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

谢邀

历史上把敌人转化为朋友的名人事例,除了齐桓公与管仲,李世民和魏征之外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两个:

1·廉颇和蔺相如

战国时候,赵国有个门客叫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他走上仕途之后,和将军廉颇同朝为官。

过了不久,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在渑池相会上,因为赵王身边有勇猛善战的廉颇和舌战群雄的蔺相如,才免受屈辱。回国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官位高过了廉颇将军。对此,廉颇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勇谋双全,为保卫赵国立了汗马功劳,是第一大功臣。他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从此,廉颇把蔺相如视为政敌,便隔三差五的找茬羞辱他,蔺相如便处处回避廉颇,以免发生冲突。结果还是不期而遇,一天蔺相如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最后蔺相如只好回府。廉颇得意的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认为自己的主人软弱,怕与廉颇结怨后受到连累,就纷纷提出要回家。

蔺相如笑着问门客:“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因为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二,孟尝君释冤

战国时候,孟尝君是齐宣王时候的宰相。孟尝君虽然身为相国,但他平易近人,与下属关系处的很融洽,彼此如同知己朋友一般。

后来,孟尝君被罢免宰相官职,削官为民,举家从齐都迁到封地薛居住。和孟尝君同朝为官的朋友,对他开始躲避不及,恐怕受到牵连,有的甚至以怨报德,说孟尝君的坏话,落井下石。孟尝君对这些人恨之入骨,就把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所作所为记在本本上,等找机会秋后算账。

再后来,孟尝君又恢复了宰相职位,在返回临淄城这天,他的朋友谭拾子问孟尝君说:“你官复原职后,打算怎么处置你怨恨的人?”孟尝君说:准备把他们都杀了吗!”并拿出了竹简上记得500人黑名单。

谭拾子摇摇头说:“君如富贵,就会有人争先恐后地来靠拢;君如贫贱,那些人就争着离去了,这是社会上的常情常理。让我拿市场来打个比喻:早晨市场上人很拥挤,晚上市场上人就空虚,这并不是人们早晨喜欢市场,晚上就厌恶市场.只是因为早晨市场上有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奔赴那里。晚上市场没有东西了,所以大家都离开那里,希望您不要怨恨他们。”

于是孟尝君就从木简上全部划去了五百个他所怨恨的姓名.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故事讲到这里。懂得了“削牒释怨”的道理,对有权有势之时,家中朋友门庭若市,一旦无权无势,往日的“好友”都敬而远之的现象,也就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人与人和国与国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利益面前能互相利用就是朋友,反之,就是仇人。

这正是:朋友是朋(有),“有”则朋,没“有”则不朋。

亲戚是亲“齐”,“齐”则亲,不“齐”则不亲。

历史上把敌人转化为朋友并加以重用的,应该说没有,因为地位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朋友。

收服并重用,这种事情很多很多的 尤其是在打天的过程当中。

就说西汉时期的,刘邦收了韩信。韩信本来是在项羽手底下当兵的,结果嫌给的职位低,跑了,被萧何给举荐给刘邦,虽然被轻视了一次,不过重用之后的战绩,历史上记录的清清楚楚;

再说东汉末年,曹操收服并重用的了张辽(不仅仅是曹操重用,曹丕时期也很重视),结果,张辽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其官位一路上升,尤其是其在对战东吴方面,孙权背叛曹魏之后,抱病的张辽到前线达前线,还是击败了孙权,基本上就相当于孙权的魔咒了。张辽死后谥曰刚侯,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再说说唐朝李世民,除了魏征之外,李世民很多手下都是一路收服过来的,秦琼、程咬金、牛进达等人,原先瓦岗寨,后来跟着王世充了,再后来投奔的李世民。尉迟恭,参加刘武周起义,攻陷了唐多个城池,并且抓了一批唐朝的官员,被李世民收服之后,获得重用,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还有很多这种例子。

Hash:7fe1be2879cabd3e36f58a5b144da34c2d38b4d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