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新农民,该何去何从?
在我国农村,未来新农民将何去何从?
现在的农村,农民田间耕作的主力军,是多数60后和少部分70后。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再种地。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劳动力,经营农业生产,与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维持着农村现状。未来新农民将何去何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路在何方?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农村脱贫攻坚扶农举措及一系列振兴乡村政策的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得以卓有成效的发展。
但是,我国约有六七亿农村常住人口,大多数农村还处于“小农经济”的传统农业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三农”发展的大方向。国家政策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农业新型工业化和规模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未来农村常驻人口将会持续减少,大批农民转型,是大势所趋。
1、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瓶颈,粮食不值钱,农业收入低,会逼着农民转型。
在西方现代化农场,一个农民种的地,比1000个中国农民种的地还要多,国外的粮食比国内便宜,大量的进口粮食涌入国内,挤压中国农民的生存空间。
在国际粮食市场,一斤玉米五六毛钱左右,传统农业连生产成本都不够,现有的土地已经养活不了农民的时候,农民将被迫转型。
2、农业户口的取消,城乡医疗、养老保险统筹一体化政策的推进,农民逐步实现“农转非”。
取消农业户口,推行城乡统一户口、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迫使农民“农转非”。将来,没有城里人和农村人之分,虽然农民还能承包土地,还能住在乡下村里,但农民的身份已经改变,不再是地道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未来的农民要么就地城镇化,要么真正进城,别无选择。
3、现代化农业发展,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农民。
小农经济时代已经过时,庞大的农民数量,落后的耕作模式,已经成了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土地流转集中、产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数控化等现代化模式,更符合当前的趋势!
现在农村的中年人可能是农民最多的一代了,这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以后的农民会越来越少。
展望我国新农村和新农民的未来
未来新农村,将会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土地承包政策稳定不变、稳定粮食生产不变、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按照区域规划发展。
1、农村区域将以蔬菜基地、林果基地、粮食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商贸基地等专业区块发展。
2、农业生产将以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数控管理化等科技现代化模式运营。
3、农村将通过合乡并镇、移民搬迁等形式,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
4、农民将会以投资入股、以地入股等形式,参与新农村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股份公司、新型农产品工厂等企业。
5、未来新农民,将会由传统的农业全能多面手,转化为农业知识性、专业型、科技型生产工人。
Hash:15f9b836cccf56c16c44f0da8c1f1888ab9189d9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