农。

路旁的蜂箱

7月下旬恰又赶上牧草收晒季,约莫近十公里的道路被牧草覆盖,青绿黄绿麦黄,像是一条色彩柔和的地毯,散溢着浓浓的青草特有的清香。

在公路上晒草的牧民

这段道路的中段,是七绕八弯的盘山路,意味着要翻越迭山了。

铁尺梁风光

不知何时,大山神不知鬼不觉地换装了。浓密的森林把山体遮的严严实实,深绿黛绿墨绿,随着山势随意褶皱着,忽然就想到了郝斯嘉用窗帘改制的裙装。远山那灰白色的岩峰,直刺苍穹,增添了些许英武的气息,莫不是武生的背旗?

铁尺梁风光

“无限风光在险峰”,最美还在山巅——铁尺梁。

在雨后的铁尺梁上放眼远望,浩瀚的千里迭山,犹如盘龙巨蟒横卧天际,巍峨壮观。碧空晴日映衬之下,山峦叠嶂,千岭逶迤,雾霭蒸腾,林海茫茫,似万顷碧波荡漾,旖旎多姿,风光无限。

铁尺梁风光

从铁尺梁往下,巴代公路盘山而下,从山底至山顶大小27盘共17km。

铁尺梁的路形

任性地打开车窗和天窗,任风噪聒耳,就让清凉的山岚洗洗肺吧。

这条路, 时而谷底,山溪欢悦,流水潺潺;时而山巅,流云飞升,鸟鸣啾啾。刚才还酷日烤炙,倏忽又没征兆的几声脆雷,暴雨携着玉米粒般的冰雹直砸下来,四处飞窜。难不成把爷们儿当铁块锤炼?

由北向南翻过山顶不久,就是腊子口。

“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南距迭部县城105公里,北距岷县72公里。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和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路旁的腊子口战役发生地(网络图片)

腊子口周围是崇山峻岭,东西两侧都是100多米高的陡峭石崖,如刀劈斧削一般,中间是一个宽8米左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路旁的腊子口战役发生地(网络图片)

1935年9月12日,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

油画《智夺腊子口》(网络图片)

此次战役,红军突破了长征中的最后一道关口,为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战役的具体过程不再详述,感兴趣的可自行补补课。前述的“红的耀眼”,即是此意。

路旁的腊子口战役雕塑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就在路旁。

路旁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路旁的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网络图片)

这段省道,堪称风光绝美的道路之一,如有机会看,强烈建议自驾体验!

7. 岷山红色教育基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长征》其中描写诗人喜踏岷山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诗人喜踏岷山长征结束中国革命即将迎来伟大胜利的喜悦心情。

8.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宕昌县(tàn chāng) 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当地羌人在南北朝时期曾建立“宕昌国”,宕昌为羌族部落首领之名,由此得县名。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东与礼县接壤 西与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相邻,南与武都区毗邻,北与定西市岷县相连。 宕昌县素有“千年药乡”美誉,中药材种类达690多种。境内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红色圣地哈达铺、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官鹅沟、宕昌古国遗址。宕昌先后被国家有关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红色经典旅游胜地”。

9.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感悟

1.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景区

2.武威市民勤苏武沙漠景区

3.甘南州迭部县俄界景区

4.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景区

5.平凉市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毛主席旧居纪念馆景区

6.定西市岷县狼渡草原景区

7.酒泉市肃北县雪域紫亭文化生态景区

8.陇南市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9.陇南市礼县秦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

10.张掖市甘州区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

11.天水市秦州区青鹃山旅游景区

10. 岷县红色教育基地在哪里

一开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红军只希望找到一个地方,能够甩脱追击的敌人,歇下来喘口气积蓄力量,根本不知道遥远的陕北地区会成为红军长征的终点。

起初他们计划带领红军从南线突破广东军阀陈济棠的封锁线,然后沿赣、粤、湘、桂边境,到达湘西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然后实行战略反攻。

国民党军队集结重兵堵死了通往湘西的道路,中央红军到湘西去会合红二、六军团、寻求战略转移落脚点的打算已经无法实现。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今后的行动计划,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敌我情况,力主放弃原计划,改向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

毛泽东的主张被博古、李德所拒绝,但却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支持,于是红军自湖南通道城突然改变了进军方向,折向贵州黎平挺进。这是长征前进方向的第一次大的改变。

1934年12月14日,红军占领黎平县城,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否定了博古、李德坚持去湘西的错误意见,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

根据《决议》精神,红军从黎平出发向贵州挺进,至12月底,红军胜利占领了乌江边上的猴场。

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明确红军下一步要强渡乌江,在川黔边地区转入反攻,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强渡乌江并解放黔北重镇遵义。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进一步明确了红军长征的基本任务,就是"实行战略上的退却,以保持我们的主力红军的有生力量,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有利时机,转入反攻,粉碎'围剿',创造新苏区,保卫老苏区"。

遵义会议纠正了苏区中央"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转移时的逃跑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从此,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才有了稳定可靠的主心骨。

时至1月中旬,就在红军在遵义休整期间,敌情突然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纠集了川、滇、湘、桂、黔各路军阀,连同蒋系的"中央军"共40余万人,对红军进行新一轮的"围剿"。

中央红军所在的黔北地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之间,回旋余地不大,要想突破重围、站稳脚跟,并 建立新的根据地,事实上已经办不到了。

此时,党中央不得不放弃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打算,决计乘敌人合围之前,从遵义地区移师北上,渡过长江,转入川西北地区,先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然而,为了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国民党川军刘湘调集12个旅计36个团的兵力分段封锁了长江沿岸,当红军由黔北进入川南时,各路敌军也同时向川南集结。为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暂缓执行渡江计划,改为在川滇黔边地区机动作战,毛泽东运用高超的军事战争艺术,灵活机动与敌周旋,四渡赤水,纵横驰骋于云贵川三省边界地区,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疲于奔命。

4月29日,中央红军向金沙江边急进,并于5月初全部渡过金沙江,迅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然后从会理北上,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于6月中旬在川西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合后,总兵力已达10万多人。此时,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抗日救亡成为全国各阶层人士的共同要求。

但是,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面调集优势兵力继续"围剿"红军,一面对日妥协退让,而红军却以民族危亡为重,开始积极寻求抗日对策,并在行军沿途大力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于是,到达川西地区后,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北上,以抗日救亡为第一要义,并提出了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此时,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再次发生改变。

但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夸大向东向北发展的困难,提出西进青海或南下川康的主张,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张国焘非但置之不理,而且一再拖延和阻挠,导致红军在懋功、毛儿盖地区停留了两个多月,错过了乘敌之虚向北发展的大好时机。

无奈之下,党中央不得不把原定的北上路线,改为穿越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草地,北出巴西、班佑,占领甘南的洮河、夏河一带。此后,张国焘仍然一意孤行,最终铤而走险,率领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左路军及部分右路军南下川康,走上了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反党道路。

由于张国焘的分裂行动,导致跟随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北上红军仅有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约8千人,以这样的兵力,控制甘南、建立陕甘根据地困难很大,党中央和毛泽东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提出改变"川陕甘计划",以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路线,到接近苏联的地区去,另谋新的发展。至此,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几经周折,做出了新的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1935年9月17日,红军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然后翻越岷山,于9月20日占领甘肃岷县、西固间的哈达铺,脱离了雪山草地地带,这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红军在哈达铺进行了休养和整编,并在当地邮政所意外获得了一些国民党发行的《大公报》、《山西日报》等报纸,党中央和毛泽东从报纸上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陕北还活跃着一支由刘志丹领导的红军队伍,而且,先前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红25军已经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合!

于是,9月26日,党中央在甘肃境内的通渭县榜罗镇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形势,决定改变原定的到中苏边界地区去的战略方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最后抉择。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 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红25军胜利会师,革命根据地在陕甘宁地区迅速发展壮大。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这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最终胜利完成。

Hash:30b50d58315ac20c6e45b9ab45bd781f734da6d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