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幼儿的动手能力

1、创造条件,多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问题设计各种操作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索来解决问题,获得答案。如科学活动“认识磁铁”,我为幼儿准备了每人一小块磁铁及各类铁制物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纸制品等,让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得出磁铁能吸铁的特性。我发现类似此类的操作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也发现幼儿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后我将此材料放入区域活动中,并不断更新,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2、多让幼儿体验成功
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他愈不喜欢学习。”毋庸质疑,只有当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愉快的投入到动手操作中来。教师要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动手,多对孩子说“你能行!”、“你真棒!”这一类的赞美话。教师的欣赏表扬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 有兴趣去“动手”,我们常说孩子喜欢“戴高帽子”,也是这个道理。在指导幼儿活动的初期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有意的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成功,“敢”动、“乐”动;或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和动手能力强的幼儿结成伙伴,分工合作;接着可以进行操作难度分层,引导鼓励幼儿向更高要求努力,动手操作能力层层递进。如:在教幼儿折裤子的活动中,我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折三条裤子,并把它拼搭成一只小狗的样子,而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折出裤子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使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有成功的机会,也满足了一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断挑战自我的需求。
3、教师应学会放手做个“懒老师”。
⑴、延时帮助。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当幼儿发出请求,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先鼓励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许多时候,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⑵、多“差使”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如:请他整理一下玩具柜,请他帮老师送一样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是非常乐意成为教师的“小帮手”的,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养成了乐于动手的好习惯。
三、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1、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及制作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地教幼儿手工制作。小班可让幼儿用报纸、棒冰棍等进行简单的撕、拼、摆、贴;中班可让幼儿用植物、种子等进行较复杂的制作,如用土豆做“长颈鹿”,用树叶拼“金鱼”;大班则可用纸、线、浆糊、透明胶带等废弃物品来做玩 ,如用旧报纸卷些皱纹纸做飞镖等。我发现动手能力强的幼儿,都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剪纸等。可见,教幼儿从小开展一些简单的剪剪、画画、贴贴等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2、在趣味科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做,在做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做小实验“光的反射”时,我让每位幼儿从家里带来一面小镜子,并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让太阳光进我们的活动室,当幼儿说出后,就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太阳光在我们的活动室时,高兴得直拍手。这种趣味小实验,既能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再如“筷子折了”、“多彩的泡泡”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能力。
3、在大自然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等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玩沙、捡花瓣等的活动。在春天可以带幼儿到野外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在草丛中找一些不冬眠的小昆虫等等。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操作活动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别幼儿的才能,尤其是一些平时不爱说话易被教师忽视的幼儿。有的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思考 ,动手能力强,并富于创造性。例如,在泥工活动中,小朋友们大都用橡皮泥捏出各种自己喜欢的物体,很少有幼儿注意放橡皮泥的盒子,而陈禧斌小朋友却利用这个盒子做成了一个小朋友的形象,但陈禧斌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小朋友。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收集一些废旧材料,为幼儿动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5、在午餐、午睡等生活环节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⑴、指导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
教师应该指导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切实提高幼儿生活服务方面的动手能力。如,吃饭时帮着分发碗筷,吃完后帮助整理教室,练习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衣裤,到了中班后,完全可以鼓励幼儿学习自己整理小床铺。每天午睡起床后,我们都要求幼儿自己叠好被子,尽管有的幼儿叠得不怎么美观,幼儿离开后仍需教师重新整理,虽说这样很麻烦,但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还是要求幼儿天天这样做。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做的多完美,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做的自己做,能想的自己想”,学会自己动手,而不是依赖他人。
⑵、鼓励互相帮助
在许多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可避免的会有能力上的差异,还有一些操作光靠孩子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鼓励孩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如,穿好衣服后互相整理检查,和好朋友一起整理床铺等等。有些竞赛性的活动,能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组织了“穿衣”比赛,结果有的孩子扣扣子张冠李戴,有的幼儿根本就不会穿,急得直哭鼻子。通过这项比赛,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练习自己穿衣服了。此外,开展一些如夹豆豆、穿珠子等比赛活动,对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都非常有利。
四、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优势。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发挥家庭优势,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时间充裕,亲情可以作保证。
1、宣传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我们首先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经验和方法。如:孩子要自己吃饭,父母就不要去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父母就不要给他穿;孩子的书包,让他自己收拾整齐、自己背;父母应抽出时间,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学剪纸……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楷模、榜样,孩子喜欢去模仿父母,所以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爱动手操作的好形象。这样,孩子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不但培养了动手操作的兴趣,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2、及时进行家园双向反馈。
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定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如:有的孩子依赖性较强,需要及时鼓励和家园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在家统一要求,及时反馈在家情况,共同发展孩子的操作能力等等。
总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及各类活动之中,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作为教师和家长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多种途径,为使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Hash:cfa83a87ad1b360e6f2ea53b6046d721204ab03f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