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船舶业的发展情况?

2008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各类船舶186.9万艘,价值150.6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倍和60.8%。其中,10月份单月我国出口船舶29.5万艘,增长1.7倍,价值15.8亿美元,增长53.6%。其出口主要特点有:
一、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据9成以上。1~10月,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舶137.2亿美元,增长61%,占同期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91.1%。
二、国有企业为出口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倍增。1~10月,我国国有企业出口船舶92.4亿美元,增长35.1%,占同期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61.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5.7亿美元,增长1.6倍;私营企业出口船舶17.5亿美元,增长1.1倍。
三、主要出口至欧盟、东盟和中国香港。1~10月,我国对欧盟和东盟分别出口船舶52.2亿美元和36.7亿美元,分别增长58.7%和68.4%;此外,内地对香港出口23.8亿美元,增长1.5倍。对上述3市场出口值合计占同期船舶出口总值的74.8%。
四、江苏、上海和浙江为主要出口省市。1~10月,上述3省市企业分别出口船舶33.7亿美元、28.8亿美元和24.2亿美元,分别增长1.1倍、68.3%和84.1%,三者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57.6%。
五、机动集装箱船、机动散货船和成品油船为前3大出口品种。1~10月,我国出口机动集装箱船49.1亿美元,增长78.5%,占同期船舶出口总值的 32.6%;出口机动散货船29.1亿美元,增长45.5%,占19.3%;出口成品油船25.1亿美元,增长48.5%,占16.7%。上述3大品种合计占同期船舶出口总值的68.6%。
目前,我国的造船量已经从1952年的1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2164万吨,占到了全球造船市场份额的23%,成为全球第三大造船国。2008年前3季度我国造船量占世界的21.2%,承接新船订单529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此次始于美国而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国内船舶行业不得不面对外部需求减弱、融资困难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对行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
一、航运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到对新船的需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贸易需求下降,导致航运业衰退,不少航线出现运力过剩、航运价格下挫等问题,如亚美航线运价从年初的1000美元/标箱跌至目前300~400美元/标箱。波罗的海航运指数(BDI)从2008年5月20日的高峰11793点持续下滑,11月5日BDI已经下挫至826点,半年内骤降逾93% 。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延付、撤单成为船市焦点。目前全球10大班轮公司或削减航线,或将船舶退租,以期改善自身经营状况,这也直接抑制了对新船的需求。受此影响,8、9月份船的成交量下滑,分别比7月份下降了54%和38%,10月份成交量进一步下降。同时,欧洲航运界已停止新签合同,国内造船企业很难承揽到2011年以后的欧洲订单,新签订单数量明显减少。
二、信贷紧缩导致融资困难。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震荡加剧,银行可流动性资金紧缺,借贷条件逐步收紧,而船舶行业占用资金量大、时间长,银行因此加强了风险评估和控制。2008年全球船舶总融资额削减至1000亿美元,较2007年缩减1/3。由于融资受到制约,且融资成本增加,导致部分船东弃船,2008年年初香港金辉船务放弃了在大连制造的两艘超大型矿石船订单。
三、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国内多数船厂依然扮演着“组装厂”的角色,许多关键配套设备,如主机、卫星通讯导航系统等仍依靠进口,缺乏品牌船型和技术储备,综合实力与世界一流船厂差距明显。
尽管近年来国内造船业蓬勃发展,但在近期全球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背景下,不确定因素增加,船舶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受到挑战。《2009-2010年船舶业发展预测与研究分析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国研网、中国造船网等权威机构。本报告分析框架主要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分析方法中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及经济预测模型,对我国船舶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及近年来中国船舶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优势企业的发展、经营策略、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希望本报告能够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船舶企业及投资实体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和投资策略。

Hash:992f0808881b915c17fb714619c9d72e9134afc1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