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师生吗,能讲一个他们的故事吗?

中师生,七八十年代的中等师范毕业的老师,也是“娃娃老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农村小学、初中任教,当时,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破瓦房,回家返校靠步行,家长尊重,孩子喜欢,和村民关系也融洽和谐。

记得初中时,我们班的“学霸”叫李菲菲,不但学习好,人也机灵,她当时想上高中考大学,可家里兄妹四个,都在上学,她家里是老大,父亲就让她考中师,当时她是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的,记得拿到通知书时,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有的只是乡亲们的祝贺和同学们的羡慕。

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到一个边远乡村小学,离家40多里,每月挣的工资都用来供二弟和三妹上学,然后,二弟毕业后,又和她一起供三妹和四弟上学,多年后,三个小弟妹都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她才有了自己的生活。

她在那个小学工作时结识了一个民办老师,后来就结婚了,家就在她教书的那个村。丈夫家兄弟多,他们只分到了两件破瓦房,接着有了两个孩子,生活拮据而艰难。

九十年代中期,丈夫下海去了广州,有了工作,每月都寄钱回来,生活开始好转。好景不长,命运总是在捉弄人,放出去的鸽子飞不回来了,丈夫成了公司主管后,提出了离婚,并派他弟弟带回一万元……

这时的李菲菲也没了当年的机灵,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她只是把送来的钱叫人还了回去,然后,吃住在校专心教学,并一心一意供自己俩孩子上学……

岁月的年轮在她的脸上刻下的是皱纹,是沧桑,是不愿回忆的记忆。后来听说他前夫事业做大了,想给她点补偿,她严辞拒绝。

有一年同学聚会,我们几个中师生也参加了,我们显得寒酸,但同学们都主动和我们拉家常,说往事,都很尊重我们。有人提议,让当年的“学霸”李菲菲讲话,记得她脸涨得通红,说话也不顺溜,同学们还是给了她长时间的掌声。

一心教学,别无他求,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教书育人,无悔一生。

岁月流年,当年的中师生已过天命之年,快退休的人了,他们曾是乡村教育的脊梁,用自己的青春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岁月如歌,当年的中师生芳华已逝,他们牺牲了自己幸福,成就了农村孩子的未来。

你好!感谢邀请!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师毕业生,英语教科研(后面简称“我”)很高兴有机会来讨论这样的话题。讲好中师生的故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敬礼,一代中师生!传扬当年一代“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天空”中师情怀。

楼主其实提出了两个设问。关于第一个设问,答案再清楚不过,因为我就是当年一代中师生的一员。至于第二个设问,我还真想分享一下第一年执教的一些趣事。

一九九一年七、八月期间,我们这一届毕业生的公费定向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分配会原来的属地县任教。我自然就被安排到老家所在的平原乡,再由乡教办进行具体的分派。最后,按照通知要求,我在一所村小任教,从此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

先说一下那所村小吧。学校的名字叫“北坑小学”(上图是学校最近所拍照的),这是因为所在的村就叫“北坑村”。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学校还是有比较多的学生,五年级就开设有两个教学班,一个班大约40名学生,其他年级的情况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学校的师资力量没有所谓的雄不雄厚的说法,大概有十多位老师吧。不过,这些老师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要不就是民办代课老师,要不就是接班顶替来的老师。所谓接班的老师是指当时国家允许公办教师退休以 后可以让其子女顶替其岗位,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样的老师没有国家干部身份,只能享受职工待遇。说白一些,在当时,即使是一个文盲,照样可以通过接班顶替的方式实现人民教师的梦想。看到近些年北大清华高材生、硕士、博士应聘中学的消息屡见报端,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正如有很多人把那个时候的中师生描述成天使一样,飞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三尺讲台、默默奉献青春,让中国的基础教育迸发出磅礴奋进的力量,这种说法对于整整一代400多万的中师生群体而言,我还是非常认同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扎根于偏僻的乡村小学,还是更加像一颗渺小的种子,自身散发出一点点希望之光而已。

当年的我刚好19岁,也就是现在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再加上那时候的人比较弱小,走上讲台仍是一个挑战。幸好,读师范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就会像安排工作一样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那时候的实习,还真是实实在在地跟班实习,吃住都在实习学校。我和另外二十多位来自同一个县的毕业生一起在一所中心小学进行整整三个月的跟班实习。正是因为经过了三个月的正式实习,当我开始教学的时候,自然也就较为顺利。

一切都是开始,一切都是陌生。为此,第一年工作反而成为我长期以来觉得有生之年中一段有滋有味的好时光。下面就简单回忆一下仍留下印象的一些内容:

第一,语文教学

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对我而言还不算太难,基本上能够较好地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期末考试的时候,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平均分在全乡各小学排名中还算比较靠前。或许,这样的成绩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二,自得其乐

这一年,我能够自得其乐,也能够与学生同乐。有的时候,上语文课休息期间,我会带上我的吉他,弹奏一些自己都觉得不太好听的歌曲。不过,这段时间是我这一辈子中有过吉他弹唱的唯一一年。

第三,家访

工作之余,不时地跟别的老师一起去家访。那时候的家长实在是好淳朴,非要老师吃了点心才能够离去。

第四,集体用餐的余韵

学校的老师不多,离家较远的住宿老师就更少了,大概有5位老师。或许是为了方便大家,也或许是学校的一个传统,住校老师集体用餐。其中,有一位老师就是顶替他父亲接班的。他根本就不会教书,但是学校的师资就这么几个人,他也照样要上课。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的人做饭可好吃了。每天清晨,他早早地去村上唯一的一家肉档买一些肉来煮粥。那种鲜美的味道仍然还挂在我的唇边。可惜的是,这样的吃法总要钱吧。大概早餐0.8~1.5元左右,还有午餐和晚餐,至于具体多少钱是不记得的,需要多少钱直接在学校财务那里扣除了。假如一天需要3~5元的生活费的话,估量一下就知道一个月大概要多少啦。现在的我倒是算不明白,因为我人生中领取的第一个月工资是91元。

第五,自学

这或许是我第一年的教学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开启了我前行而不迷茫的方向。按照当时的政策,公费定向的师范生必须服务地方教育8年(具体不详),不用说什么工作调动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就连参加考高也是不允许的。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据说也有一些通过人际关系搞外调或者转行到政府部分工作。

对于一个年轻人,尤其是本身中考成绩拔尖的人而言,置身于一个如此偏僻的乡村小学通常来说就是一种折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途。一首歌名为《敢问路在何方》的歌曲成为当时我内心的呐喊,歌词还在脑海中余韵袅袅:你挑着担,我牵 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说实在话,那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这是蒋大为唱的呢。

上大学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因此,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利用时间自学,主要是学习高中的课本知识,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希望能够参加高考。可是,这样的机会一辈子都没有等到。

总结一下:作为当时一代中师生的其中一员,我第一年的教书生涯基本上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仍然保持着青年人常有的追求和梦想。为此,我敢说我的青春不后悔。

Hash:d411ebd1a5a6747a586b5355a6e99ae64de84a13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