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佩达旅游 克莱佩达地区

导读:克莱佩达旅游 克莱佩达地区 1. 克莱佩达地区 2. 克莱佩达县 3. 克莱佩达港口是哪里 4. 克莱佩达港 5. 克莱佩达地区面积 6. 克莱佩达是哪个国家的 7.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

1. 克莱佩达地区

一战战败后失去的领土:

一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凡尔塞条约割取了德国1/8的领土,约8.8万平方公里: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二战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二战前德国的领土略少于47万平方公里(1936年),二战后为35万平方公里

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割让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划归现在的捷克等地。

5、苏占东德和英美法占西德分别独立

6、柏林分区占领,英美法控制的西柏林成为飞地。

————————

【主要地区简介】:

(一:阿尔萨斯)

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面积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万(1982)。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二:洛林)

洛林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首府为南锡(Nancy)。现今的洛林(Lorraine)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上洛林自12世纪起习称“洛林’。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夺取了境内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并入法国版图,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1940年~1945年又为德国兼并;1945年法国再度恢复了对洛林的主权;今划分为默兹、摩泽尔、默尔特-摩泽尔和孚日四省。洛林大区传统工业为采石、玻璃和水晶制品、伐木和造纸业,现代工业为钢铁冶金、汽车制造业(奔驰汽车公司驰名品牌Smart汽车制造厂便设在该大区 、电子制造业(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JVC、Panasonic、Toshiba等均在此落户),化学工业亦非常发达。洛林大区是法国第一大棉花、煤产区,第二大钢材和木料产区、第三大啤酒、油菜和奶酪产地,全年可生产约460亿千瓦电,全年可生产350万立方米的木材,140万头牲畜,可生产全国76%的煤。

(三:石勒苏益格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最北部的州,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人口: 277万。北临丹麦,西面是北海,东面是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是下萨克森州和汉堡。州府是基尔。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州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德国的北部省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介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在历史上,是荷尔斯泰因公爵领地。此外,劳恩堡公爵领地以及前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也位于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内。石勒苏益格公爵领地自丹麦战败于普奥联军于1866年后年起属于德国。而北石勒苏益格——即今天丹麦的南日德兰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次公民投票后宣布加入丹麦。

(四: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 (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 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西里西亚分属波、德、捷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入波兰,小部分属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

(五: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 (德语: Ostpreußen;立陶宛语: Rytų Prūsija 或 Rytprūsiai;波兰语: Prusy Wschodnie;俄语: 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 — Vostochnaya Prussiya;英语:East Prussia;荷兰语: Oost-Pruisen;西班牙语: Prusia Oriental) 是普鲁士王国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鲁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而南部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

东普鲁士在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在1875年,该地的人口中,有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的立陶宛人。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变成共和国。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有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 (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波兰,东普鲁士回归德国。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 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六:苏台德地区 )

苏台德地区 (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 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严格地讲,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区:(1)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苏台德山脉所在地区,(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奥雷山脉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地区。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奥属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 著名的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克罗姆洛夫都在苏台德地区之内。

在第一次大战以前的数百年间,苏台德地区属于奥地利帝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土,该地区以将德语的居民为主,如奥地利帝国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帅、施瓦岑伯格元帅都源于此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归属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这350万并非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今奥地利全国的居民也就是700多万。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

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在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妥协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让纳粹德国占领该地。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德国战败,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当地的数百万讲德语的居民被驱赶到德国。

从1993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共和国。

2. 克莱佩达县

KLJ是立陶宛克莱佩达港的代码,位于立陶宛西部克莱佩达县,西临波罗的海,是立唯一的滨海县,其辖区内的城市有克莱佩达市、巴兰卡市、涅林卡市,以及西鲁特区、克列津嘎区、克莱佩达区和斯库达斯区。全县面积57.4万公顷,人口38.3万,是立陶宛最主要的旅游和休养地。

3. 克莱佩达港口是哪里

2015 年以前,立陶宛的天然气来源基本上都是从俄罗斯进口。但是,自从在克莱佩达建成离岸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后,立陶宛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才开始下降。

去年,立陶宛的天然气供应大约有26% 来自俄罗斯天然气管道,62% 来自克莱佩达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剩余的12% 均来自邻国拉脱维亚的储气库。

立陶宛宣布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其实就是以美国天然气来替代。而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想解决国内天然气供应不足问题,可以接受爱沙尼亚方面的提议,与拉脱维亚和北欧邻国芬兰在距离首都塔林不远的爱沙尼亚港口城镇帕尔迪斯基,共同建设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4. 克莱佩达港

立陶宛与白俄罗斯、拉脱维亚、波兰、俄罗斯接壤;与瑞典隔海相望。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立陶宛的人口大约300万,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首都 维尔纽斯,立陶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最高点海拔为293.6米,也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被誉为千湖之国,当然,欧洲的国家芬兰也有千湖之国的美誉,这些湖泊都是地质时期,冰川侵蚀积水而成的冰川湖泊,立陶宛多湖泊,号称立陶宛的国之黄金,也被誉为琥珀王国。

2018年,经济总量为532亿美元,人均GDP为1.91万美元,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连成一体,并拥有发达的公路网,正筹建于欧洲交通网联网的跨波罗的海三国的环波罗的海铁路和公路,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克莱佩达港是立陶宛的最大海港,与世界上200多个港口通航。

5. 克莱佩达地区面积

立陶宛是一个全国只有270多万人口的小国,但境内拥有大大小小10多个红灯区,因为在立陶宛,红灯区和妓女属于半合法化的。北约各国驻扎在立陶宛的官兵,甚至成为了常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2020年,立陶宛的GDP总量为588亿美元,从人口与经济总量来看,与我国一个三线城市的水平差不多。不过,立陶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俄罗斯来说,直接扼守了至关重要的波罗的海。众所周知,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大城市之一。

6. 克莱佩达是哪个国家的

克莱佩达港(KlaipedaPort)位于立陶宛,为波罗的海地区唯一不冻港。克莱佩达港是立陶宛最大港口,是亚欧交通走廊和波罗的海南北交通动脉的接合点,是立陶宛对外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和转运站。

自然气候

克莱佩达港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最冷1月约-2~5℃,最高7月约18℃。港口全年通航,必要时须破冰船协助。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经常有雾出现。全年平均降雨量约700mm。平均潮差约1~0.5m。

发达的铁路轨道系统

克莱佩达港拥有与独联体国家一样的铁路轨道系统,过去十年货运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是立陶宛最重要的工业和交通中心。集装箱铁路货车从成都经维尔纽斯到达克莱佩达港运行时间为13天。

港区分布及泊位、港口设施情况

克莱佩达港本港包括内、外两个港区:冬港(WINTERPORT)是克莱佩达的内港,岸线约1300m,最大水深约10m,有散、杂货等码头;外港有3个油船泊位,最大可靠2万载重吨的油船。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浮吊及装煤的专用设备等,其中浮吊的最大起重能力为50吨。大船锚地水深达35m。主要出口货物为石油产品、煤、石绵及金属制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机械、化工品及杂货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可安排作业,但应付加班费。

主要出口货物为石油产品、煤、石绵及金属制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机械、化工品及杂货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可安排作业,但应付加班费。

7.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

立陶宛常用港口:

一、克莱佩达:

克莱佩达港位于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 REPUBLIC OF LITHURNIR)西部沿海库尔斯基(KURSKY)湾东北岸,濒临波罗的(BALTIC)海的东南侧,是立陶宛的新兴港口。1

930年前称梅梅尔(MEMEL),后改为现名。主要工业有船舶修造、纺织、木材加工及造纸等。港口距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港约110n mile。

二、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在历史上,维尔纽斯曾因为各种政治及军事的原因而曾属于不同的国家。维尔纽斯是立陶宛的历史古都。一些历史学家确定,传说中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的时候,京城就在维尔纽斯和Voruta。

维尔纽斯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 。工业产品主要有车床、农机、电子计算器和电子仪器、纺织品、服装、食品等。市内有国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和师范学院,还有多座剧场、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三、考纳斯:

音译“考那斯”,立陶宛第二大城。在涅曼斯及其支流尼亚里斯河汇流处。人口40.5万(1985)。1920-1940年曾为立陶宛首都。陆路交通枢纽。河港。工业以纺织(丝、毛)、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机床、仪表、电机、无线电及电视工程)为主。还有化学、造纸等部门。设有工、医学院,还有艺术博物馆等。

扩展资料:

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

1569年与波兰合并成波兰立陶宛联邦, 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并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和东欧争霸,后由于国力衰退,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并最终遭到吞并。

1918年2月宣布独立,但在二战时又遭苏联吞并。

一站时被德国占领,1940年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再次独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Hash:24f67dd00f44e125cde17c2f8e83242c485f98a8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