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自驾哪个线路最好?

导读:京西古道自驾哪个线路最好? 一、京西古道自驾哪个线路最好? 二、广西北流市龙门水库怎么走 三、这个十一想去房山区天开水库,那能钓鱼吗? 四、成都龙泉有哪些水库 五、我的母亲 第三章

一、京西古道自驾哪个线路最好?

阜石路-西六环军庄出口-妙峰山镇-雁翅镇--灵水举人村-斋堂镇-爨底下村-柏峪-龙门涧-清水镇-斋堂水库-张家庄检查站-九龙镇-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

线路比较经典,

过村穿镇居多,

真正的有百公里之多,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自己的车

百公里跑一个小时而已。

山路居多,村镇更多,弯多路窄,

出行还需安全第一!

边走边玩,

不赶路,慢慢感受风景!

线路安排:自北京城区出发,经阜石路-滨河路进入省道209,自然前行进入G109国道,经下苇甸进入X010道,入东方红隧道,出安家庄桥后再次进入G109国道,途径京西十八潭景区、下马岭桥、雁翅镇、南石洋大峡谷入口、斋堂镇,进入北韩路,终点爨柏风景区。

线路特色:国道-省道-县道山连山,水连环,体验山路十八弯的自驾乐趣。

二、广西北流市龙门水库怎么走

往大容山方向就对了,中途看见有水库的就是龙门水库了

三、这个十一想去房山区天开水库,那能钓鱼吗?

你说的应该是龙门口水库,在天开水库下面,哪里是一个度假的地方

从岳各庄路口奔玉山教练场方向~

四、成都龙泉有哪些水库

洛带玉带湖,同安三叉口水库,阳光城三门寺水库,龙泉百公堰,宝狮湖,飞龙湖及龙泉湖一部,龙洛路沿线山里还有零星的不出名的小水库若干。有需要可以追问。

五、我的母亲 第三章

                              书协

第三章  三年困难时期

1958年秋天,母亲上五年级,当时大跃进,全国上下大炼钢铁,学生和老师也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大跃进的激流中,当时到处是红旗,到处是歌声。母亲他们要住在外边,但姥姥没有现成的被子,母亲说找出来,我自己做,母亲第一次做被,把被里铺在炕上,把棉花絮在上面,再把被面铺在棉花上,母亲把四周包好边,又引了几行,不到半天,被子就做成了。在龙门口水库边的一个小村庄,母亲他们住在一户人家里,两个人搭伙,一个被子当褥子,一个被子两个人一被窝,留着盖,很亲热。早晨,同学们带队去河套里,河套到处是杨树,在蓝天的映衬下,金色的叶子,挂满枝头,河床上淌着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整个河套到处是学生,到处是歌声和欢笑声。他们用小瓢在河床里舀半瓢沙子,在水里漂呀漂,最后瓢底的几粒黑色的铁砂,聚少成多,最后把铁砂运到炉里,炼成钢铁,当时全国人民,不分大小老少,都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母亲他们在小村庄,住了一个月。

由于要大炼钢铁,家里的所有铁器,包括铁锅都交了上去,粮食也交了上去,家里什么也没有了,我的姥爷当时以为真的到了共产主义,把家里能吃的,包括白薯干都交了上去。开始饭不错,有时候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就够吃了,姥爷就让打三个人的饭,怕浪费了,然而好景不长,入冬了,食堂没有了,每人每天只有三两粮食,每天中午只能喝一顿菜粥,家里玉米棒子骨头,被压碎了,为的是能有一点点淀粉,树皮被剥了下来,也压碎了,用那一点点粘性和在玉米骨头的面里,再加一些野菜做成菜饼子。有一次,姥姥把家里原来的杂面糠做成了饼子,母亲吃了,太好吃了。多少年以后,母亲自己当家过日子,压了杂面,急忙把杂面糠做成了饼子,一吃,太难吃了,是苦的,这就是饥人吃糠甜如蜜的道理。

由于家里的孩子多,又没吃的,1959年的春天,母亲辍学了,跟着姥姥在家里看孩子。到了秋后,母亲 着大人去于桥水库修水库,几千人在水库沿线,到处是广播,到处是歌声,遍地插红旗,当时母亲14岁,瘦瘦的,高高的,双眼皮,美丽的丹凤眼,梳着两条大辫子,穿着一身红蓝花的旧棉袄棉裤,上面还有两块布丁,棉衣比较单薄,母亲的嘴巴很甜,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在工地上,母亲拿着铁锹,根本挖不动土,每次只能端半锹土,村里的民兵连长见了,心疼母亲,就让她去宣传队唱歌。当时宣传队的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蓝老师,个子不高,胖胖的,皮肤很白,眼睛不大,心地善良,嗓音很好,是母亲的音乐老师。蓝老师很喜欢母亲,母亲的成绩一直很好,觉得母亲不上学,太可惜了,就说:“等你回去,还要去上学,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业。”在修水库的一个多月里,能吃饱饭,有时吃高粱米饭,有时吃大菜饺子,母亲是孩子,吃不了,就给同村的大人分一些。天越来越冷了,母亲的棉衣太单薄,手冻得像包子一样高,红红的,肿的流脓打水,脚冻的又疼又痒,实在受不了了,母亲只有回家了。

1960年的春天,母亲又回学校重新上了五年级,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最难的时候,孩子们饿呀,学校周围有一圈洋槐子树,春天洋槐子花开了,白白的,散发着甜甜的香味,男孩子们爬上了树,大口大口地吃槐子花,女孩子不会爬树,就摞槐树叶吃,实在是太饿了,学生们下课了,像一群羊一样吃着槐花和树叶。最开心的是,有时候姥姥给母亲用野菜和玉米面做的菜团子,中午的时候,母亲和南河的同学搭伙吃,他们靠河,有鱼吃,母亲他们有菜团子吃,这样饭菜都有了,吃得可香了,但有时候没有干粮,母亲只能跑五、六里路回家,喝野菜粥。

有一次,母亲和同学们被附近的大队叫去抢荒,当时学生帮生产队干活是常事,队里的活干不过来,就去学校请学生帮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大地,学生们又渴又饿,还是昨天中午喝的粥呢,母亲饿的几乎要晕倒了,就和同村的一个同学偷偷地跑回了家。下午上学的时候,老师把母亲叫了去,母亲态度很诚恳地说:“老师,我们实在太饿了,下次一定不了。”母亲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姑娘。到了夏初,地里的瓜快熟了,有甜瓜,也有勺瓜,这种瓜细长,没有甜瓜甜,个儿比甜瓜大,母亲和她的同学看好了某个勺瓜,冲进去,摘下一个,拔腿就跑,当然也有被逮着的时候,就跟看瓜的大爷好好说:“大爷,我们实在是太饿了,我们就摘一个。”夏天到了,玉米已经有粒了,母亲他们饿的实在不行,就偷偷地跑进地里,啃了两个玉米,再跑出来,就这样,一天天,每天都在和饥饿做斗争,母亲几乎每周都去太姥姥家,周六下午去,周日下午回来,为的是能吃三顿饱饭,太姥姥家,过日子比较有心眼,当时吃食堂的时候,饭打的多,吃不了,就把馒头、饼子切成干,把米饭晾干,现在母亲去太姥姥家,就能吃饱饭,回来的时候,母亲把自己的小口袋里,装满馒头干、饼子干,好回家给妹妹弟弟吃。当时,遵化县的每个村都有饿死人的,母亲的一家没有被饿死,纯属万幸。

1961年的麦秋时节,母亲16岁,六年级了,同学们紧张地复习,准备考初中,当时考试非常多,几乎每天都考,一年下来,母亲的数学平均分是100分,太厉害了,语文差一些,也在平均95分,这样的成绩考遵化一中是没问题的。还差十几天就升学考试了,一天早晨,母亲起来,想拿着昨天姥姥给做的菜团子上学,但没有了,估计是黑夜姥爷饿的受不了,给吃了,主要也不是亲爹,如果是亲爹,估计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母亲就想,现在没吃的,考上初中,没钱交学费,去遵化县城,连路费都拿不起,算了吧,不上了。上午上学,跟老师说明了情况,中午就回家了,从此母亲告别了学生时代,走上了农业第一线。

Hash:813c4287da4c45ae11befcbf1bb3bdad90f3a32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