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商业模式基本形态有哪些

文化旅游毫无疑问是当今热点,但各界对其的认识却存在差异,很容易与旅游文化混淆。除了在概念和内涵理解上有分歧,关于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同样莫衷一是。正因此,文化旅游要获得更好发展,有必要搞懂常见的七种开发模式。(来源参考:文化旅游的七种开发模式)
一、主题附会型
主题附会型是将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与文化旅游主题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大效益的一种模式,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较为常见的开发模式类型。
二、提升整合型
顾名思义,提升整合型是通过整合一个或多个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中包装和开发,再以人造景观方式重现文化的一种模式。在这种开发模式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旅游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带动相关产业进步。
三、原地浓缩型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有选择性地体现当地文化旅游的风韵。因此,在合适地段,建设以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为主题的园区、集中呈现当地文化旅游精华,是文旅资源丰富地区常采取的开发模式。
四、短期表现型
国内有部分非常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只能在特定时期才举办,具有明显的时间局限。短期表现型就是一种充分利用特定短暂文化旅游资源来推动区域内的旅游业突击发展的模式,缺陷是只对短暂性旅游人流产生激发作用,可持续性不强。
五、直接利用型
这是一种不改变文旅资源原貌的开发模式,即直接对存在的文旅资源开发成为旅游产品。直接利用型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对游客体验当地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是各界普遍推崇的开发模式。
六、复原历史型
复原历史型与提升整合型存在一定共性,都是通过人造景观方式进行再现。所不同的是,复原历史型仅限于对历史民族文化的再现,提升整合型限制较少。所以,复原历史型是通过历史记载,对失传的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挖掘,以恢复历史面貌的开发模式。
七、虚拟型
虚拟性开发模式与主题公园结合程度很高,原因在于其利用的是可能并不真实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以此营造的自然景观或重现历史场景。这种模式常见于文化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Hash:86c9944cdf9d72dfc42bae95b4769070dde8dfe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