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院的缘起?

导读:华侨博物院的缘起? 陈嘉庚后裔多少人 潮汕华侨博物馆中秋有开放吗?

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1日开放,为什么定在这一天,因为这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那是在1959年5月14日,陈嘉庚先生倡议并捐资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建成开馆,这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缘起与开端。到了1960年7月15日,陈嘉庚先生又向中央建议在北京兴建一座华侨博物馆,并承诺自己负责建筑费用。周恩来总理对这一动议十分赞赏,答复陈嘉庚先生,待国家经济好转,由国家投资兴建。世事多变。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逝世,留下50万元人民币作为侨博兴建资金。此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此议便被搁置和拖延下来。改革开放后,经侨界多方努力,国字号侨博工程重上议事日程,却并未一路坦途,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时,已是2005年7月,直到2011年奠基开建。

也许是北京的文化资源太过于丰富的原因吧,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确是门可罗雀,养在深闺人不知。如今开放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四部分,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展示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

走进侨博,仿佛走入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走入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血泪史,走入海内外赤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强而奋斗的心灵史。那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藏品,折射出不同时空背景下海外移民的酸甜苦辣,抒写着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慷慨悲壮。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制,重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反映华侨在海外求生活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就复制了裁缝、厨师、理发师的工作生活场景;侨社“三宝”——侨团、侨校、侨报侨刊的相关情况也被生动再现。

陈嘉庚后裔多少人

陈嘉庚为我国著名华侨,后裔有数百人,多生活在东南亚,也有移民西方国家的。

2004年,在厦门华侨博物院举办的华侨博物院45周年庆典活动中,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立人带领着陈嘉庚家族中从第二代到第五代的45名成员参加了庆典活动,这45名陈氏家族成员来自世界各地。

陈嘉庚家族400余位后人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他逝世前未给家人留下多少财富。“这是真的,他都捐出去了。”

陈君宝说,“爷爷的钱都用在造福社会、造福国家,他希望我们自己去奋斗,这也是我们家很重要的传统

潮汕华侨博物馆中秋有开放吗?

当然有开放。汕头市南滨路上的潮汕博物馆,全称为潮汕华侨历史博物馆,在2021年11月有试开放给市民参观。2022年2月11日潮博中心试运营,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开放给市民参观游览。潮博馆中秋期间开放时间为每周的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7:00(周一闭馆),每天限1000人参观。

Hash:9f8a55a90bb378c8228bede8b72d378e9a0d203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