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旅游业的价值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导读:法律对旅游业的价值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3.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4.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5. 中国旅游法对旅游业的影响 6.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7. 旅游法的出台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8. 旅游法的实施对旅游业的影响 9. 旅游法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0. 《旅游法》的颁布对我国旅游市场有什么影响? 11. 旅游法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1.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安全法》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3年4月25日发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0-6-12 9:42:40来源:不详作者:佚名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文章标题:西柏坡白色旅游发展示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引见了西柏坡白色旅游业的发展示状,提出了加强根底设备建立、深化发掘丰厚白色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和保护绿色资源、进步留念品程度等发展对策。

关键字:白色旅游 西柏坡 发展对策

1 西柏坡白色旅游的发展示状

往日指挥所,今朝白色胜地。今日的西柏坡在地方、省、市各级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撑下,保持建、管、用并举,已建筑了中共地方旧址、西柏坡陈列览馆、西柏坡留念碑、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影视厅、五位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文物保护碑和新世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10余处反动教育景点。

不只丰厚了西柏坡的教育内容,而且扩展了西柏坡的社会影响,已经获得了“全国优良社会教育基地”、“全国百个卖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立任务保守单位”、国度“AAAA及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04年,西柏坡的年接待人数由23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从2004年下半年开端,虽然已是寒意袭人的冬天,但是每天仍有2000人以上的团队来此观赏。

据西柏坡管理处透露,2004年以来均匀每天的观赏人数在2000人左右,其中一季度观赏人数同比增加43%,2005年2月下旬以来人数骤增,每天均匀在8000人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还多。如今来西柏坡观赏的游客明显增加,从地方各直属机关到地方各个党政机关单位都有,既有省内各地域市的,也有除石家庄、北京、太原等周边地域外的,如新疆、内蒙古、甘肃、辽宁、上海、安徽、广东等间隔较远省份的游客。

游客绝大部分是机关单位组织来受教育的,也有部分组团的旅行社和个人的观赏者。

2 西柏坡发展白色旅游的优势分析

2。1 有利的白色资源。西柏坡是出名的反动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和中国群众束缚军总部所在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地方任务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掌管召开了土地任务会议,经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地方正式发布,从而大大推进了各束缚区土地变革活动的成功展开。

1948年9月,束缚和平处于战略决战的重要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地方掌握时局,抓住战机,组织和指挥了出名世界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4万多人,为完全建立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束缚全中国奠定了根底。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演讲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反动改变为社会主义反动的道路、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反动和建立指明了道路。

周恩来总理曾为西柏坡题词:“西柏坡是党地方和毛主席进入北平、束缚全中国的最初一个乡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 在这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根底上,以毛泽东为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构成了西柏坡精神。同时在西柏坡时期,在党内、军内暴显露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毛泽东同志未雨绸缪,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

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是全国出名的反动留念地和卖国主义教育基地。

娟秀的山水风光,集保守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一切的这些白色资源都成为了西柏坡白色旅游的强大看点。

2。2 有利的政策环境。从2004年起,国度和政府相继发布了各项政策,大力发展白色旅游事业。2004年2月,中共地方发出了“积极发展白色旅游”的重要指示,6月国度旅游局颁布了《关于推进发展“白色旅游”任务看法的演讲》,年底中共地方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白色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河北省政府各方面也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撑。国度和政府的各项举措、战略安排为西柏坡的白色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优越可靠的政策保证。。3 平山县优越的旅游资源。平山县物华天宝,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绿色食品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厚。境内有国度、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余处,人文景观文明长远,自然景观心旷神怡,顺应不同游客的需求。

平山旅游业已经构成了以温泉度假区和西柏坡、天桂山、中山国都城遗址、天台山五个景区为主体,以东方巨龟苑、南滚龙沟等10大景点为依托的大旅游格式。“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平山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天桂山钟灵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称;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山国王墓,距今两千多年,历史长久;温泉度假区位于县域的核心,有享誉全国的优良地热水资源。

2。4 区位交通绝对便利。便利的交通才是游客通向旅游地的通道,纵使有再好的资源没有可通的道路也是徒然。平山县城去华北交通枢纽石家庄仅40km之距,与305国道相连,交通便当。西柏坡距平山县城50km,位于滹沱河北岸、岗南水库西岸、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

207国道擦坡而过,省级柏油路绕岗南水库一周,西柏坡就座落在这个圆上。如此便利的区位优势,便当了四面八方游客的观光旅游,推进了白色旅游的大力发展。

3 西柏坡白色旅游的限制要素

3。1 平山县总体经济程度较低。

平山县处于山区,人多地少,群众生活程度低下,被国度列为扶持开发重点县。由于资金的充裕,外地的根底设备建立不足,如停车位短少,通讯设备、环卫设备落后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西柏坡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效劳设备建立滞后,接待能力不足。

西柏坡的住宿接待设备较少,全体旅馆档次较差,在平常时期基天性满意旅游业的发展,但从西柏坡现有的住宿情况和接待人数来看,保守的估计均匀每天大约有近千人的游客住宿难,效劳设备表现出接待能力不足、档次不高、管理程度不到位、效劳质量不高。

3。

3 优良导游员、讲解员缺乏,旅游任务人员分析素质有待进步。西柏坡白色旅游区出名度高,2005年2月下旬以来,西柏坡均匀每天接待游客8000余人,而西柏坡现有40多名讲解员,以往即便是旅游顶峰也绰绰不足,如今要加班加点还是接待不过来,许多单位要提早一周预定才干够,出现了优良导游员、讲解员严重缺乏的景象。

3。4 西柏坡周边缺乏绿色植被。西柏坡周边植被稠密,大多被黄土所包围,环境比较恶劣。“绿色”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会使游客的数量减少,降低西柏坡白 色旅游区对游客的吸收力。有利于景区生态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 西柏坡白色旅游的发展对策

4。

1 加强根底设备的建立,进步效劳接待能力。西柏坡的白色旅游持续升温,据悉今后白色旅游的观赏人数要以20%的速度增加,要做到长远发展,就要加强根底设备的建立,进步接待设备的档次,在食、住、行、游、购、娱上,满意和顺应不同游客群的需求。

4。

2 继续深化丰厚和发掘白色旅游资源的含义,创立白色品牌。为了增加西柏坡白色旅游的吸收力,能够在本来保守卖国主义教育和观赏的根底上,着重表现她的白色旅游特征,逐步改善和进步留念馆和各个展室的档次,改变简单图片展示和橱窗文物的陈列,使展示办法更科学化,新鲜化,古代化和多样化。

比方,多建一些反动长辈的雕塑群、故事廊,也可开设更多的体验试的参与活动,如“红军生活的一天”、玩模仿战役、穿游击队服等,让古代人特别是青少年领会到如今的幸运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节俭浪费、吃苦耐劳、爱惜生活。这样不只丰厚了白色旅游产品的含义,其教育意义愈加深刻。

同时要充分发掘西柏坡的白色旅游资源,要抓住“中共地方的旧址、‘两个务必’、发扬西柏坡精神”等的特征性的重点宣扬,附以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与周边不同类型的产品相分离,充分利用资源,单独加以宣扬,以构成区域宣扬网络。

4。

3 走集约化运营道路,进步旅游地的白色留念品的程度。大多数游客在旅游进程中会购置旅游产品。因而,在西柏坡,白色旅游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留念品的程度上,要大力进步产质量量,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品种,也能够发展白色旅游系列产品,从不同角度去满意游客的不同需求。

同时着重突出特征产品的开发创新,不断吸收游客。

4。4 大力开发外地白色旅游人力资源,进步讲解员和业务人员的全体素质。如今,白色旅游区几乎遍及全国,合作也日益激烈,旅游行业也许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以到达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因而,要重视旅游从业人员分析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到西柏坡旅游业的管理程度和效劳质量。

4。5 以进步农民收入为手段,分析开发外地旅游资源。后面已经引见过平山旅游资源丰厚,要尽快构成以白色旅游为龙头,带动其他旅游业的发展,建立白色资源与自然资源、文明资源和绿色资源相分离的分析旅游区。

吸收游客在承受白色教育的同时去其他景点玩耍,玩耍之余还能够去温泉解乏歇息。由于平山县的经济程度较低,而优越的旅游资源能够带动外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政府部门能够分离实际情况,给予农民政策上的大力支撑,如指导农民在自家展开农家乐项目,建立农家饭桌,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着重突出地方乡村特征,创立乡村外的世外桃源,使游客感到清新舒服、远离恬静,以到达进步农民收入的手段。

4。6 重视环境保护,完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白色旅游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性遗产,许多反动遗址、巨人遗物和自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毁坏就不可再生,从而降低吸收度,最终招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落。同时随着白色旅游的升温,游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渣滓也成倍增加,这对西柏坡的环境承污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外地指导应重视及时做到宝物的处理,以最少的排污成本得到最大最优的经济效益。

3.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旅游立法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为了保障现代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颁布的众多民事和经济的法律和法规中,十分重视对旅游业的法律保护。但是,由于旅游活动领域存在着某些不同于一般经济或民事关系的特殊的权利义务。仅靠通用性法律的一般原则和规定,不足以调整这些特殊的权利义务。这样,调整旅游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所以,目前我国有两类法律和法规调整旅游社会关系。

一类是通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尽管这些法律从立法意图上不是专门针对旅游社会关系制定的,但事实上它所提供的法律原则和规定也适用于旅游事业。

另一类是专门调整旅游关系的法律、法规。旅游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旅游专门立法工作起步较晚。1985年5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旅游业管理方面的法规。该《条例》施行后,相继有几十个专门法规问世。这些法规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制定的旅游法律、法规主要有:《旅行社管理条理》、《导游人员管理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

4. 《旅游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彰显文化,文化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活力。如何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打造特色,以文化展示魅力,以文化推动产业,必须认真研究思考。吸引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为了让游客通过山水游玩、生活体验、溪谷戏水等活动,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旅游业若缺少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便失去了个性特色和精神内涵。发展旅游要发挥文联各学协会作用,发掘民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民间舞蹈、工艺、器乐、曲艺、盛会、地方戏曲、文物古迹等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度假产品的嫁接,保留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发展空间。演艺、影像等传媒文化对旅游业市场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要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以人文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整理、修复和张扬历史文化,用光影技术,再现历史场面,复活历史瞬间,讲述历史故事,使游客感受到景点的魅力。

5. 中国旅游法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运输业的收入,同时对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和交通速度提高。影响了租赁业的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1、对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2、对区域社会和文化,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旅游区为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6.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旅游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原因如下。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十分强的产业。包含了酒店业,观光业,餐饮业,娱乐休闲业等诸多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会产 大量的问题。

这些商业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

7. 旅游法的出台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大力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

产生环境污染;导致珍稀物种灭绝,破坏生态平衡;对地表环境、自

然资源造成破坏;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和文物古迹;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

生冲击。

8. 旅游法的实施对旅游业的影响

1.旅游发展能够使人们建立起规范的制度文化,可以促使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发掘、弘扬和振兴,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去到不同的地区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在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游客即能分辨出文化的优秀程度。

2.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旅游业发展可以促使民族文化的特色个性更加突出。

9. 旅游法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其起草的过程如下:

2009年12月《旅游法》起草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京召开了国家旅游局配合起草《旅游法》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0年5月18日,国家旅游局召开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起草《旅游法》专家论证会,通报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的调研情况。2011年2月15日 《旅游法》立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2013年4月25日通过。

10. 《旅游法》的颁布对我国旅游市场有什么影响?

第一个10年是初创阶段。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出生就有一个“为什么干”“怎么干”的问题,需要国家从战略上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第一个是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第二个是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第二个10年是产业化进程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前后拉长一点,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旅游业产业化进程和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同轨同频同行。旅游业随着1992年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转型,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10年,是开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的10年。

  第三个10年,是旅游业市场化进程深入的阶段。从1998年到2009年,“假日制度”推出,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

在国家整体转型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 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30年后又是一次“双目标定位”,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第一部《国民休闲纲要》出台,共同体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增强凸显”,同时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显现”。

  第四个10年,是“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旅游业以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更大格局,以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动“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转型升级形成了新格局。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要求,“全域旅游”不仅是符合旅游业规律的发展要求,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11. 旅游法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旅游文化属性

  从逻辑上说, 既然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性, 那么, 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资源和作为旅游消费对象的旅游产品也必然具有文化属性, 但这种逻辑结论似乎说服力不强, 因此, 我们还试图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特征方面入手, 来进一步分析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及其表现。

  我们知道, 在旅游学中最常用的分类法是按成因、属性将旅游资源分成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种。但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资源, 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使游人获得知识和美感, 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与乐趣, 这便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高山峻岭令人感到雄伟壮观, 江河湖海使人心情奔放, 森林草原给人浓郁幽静的感受, 植物园、动物园、科学馆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奥秘, 博物馆、文物古迹则给人以教育或提供科学研究资料等等。可以说, 任何没有文化内涵的事物都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中任何资源都不如旅游资源具有那样显着的文化属性。

  当然, 对于不同旅游者来说, 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每一种具体的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文化深度和丰富程度不同; 二是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者因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文化素质和职业的不同对文化内涵会有不同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 旅游活动的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及文化关系才有了不同的特征:

  1. 东道文化对客源文化的影响会因旅游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程度, 甚至会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显着差异;

  2. 即使是产生于同一客源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也会因自身的差异而对东道社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 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差异;

  3. 东道文化与客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受制于两种文化的差异程度和价值取向。东道文化与不同的客源文化交流、融合会形成不同特征的旅游文化;

  4. 东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文化( 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 、区域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文明等, 它们共同对外来旅游者产生综合的文化影响。

Hash:2c55ae185a02f34c1df544399a7f32b38c12fcc2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