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去过哪些景点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
导读:苏轼一生去过哪些景点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 1.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 2.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干了什么事 3.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当官 4. 苏轼一生没有去过的地方 5. 苏轼去过什么地方 6.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当了什么官 7.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8. 苏轼一生主要走过的地方 9. 苏轼一生去过多少个地方 10.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用现在的地图 11. 苏轼一生去过哪些地方干了什么事
1.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
苏轼一生被贬到过的八个地方是:黄州、杭州、颖州、密州、徐州、定州、儋州、惠州。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2.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干了什么事
苏轼是谁,在现代人看来,这是一位天纵奇才,苏门三学士一直为人所称道,他一生际遇恰如一面孤舟,风雨飘摇。 他的生平,大致可以分为少年时代的求学,青年时代的贬谪,乃至到中年时代的固执,《宋史》评价他:
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南怀瑾在《人生最高境界》中说过“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八万里悟道,终究诗酒田园”。中国古人对待世事无常,往往要从佛、儒、道的学说中找寻出路,入世或是出世,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的历史名人,譬如信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然而更多时候中国文人还是信奉孔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即便是到现代社会,人们信奉的王阳明,也免不了在文章中写下这样的文字: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顶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而苏轼一生,从二十岁离开四川眉山,和父兄一道进入仕途,策论文章得到几任皇帝和时代文豪领袖的认可,但却一直在外放和贬谪中度过,不得不说是他自己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生平中,最大的转折是“乌台诗案”,在这之前,他还可以任性的选择外放,然而在此之后,黄州四年的贬谪生涯,让他开始明白“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在此之前,这位天纵奇才有着李太白般的恣意随性,他的豪放仍旧带着人生旅途的轻松和欢快,而在经历了生死及贬谪之后,他才在生活真实的苦闷和痛苦前,将这份与生俱来的豪放和乐观,变得深沉而厚重。 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所说的那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著名作家 余光中老先生曾说过,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李白不负责任。也不会找杜甫,杜甫苦哈哈的。 他会找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很好的朋友,是个有趣的人。 我们翻看历史,会了解到苏轼一生牵挂的人中,有父母兄弟,也有妻子儿女,而李白和杜甫的生平中,这种真实简朴的感情的成色要少得多。可以说相比李白的奔放,苏轼更有人情味和温度,而同人格高尚的杜甫相比,又似乎更接一些地气。不改原本玩笑姿态“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对于兄弟之情,我们知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为了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所写,而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无论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还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伤,或是在贬谪期间所做的“东坡肉”、“羊蝎子”等美味,都向后人传达着这个天生的乐天派的情感世界。 后人能从苏轼的诗中真切了解到他的思想、他的情绪乃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诚如林语堂所写的,“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呢? 喜欢他的天纵才华,苏轼在文章辞赋上位列“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诗与写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黄庭坚并称“苏黄”,而他的书法作品《寒食帖》则是在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被世人称作“天下第三行书”。 喜欢他对皇帝所说的“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作《六国论》的笃定和从容和“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的大义凛然。 喜欢他在风雨飘摇、政局动荡中的无辜受难,却仍能笑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便每日家计艰辛要亲自下田耕作,仍旧不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漫。 喜欢他每至中秋都会想到和家人团聚的情思,“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愿人无别离。” 喜欢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平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家学子的底色从来都未曾真正远离过苏轼,尽管欧阳修曾经断定苏轼具备宰相之才,但际遇使然,终未能位居高位;文章及为国忧思曾被几任皇帝感叹,却也未在权力的中心停留太久;即便一度得到皇权的重视,也风光无限过,然最终不免于政治争斗而流放异乡。 而即便经历了“乌台诗案”、“元祐党祸”的残酷,也未能改变这种儒生底色,在一心做个“纯臣”之时,他选择外放时,留下了造福一方的政绩,至今杭州仍旧保留着“苏堤晓月”的风貌,他一生中治理匪患、水患不计其数,似乎天生就是属性为“火”的人,而到后期的几次贬谪中,固然只有官名而无实权时,也仍旧关心着民众的疾苦,甚至在最终流放地海南,也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为当地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文化遗产。 生命归途的最后,苏轼是否记得那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而回顾一生,他又是否会后悔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离家应考或是学会在政治争斗中学会“站队”,又或许会思考 生的风雨飘摇到底是为什么。 只不过,始终苏轼是一个务实的人,朝政的大格局,未必能够影响他对现实的认知,士大夫的优越感,也无法影响他和最下层的老百姓成为朋友,纵然一生风雨飘摇,少有平顺和乐,甚至常常在生活贫瘠和家人分离中度过,但仍旧没有什么影响过他乐观疏阔的心态,恣意盎然的面对着生活的每一天。 后人能从他那里学会的,也无非是纵然天纵英才,也免不了生不逢时,然而生活却仍旧要继续,是要做一个乐天派,还是做一个抱怨者,都是个人选择。 风雨如何,朗朗晴天又如何,都丝毫改变不了苏轼的内心世界,始终他都是苏东坡,始终都是一个乐天派。3.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当官
苏轼没有被贬到什么地方放羊。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在朝为官。因为得罪朝廷主官,几次被贬到地方,还是做官,不过是做了小官。
去放羊的是苏武。他是西汉出使西域外国的使节。路过匈奴地盘时被俘,因不肯投降匈奴,被流放到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去放羊。吃了很多苦,多年后才回国。
4. 苏轼一生没有去过的地方
第一次是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从河北定州被贬到广东惠州(原贬到英德,途中改贬到惠州),途经广州。第二次是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在海南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
史料记载,苏东坡两次经广州曾游览白云山、南海神庙、六榕祠(前身为净慧寺)等胜迹,并留下题咏或手迹
5. 苏轼去过什么地方
苏轼没去过泉州。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游历的地方不少,曾任职于开封、凤翔(今宝鸡附近)、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登州(今山东蓬莱)、颍州(今安徽阜阳)、惠阳(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儋州)等地,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没有记载他去过泉州。
6.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当了什么官
苏东坡并未在苏州做过官。但他经常过来苏州游玩。
7.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去过西湖的诗人有白居易、杨万里、苏轼、林升、柳永。
1、白居易,钱塘湖就是西湖的别称。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苏轼(望湖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林升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柳永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 池夸。
8. 苏轼一生主要走过的地方
苏轼是最年轻的制科考试第一人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坛中几乎完美的星辰。
他不光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出任地方官时还带领百姓治理水患和灾害。面对仕途和人生中坎坷,他以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
如此文采斐然、积极旷达、活得有滋有味的苏轼是怎么度过这一生的?
一,名门之后,文化熏陶
苏轼出身于四川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这样的出身可能不是大富大贵,但绝对是有知识文化底蕴的小康之家。苏轼的父亲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努力读书,博学多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之所以给苏轼起这个“轼”字,就是希望苏轼长大后能够像车前面那个轼(临时扶手)一样,不可或缺但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想必苏洵在苏轼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出自己这个儿子比较张扬洒脱,所以才给他起这么个名字。可惜的是以苏轼的才气和性格,前半生怎么可能低调呢。
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一位饱读诗书、明理贤德之人,不仅照顾着全家人的起居生活,还担负着教育子女的重任。
有一次,苏轼在读《后汉书·范滂传》,看到范滂因党锢之祸而遭受迫害,临死前唯有觉得对不起自己母亲。母亲告诉他一个人只要有品德、节义和理想,哪怕失去生命也是值得的。
苏轼就问自己的母亲如果自己也像范滂一样,母亲会怎样?
母亲给出了一个凛然大义的答案:“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母呢!”
都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亲是孩子的榜样,母亲是家中的风水,苏轼有如此父亲母亲在一旁教导,这辈子怎么可能浑浑噩噩地度过呢。
二、年少成名,得欧阳修赏识
嘉祐元年,22岁的苏轼赶赴汴京参加应试考试。苏轼以一篇清新洒脱、文笔极佳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赢得了当时主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和小试官梅尧臣的一致赏识,对这篇文章连连称赞。苏轼一出手便震动了整个文坛界,这要是放在今天,那就是妥妥地全国高考状元啊。
可惜的是,欧阳修只给了个第二名。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一看这文章写得这么好,就认定这是自己弟子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给了第二名。你说苏轼冤不冤,头一次听说因为写得太好所以只能得第二名。
这还不算完,欧阳修因为不知道苏轼文章中引用的一个典故,讲的是尧帝手下的司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帝本着宽大仁厚的原则三次都说赦免他吧。欧阳修一直没明白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就去问苏轼。
苏轼说这出自《三国志·孔融传》,随后欧阳修回到家里就开始翻阅古籍,结果还是没找到。欧阳修不肯死心,又去问苏轼,结果苏轼特别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他瞎编的一个典故,欧阳修百思不得其解,说这典故怎么能瞎编呢。
苏轼说,《孔融转》有这样一则故事:因为曹操灭袁绍的时候,曾把甄宓赏给了儿子曹丕。这让孔融很不满意,他就对曹操说,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曾把宠妃妲己赏给了自己弟弟,曹操一听,就问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孔融说“我瞎编的,你都能做出这等事,更何况古人。”苏轼就根据这个故事,想当然地认为宽厚的尧帝肯定也能做出这样的事儿。
难得的是,欧阳修并没有觉得苏轼治学不严谨,反而夸奖他擅于读书,说他把知识已经运用到了一定境界,把外在的读书融入自己的血液,直夸他后生可畏。就这样,苏轼凭着自己天才的文字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
三、制科考试拔头筹
应试考试过后,因为 苏轼母亲的突然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中守孝三年。三年后,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再次来到京城,参加北宋最高级别的考试-------制科考试。
什么是制科考试呢?
制科考试比进士科考试高级多了,也难多了,因为这是皇帝亲自选拔人才。进士科,三年一考,能够录取一万人。制科考试不定期,宋朝300年间才举办了22场制科考试选了41位人才,能赶上是幸运,能参加是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想参加制科考试,必须有当时朝中大臣的举荐,有了这个资格,先参加大臣组织的预科考试,考上了再参加皇帝主考的制科考试,层层过滤选拔才能参加制科。
苏轼又一次被评为第三等,(第一、二等均为虚设)实为第一名。在苏轼之前100年的制科考试中只有1位是第三等次等,换句话说,苏轼是北宋100年来制科考试第一人。
说到这儿,你就知道苏轼的文采究竟有多厉害了,冠绝古今毫不夸张,关键是这时候才25岁。
制科考试拿下第一名,紧接着苏轼就担任了人生中第一个官职,官名太长不好理解,对应现在的官职那就是四川省凤翔县办公厅主任,是一名凤翔府判官,主要负责协助知府处理一些要务。
应试和制科都双双出彩的苏轼,决定在这个官位上也要大放异彩,可是又一件事让他很不痛快,苏轼跟凤翔府的知府陈公弼关系很不好。
苏轼这种性格直爽豪迈、坦率直言,陈公弼呢,比较谨言慎行,对苏轼这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总是想打压一下。比如说,苏轼因为文采出众,同事们都喜欢称他为“苏贤良”,陈公弼对此很看不惯,就把叫他“苏贤良”的那个人拉出去打了板子。这事让苏轼很尴尬,觉得很没有面子,心里对陈公弼就有点看法。
后来中元节,官府里的人要聚在一起过个节,苏轼这时候开始耍小性子了,拒绝出席。陈公弼下手也够狠,直接罚了苏轼八斤铜。以苏轼当时的俸禄,罚的这点钱其实也不算多,可是苏轼对陈公弼更加耿耿于怀了。
后来,官府后花园修建了一座凌虚台,陈公弼觉得苏轼文采确实不错,就让苏轼为凌虚台写一篇传记。小心眼的苏轼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一口答应下来,很快这篇文章就写好了。文章大意不是说凌虚台有多美,作用有多大,而是借机报复回怼了一下。
文章里说:这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凌虚台之前这里也只是废墟,过了多少多少年之后,这里也会变成废墟。
你看这周围曾经都是历朝历代的宫殿建筑,现在不都是断壁残垣吗?建筑都是这样,更何况人呢?
有些人不要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就时不时地打压别人,要知道风水轮流转,指不定将来自己的地位就会发生变化,这世间的很多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陈公弼一看,就笑了,没想到小苏还挺记仇,下令让人一字不改地把传记刻在凌虚台的石碑上。多年以后,苏轼才明白原来陈公弼是怕苏轼年少成名,一路走的太顺,将来会把控不了自己,所以想敲打敲打他。
经历了半生政治宦海后,苏轼才体会到当年上司对自己的良苦用心。46岁的时候,苏轼为陈公弼写了一篇名人传记,文章里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太不懂事,经常喜怒于色,不体谅陈公弼的一番好意,很是后悔。
年轻的苏轼文采风流、笔底生花,这些离不开父亲母亲的文化熏陶和教养,也离不开自身的天分与努力。
一举成名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陈公弼的用心照拂,也足以说明了骄傲的苏轼可不止是文采非凡,其完善的人格与性情更加值得前辈提携和关爱。
9. 苏轼一生去过多少个地方
苏轼一生被贬到过的 八个地方是:黄州、杭州、颖州、密州、徐州、定州、儋州、惠州。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10. 苏轼一生都去过哪些地方用现在的地图
我叫苏轼。世界观里的悲观者,方法论中的乐天派。
熟悉我的人都管我叫斜杠青年,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是诗人/画家/美食家/散文家/哲学家/养生专家,北宋全能偶像、第一男神、六道杠青年,
我曾经历三次流放,分别是黄州→惠州→儋州,大家可以从高德地图上看到,真是一次比一次远。我深知世界黑暗,但流放路上仍元气满满、富有生机。
11. 苏轼一生去过哪些地方干了什么事
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
就是因为在湖州任职,所以才有了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Hash:37cd8f551a696ed2ae115631980a6bab78257357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