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遗产景点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

导读:潮汕文化遗产景点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 1.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 2.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3. 潮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4. 潮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 潮汕地区文化遗产 6. 潮汕物质文化遗产 7. 潮汕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8. 汕头的世界文化遗产 9. 汕头潮阳文化遗产 10. 潮州的世界文化遗产 11.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1.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

  广州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1.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器乐有粤胡、秦琴、琵琶、扬琴、洞箫、喉管、笙及木鱼、铃。  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狮舞  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3.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粤绣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5.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象牙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读音是cháo zhōu zì diǎn。

拓展资料:

《潮州字典》是在宋朝 公元1106年编写的。当时的宋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汉化当地的原著居民,编写的一本汉字作意,当地语言发音的规范读音字典。

潮州话,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保存了大量中原古汉语的语言成分,古朴典雅,已被语言学家们公认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本网站旨在将潮州话的语音、词汇等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化,使其语言特点不至于由于文化交融和时间流逝而丧失,同时方便不同人群查询、学习、研究的需要。 潮州文化作为世界遗产中独特的一部分而广为知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网站,更好地向世界推广这种独特的文化。

3. 潮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潮汕的风俗有游神赛糖狮、分家风俗、青龙庙会、奉财神、送春篮、吃年夜饭、祭祀、元宵插榕、穿蔗巷、饶平彩青、祭拜“五谷主”等。潮汕民俗繁多,而且,这也是潮汕人一直骄傲的地方。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盐灶拖神等等习俗。

潮汕人在农历二月初一,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后陇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赛糖狮”民俗活动。鹤陇赛糖狮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鹤陇盛产甘蔗,每年在冬季糖寮榨甘蔗之后,就会用红糖和花生制成供品敬奉神明。而狮子形态 猛,能坐镇山埔保丰收,所以供品都做成了狮子形状,祈求神明保佑作物丰收。因此,这里很多人家都会制作糖狮。

潮汕的家庭有分家的习俗,指把一个家分开,分成若干个家。一个完整的家解体,几个新的家庭成立、诞生。分家,主要是分财产。财产中,主要分固定资产和资金,即父母的积蓄,父母的私产。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潮俗“分家”从仪式到内容等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潮汕地区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向有奉拜“财神爷”的风俗。民间的传说财神是范蠡,传说奉拜“财神爷”,能招财进宝,生意兴隆,于是,这一天的商户“老板”、“头家”们,大办“三牲”礼品,虔诚跪拜,祷告许愿,举拜时人们常常用一截大木炭来插香,因在人们的意念中,“炭”的正音与潮语的“赚”谐音。传说宴席越丰盛,请的人越多,今后生意越是发展兴隆。

送春篮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谓春篮(木盛)是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木盛)”。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木盛)中,然后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这就是俗称的“送春”

4. 潮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的女儿也应该继承遗产!

我国遗产继承法规定,遗产继承分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和第二顺位继承人。

第一顺位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儿女。

第二顺位继承人为:兄弟姐妹。

所以,潮汕的女儿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合理合法的法定继承人。她们应该享有同潮汕儿子们同样的继承权利。

5. 潮汕地区文化遗产

“瑞”rui读音,r音不要翘舌,发潮汕八音的第四音。

6. 潮汕物质文化遗产

潮俗分家指的是同一家庭里的兄弟分家,姐妹们是无权参与的。潮人大都聚族而居,家族观念浓厚,一向重视家族血缘关系,以义族为正统,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昔年,一般不准许女子赘婿,族内若有单女户,得将女儿出嫁而另择族内子弟过继,以保持族内血统纯正。潮人把女儿叫做“走仔”,长大了要嫁作他人妇的,是要“走”的,不具备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和赡养的义务,故有“惜外孙无洝(án)吞”一说。

分家的由来

民国以前,潮汕人崇尚大家庭,重视礼教家规。宋、元、明、清诸朝,多有数代同住,不行分家的大家庭。世俗以家口大,同住的辈数多为荣誉。有四代同堂,甚或五代同堂者。凡一大家庭中,先提分家者即被视为“败家精”,也有不能同甘苦共富贵之嫌,是要受到家长斥责和乡人讥议的。只有极少数开明的父母主动要求分家的。民国时期,政府曾倡导分家。解放后,政府大力提倡小家庭,打破宗派房界观念,反对联宗汇族活动,家庭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而出现变化,分家之俗深入民心。

分家的时间

父母在选择为儿子分家的时间,是很讲究的,认为“年头分家利阿兄,年尾分家益阿弟”。这虽是有不够科学的说法,但却体现了父母对儿子的平等对待。因此,虽然农历六、七月有“粗月”之说,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将分家的时间选择在一年的中间,即是农历的六月。因为六月也正好是“柑分瓣,柚分片”的时间,分后同样发达。在六月里择定吉日进行分家,寄托着父母对儿子分家后的期望:不论大细同样都要发达。

不过,在“多子多福”的年代里,不少家庭都生育有多个男孩,要在六月里择定一个吉日,不免要有不“相合”的,有不少地方便把分家的最佳时间约定俗成 在农历的六月十五这一天,再取这个月的中间一天,寓意兄弟同同好;有些地方如揭阳等地,则选定为六月初一,取义于分家后有好的开头。何况潮汕地区还有这样的说法:“初一十五,做事免翻簿”,也就是说,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这两个日子里,不管办什么事都可以甭择日。选定六月初一或六月十五分家,其理由也在于此。当然,也有人是择定五月或八月等其他的月份进行分家的。

分家的主持者

分家仪式一般由母舅主持,这叫做“母舅看外甥,个个一样亲”。如遇特殊情况,主持人无法由母舅充当,就要从“家后”(母亲的娘家)另选一个人来代替。这主持人的身份,说明潮汕民俗具有昔年的母系血缘观念遗风。分家需要“中人”,即公证人,这一般由分家方面家族中的有威望的“老大”(长辈)充当。同时请来伯父、叔父等当监督人,以防止父母偏心或兄弟仗势强占。

分家的程序和内容

分家前,父母要同儿子一起协商,议定财产分配方案,若儿子中尚有未结婚者,可留给其用于娶老婆费用的同等价值财产,也可协议向已婚的儿子摊派现金,作为未婚儿子的“老婆本”;若有未出嫁的女儿也可以此方式,留些财产或摊派些现金作为未出嫁的女儿的嫁妆费用。余者,按儿子的人数将财产分成同等数量的分数。此外,又因潮汕地区有“大孙当尾仔”(即长孙相当于细的儿子)之俗,倘若有可能(家财较多)的话,在分配财产时,也可分一份或半份财产给长房大孙,但没有硬性规定,应视其各自的家庭情况而定。

财产的分配,在田地归集体所有之前,主要的有田地、房屋和农具、家具等财产,均以儿子数平均分配。父辈如若有欠下债务的,也要通过协商,分配给儿子偿还,这就是所谓“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但是“十指伸出,也有长短”,财产的分配也不可能完全是平等的。例如房屋的分配,通常是长子分得质量最好的大房一间,长子以外的依次分配,分到幼子往往是“厝头厝尾”之类的小屋,故有“尾仔弟分厝耳”之说。

倒是田地的分配,若是未婚的“尾仔弟”则可优先选择一份最肥沃、离家最近的田地。田地归集体所有之后,未婚的“尾仔弟”也就没有此优先权了。不过,长子通常要分父母结婚时用的旧家具,以示继承父母的“衣钵”,长子以外的倒是居多可以分得新的家具。财产的分配必须写入《分家书》,要用毛笔和丝棉纸等韧性较好的纸书写,文字应简洁易懂,不能有模棱两可的文句,并按儿子数誊写,每人一份,由父母和上述有关人员签名加盖指模后,交由儿子各人妥善保存。

财产分配好之后,有些地方还要择吉日分灶,父母一边做“四句”,一边从原大家庭的炉灶里取出燃旺的木炭或柴火分给各个儿子,点旺各人的新炉灶,并用此火种做第一顿饭,以此象征“薪火相传,代代不灭”。儿子各人的岳父家,也要在这一天送来各种厨房用品,而且是越早越好,据说岳家最先送达的,旺气就最先归他这一家。

父母赡养问题

分家之后,父母该由谁来赡养?在潮汕地区也是有比较统一的例俗的。

分家之后,父母有的轮流到各个儿子家吃饭,俗称“食伙头”;有的则别起炉灶,子弟们则需逐月向父母交纳一定的谷、钱。如果祖父母尚健在,其赡养依附情况与父母大致相同,也有协商各自负责赡养父母或祖父母的情况。如果家中尚有女儿未出嫁,则由父母安排或她们自选寄附一个兄弟生活,但往往小姑子的待遇很差,潮俗有“姑嫂死不相送”之说,因此小姑子们往往愿意与自己的父母同住同吃,如果 父母“食伙头”,那么也愿寄附这一家兄长。

其他成分的家庭成员,依附情况由大家协商安排。亲戚接待一般是轮流,轮到就要负责安排伙食。例如两兄弟,可以兄为单日,弟逢双日。也有的是选择性与亲戚“相行”、“交陪”。分家后逢年过节或者是有喜庆宴请的,均应请父母(包括祖父母)团聚进餐,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和孝敬。

关于分家的公平性

不可否认,分家是不可能完全公平的,也有的父母确实是偏向,就像老一辈说的“十指伸出有长短”。一般来说兄弟们在分家前关系都是十分要好的,也不会计较太多的物什,倒是妯娌们为争点物什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有的因此弄得有了间隙,埋下积怨,由女及男,弄得兄弟不再“相行”,故有“潮汕无好兄弟”一说,实是妯娌们所致,至少是重要的因素。故兄弟和好一般来说妯娌不能太计较一点小得失,这一点很重要。

正如分家时“老大”的两句“开头白”所说,“骨头会生肉正切要”。分家之后要靠自己的奋斗开辟一番新的天地,不能只守住父母的那点财产,这才是最重要的。

分家之后,要负责赡养父母,照顾妻儿,把一个家庭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分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确立新的各自独立的经济关系,而是要男人们独立负担相应家庭社会责任和义务。

7. 潮汕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彭姓是当今全国第39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49%,约630万人。 潮汕人 口中有约7.4万多人。其中汕头中心城区约300O人;潮阳1.4万多人,潮南6000多人,澄海1500多人,南澳约200人;潮州湘桥区1200多人,潮安2200多人,饶平黄冈、所城等镇700多人;揭阳市区3000多人,揭东3000多人,揭西3.5万多人(住五云、河婆、上砂、棉湖等镇),普宁3500多人,惠来神泉、惠城等镇约700多人。此外,原属 潮汕 的陆河县约7万人,丰顺县约3万人。

篯铿——彭姓的祖先

黄帝第三代孙颛顼帝,当时有一个地方,名叫岂鼓邑,邑里的人会制造宫廷鼓、战征鼓、报晨鼓……因此,这个地方人们叫他岂鼓邑。邑里的人能制造鼓类,经济收入就比较多,相对地生活比别的地方好,比较富裕,便也招来了很多麻烦,不良游民时常成群结队到这里来侵扰滋事,掠夺财物,弄得岂鼓邑的人,生活不得安宁。

尧帝在位时,对于岂鼓邑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十分关心,寻求防御对策,便出榜招贤。当时有名叫篯铿者,他挺身而出,向尧帝请缨,他的办法是建议筑城防卫。这个建议得到尧帝的采纳,结果取得成功,功绩很大,尧帝十分欢喜,十分敬重篯铿,封他为武安君,管理这一城池,并把岂鼓邑改名为彭城,号大彭氏国。

岂鼓邑为什么要改名为彭城?这与岂鼓邑人会制造鼓类有关。大凡擂鼓,都是要“三通”的,击鼓时发出的响声是“彭、彭、彭”!因此,如果把“鼓”字右旁的“支”字去掉,加上三撇,便成为“彭”字,恰恰与响声吻合,很有意义,从此,岂鼓邑更名为彭城,委任篯铿为彭城的地方长官。城里的人对镀篯铿的敬爱,改称他为彭铿。彭铿是大彭氏国的创始人,是彭氏的开基祖。

彭祖——华夏民族高寿的象征

篯铿,自从尧帝封他为彭之后,历任商朝守藏史、周朝柱下史,相传他享年八百高寿,是中华民族长寿文化当之无愧的始祖。

篯铿在任守藏史、柱下史时期,经常接触了很多书籍和事物,潜心精研了数以千计的养身医学经典和经验,终于总结悟出了“导引术”、 “膳术”、 “房中术”、 “炼丹术”等价值无与伦比的精神物质财富。后世的人都把他奉为中国 饪、中华气功开山鼻祖,长寿的象征。

篯铿的故乡在四川省彭山县(1990年彭山县政府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彭祖寿星节)。篯铿是颛顼帝的7世孙(黄帝——昌意——颛顼——称——卷章——重黎——祝融——吴回——陆终——篯铿)。

彭氏有这样家族的史歌:我们祖先是篯铿,颛顼七世孙,唐尧时代人,姓公孙,建彭城,授封武安君。彭城是徐州,历四千年,商爵贤大夫,周赠柱下史,寿届八百始脱红尘,古今第一人。

缅怀甘肃陇西堂,淮阳子佩公,汉封长平侯,护社稷,绩丰功。唐朝构云公,朝礼部侍郎,江西吉水人,芦陵世家风。宋代震峰公,潮惠著迹,史册流芳,奕世耀千秋。

彭延年——入潮开基祖

彭氏发祥于四川省彭山县彭祖之故乡。历史上有两次大迁徙:第一次在陶唐时代,大约公元前2340年前后遭陕西犬戎战乱而迁徙;第二次在商朝时代,大约公元前1282年前后,商朝武丁大破彭氏国,彭氏族人被逼从彭城逃散,分布于其他地方。

据有史可考,彭氏在汉朝时代,有彭子佩被封长平候,其子孙聚居于甘肃陇西。至唐彭构云任礼部侍郎,其子孙居于江西吉水。到了宋朝彭震峰(彭延年),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任广东潮州刺史时,携眷来潮,落籍揭阳浦口村,从此子孙蕃衍,分布闽粤各地,彭震峰便成为彭氏南徙闽粤的开基祖。彭震峰刺潮有政绩,为民浚义井36口,勤劳修堤,不避矢石平佞乱,曾出使契丹,76岁辞职,居潮州金城巷。有一次,他涉游到榕邑,在揭阳浦口停舟,钟恋这个地方的河山,遂创家园于揭阳官溪浦口。

震峰有六子:铨、镃、锐、钺、(钅营)、(钅监),后代子孙分住于潮惠各地,如:揭阳浦口、赤浦;揭西五云、黄京浦、新寨;潮州浮洋、江东、归湖;潮阳仙彭、窖墘、龙港;普宁南山、圆峰;澄海东陇;海丰桥东;陆丰水唇、河田;丰顺龙岗、(阝留)隍;大埔茶阳,以及广州南海、兴梅和海内外各地。

8. 汕头的世界文化遗产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支,是广东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用潮州方言演唱,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潮剧传统剧目由宋元南戏、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构成。剧目多达2000多个。潮剧表演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其唱腔曲调优美,为曲牌联缀体制,潮剧有传统曲牌200多支、乐曲1000多首。

潮剧演唱用真声,唱念用“古谱”“二四谱”,古腔韵味浓郁。曲调多姿多彩——轻三六调,优美柔媚;重三六调,庄穆端正;活三五调,休戚凄怨;反线调,轻松诙谐。打击乐器均有定音,伴奏有复调和声之美。潮剧以语言优雅通俗、唱腔优美抒情、行当分工严密、技巧优美丰富见长,被誉为“南国鲜花”和“艺苑奇葩”。

揭阳山川灵秀,人文蔚茂,历史悠久,成为潮剧这一最具特色之传统文化诞生、繁衍、发展、兴盛的一方宝地,清朝末年进入鼎盛时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揭阳潮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揭阳潮剧团不断探索潮剧发展新途径,推陈出新,演出了许多质量上乘的潮剧,其中有30余台保留剧目。

如大型历史剧《丁日昌》《春草闯堂》《秦王李世民》《段红玉》《父子三登科》等。这些潮剧以其精湛的演技,出色的舞台表演效果而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2008年,新编历史潮剧《还官记》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剧本一等奖、剧目一等奖,2010年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优秀剧目奖;2011年新编历史潮剧《沉浮记》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剧目二等奖。

2015年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大型现代潮剧《烽火揭阳》,被省文化厅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广东省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七部戏剧之一,是全省市级院团唯一入选的剧目。

2019年6月,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为原型,排演的大型现代潮剧《大国赤子》,在全市巡演8场,全市超过6万党员干部观看演出,盛况空前。

9. 汕头潮阳文化遗产

我国知名的剪纸之乡有:

1、仙桃:

仙桃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亚洲体操之乡、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中国黄鳝之都。

2、潮阳:

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东晋咸和六年年置潮阳县。英歌舞、剪纸、笛套音乐是潮阳文化艺术的“三瑰宝”,列入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南平: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剪纸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

4、漳浦:

漳浦县,闽南金三角南部县份,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沿海县,唐垂拱二年置县,明以后素有“金漳浦”美誉。漳浦县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5、仙游:

2017年,仙游县被列入国家园林县城。2019年1月9日,凭借剪纸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0. 潮州的世界文化遗产

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潮州文化是汉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在历代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汉文化。潮汕文化的流行主要以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为发源地和集中地;梅州市的丰顺县、惠州市的惠东县。

11. 潮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潮州有两种文玩比较出名:

1、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广东省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它应用广泛,题材丰富,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都是其常见的表现题材。

Hash:4022b2ff1ae42471b222e4af67d67b6d9454101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