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镇开发为旅游景点 随着古镇游的兴起,各地都在加强本地的古镇开发
导读:将古镇开发为旅游景点 随着古镇游的兴起,各地都在加强本地的古镇开发 1. 随着古镇游的兴起,各地都在加强本地的古镇开发 2. 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起主导作用 3. 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 4. 将古镇开发成为景区,有人认为 5. 古镇旅游要想独具特色,突破重围 6. 古村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 7. 古镇旅游兴起的原因 8. 古镇在旅游开发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9. 古镇旅游的兴起 10. 随着古镇旅游的流行,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古镇的开发
1. 随着古镇游的兴起,各地都在加强本地的古镇开发
铜仁古城保护条例
(2021年10月29日铜仁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2021年11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保 护
第三章 管 理
第四章 利 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铜仁古城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铜仁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铜仁古城是指位于铜仁市中心城区内,三江汇流处铜岩周边的东山古建筑群、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江宗门半岛既有建筑群,大江坪半岛、五显庙半岛规划控制区域。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条 铜仁古城保护坚持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分类保护、合理利用、多方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铜仁古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古城保护利用、监督管理、规划管控等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
市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城乡建设、消防、规划、城市管理、民族宗教、教育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碧江区人民政府、古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古城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的铜仁古城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统称古城保护机构),负责古城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实施古城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组织编制古城保护名录、建立档案、设置保护标识、明确保护责任单位;
(三)负责古城公共基础设施和有关建设、修缮、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会同碧江区人民政府、古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建立古城保护共管共建机制;
(五)与古城保护管理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铜仁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制度,设立由文物、文史、规划、设计、古建、消防、园林等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咨询专家库。
古城保护机构和有关部门编制或者修改古城保护方案、保护名录、规划,以及建设管理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未经论证、评审或者论证、评审未通过的,不得进入决策程序。
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依法举报或者劝阻破坏铜仁古城的行为。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投资、资助、捐赠、设立公益性资金、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古城保护、利用、研究等活动。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碧江区人民政府、古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铜仁古城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每年端午节所在周为铜仁古城保护宣传周。
第二章 保 护
第九条 铜仁古城实行分类保护,从严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重点控制历史建筑形态、结构和传统民居的风貌,全面保持既有建筑的风貌特征,不得擅自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大江坪半岛、五显庙半岛规划控制区域内的建(构)筑物高度、体量、外观形象等应当与古城建筑风格相协调,符合古城整体风貌。
第十条 铜仁古城保护对象包括:
(一)周逸群烈士故居、飞山宫、川主宫、东山寺、古城墙、 城门、古码头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包括其范围内的朱家大院、罗家大院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
(三)逸群小学、东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
(四)摩崖石刻、牌坊、亭阁、古井、古树名木;
(五)书院、文庙等既有建(构)筑物;
(六)传统地名、历史建(构)筑物名称、商业老字号;
(七)铜岩、东山、江宗门半岛、大江坪半岛、五显庙半岛等景观风貌;
(八)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对象。
第十一条 铜仁古城保护对象实行保护名录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已经批准公布的保护对象,直接列入保护名录。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保护对象的普查和保护名录编制、修订工作,对需要列入保护名录的对象提出建议名单,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后,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对象,可以向古城保护机构建议列入保护名录。
第十二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对列入保护名录的保护对象建立档案、电子数据库,进行动态监管。保护对象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使用现状、历史沿革、名人轶事和文化艺术特征等;
(二)普查、研究获取的资料;
(三)测绘、设计信息资料;
(四)修缮、保养过程中的图文和影像等资料;
(五)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
第十三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对保护对象分类设置含有数字信息的标志牌,标明保护对象的名称、年代、保护范围、保护责任单位、重点历史信息等内容。
标志牌的设置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与古城风貌相协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损坏标志牌。
第十四条 铜仁古城保护对象实行保护责任单位制度,保护责任单位由古城保护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和保护需要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配合古城保护机构收集、研究保护对象的有关历史资料、文献和实物,并接受其监督;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 铜仁古城内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保养由使用人负责,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保养由所有权人负责。
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修缮、保养能力的,古城保护机构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所有权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由古城保护机构进行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禁止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第十六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权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保护和管理责任,并设置保护责任公示牌。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古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护力度和检查巡查频次,督促所有权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安装消防、安防、防雷、防蛀等设施。
第十七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不改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制定历史建筑形态和构造图集,明确高度、体量、外观形象、色彩、材料、细部特征、工艺手法等要求。
历史建筑形态和构造图集应当经专家论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由古城保护机构公布。
第十八条 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民居,其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合法、安全使用,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传统民居损毁,不得擅自拆卸 筑构件,不得破坏建筑物主体和改变原有风貌。
传统民居有损毁危险的,其所有权人参照历史建筑形态和构造图集要求进行维护和修缮,资金确有困难的,古城保护机构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九条 铜仁古城内既有建筑应当按照原有风貌特征进行维护和修缮。除既有公共建筑维护和修缮由古城保护机构负责外,其他既有建筑维护和修缮由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负责。
第二十条 铜仁古城内建(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公共设施确需维护、修缮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有关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古城保护机构的意见。
建设单位在维护、修缮施工前,应当将有关手续报古城保护机构备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施工中,应当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并接受古城保护机构监督。
第三章 管 理
第二十一条 古城保护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安全规范、文明有序、干净整洁、便民利民的要求对铜仁古城进行管理。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运用铜仁市大数据平台,建立包含保护名录、历史文化、业态项目、旅游活动、消防安全等内容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古城管理工作智能化水平。
第二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会同古城保护机构加强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检查、督促消防安全责任单位、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建立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敷设管线,使用不燃、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古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加强对古城消防安全的日常巡查工作。
第二十三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加强对古城内装修装饰行为的监督指导,制定管线管道、店铺门面、广告招牌、景观灯光、空调外机、遮阳棚(伞)等装修装饰标准。
给排水、消防、电力、通讯等管线设施应当入地埋设。入地埋设确有困难,需要采用架空或者沿墙敷设的,应当与古城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四条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铜仁古城内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督促责任人落实环境卫生责任,保持古城干净整洁。
第二十五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加强对铜仁古城内举办民俗、节庆、演出、影视拍摄等大型活动的监督管理,督促承办单位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维护现场安全秩序。
第二十六条 古城保护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定期集中办公制度,对铜仁古城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修缮、装修、经营等有关事项开展政务服务,制定车辆通行、货物运输等便民措施,为居民和经营者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第二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铜仁古城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除建(构)筑物;
(二)乱搭建、乱堆放;
(三)在建(构)筑物上刻划、涂污;
(四)损坏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五)擅自移植、修剪树枝等损害古树名木生长;
(六)破坏消防、安防、防雷、防蛀等设施;
(七)随意丢弃垃圾、排放生活污水或者超标排放油烟;
(八)露天焚烧沥青、橡胶、塑料、皮革等产生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的物质;
(九)升放孔明灯;
(十)抽打陀螺、甩响鞭;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 在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除适用本条例第二十七条 定以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使用明火;
(二)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三)擅自拆除传统民居;
(四)开山、采石、取土等破坏东山山体的活动;
(五)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六)储存、使用燃气;
(七)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利 用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铜仁古城资源,根据功能规划布局,明确区块业态,发布禁止类、限制类、鼓励类经营项目目录,制定鼓励类项目奖励政策,推动古城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
第三十条 铜仁古城内文物保护单位在保障文物安全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依法进行保护性利用。
鼓励依法利用具备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第三十一条 铜仁古城内历史建筑在不改变主体结构、外观风貌以及不危害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除不得开设大型餐馆外,可以进行活化利用。
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展示非遗项目、开展民俗表演、开设中医药馆等,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第三十二条 鼓励利用铜仁古城内的传统民居开设传统商铺、传统工艺作坊、客栈、茶室等经营服务场所,展示原有居民生产生活形态。
第三十三条 鼓励、支持组织和个人在铜仁古城内依法从事下列行为:
(一)开展古城游、红色游、文化游等特色旅游;
(二)开设博物馆、非遗馆、图书馆、美术馆、陈列馆、纪念馆、科技馆;
(三)开办红色革命教育、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研学、培训机构;
(四)建立影视制作、文艺创作等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五)制作、销售、展示传统手工艺品、民俗工艺品和纪念品;
(六)经营传统中医药、健康养生行业;
(七)经营特色美食、民宿、茶艺、酒吧;
(八)组织赛龙舟、傩戏、龙灯钹等民族民间文艺表演;
(九)其他有利于古城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传播的活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由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一项规定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处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违反第三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违反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违反第六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六)违反第七项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焚香烧纸的,由消防救援机构处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相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22年1月10日起施行。
2. 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起主导作用
蒙自尼苏小镇占地面积500亩,共有369户人家。距蒙自市行政中心6公里,紧靠天马路北沿,交通畅达,是蒙自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尼苏小镇原为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第一、二、三村民小组所在地。因原居住村民98%为彝族,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故起名尼苏小镇。近两年,小镇以“美丽家园”建设为契机,打造成为以少数民族风情和特色建筑为主题的旅游区。将居住、商贸、旅游较好地结合,是传承发扬彝族尼苏支系民俗风情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心。
尼苏小镇位于“两海”(长桥海、大屯海)之间,呈正东正西摆布,区位优势凸显,距市中心10公里。西面紧靠大屯海高原湖泊景观带,东面为长桥海湿地公园及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以北5公里为蒙自火车北站,以南8公里为蒙自汽车客运站。无论从游客的集散,自驾车的抵达,旅游路线的安排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尼苏小镇属“新建式古镇”,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古镇的依托的情况下,以当地文化为背景,以建筑文化为平台新建出一座以古镇来彰显当地特色文化,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建设。现着重开发彝族文化传习馆、尼苏特色餐饮区、彝族服饰文化、饰品购物区、酒吧、咖啡馆、茶馆区、民居客栈区、特产直销店、水上娱乐等旅游产品,以商业区“汇聚人气、拉动经济、带动就业”。
3. 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
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
其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大多由商业发展而来;而古城是一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规模最大,并常常有城墙包围;古村落规模最小,为农业人口居住。
古镇是古代文化的外在承载体,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研究中国建筑,历史,人口,风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将古镇开发成为景区,有人认为
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苏州旅游业已经成为整个城市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本地城市发展的潜在资源。尽管旅游景点很容易被忽略,但是他们出名并不意味着品味低下。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强化和提升旅游地的价值,这也是促进地方城市全面发展的关键。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城景区。这一人文景观开发潜力巨大,旅游动力突出,更将展现出更多的文化魅力。或者是促进当地城市发展的关键,每年的游客人数也很多。
5. 古镇旅游要想独具特色,突破重围
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这条河,把“围剿”的国民党军远远 在身后。
沿着习水县土城古镇的老街行走,穿过女红军街的小巷,拾级而下,便到了当年红军一渡赤水河的一个渡口。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围剿”红军。中央红军计划由赤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月28日,红军在土城东北3公里的青杠坡与尾追的川军发生激战。敌人后续部队增援上来,形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
67岁的林成英住在土城古镇的老街上,她的公公何木林是红军,江西会昌人,1935年在青杠坡战斗中受伤,被当地人搭救后留下。
“他谈起当年的情形就说,战斗很激烈,不少战友牺牲,他多活了几十年,最大愿望就是死后葬在青杠坡。”林成英说。
战斗进行中,中央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原定计划,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由此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29日凌晨,红军开始撤离土城,并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上下渡口等处,利用从群众征集来的架桥物资和船只,一渡赤水河,以新的进攻姿态出现在川南。
蒋介石在恐慌中重新调整部署,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边境。毛泽东却指挥红军杀了个回马枪,于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向东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3月16日至17日,中央红军由茅台及其附近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再次击破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遵义一带的企图。
三渡赤水后,红军再次出现在川南,蒋介石急忙调整部署,企图将红军聚歼于古蔺地区。毛泽东当机立断,毅然决定回师东渡,夺取战略主动权。红军于3月21日至22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回贵州。
此后,红军急速南下渡过乌江,兵临防守空虚的贵阳,又向云南挺进,直逼昆明,随后巧渡金沙江。
“从此,中央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中写道。
6. 古村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
淀山湖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与上海青浦区的交界处,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
淀山湖的周围有很多古镇,如金泽古镇、朱家角古镇、、周庄古镇、新场古镇等。这是因为淀山湖本身就是古太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水草丰美,河网密布,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古人“择水而居”,自然就形成了这么多古镇、古村落等。
7. 古镇旅游兴起的原因
因为这里历史悠久循着历史的脉络走来,榆林像一篇史诗,无声地记录着王朝更迭、金戈铁马、英雄豪情、过往繁荣;它像一架桥梁,无言地连接着榆林的过去与未来,更凸显着这座古城里蕴藏的岁月故事,流淌的历史烟云,记载的风雨沧桑。在这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古城的兴起,使得一颗塞上明珠熠熠生辉。
8. 古镇在旅游开发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山西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
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五 年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现已开放的视履堡、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体院落为前堂后寝式布局,不同身份人的居所和不同功能的院落均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巧妙布设在有限的空间中,不仅体现了功能齐全、成龙配套的实用性,而且形成了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艺术构架。巧夺天工的三雕装饰品俯仰皆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花草、珍禽瑞兽、历史典故等在古代匠人的精雕细琢下,定格成一幅幅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希望、或勉励自身、或训诫后辈的美丽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王家大院自1997年开放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2002年初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王家大院以其雄浑磅礴的规模气势,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并赢得了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为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2013年灵石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了静升古镇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创建标准,完成了5A提升规划,成立了静升古镇王家大院景区管理委员会和静升古镇王家大院投资开发公司,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面推动静升古镇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工程实施,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充分的晋商文化特色小城镇,使之成为灵石文化旅游的集散地,灵石文化旅游新地标平方米以上。
9. 古镇旅游的兴起
龚滩古镇和我去过的所有古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依山而建,所以有类似洪崖洞一样的效果,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里面因为山形而特有的小景也不错,各种山泉水叮咚叮咚,节假日不至于人挤人。
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 重庆 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
10. 随着古镇旅游的流行,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古镇的开发
沙溪古镇位于苏州市太仓市,由太仓市沙溪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成立于2009-10-28,注册资本为20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毛卫红,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320585000112434,注册地址为太仓市沙溪镇西市街61-63号,经营范围包括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民间工艺、民俗文化项目的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及设施的管理、经营;旅游业务咨询服务;经销工艺品;停车场管理服务;批发与零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
Hash:505eebc969f29c515d51bffaa6cffc823675135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