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故里的景点 戚继光故里游记

导读:戚继光故里的景点 戚继光故里游记 1. 戚继光故里游记 2. 游戚继光故里作文600字 3. 戚继光故里游记作文 4. 参观戚继光故里 5. 戚继光故里的诗句 6. 戚继光故里游后感 7. 戚继光故居在哪里? 8. 戚继光故里简介事迹

1. 戚继光故里游记

三屯营是明代蓟镇总兵府驻地。

三屯营镇位于迁西县西部,为明代古镇——蓟州镇府所在地,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设总兵府,镇守16年。三屯营镇府始建于天顺二年,十分简陋。隆庆二年戚继光被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他到三屯营六年后,“三屯营始辟城”,并重建了镇府。经戚继光重建的镇府位于三屯营城中心鼓楼西侧,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屯营城中之城。据戚继光撰写的《重建三屯营镇府记》记载,新镇府前门外达通衢,两侧各有次门,门前有高大影壁。府前东西两侧各有桓表,其间为广场,场中可容千马。次门内,有车候厢房和钲鼓亭台。入仪门,有甬道直通大堂。堂列五楹,衡高台广,台下可容数千人。大堂后有层楼,楼后为牙舍。大堂之左为一般官吏居住之地,牙舍之右为图书府,其前斋有亭池,斋右为习射之区。整个镇府雄伟壮观,装饰华丽,为明代典型的府衙建筑。雕像是后人为纪念他修建的。

2. 游戚继光故里作文600字

威海地界上,有不少姓戚的人。提到戚姓家族,人们大多知道明朝时登州(蓬莱)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根据记载,戚继光家族最早是因为有功被封到登州,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落户胶东。

(烟台蓬莱的戚继光故里)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明朝显赫一时的登州戚姓家族,到了近代,风光不如以前。相比之下,倒是威海的戚姓家族,一直子孙兴旺,并且人才众多。

跟蓬莱的戚姓家族类似,威海的戚家也是在明朝时到当地任职而落户的。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威海卫的千户戚林,原系江苏省兴化县南新庄人,是威海戚姓的始祖。而今,威海附近名字中带有“戚”姓的村子,大多是戚林的后人。

到了明末清初,威海戚姓家族走出了一位名人,名叫戚崇进,字仲升, 威海城里人。自幼爱读书,后考中拔贡。1648年(清顺治五年)任陕西郃阳县知县,继又代掌同州印篆。后调任直隶雄县(现在的河北雄县)知县。

3. 戚继光故里游记作文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蓬莱水城小海东侧的水师府内。水师府是一座中轴对称的二进式仿古建筑,正厅与东西厢房三间有回廊相连接,占地3220平方米。建于1992年6月,1995年7月对外开放。纪念馆共设六个展厅,采用了壁画、浮雕和泥塑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立体、直观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戚继光山东海防备倭、闽浙沿海抗倭、蓟州边关戍守、案头著书立说等历史画面,让人们从中领略一代名将的照人风采。戚继光纪念馆已成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基地。

第一展厅 群英聚会

这里是“群英聚会”厅。

各位来宾,中间端坐这位就是一代名将戚继光,身边站立的是与之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他们志同道合,在长期战斗生涯中,成长为一代英雄。

戚继光在我国东部沿海抗倭十五年,平定自元朝末年以来侵扰中国沿海达二百年之久的倭患,使我国的万里海疆重得安宁。他镇守蓟州十六年,完成了东起山海关,西到石塘岭两千多里长的城防工程,并创立了后勤部队--军营,采用了各个兵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新战术,使边塞内出现了长期未有的太平景象。

戚继光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史称“三朝虎臣”,征战42年。他的声望誉满华夏,威震域外,是一代名将。他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写出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 在《四库全书》辑录的中国古代二十部兵书中,唯他占有两部。在我国军事史上,著名将领多无兵书,能写兵书的又多非名将。从秦汉到明朝的两千多年间,著名将领而又有著名兵书的只有戚继光一人。他还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儒将,留有《止止堂集》诗文集五卷,丰富了我国的文学遗产宝库。

戚继光一生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赤诚为人,精忠报国,得到了人们一致的信赖与支持。

戚继光爱兵如子,体恤士卒,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他特别重视部队建设,为选精兵三次亲去义乌,招募彪悍的矿工和农民为“戚家军”的骨干。

请各位参观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 将门出骄子(前院西厢)

南侧: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其六世祖戚详跟随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斗争中,戚详戮力三十年,后在远征云南时阵亡。为追念他的开国功业,明朝政府授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继光生于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11月12日)。童年时代的戚继光读书之余,最愿做军事游戏,用泥巴砌城墙,堆砖瓦为营垒,削竹剪纸作旗帜,由他充当指挥,孩童时代的戚继光即显示出非凡的才能。

戚继光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教和师导,平日戚景通教他读书、写字、讲兵法、习武艺,希望他长大后能成就一番功业。他还有一位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老师名叫梁 ,对他深爱严教。10岁时,他母亲去世。生活的磨砺,使他学深志成。后来,他在一本兵书的扉页上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

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17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分管屯田事务。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戚继光任中军官,率山东六郡卫所戌边镇守蓟州,每年正月赴边戌守,晚秋才能回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正是他这一时期军旅生涯的写照。(期间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10月,他参加山东乡试,考中武举。此处引诗是《年谱》嘉靖三十年,诗题作《马上行》,开头二字为“岐路”。但在戚继光自己编撰的诗集《横槊稿》中,此诗题为《马上作》。开头二字为“南北”。该诗排列在南方抗倭时期的诗作中。何以有此不同呢?我们的推想是,戚继光调到南方后,在驱驰征战的岁月,不免联想起登州戍蓟的经历,重忆起这首得意之作。而此时他已经从北方来到南方。为使这首诗完整地概括出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涯,自然应作“南北驱驰”。后来他编辑诗集,便以这首改后的诗为准,列于抗倭时期的诗作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北侧:水城练兵。往年,登州海防卫所残破,军无训练,戚继光到任后,振饬营伍,整修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使当时一伙懒散之士为之大振,卫所风气大有改观。借此转机,戚继光在水城大练其兵,在陆地、海上训练士卒,严整军纪,造就了一支得力的抗倭军队。至今,蓬莱阁东侧、丹崖山上仍然留有后人为他树立的阅海操碑记,以志其练兵之功。

请各位参观第三展室。

第三展厅 沿海备倭(前东厢房)

北侧: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6月,戚继光晋升为署都指挥佥事,督山东备倭事,管理三营(登州营、文登营、即墨营)二十五卫所,设署于登州太平楼前。戚继光的防地是一片辽阔的海域,西到黄河口,南至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包括山东半岛北、东、南绵长的海岸以及沿海大大小小的岛屿。戚继光对山东沿海进行了全面治理。整修卫所,加固台墩设施; 饬营伍,严明军纪;清理粮钱,惩治豪强;巡视海上,严守营卫。千里海疆遍留他的足迹,使营卫成壁垒,将士志成城。山东沿海成为当时沿海各省最为牢固的防线。

南侧: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7月,戚继光奉调去浙江抗倭,任浙江都司佥事。第二年7月诏升为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参将。他始终以整肃军威、严明军纪、拯救黎民于水火为已任,同叛军通倭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同新任总督胡宗宪一起,把徇私枉法、排斥异已、克扣军饷、虚报战功、受贿通倭的叛军乱党分子全部剪除。

请各位参观第四展厅。

第四展厅 驰骋浙江(后院东厢)

南侧: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28岁的戚继光奉调江浙战场之后,率军驰骋疆场,打了许多漂亮的大胜仗。首战高家楼,倭寇仍认为明军涣散,战斗力薄弱,竞敢明伙执仗地向明军冲击。戚继光见此情景,大喝一声,跳上高台,连发三箭,三个倭寇头目应声倒地,倭匪仓皇逃跑。高家楼首战告捷。

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最突出的战绩是台州大捷。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春夏之交,倭寇乘船数百艘,总数一两万人侵犯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分别侵占栅浦、桃渚、海游等地。总督胡宗宪命戚继光火速援台州。戚继光率军昼夜兼程,5月下旬,逼近被倭寇包围的桃渚。桃渚在台州东北50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形势非常险要。当时倭寇围攻桃渚已经一个多月,全城危在旦夕。戚继光命令军队四面埋伏,又命令数十名火铳手暗地进城,沿城墙布满旗帜,巧布疑兵。23日倭寇攻城,看见城头旌旗蔽天,以为戚继光大兵已经入城,仓皇退却。败敌在退却时,遭到城外伏兵的袭击。戚继光命将士分兵进击,全歼逃匪。

桃渚解围。戚继光率军到海门卫与谭纶会师,命令将士在河中打桩连船,堵塞倭寇出海的退路。倭寇只好船泊牛桥。戚继光命令兵分三路,合击牛桥。倭寇进退无路,戚军放火烧船,倭寇大船32艘被烧毁,倭匪全军覆没。

第四展厅 义乌募兵

北侧:戚继光在浙江打了不少胜仗,但

是,实践中戚继光也深感困难重重。特别是原来的兵卒怯懦无能,贪生怕死,关键时刻最怕短兵相接。戚继光认为,要提高战斗力,非改变士卒的素质不可。必须建立一支敢打敢拼、能打硬仗、能够连续作战的精干队伍。他上疏募兵,亲赴义乌,招募勇敢的农民和彪悍的矿工3千人,建立了戚家军。

在训练戚家军时,戚继光根据江南地方多沼泽、水田,作战时大部队不容易展开阵势的地理特点,创立了新的战术,“鸳鸯阵”法,规定十二人为一队,前一人是队长,后面两人执藤牌,两人执狼筅,四人持长枪,后两人是镗钯手兼火箭手,最后一人是伙夫。这种阵法短小精干,灵活机动,很适合南方的地域特点。

在水师建设上,他在台州就地取材,建造大、中、小战船44艘。大船“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作战。中船“海沧”,行驶灵活,多用于海上追击,犁沉敌船。小船“艟 ”吃水浅,灵巧快捷,适宜追赶倭船和浅海进攻。戚继光把这支船队分为前、后、左、中、右五营,成为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

请大家参观第五展厅。

第五展厅 勇往直前(后院西厢房)

南侧:“戚家军”在浙江严惩倭寇,迫使倭寇向南逃窜,福建告急。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家军入闽作战。第一大战即横屿之战。横屿是宁德县城东一海上小岛,隔岸十里,满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一片淤泥。岛上居倭千余人,四周散居一万多人,便于彼此呼应声援。戚继光审慎分析敌情,订出 密作战计划。落潮之前,戚家军乘夜分坐轻舟抵近横屿。潮退之后,戚继光命将士摆成鸳鸯阵法,把稻草从船上抱下来,一捆捆铺在烂泥上,沿着铺好的稻草匍匐前进。戚继光亲自击鼓为战士助威。将士们奋勇冲向倭寇阵地,展开了攻坚战和肉搏战。横屿之战不过三个时辰,大获全胜。被倭寇霸占肆虐三年的横屿岛,被戚家军一举攻破。

北侧:戚继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在紧张的战斗间隙里从事写作。他根据作战实践,写成了两部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的发愤之作。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他在浙江舟山岑港抗倭受挫。他一边认真总结经验,创立新战术,一边撰写兵书。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12月,创造鸳鸯阵,著成《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镇守蓟州时写成的。戚继光的军事论著与军事思想,是中华民族武库中的瑰宝。

戚继光还在戎马倥偬中赋诗作文,留下了诗文集《止止堂集》,其中《横槊稿》上卷收录200余首充满爱国豪情的优秀诗篇。

请各位参观第六展厅。

第六展厅 威震边关(后殿)

西侧:蒙古族蓄谋南侵,明朝对北方的防务成为万历以前历代皇帝的应急大事。曾有十名戍边将军因防守不力被朝廷斩首。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奉调北守蓟州,先任神机营副将,后改为总理蓟、昌、辽、保练兵事务,节制四镇。(戚继光把守蓟州与平倭寇做一比较,甚感有五难:一难官场多风险;二难北方边防废弛,两千多里城墙既矮又窄,年久失修,残破不堪,难以防范;三难蒙古骑兵数万直入,疾若劲风,难以抵挡;四难敌在北,我在南,北风卷地,胡尘蔽天,火器逆风不得发;五难边敌来去无踪,而边镇号令不一,关键时刻不能做到齐心协力。)他从浙江召回旧部三千人。浙江的戚家军开到塞北这一天,天下着倾盆大雨,浙兵列队站在郊外,从早晨一直站到中午,军容严整不乱。边塞将士看了无不咋舌赞叹。

在解决蒙古族与明朝这一边塞矛盾中,戚继光采取了以防为主,间或出击的方针。(恰逢谭纶调任蓟辽总督,戚继光得到他热诚的支持与荐举。)隆庆三年(1569)二月,戚继光升任总理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在连年整修、加固山海关至石塘岭长城的基础上,他提出蓟镇将士四事并举“修敌台、练战、营田、种树”。单修敌台一项,共建敌台1093座,在二千余里长城上台墩耸立,雄伟壮观。隆庆二年(1568年),朵颜部首领长昂、董狐狸犯关,青山口一战,戚继光大胜而归。

在军队建设上,他采取车兵、步兵、骑兵、辎重兵联合训练,协同作战,以墙(城墙)、台(敌台)、堑(战壕)综合防守的方针,全面治军,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朝参知政事张居正的支持,并得到隆庆皇帝的赏识,表彰他“素有威名”。

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戚继光因功升右都督。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二十三日,董家口一战,戚家军追出塞外150里,生擒长昂之弟长秃。长昂、董狐狸等2000余人带着礼品前来请降,戚继光同副总兵史宸亲临喜峰关相见。戚继光从战略上考虑,释放了长秃,致使长昂从此罢战。

万历七年(1579年),戚继光战功显赫,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东侧:戚继光一生可谓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在浙闽抗倭期间,身先士卒,每战皆捷。饱受倭寇之害的广大人民,对戚继光的英勇无畏和光辉战绩,表示由衷的感谢。打胜仗以后,百姓郊迎十里,献果慰劳。在他扫平倭寇奉调北上,镇守蓟州时,百姓又扶老携 幼送出十里。

戚继光镇守蓟州16年,防线东起山海关,西至石塘岭,2000余里的边防线,直接拱卫京城北京。他克服种种困难,练兵、练将、修筑长城,革新武器装备,真正在京师北大门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保持了边境安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蓟州人民对戚继光特别敬仰。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给事中张鼎思代表一部分*佞小人弹劾戚继光,说他不宜于北,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将戚继光调往广东。离任那天,蓟州百姓依依不舍,哭泣送行。后来又勒石颂其功德。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戚继光因旧病复发,再次上书请退,明政府允其辞官回乡养病。十月回归蓬莱,亲友迎于郊外。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初八日,回故里仅仅两年,一代英雄溘然长逝,终年60岁。英雄的豪气和民族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游览蓬莱时,十分景仰戚继光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和丰功伟绩,有感而发留下诗篇:

真临仙阁凌虚地,

来读苏公海市诗。

不羡群仙浮海日,

却思戚帅筑城时。

4. 参观戚继光故里

不知道您喜欢什么风格的旅游景点呢。我大概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蓬莱这几个著名的景区吧。

首先以蓬莱阁为中心,它是蓬莱的标志,历史久远,属于文化博物馆类型的,有兵器,船只,石碑等等吧。和蓬莱阁通票的是田横山,它的特别之处就是有一个栈桥可以直通海边,与沙滩不同,海边全是石头可以赶海。田横山往西就是海底世界,里面不管有海洋生物,还有一些陆地上的,种类齐全,各种动物,美人鱼表演等等。

蓬莱阁往东海边像葫芦一样的景区是八仙渡也叫八仙过海,就是介绍各个仙家如果渡海成仙的故事的,里面是各种塑像有点庙宇风格。

八仙渡的对面呢就是三仙山,它不光有那个出圈的妖娆大佛,主要是打造北方宫殿与南方私家园林相结合这么一个主题。确实和南方的苏州园林很像,走到哪里都是一副风景,又让你觉得好像是到了北京故宫,登上庙宇宫殿极目远眺还能看见欧乐堡。电视剧外交风云还在这取过境。

离开蓬莱阁景区往东一定距离往东就是欧乐堡。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欧式风格的游乐场。它里面除了常见的过山车,水上乐园之类的,以恐怖为主题的城堡有好几个。

还有一处景区不太出名,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但我还是想介绍一下,因为不是冲景区而是冲着人。它就是戚继光故里,戚家军在历史上真的是战无不胜,在这里建议大家去看看,了解了解关于戚继光和他妻子的故事。之前忘记说了,戚继光故里这边晚上有夜市很热闹。

距离蓬莱市中心有点远的,就是西虹市首富的拍摄地文城城堡。这个我就不多做赘述了。就是一个欧式建筑,外交风云关于法国的部分就是在这个拍摄的。

以上是关于景点的介绍

下面简单说说交通吧。

到蓬莱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从烟台乘坐火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蓬莱南王站,火车票价十几块钱,然后从南王可以乘坐公交也可以打车,打车费用十几块钱就够了。

第二从烟台北马路汽车站就在火车站西边,出了火车站就能看见,乘坐汽车二十分钟左右一趟流水发车,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有两个站点下车,东站和终点站,终点站下车的话汽车里面就有专门的旅游公交车,下车就能看见。汽车票价是二十几块钱。

第三从烟台蓬莱机场下飞机坐机场大巴到达蓬莱汽车站,然后可以做汽车也可以打车,打车到达景区也就是十几块钱。

关于住宿

最佳的住宿地 就是蓬莱老汽车站附近,这边都是小型旅店,从这去海边步行不用三分钟,到蓬莱阁,三仙山步行不用超过十分钟。吃饭,购物可以说都在家门口。距离老汽车站十字路口往南走几步就是锦江,七天连锁之类的经济型酒店,总之这条街上都很方便。

关于饮食除了海鲜,不得不说蓬莱小面,到蓬莱不吃小面绝对是遗憾,只有我们当地的正宗,出了蓬莱这一片就再也找不到这个味道了。还有就是小面是早餐,只有早上有,过了中午都很少能买到了。

蓬莱不大,它小的好处就是去哪都很方便,但是您别小看小。它会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让您有满足感,会让你觉得不枉此行的。

5. 戚继光故里的诗句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6. 戚继光故里游后感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 心中最甜的果实……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7. 戚继光故居在哪里?

古时灯洲府是蓬莱

蓬莱市,是山东省烟台市原代管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境北部,北临黄海、渤海。辖区陆域面积1007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2018年)。截至2018年末,蓬莱市辖5个街道、6个镇。

蓬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历代名胜古迹100余处。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莱阁和建于宋庆历二年(1042)的蓬莱水城,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戚继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苑动物园等旅游景点。

8. 戚继光故里简介事迹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在蓬莱这座海滨小城,时间就像开启了0.5倍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一种慢生活状态。湛蓝色的天空,若能遇到雾气天,还能看见八仙渡海口处雾气缭绕,胜似仙境。

《八仙过海》的传说在这里流传,海上丝绸之路的痕迹也可在这里寻得。蓬莱阁的一侧建有一座“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让我们跟随张超老师一起走进博物馆,了解登州丝绸之路的前生与今世。

蓬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一座以古登州港及其出土古船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旅游、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专业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诸多在登州河道挖出的古物,大到古船,小到陶碗,在古物的身上缠绕着贝类的身影,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

戚继光故里

相信大家对戚继光一点都不陌生,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一度出现在教材课本上,这一次让我们走进“戚继光故里”,聆听抗倭英雄戚继光戎马一生的故事!

戚继光故里位于烟台市蓬莱市,是戚继光所居住的戚府。迈进戚府的门槛,古朴的建筑跃入眼帘,两座御赐牌坊“母子节孝”和“父子总督”坊气势恢宏,雕镂精细,令人赞叹不已。戚继光故里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向游人讲述抗倭英雄戚继光灿烂的一生。

蓬莱阁

蓬莱,是传说中的三大神山,“八仙过海”的传说便起源于此,蓬莱阁更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之一,于蓬莱阁,享“人间仙境”。

蓬莱阁内部由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体和附属建筑共同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登蓬莱仙阁,于观澜亭,看海上日出,远眺黄、渤海分界线,看黄色与蓝色两股海水泾渭分明,令人叹为观止!

Hash:7bd07e94a87a7b8998a86b86fcd6be6c02efc08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