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老婆是谁

王国维与罗振玉,两人一生关联甚深。
因了《人间词话》和投湖自尽,王国维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罗振玉的名字则少见人提起。所以先来说说罗振玉为何许人也。
罗振玉(1866-1940)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淮安。自十六岁考上秀才后,两试不中,就此绝迹科场。他对中国古文化的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
罗振玉第一次看到甲骨文的残片,是在《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家中。对刘鹗而言,这只是他藏品中的一件,但是罗振玉看后激动不已,这是罗振玉进行甲骨文研究的缘起。接着他请人特地到河南安阳殷墟,收集挖掘了上百片甲骨文。后来,罗振玉在日本京都一住八年,当时同在京都的还有王国维一家。那时罗王二人日日里都在辨识甲骨,后来罗振玉写出了《殷商书契考释》,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专著。他是世界上识认甲骨文字字数最多的人,由他识认的甲骨文字就有五百多个,他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甲骨文写书法的人。中国有三个人研究甲骨文是最出名的,被并称为“三堂”,他们是罗振玉、王国维和郭沫若,若论成就,罗雪堂应在王观堂、郭鼎堂之上。
1908年,汉晋木简出土,是罗振玉最早对其进行了整理,他还刊印了已被欧洲人掠走的敦煌石室藏书中最精华的古本和佛经。在清室降旨烧毁内阁大库档案时,档案典籍本已给了故纸商,罗振玉出了三倍的价格全了回来,一共8000麻袋,这些都是后来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所以说罗振玉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史上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罗振玉和王国维都是留恋清室的人,罗振玉曾跟随溥仪从天津到旅顺再到长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对罗振玉有所提及,但在他所忠于的末代皇帝心中,罗振玉一直没什么重要的地位。这点从溥仪对他的描述可见一斑。
罗振玉一生最大的成就其实是发现了王国维。他们的故事,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8年,罗振玉在上海办农学社和东文学社,王国维其时正在上海时务报馆当杂工,一日,罗振玉偶然看到王国维写于折扇上的咏史绝句,极为欣赏,认定此人日后必成大器。那年王国维21岁,罗振玉33岁,两人此后多年都不曾分开。罗振玉去苏州做师范学堂监督,王国维同去任教;罗振玉入京任学部参议,在其保荐之下,王国维也一同入京做了学部图书编译局的编译。
辛亥革命之后,两人均留恋帝制,不愿改朝换代,于是二人一同东渡日本,在日本京都一住经年。王国维原本是研究元明通俗戏曲和西方哲学的,在京都的日子中,他受罗振玉影响,改而研究中国历史和古器物学,正是这番经历,使他也成为了近代甲骨文研究的三大家之一。王国维家境不如罗振玉,在日本时经济上常要罗振玉接济,所以接到英国人哈同的约请,王国维就返回上海编去了,那年是1916年。所以,从8年到1916之间的时光,两人都几乎是在一起度过的。而1916年之后,虽然人分两地,他们仍保持着频繁的通信,几乎每两三天就会给对方写一次信。
后来二人由君子之谊进而结为儿女亲家,但在1927年,王国维长子在上海病逝,罗振玉未打招呼就直接把病逝者的妻子,自己的三女儿带回了罗家,据说正因此事,两人友情断绝。
就在二人割袍断义的那年5月,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坊间传说纷纷,多有说王国维之死与罗振玉直接相关的。我认为,这些说法指的是断绝友谊让王国维心灵受到重创吧。
我想,人生的裂缝不是一日形成的,王国维先后经历丧子之痛、失友之痛,最后再来的,可能也是最大的哀痛,就是他心中的失国之痛,应该是屡 打击,才会轻生的吧。
从上面的记述,你一定可以看出,对两人之间的恩怨,我其实主要知道知遇之恩的一部分,对于二人如何结怨,其实所知甚少。不过我想,有些事,就算是当事人可能也无法说清。就如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两人曾那样亲近,可是后来也是一样恩断义绝,到底所为何事,可能也是难说得很。关系越是亲近,事情就越是复杂难言,此事之因又是前事之果,牵牵连连,谁又能讲得清楚?
在王国维去世后的第二年,罗振玉在旅顺家中,对王国维的外孙刘蕙孙说道:“我负静安,静安不负我。”
罗振玉与王国维一生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

Hash:760f6006e9deedec7dea1ba4313c7725946c714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