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宫景点 -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

导读:秦始皇陵地宫景点 -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 1.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 2.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图片 3. 秦始皇陵的具体位置 4.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作文 5. 秦始皇地宫旅游景点 6. 秦始皇陵墓地宫介绍 7. 秦始皇陵地宫景区 8. 秦始皇陵景点介绍 9. 秦始皇陵主要景点

1.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

还是比较好玩的。

秦始皇陵地宫是指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秦始皇陵位置在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临潼区的骊山,也称骊山园。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经过专业人士的勘测已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大山丘里,因为下面有下水道,整体复杂,不敢贸然去挖;但在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在封土堆顶台及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都是矩形状。墓室在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2.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图片

秦始皇地宫之迷 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 宫墙坚固墓室未坍塌 在这次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地宫有道“防水大坝” 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 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说,《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段清波风趣地说:“秦人太聪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过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 宫内水银防腐防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刘士毅说。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物探同时还发现,地宫中有石质墓室的存在。 墓室只有东西两墓道 以前曾有媒体报道称,考古人员用钻探方法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在昨日的验收会上,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

3. 秦始皇陵的具体位置

秦始皇墓葬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4. 秦始皇陵地宫景点简介作文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天空中,小雨飘飘洒洒,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马俑。

下了汽车,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坑。这一刻,我惊讶地望着坑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它们高1.8到1.96米,一个个威武雄壮。

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这里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为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俑们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

不知不觉,我们又进入了三号坑。这里保存着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铜兵器。也有长着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显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不但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天下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还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古老文化增添了极大的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直到傍晚,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秦始皇兵马俑。

5. 秦始皇地宫旅游景点

全国有很多很多,粗略估计有上百座。我只是列举一些我所知道的(不一定去过)、对公众开放的古墓葬,已成为博物馆或封闭管理的景点。

受墓葬结构或墓室空间限制,有些不一定让观众走进去,但至少是可以 到墓室里面,比方说隔着护栏或有一定距离。

墓室只是墓葬的一部分,很多未发掘主墓室的墓葬,同样有封土、神道石刻、陵寝建筑、陪葬坑等遗迹可以参观,如秦始皇陵、汉唐帝陵等,从略。

下面按时代顺序排列:

一、 商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侯家庄西北岗王陵。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国博物馆)

河南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河南新郑郑王陵博物馆。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

湖北荆州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

江苏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丘承墩越墓)。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博物馆。

山西曲沃晋国博物馆。

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中国古车博物馆,已停止开放)。

陕西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院(秦公一号大墓)。

浙江绍兴印山越墓。

二、汉:

安徽亳州曹氏家族墓:张园汉墓(曹氏家族墓)、董园二号墓(曹腾墓)

安徽巢湖放王岗汉墓(巢湖市汉墓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暂停开放)。

重庆丰都汇南汉墓。

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广西合浦四方岭汉墓(合浦汉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王墓(满城县汉墓博物馆)

河北定州中山汉墓(定州石刻博物馆)。

河南永城芒砀山梁王墓:保安山1、2号墓,柿园汉墓。

河南新密打虎亭东汉墓(M1画像石墓、M2壁画墓)。

河南南阳武侯祠内汉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象鼻嘴一号墓(王陵公园)。

江苏徐州狮子山、龟山、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一、二号墓(在建遗址公园),土山汉墓(东汉彭城王墓,徐州博物馆),贾汪白集东汉画像石墓(白集汉墓陈列馆),铜山茅村东汉画像石墓。

江苏高邮汉墓(迁建,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辽宁大连营城子汉墓(大连汉墓博物馆)。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山东济宁萧王庄一号汉墓,

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山东曲阜九龙山鲁王墓,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

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乐山大佛景区旁边),

四川彭山江口崖墓(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

四川三台郪江崖墓。

香港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三、魏晋南北朝:

安徽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甘肃武威雷台一、二号墓。

甘肃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

甘肃嘉峪关新城果园墓群6号墓(魏晋壁画墓博物馆),

甘肃酒泉丁家闸壁画墓:5号墓和西凉王陵。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博物馆(暂未开放)。

河南洛阳北宣武帝景陵(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古墓博物馆,有大量古墓葬的复原陈列,从略)。

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

吉林集安高句丽王陵和贵族墓葬。

四、隋唐-五代十国:

青海都兰县热水吐谷浑墓。

陕西礼泉太宗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

陕西乾县乾陵陪葬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

陕西蒲城让皇帝李宪惠陵,玄宗泰陵陪葬墓高力士墓。

陕西乾县唐僖宗靖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

江苏南京南唐二陵。

陕西宝鸡李茂贞墓(大唐秦王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前蜀王建墓(永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后蜀孟知祥墓(和陵,暂不开放)。

五、辽宋金元:

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墓群:杨粲墓。

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

山西稷山马村宋金墓。

< p>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

河北沽源梳妆楼元墓。

六、明: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宗定陵。

北京石景山田义墓。

甘肃兰州肃宪王、庄王墓。

广西桂林靖江王墓。

河南安阳赵康王墓。

河南新乡潞简王墓及其次妃墓、丫环墓(潞简王墓博物馆)。

河南禹州周定王墓及其次妃墓。

湖北荆州湘藩献王墓、辽简王墓。

湖北武汉楚昭王墓。

山东邹城明鲁荒王及其王妃墓。

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M1(土王墓)。

四川成都蜀僖王、昭王墓。

七、清:

河北易县清西陵:光绪帝崇陵。

河北遵化清东陵:乾隆帝裕陵、慈禧太后定东陵。

陕西旬邑太村镇唐家村唐廷铨墓。

6. 秦始皇陵墓地宫介绍

相传秦始皇陵殉葬了很多稀世珍宝,所以为了防止后世人偷坟掘墓,秦朝在安葬秦始皇后杀死了几乎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造墓和送葬的(我的意思是把灵柩送进墓穴的)人全部封在了始皇陵中。所以我们只好推测。不过现在连秦始皇陵的具体结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推测也没什么依据,或许将来有朝一日我们发掘始皇陵后,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释

7. 秦始皇陵地宫景区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8. 秦始皇陵景点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百戏俑坑、石铠甲俑坑、曲江秦二世遗址公园、阿房宫。

9. 秦始皇陵主要景点

兵马俑是陕西西安的。

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

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

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其次是它的传神。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和生动。

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复杂的线条,流畅并富有韵律感,让人感觉到如真马一般,但却似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神马。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之一。

秦俑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精致的武官、发式和简单的躯 体。这些对比处理出于整体效果的统一,使形象既简洁又丰富,在朴拙中见精致,局部精细但不失整体的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成功地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一个陶俑和陶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可谓多种的刻画手段集于一身。

另外,兵马俑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彩绘的。很难想象坑中灰头土脸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军姿,那个场面是何等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秦兵马俑身上所绘的颜色并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配置,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

一般来说,兵俑大多是红色上衣配绿色或蓝色下衣,手和脸多用粉红,衣袖衣领多用绿色或赭石色,铠甲的甲钉多用黑色,连接甲片的线多用红色,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样式。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技巧,成为雕塑技法的补充手段,是秦俑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

Hash:760fff3800a0a1555df29cb18154daa537cab220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