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诸葛亮为什么避而不见呢

刘备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当年刘备闲居刘表处,被刘表安个闲置。对于刘备来说,从黄巾征战开始,人家曹操成了曹丞相,虎踞北地,孙家虽然死孙坚孙策,可小孙孙权却也也占据了江东,反观自己呢?出了兄弟义气跟随着的关于张飞外,也就空有皇叔名号,连个安身之处都没,二十年征战,一事无成

所以啊,刘备虽求贤若渴,但却没有平台给人施展,怎么办?能做的,只有一颗诚心,管他有没有才,多跑几趟看看呗,反正也无事,闲着也是闲着,在刘表处两年,早已闲出鸟来了

诸葛亮呢,他们诸葛家早已定计分散,哥哥去了东吴,族人去了曹地,自己和弟弟留在南阳观望,看看有无明主投靠。其实,他早想出山了,只是刘表老了不行了,公子们又不成事,西蜀刘璋那边呢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曹操那边有族人,孙权那边有诸葛瑾,一颗出山心一身屠龙技,却无平台施展,很是郁闷

所以啊,对于刘备的到来,诸葛亮是开心的,但刘皇叔虽然名声在外,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到底怎么样呢?万一投靠了,却是一坨屎咋办?到时候离刘而去,自己不就成了背主小人了么?在名声大过天的年代,还是得考察一二

所以,对于刘备的到来,诸葛亮的一躲二躲,那是真心试探刘备的耐心与诚意

有人说,难道不是正好错过么?

真不是错过,诸葛亮不出茅庐能知三分天下,可不是憋屋子里看书憋出来的,而是他的信息渠道极其通畅。就说刘备吧,诸葛亮是荆州坐地户黄家女婿,堂堂皇叔去拜访诸葛亮,难道黄家人不会去提前通知?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傻的干躲,第二次刘备不是遇到了崔州平了么?真以为崔州平是随意遇到的?那是诸葛亮特意找来考察刘备的

可惜,诸葛亮智慧遇到了刘备的歪打正着,从此上了贼船,不过皇叔倒也厚道人,并无埋没自己一身才华

在三国时期,特别是经过《三国演义的》的渲染,诸葛亮可以说是一哥的存在。奇谋巧智、层出不穷,几近妖化,可以说诸葛亮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嫣然已经成为中华智慧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而诸葛亮和刘备这对CP,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但诸葛亮是在刘备经过一番真诚的邀约后,第三次才出来应约的。一个是求才若渴的一代雄主,一个是怀才不遇的一代智囊,按理说,他们两个应该是干材遇烈火,一碰就燃烧的。但为何诸葛亮还是故意让刘备多次请他才出山呢?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刘皇叔三顾茅庐刘备刚开始的时候,身边只有关、张、赵等人可用。按理说,关、张、赵都是当世猛将、武功盖世,可怎么却连打败仗呢?刘备带着这样的疑惑被曹操一路赶到了新野。正巧有个隐士点拨了他,打天下光凭武功是不行的,要有谋士才行。于是刘备很巧的碰到了徐遮,并召之麾下。在徐庶的谋划下,刘备军大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仁,直取樊城。可以说徐元直让饱受逃跑之苦的刘备尝到了胜利之果的滋味,那种感觉就像,飞上天。

消息传到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明原由后,用计把徐庶骗到了曹营中去。这对初尝胜果的刘备来说,那可受不了了,这等于是挖了他的心头肉啊,气得刘备命人欲把徐元直所经路途两边的树都砍了。所幸徐元直回过神来,策马回头向刘皇叔推荐了诸葛亮,否则三国不知要少了多少精彩。

在听了徐元直的建议后,第二天,刘备就带着关、张二人,心急火燎的去拜访智囊中的智囊:“卧龙”,也就发生了被后来传为一段佳话的“三顾茅庐”。

《三国志.诸葛 传》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第一次,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不巧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失望而归。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第二次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留下一封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的信后,三人怏怏而回。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恳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应允了。那年,诸葛亮27岁。后来我们都知道,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刘备从此走了上坡路,建立了蜀国。

二、诸葛亮三请而出的原因大家可能有疑虑,纵观历史,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是主动去领导那毛遂自荐的,都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况且诸葛亮还是个成大事的智谋者。为什么他这次这么婆婆妈妈,故意让刘备多次请他呢?有人说,诸葛亮避世于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只想要一个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想过在诸侯里面闻名显达,诸葛亮是被刘备一而再再而三的诚意打动了。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是被诸葛亮的客气话迷惑了。如果一个高人真的想避世于林中、置身于世外,岂会总是把自己的才华自比于管仲、乐毅?又岂会与好友辩时局于草庐中?

但为何诸葛亮还是故意让刘备多次请他才出山呢?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1、抬高自己的身价,突显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可以说诸葛亮在经过前人对自己的包装,可以说在刘备心里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刘备对自己有种渴求的欲望。如果此时诸葛亮很容易就被刘备请出了山,反而会在刘备心里形成一个落差。因为人都是这样的,认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也不会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前面那么多人说把你夸上天了,怎么你很好得,一得就得到了?前面是不是只是噱头而,是刻意引起我的注意呢?所以这时的诸葛亮必须把自己端起来,吊足了刘备的胃口,牢牢抓住刘备的心,让自己在刘备心中分量更大些。

那诸葛亮就不担心刘备打退堂鼓?因为此时的刘备,可以说身边没有好的谋士,他是求才若渴,久旱盼甘霖啊。而且经过前人的推荐,此时的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相当高了,诸葛亮料定刘备一定会再来寻找自己的。

2、诸葛亮也想验验刘备的成色。

虽说刘皇叔宽厚仁慈、礼贤下士的美名天下皆知,但百闻不如一见,是真是假,当面验验货,比道听途说来的真切,毕竟是自己要 “托付终身”之人。作为一个顶级谋士,诸葛亮故意让刘备三顾茅庐,实际上也是在考验刘备的耐心,检验刘备的人品。毕竟如果以后辅佐了刘备,但是刘备如果跟袁术之辈一样,压根不听自己谋士的话,那么自己的谏言不但得不到采纳,反而有可能丢了“卿卿性命”。所以诸葛亮在考验刘备是否可以给予他足够的信心,让他可以一直效忠于刘备。正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才让诸葛亮看明白了他的为人处世,让他愿意一直跟在刘备身边辅佐他。

而且当时的 刘备,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的,还在诸侯里面被大家叫做英雄,在民间声望很高,足以见刘皇叔的为人处世是非常的宽仁和忠恳,对待老百姓也是非常的慈祥,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君主愿意多次前去拜访,这一点也是让诸葛亮甚是感动。

3、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被珍惜。

生活中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是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哪怕是一分钱,你在用的时候都会很谛慎;而如果是意外之财,是捡到的钱,你就会毫不犹豫地用掉它。这就是人们都知道的一个道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在人们所追寻的欲望中,他们常常会认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越是容易得到的往往越不去珍惜。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一样的道理,人们对于那些太容易得到的感情,或是送上门来的感情,通常都是不屑—顾的,在他们看来,没有感受追寻的过程就得到的感往往是廉价的。

所以如果诸葛亮太容易被请出山,就会在刘备心里产生“徒有虚名、追名逐利”的疑虑,哪怕是有一丝丝的这种想法,都会对寸功未建、寸威未立的诸葛亮来说,后期刘备集团对他的计谋的执行,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说诸葛亮在这里用了一点欲擒故纵的技巧,适当地给自己放一个度,让刘备更加珍惜自己,对自己绝对地信任,对自己的计谋,有绝对的执行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总结“三顾茅庐”可以说不仅仅是体现出了诸葛亮欲擒故纵的智慧及试探诚心的谨慎,也体现出来了刘备的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虚心求才的优秀品质。刘备虽说一直寄人篱下,但好歹也是皇叔,也是曹操口中的“英雄”,能做到如此礼贤下士,也是难能可贵了。所以,刘备从一个集市卖草席的,变身成一方诸侯,最终建立蜀国。他的成功,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Hash:ccb6dc3d68df4e8358872a76945d5a2a2f936013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