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导读: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洛阳市 地理水文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什么?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唐玄宗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奢靡,提倡节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问作为历史题像上面这么答应该就可以了,下面这段话也可以作参考。

  (原因: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②唐玄宗任用贤臣,励精为治;③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④提倡勤俭。)

  如果第二问作为文学题,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就应该是科举制度的兴盛了。

  唐诗繁荣的原因

  继承我国古代诗歌传统是唐诗繁荣的前提条件。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诗是中国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以前诗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艺术经验。如有《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有汉魏诗人学习变风雅讥刺政治,学习乐府反映民生疾苦的经验,也有六朝描写山水田园及运用声律、对偶、平仄等艺术技艺的经验,有曹魏建安风格,又有南朝绮丽、北朝质朴的诗风。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等古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李白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杜甫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手法,王维借鉴陶渊明写出山水田园诗,王昌龄继承了六朝乐府中边塞诗的传统。唐诗繁荣与诗人们批判继承、大胆革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科举制度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打破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垄断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庶族地主出身的举子来说,诗歌成为他们进入仕途的捷径,他们不得不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他们研习诗文,把诗歌创作当成一项基本训练,同时对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全唐诗序》说:“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艺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以诗取士,使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歌成为唐代文化领域中的一个特色,成为知识分子学习钻研的必修科目。他们为了进身仕途,必须进行对诗歌创作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丰富对诗歌艺术经验的积累和研究,必须继承和革新《诗经》以来的诗歌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

  与以诗取士的影响相辅相成,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空前提高,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学式样在任何时代所罕见的。诗人们利用诗歌来博取帝王将相的赏识,也用它作为傲视上层社会的资本,如“千首诗轻万户侯”;向达官名流干谒求见用诗,送人出使、还乡、慰人贬官及下第也得用诗,诗歌影响于很多社会阶层,这既是唐诗繁荣的反映,也是它繁荣的一个因素。

  书法、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的高度发展对唐诗的繁荣产生了直接影响。各种艺术品种之间的创作精神和原则是相通的,它们互相吸收,彼此促进。没有唐代音乐的普遍发展,就不可能出现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这类描摹各种器乐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的诗篇;唐代题画诗的兴起显然派生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像王维既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南宋山水画的开创者;如杜甫的名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风宛如雄武健美的舞蹈。

  统治者对诗 歌的爱好和提倡,为唐诗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使诗歌创作形成大普及的局面,促使唐诗繁荣。唐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贤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唐太宗一生写过大量的诗,也发表不少有关诗歌创作的理论,它不仅对贞观诗风,而且对唐一代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全唐诗》云:“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启之焉。”高宗、武后常自制新词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和音乐家,文宗特置诗学士72人。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自然会吸引知 识分子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形成诗歌创作的普遍社会风尚。

  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政治、法律、哲学等其他上层建筑一样,总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唐代经济的繁荣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南北经济融合,与日本、高丽、波斯、天竺、大食等亚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使长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这些扩大了诗人的视野,丰富了诗人的精神生活,为唐诗提供了丰富素材,也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如果没有开元盛世,杜甫就不可能写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壮丽诗篇。唐国力强盛,使知识分子意气风发,强烈地追求“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热情地向往建功立业的不凡生活。李白的《上李邑》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达了政治理想,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表现了诗歌中罕见的宏图壮志。

  唐前期的政治清明也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唐太宗总结隋亡教训,实行政治变革,开一代纳谏之风,实行“广开言路、虚怀纳谏”政策。他的后继几代皇帝大都继承这一作风。这种清明政治带来思想解放,儒、佛、道三教并流,知识分子没有文禁的顾虑,创造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诗歌创作的巨大社会潮流。何止帝王将相、士大夫从事诗歌创作,连和尚、道士、尼姑也从事诗歌创作,写诗成了普遍的社会风气。

  唐诗繁荣的主要社会阶级基础是庶族地主阶层。科举制使寒门庶族地主登上了政治舞台,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虽跻身于封建统治的上层,但大多数仍然沉沦下僚,经历了种种坎坷不平的遭遇,比较接近下层,比较了解社会现象和民生疾苦,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文学上,他们成为一股新生的和贵族文学相对抗的力量,如唐初四杰、白居易、李商隐等都属这一类,他们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政治现状常常不满而要求革新,他们善于吸取古代以来诗歌营养,敢于揭露社会矛盾,表现政治理想。可以说唐诗是在这批庶族地主阶层的诗人手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富裕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勤俭节约,善于纳柬,注重和外的交往,且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是最重要的一条

这样才能做到夜不闭户,生生不息,不象隋朝那样,国家是有钱了,但人民却被深深的压迫,最终走向灭亡。

古人有云: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也。

唐朝正是这样,一步步向富强迈进。根深蒂固。

<<忆昔>>杜甫的一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开元盛世的留恋。

当时是唐玄宗统治前期。

那时政治开明,和外来关系友好,唐诗空前繁荣。

听说当时的外国人来到唐朝,很惊讶衣服也可以这样穿,街道也可以这样繁忙……就像现在的偏远地区去美国一样,大开眼界。

当时的繁荣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1、唐太宗李世民那时的 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和外的交往。

3、吸取隋朝的灭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

4、善于用人才

5、合并州县,减轻农民赋税,徭役

6、经济繁荣,粮食丰富,国泰民安。

7、唐诗繁荣,人们思想活跃。

不过,杜甫没有赶上,他的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所以他的好多作品都是很悲哀的。

<<忆昔>>就是在回忆当年。

我就知道这些,全打给你了,希望你能满意。

开元盛世,太平

回答者:手握小灵通 - 经理 四级 6-8 15:11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变动社会政治、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农耕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商业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发展缓慢,在全国范围内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具体包括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整,经济发展的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等)及原因等内容。

随着历史的演进,我国南方的经济发展起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今天,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仍是发展我国突出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仍是中考的热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代极盛时期势力所及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城市的空前繁荣,更标志着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唐代首都长安城,周围约有三五.五公里,其规模之巨大,为当时世界所少见。全城人口共三十多万户。南城商业区布满旅店和店铺聚居着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往全国各方。水路则“旁通巴汉,前诣闽越”,“控引河路,兼包淮海”。除长安外,洛阳、扬州、广州、成都、凉州等城市也都非常繁华富庶。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陆路有北、中、南三条路通往中亚和印度。水路上,中国海船可以远航至红海、印尼、日本。当时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和中国有经济文化上的往来。而朝鲜、日本、印度、中亚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尤为密切

<<忆昔>>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变动社会政治、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农耕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商业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发展缓慢,在全国范围内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具体包括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整,经济发展的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等)及原因等内容。

随着历史的演进,我国南方的经济发展起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今天,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仍是发展我国突出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仍是中考的热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代极盛时期势力所及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城市的空前繁荣,更标志着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唐代首都长安城,周围约有三五.五公里,其规模之巨大,为当时世界所少见。全城人口共三十多万户。南城商业区布满“邸店”(旅店)和“商肆”(店铺),聚居着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往全国各方。水路则“旁通巴汉,前诣闽越”,“控引河路,兼包淮海”。除长安外,洛阳、扬州、广州、成都、凉州等城市也都非常繁华富庶。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陆路有北、中、南三条路通往中亚和印度。水路上,中国海船可以远航至红海、印尼、日本。当时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和中国有经济文化上的往来。而朝鲜、日本、印度、中亚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尤为密切。

、交通业等行业,具体包括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整,

洛阳市 地理水文

洛阳,原作“雒阳”,古为豫州的一部分,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旧称伊洛。东与郑州市相连、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邻、西与三门峡市相接,北隔黄河和焦作市相望。

历史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以洛阳城为都将近千年,仅次于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地理气候

洛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e河。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北有邙山,南有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自古以来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市境内为豫西小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多种类型。

洛阳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

行政区划

现辖6区1市8县:

市辖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e河区、洛龙区、吉利区。

县级市:偃师市。

县: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 、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经济

历史上的洛阳居华夏腹心,和长安一起作为东西二京达两千多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元代后衰落。 近代传统上的洛阳城的经济(晚清到民国)并不是以农耕经济支持的,据老人们讲,过去的洛阳城内居民十之八九靠倒卖文物为生,即盗墓,甚至发明了中外闻名的考古工具――洛阳铲。

现代的洛阳市是一个建国后的新兴重工业城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中心之一,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洛阳就有7个。一些与军工相关的重工业,拖拉机、轴承、矿山机械、铜加工等全国领先。但是随着改革后暴露的一些体制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有的大型重工业企业十分艰难。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成功运作,洛阳的发展恢复了较快的速度,以机械工业为主,还有冶金、建材、石化、纺织、食品等门类的工业开始复苏,是一个恢复生机的工业城市。

洛阳市政府同时从“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两条路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很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洛阳三宝“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器”是传统工艺名产。所产杜康酒为中国名酒,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交通

铁路:陇海、焦柳铁路,境内陇海复线1984年实现电气化。

国道:连天、晋襄两条公路干线在此交会。黄河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

高速:连霍、太澳、洛少高速公路横贯其间。

机场:洛阳机场(LYA)。净空良好,年可起降天数在国内机场中最高。

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有华山松、冷杉、桦、油桦等林木。还有党参、黄芩、防风、天麻等珍贵药材。

洛阳牡丹誉满中外,素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动物资源居河南省首位,有獐、貂、水獭、大鲵及多种珍贵鸟类。

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钼、铅、铝、铜等。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

人口与居民

总人口630多万,市区人口140万。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6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少数民族近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人口比较多的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洛阳是个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中国各地。经过中华民国初期的灾荒,洛阳的人口大幅减少,许多人逃往临近的省份(如陕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发起“支援国家建设运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东北、上海,江苏等地迁入洛阳,这些人及其后裔在洛阳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约占40%强。但随着近年河南发展的相对落后,这部分人中逐渐出现了外迁(前往较大城市或外国)的现象。在分布上,城市的涧西区和西工区的外来移民最多,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是洛阳的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聚集区,这一地区的普通话使用率最高,而老城区与e河回族区大多为原住居民,工商业先对落后。

文化旅游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俱在此著成。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从河图洛书,到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在此探究礼义;汉代,张衡在此发明地动仪,写下《二京赋》;六朝时期,这里出现了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唐代,李白和杜甫在此把酒论诗,白居易和元稹在此互相唱和;宋代,司马光在这里修成《资治通鉴》

国花牡丹

洛阳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牡丹的培育,所以洛阳的牡丹花很有名气,牡丹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 奇”,通常人们会用雍容华贵来赞述洛阳牡丹。牡丹在洛阳的专门栽培,可以追溯到唐代或唐代以前,有武则天招百花祝寿,唯花王牡丹迟到,武则天大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在今天,洛阳市政府也把牡丹的栽培作为发展经济的旅游资源之一来重视,市内和郊区都有几个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他们兼有旅游、研究的作用,每个基地都有火车站直达的公交车。

名胜古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4公里的龙门山西山,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看经寺等。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7公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关林庙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衣冠冢。

白园位于龙门山东山,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陵墓。

古墓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馆。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西50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是中国最大的墓志石刻集中地。现存石刻1400余件,其中唐志1185件,故称“千唐志斋”,有石刻唐史之称。

白云山位于洛阳南88公里处。属天然原始森林,占地四万余亩,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顶海拔2211.6米,为中原第一高峰。

重渡沟

龙峪湾

天池山

木札岭

倒回沟

花果山

鸡冠洞位于洛阳西南160公里处,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该洞全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形态奇异,景色瑰丽,被称为北国第一洞。

洛阳牡丹久负盛名,驰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的“牡丹花会”游人如潮。2005年后4月8日至5月8日举办“牡丹花会”。

黄河小浪底水库

玄奘故里位于洛阳市东30公里处缑氏镇陈河村,后人为纪念唐代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玄奘的卓越成就,修建了唐僧寺,寺内保存完好的一座大殿,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的,四周山川连绵,风景宜人。

东周文化广场包括一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的车马坑博物馆,博物馆主要由车马坑展览馆和东周文物陈列馆共同组成。

文化遗址有仰韶遗址、红旗屯遗址、王湾遗址、二里头遗址等。

名胜古迹还有洛阳八关、太室阙、嵩阳书院、山陕会馆、西汉壁画墓、中岳庙、塔林、关林等。

科研

洛阳轴承研究所 国家轴承检测中心

中国一拖技术中心 国家拖拉机检测中心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阳黎明化工研究院

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一航洛阳613研究所

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教育

河南科技大学 原洛阳工学院。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农专,洛阳医专等合并而成。

洛阳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历史最悠久、久负盛名的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洛阳师范学院 原洛阳师专。优秀教师培养基地。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原洛阳建材专科学校。建设部重点院校。

洛阳第一高级中学 洛阳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拖一高 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轴一中 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孟津一高 孟津县重点中学,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新安一高 新安县的重点中学,洛阳市重点中学。

友好城市

日本冈山市,于1981年4月6日缔结

回答者:286847002 - 魔法师 四级 2-6 18:54

洛阳旅游介绍

洛阳,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 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洛阳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

洛阳的自然风光同样引人入胜,“天津晓月”、“龙门山色”、“洛浦秋风”、“马寺钟声”等洛阳八景风格不同,景色秀丽,畅游其间,定会使您乐而忘返。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大规模改造了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道煤气、集中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广场景点绿化等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牡丹广场、洛浦公园。青年宫广场、中亚广场等一批公共绿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洁畅亮。目前,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25公理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 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地区内有洛河、伊河、涧河等。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

你要问哪方面的?具体一点!!

Hash:081f859ea93dd2d501ffc0742bd0883d81f774a7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