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是古代城门防御系统的最大陷阱,体现在哪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瓮中捉鳖”,“瓮”是指是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口部较小,腹部较大,这句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做事情有把握,手到擒来。

古代城墙防御体系主要由墙体、城门、瓮城、垛口、城楼、角楼、水关、桥梁、护城河、藏兵洞等组成,瓮城是建造在城门外的小城,是用来加强城墙和城门的防御工事,因为造型像瓮,所以称为瓮城,同时还有曲池或者月池的别称。瓮城依靠城门和城墙而建造,多数是半圆形或弧形,少数是方形或矩形,也有一些不规则的组合体。

防御原理

瓮城的建造一般是为了保护城门而增加的保护建筑,防止城门直接面对敌军的攻击。当敌军来攻城时,由于城墙墙体的坚固和高度,通常选择将城门作为攻城的首选,此时依附城门建造的瓮城起了较大的辅助防御作用。

首先,要攻破城门,必定先要攻破瓮城,在敌军攻打瓮城城门的时候,守军完全可以在瓮城城墙之上对敌军进行攻击。其次,当敌军攻破瓮城城门后,进入瓮城之内,守军不但可以在瓮城城墙之上进行四面攻击,还能在藏兵洞内屯兵进行伏击,此时如果守军同时将瓮城城门和主城城门关闭,此时对敌军形成全面包围攻击,犹如在“瓮中捉鳖”,此时便更能体现瓮城取名之意。

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的瓮城

南京中华门瓮城是目前现存最具规模的瓮城,因其复杂的结构和独特的布局,被称之为有“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瓮城总共由三道瓮城组合而成,这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相互贯穿而通,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瓮城上下均设置由藏兵洞,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中华门瓮城东西两侧筑有马道,马道陡峻壮阔,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瓮城全部建筑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作黏合剂,极为坚固。

意义

瓮城的建造,代表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在古代多个战役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除了南京,国内还有西安、北京等城市还能看到古代的瓮城,并且每个城市的瓮城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结构和建筑特色,对于这些古瓮城的探索,不仅对古代城墙防御工事有所了解,在惊叹古人智慧的同时,还能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材料、建筑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旦进入瓮城就犹如瓮中捉鳖。想要攻击城墙,一般需要先进入瓮城,会陷入一个四周都是高墙的密闭空间里,遭受城墙上的守城士兵各个方向的夹击,在这种情况下攻破城门十分艰难。

Hash:56493ec6ee9d026c7fdab2c9fa0c20c72ec986eb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