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

小题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羁旅的厌倦之情。(3分)秋风萧萧,白霜满地,天气寒冷;宿雁惊飞,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上征程,突出早行之早,衬托出行旅艰辛,心境的悲凉。(2分)(共5分)
小题2:“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插翅飞回故乡,写出归乡之情迫切;“愁云恨雨两牵萦”思念引发的愁云恨雨,写出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时序代谢,日月催人老之感;“岁华都瞬息”表现年华流逝之悲慨;“浪萍风梗”表现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抒发渴望归乡之情。(6分)(1点一分,要结合诗句具体解析。总括而言,为三个层面:有思乡念亲之情、有年华流逝的感慨、有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试题分析:
小题1:诗词中的景物描写,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词作的上片,词人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抒情氛围。“别岸”是稍远的江岸,“萧萧”为芦苇之声,“淅淅”乃风的声响。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此处写景如画般地写出了江乡的荒寒景象。江岸、葭苇、沙汀、宿雁,这些景物极为协调,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残月照在小溪的小桥面似如秋霜一样洁白。这里,“残月”表示旅人很早就上路。其中的“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形成工对。上句写了大雁高飞起来,因人早起赶路而惊飞,下句写似如秋霜的溪桥。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寒冬早行的景物及其特点。接着写道:“渐渐分曙色。”“曙色”即拂晓时的天色。这一句为写景之总括,不但表明时间推移,已经快到拂晓,而且暗示了旅人已经过一段行程,为推动词意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小题2:词的下片由上片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一望”实即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根本无法望见;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反转产生一种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羽翼立刻飞回故乡。“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象丝缕一样牵萦两地,通过比喻来突出词人乡愁之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是说明时序代谢,日月相催,新春甫过,残腊又至,客旅日久,于岁月飞逝自易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流光转瞬,与天涯浪迹联系起来,更增深沉的感慨。最后三句:“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这是思乡的主要原因,补足了“愁云恨雨”之意。家乡的“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自然是设想妻子多年家苦苦相忆了。柳永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离家后事实上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但思乡之情却往往异常强烈;他京都的烟花巷陌与许多歌妓恋爱,但怀念妻子的深情却时时自然地流露。
点评:诗歌中写景状物是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但不管写何景状何物,都是要表达某种情感的,这也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具体来说,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理,寄寓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还有象征。阅读这类诗词,就要认真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去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鉴赏写景诗词时首先要缘景明情,紧紧抓住“情”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读诗,才算进入读诗的大门。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需立足于全诗。对于词来讲,又可以通过词的章法结构来帮助理解剖析。词的上片写景记事,下 往往抒情、议论。下片即使是写景,也是通过来抒情。因此在立足于全篇的基础上,应重点抓住词的下片。另外,词常有表明或隐含诗人感情的词语跳跃于词间,抓住词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也是抓住诗人感情的有效抓手。

Hash:16c24d98dae4291eb6629b703ef51b891f98c5e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