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备托孤李严?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建号章武。

同年,刘备率中军从成都出发,伐吴之役就此开始。

事实上,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自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便追随左右的名将赵云就公开表示过反对,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曹魏才是我们的敌人,此时伐吴,并非上策。

而同样的道理,东吴的诸葛瑾也曾说过。在一封由诸葛瑾亲笔写就的信中,他不卑不亢的劝说刘备不要率兵东进,并希望他权衡利弊,息兵停战。而且,诸葛瑾还非常精准的向刘备抛出了两个问题:

1.你究竟是应该为关羽报仇,还是应该为汉献帝报仇?

2.你到底是想要荆州,还是想要天下?

显然,这些反对意见很有道理,但奇怪的是,刘备对此却极为蔑视。他一意孤行,坚决伐吴,态度不可谓不强硬,仿佛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似的。

于是,章武元年六月,刘备从成都出发,并诏令张飞率军赶往江州。但张飞未及出发,便被部下刺杀。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先主不听,遂东征,留(赵)云督江州。

留赵云“督”江州,是不是正式任命其为江州都督,不清楚;之前命令张飞去江州,是否也有令其总督江州之意,同样不清楚。但是,江州乃军事重镇,自古以水道伐蜀者,未尝不急攻江州。东汉灭公孙述,刘备与刘璋反目,东晋桓温入蜀,无不取江州水路逆流而上。若江州有失,则蜀汉不保,蜀汉的四方镇戍都督之一,便是江州都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留赵云镇江州,至少说明了两件事:

1.赵云并没有因反对伐吴而不受刘备信任;

2.刘备早在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退路。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兵败夷陵,退守永安之后,赵云即率军进驻永安,为击退吴军追兵起到了一定作用。

2.李严入永安

章武二年六月,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退,夷陵之战结束。

夷陵战役爆发前,蜀汉防卫东南方向的军事重镇为江州,鱼复的战略地位并不突出。七月,蜀军撤退至鱼复,刘备遂发诏命改鱼复为永安,并建永安宫,率军屯驻于此。可见刘备并无返回成都之意,永安此时已成为他眼中的底线,坚决不许吴军占领。

对刘备的这种举动,史书中记载孙权的反应为“甚惧”,可知蜀军屯驻永安的行为对东吴构成了极大的军事压力。十月,孙权遣使和谈,但同时,他又命陆逊以辅国将军、领荆州牧的身份亲镇西陵。章武二年的那个秋天,吴蜀两国的紧张状态并未因和谈而有所改变,军事对峙仍然存在,双方仍在互相防备。

也就是在这时候,李严来到了永安。

李严到达永安即被刘备任命为尚书令,这似乎很唐突,因为李严之前的职务只是犍为太守,从未接触过统治核心,所以刘备的这一行为看起来非常奇怪。

但事实上,李严之任,其实无可厚非。

李严之前,蜀汉曾有过两位尚书令。第一位是刘备账下重要谋士法正,法正去世后,刘巴接任,但在章武二年,刘巴也去世了。

此时正是刘备进驻永安的时期,永安也正处在向军事重镇转型的关键时刻,刘备当然希望新任的尚书令能够有些军旅经验。按说若马良尚在,此职断无落到李严头上的道理,但其时马良已死,而李严早在刘璋时期便有督军绵竹的经历,犍为太守时期又曾平定叛军,具备一定的治军与治政能力,是个合适的人选。

其次,李严在蜀中也有足够的名望。刘璋时期,李严曾任成都令,获得过时人“复有能名”的评价,在建安二十四年马超、诸葛亮等人的劝进表上,李严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足见其在 刘备集团的地位。

最后,刘备伐吴之役,蜀汉高级将领及官员死伤无数,马良即死于此战。而章武二年,马超、刘巴、许靖、邓方等人也不幸病逝,蜀汉人才梯队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李严于此时接任尚书令,也在情理之中。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早年共同编制《蜀科》的五人中,刘巴、法正皆在尚书令任上去世,伊籍不知所踪,似乎也已去世,而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身份坐镇成都,不可轻动。也就是说,五位重臣中如今可以接任尚书令的,只有李严而已。

所以,刘备选择李严,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但我认为刘备此时应当没有托孤之意。事实上,他可能还想不到自己会死。从刘备修建永安宫的行为来看,他应当是想在永安长期驻守下去,直到与东吴的问题彻底解决。

但是,半年多以后,即章武三年,刘备突然病重,已到了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的时候。

天不佑蜀汉。

3.永安托孤

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政。

田余庆先生在他的《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中指出,之所以选择李严,是刘备深思熟虑的结果。其时蜀汉新尝大败,益州本土士族开始蠢蠢欲动,局势并不明朗。此时任命李严与诸葛亮共同辅政,无疑是向旧人集团的示好,因为李严在旧人当中颇有威望,新人集团也可以接纳,是个两全其美的人选。田先生的论述开宗明义,我是十分认同的,但除此之外,托孤李严,我认为还应有军事方面的考虑。

夷陵战败之后,蜀汉最大的军事威胁来自东方,陆逊以辅国将军、领荆州牧的身份进入西陵,与蜀汉遥遥相望,使刘备不遑宁处。

于是,刘备将永安的战略地位坐地拔高,将其打造为吴蜀边界军事重镇,并提拔有军政经验的李严为尚书令,命其在永安辅佐自己。但章武二年十二月刘备便疾病不愈,次年二月,诸葛亮便匆忙从成都赶往永安,协助刘备处理政务及安排后事。此时刘备不得不开始思考身后永安的军政问题。

而在军政方面均有建树的李严,似乎是镇守永安的唯一人选。

所以,托孤李严,既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对益州系及东州系的妥协),也有军事方面的作用(李严熟知永安的情况,且具备军事经验)。但也因此,导致李严的身份变得十分尴尬——他身为托孤重臣,却被“留镇永安”,根本没能进入刘备身后的蜀汉政治中心。

这种局面当然是刘备造成的。事实上,我认为刘备根本就没想要赋予李严更大的权力。李严所领“中都护”一职,历来多委任给亲信,而从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事可看出李严对刘备具有足够的忠心,因此李严领此职合情合理,无可厚非。问题出在他的另一个职衔,“统内外军事”上。

“统内外军事”一职不见于三国之前的史料,曹魏及蜀汉应为其首创。《宋书·百官志》对曹魏“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有过详细解释,蜀汉李严之“统内外军事”应与其类似。一般认为,所谓“都督中外”,即指挥和统管中央军和外军的权力。不过我倾向于认为,在曹魏及蜀汉的前期,“统内外军事”、“督中外诸军事”还只是虚衔,并非具有实际政治意义的职位。这一点,我们从同时期的曹魏,似乎能得到一些佐证。

魏黄初三年,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成为曹魏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此时曹仁尚在,职务为大司马,职权为督荆、益、扬州诸军事。作为后辈的曹真能够都督曹仁的军事行动么?显然不可能。

而且在当年曹丕发动的对东吴的战争中,督中外诸军事 的曹真不仅没能总督中外军队,反而只是作为偏师,与夏侯尚一起攻打南郡。不仅如此,在战争中,曹真与夏侯尚似乎也只是平行关系,谁也都统不了谁。

由此可知,如果“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意义是总管中央和地方上的一切军队,那么,此职务在此时还根本没有被赋予它应有的意义。曹魏如此,蜀汉在事实上也如此。因此,不论蜀汉的“统内外军事”,还是曹魏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在前期都还只是虚职,这个推论大概是站得住脚的(哈哈哈哈为我自己的脑洞笑一个)。

所以,刘备根本就没有给予李严真正的权力,他的实际权力,似乎也只是“留镇永安”而已。

4.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作品《品三国》中认为,刘备托孤李严,是为了制衡诸葛亮,削弱其权力的政治手段。事实上,这不仅是易先生的观点,学界抱此观点者亦不乏其人,民间以此推论贬低孔明的更比比皆是。

但我觉得,这恐怕只是后人的附会之词。

章武三年二月,诸葛亮从成都奔赴永安。三月,刘备病入膏肓,自知命不久矣,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说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可自取”之词,三国时代已有先例,刘备并非首创。建安五年,江东孙策遇刺,临终托孤于张昭,便曾说过“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而据《魏书》记载,建安十三年荆州刘表去世前,也曾对刘备说过“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之言。《英雄记》的相关记载称,刘表病笃时,曾上表刘备为荆州刺史。两份史料互为补充,因此与裴松之的观点不同,我认为此事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刘备行托孤之事是否依照前例,不清楚。但彼时的蜀汉与建安五年的江东、建安十三年的荆州都处于内外交困之时,章武二年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便举兵造反,南中诸蛮更是蠢蠢欲动。此时蜀汉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稳定内外的杰出人物来继承刘备的政治遗产。而唯一的人选,只能是诸葛亮

刘备的永安托孤实际上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考虑。要弄清楚托孤的真实意图,必须先弄清楚蜀汉帝国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是益州这个地方原本有着一股势力,这个势力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益州籍的官僚,就是他是益州人,又在东汉王朝里做了官,这是一个力量;再一个就是益州本地的豪强,大姓,大族。这两股力量我们合称为本土势力,就都是益州人组成的。

除了本土势力以外,还有外来势力,外来势力又分两拨:第一拨是刘焉、刘璋父子入蜀的时候带去的,因为刘焉、刘璋父子是外来人,他们带去了一拨人,这一拨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东州集团。

刘焉、刘璋父子取得了益州的政权以后,刘备又来了,刘备从哪里来?从荆州来的,刘备也带了一拨人,这一拨人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就清楚了,三股势力:一股势刘备的亲信,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一股是刘璋的旧部,我们称之为东州集团;还有一股是本土士族,我们称之为益州集团。

益州集团是老早就在益州的,刘璋的东州集团是后面来的,刘备的荆州集团是更后面来的。这会说明什么?就是刘备集团这股势力是后来的外来势力,刘璋集团是先来的外来势力,这个益州集团是本来就在这儿的本土势力,这么三股势力搅在一起。搅在一起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刘备称帝,基础不牢,再加上夷陵兵败,国本动摇。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蜀汉政权最大的忧患, 在曹魏,不在孙吴,而在自己内部。这是刘备最担忧的。

而刘备的想法是什么呢?第一条,后来居上,不容颠倒。我们这个最后来的外来势力一定要占主导地位,这个是不能动摇的。在此前提下,以我为主,兼容三方,就尽量地把这另外两股势力也把它融合起来。所以刘备的这个时候的国策应该是这样的几句话:巩固新人地位,稳定旧人情绪,协调新旧关系,消除新旧界限。这样蜀汉政权才能够长之久安。

所以我们再来看就很清楚了,就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刘备亲信组成的荆州集团必须是政权主体,刘璋旧部组成的东州集团是团结对象,本土士族组成的益州集团是防范对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备才做了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的这样一个辅臣结构。因为,李严是个什么人呢?李严刚好是这个系统的,就是刘璋旧部东州集团这个系统的一个团结对象。李严是荆州南阳人,他是荆州人,原来在刘表的手下工作。后来曹操南下夺得荆州以后,李严不愿意投靠曹操,就往西入蜀,投靠了刘璋。那么刘备带兵入蜀,去夺刘璋的地盘的时候,李严又投降了刘备。也就是说李严是在刘璋旧部当中,和荆州集团关系最密切的。一方面他靠拢荆州集团,另一方面他人又是东州集团的人。或者用主客、新旧关系来说,他是旧人、是主人,又是和新人、和客人关系特别好。再加上本人特别有能力,那么选他来做一个副手,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就是刘备托孤时候的想法。

Hash:9e86c864d83a4d5e4ef88334dd455510e1f35b9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