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真有张三丰?

张三丰是个行踪不定,颇具神秘色彩的道士,所以他的名字、号、籍贯,乃至时代,竟多达二十多种。比较通行的说法,张三丰又叫张通、张全一,字君实(或君宝),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金末元明时道士。张三丰长得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发如戟。无论寒暑,只一纳一蓑,有时一餐能吃数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因其不修边幅,破衣烂衫,人称“张邋遢”。(《明史·方伎传》)上图张三丰像

《异林》记载了一个传说。张三丰曾为华州太守属员,一次他与太守去华山拜谒著名道士陈抟。陈抟却多设一个座位,似乎在等什么人。一位蓝袍葛巾,态度傲然的道士来访,陈抟对这个道士十分恭敬,太守自觉受冷遇,心中不快。谈笑毕,道士从袖中摸出三个枣,红、白、青各一颗,自吃一颗红枣,青、白分予陈抟和太守各一颗。太守认为受了轻慢,遂将青枣给了张三丰。张吃后,顿时精神焕发,身轻体健。道人大笑,作礼而别。后陈抟揭示:“此道人为吕洞宾,三枣为仙枣,分上中下三种。”太守懊悔不已。上图陈抟修炼“睡功”

张三丰吃了仙枣后,已是得道仙人,遂浪迹江湖,行踪不定。时而闹事嬉笑,时而为人禳灾祈福,时而为人做些想不到的好事,被人们称为“真仙”。上图吕洞宾

张后来来到武当山,入山修炼,结庵于玉虚宫前,在古木林丘之下,炼成九转仙丹。《明史·方伎传》记载张三丰说“此山异日将大显。”

洪武、永乐二帝慕其名,觅之不得,寻访不遇。明成祖时期大规模营建武当山宫观建筑群,使之名震海内。《武当道教史略》记载,张三丰并未公开自立门派,而是以游方高道的身份收徒授道。弟子们原本各有师承,所承道派也不相同,但皆以张三丰为祖师。永乐之后,武当道士即将张三丰奉为武当派的祖师了。武当山道教中以张三丰为开山祖师的道派多达17个,有邋遢派、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清微派、三丰祖师自然派、三丰祖师日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等。这些道派一直到清末民初还在流行。

张三丰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十分神奇的角色,并没有那一本书将其设为主角,但是在这些书中他都像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旁观者。大家都知道金庸写武侠小说喜欢讲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背景融入书中,张三丰也是如此,历史上真有其人。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史载,他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

据张三丰自述中记载,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他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明朝初年入武当山修炼,拜玄帝(真武大帝)于天柱峰,并在展旗峰北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会仙馆”。后离开武当,居陕西宝鸡金台观,不久入四川见蜀献王朱椿,后复入武当,云游襄汉。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经历代宗师的继承发展,武当武术成中华武林的重要流派,逐在民间传播,影响深远。

明代的皇帝一直希望找到民间传说中的奇人辅佐,以证明皇帝是君权神授。所以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二百多年的明王朝皇室一直从未放弃过寻访张三丰,但始终未见真人。从永乐三年起,朱棣六次遣人四处寻访张三丰。有一 ,听说张三丰曾经在武当山黄山城结庵授徒,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特意在原址上为张三丰兴建了一座名为“遇真宫”的道观。在多次追寻以失望告终后,朱棣用另一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心。

Hash:887d0a76d3ebebda82673c9b17a4e52d591877ec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