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a景区 古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和陵墓

导读: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a景区 古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和陵墓 1. 古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和陵墓 2.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陵墓 3. 高句丽王国遗址 4. 高句丽王朝墓葬 5.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历史背景 6.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旅游知识 7.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建筑结构和历史背景 8. 高句丽大墓 9.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地理位置 10. 已发现的高句丽墓葬有哪些

1. 古高句丽王国的首都和陵墓

高句丽小兽林王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从中原引入的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 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

鼎盛时期(391年–531年)

5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在军事上对百济形成了绝对优势地位;并在新罗与百济,伽倻和倭的战争中迫使新罗屈服。

413年,高句丽长寿王登基。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427年,长寿王迁都到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5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2.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陵墓

全国有很多很多,粗略估计有上百座。我只是列举一些我所知道的(不一定去过)、对公众开放的古墓葬,已成为博物馆或封闭管理的景点。

受墓葬结构或墓室空间限制,有些不一定让观众走进去,但至少是可以看到墓室里面,比方说隔着护栏或有一定距离。

墓室只是墓葬的一部分,很多未发掘主墓室的墓葬,同样有封土、神道石刻、陵寝建筑、陪葬坑等遗迹可以参观,如秦始皇陵、汉唐帝陵等,从略。

下面按时代顺序排列:

一、 商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侯家庄西北岗王陵。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国博物馆)

河南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河南新郑郑王陵博物馆。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

湖北荆州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

江苏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丘承墩越墓)。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博物馆。

山西曲沃晋国博物馆。

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中国古车博物馆,已停止开放)。

陕西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院(秦公一号大墓)。

浙江绍兴印山越墓。

二、汉:

安徽亳州曹氏家族墓:张园汉墓(曹氏家族墓)、董园二号墓(曹腾墓)

安徽巢湖放王岗汉墓(巢湖市汉墓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暂停开放)。

重庆丰都汇南汉墓。

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广西合浦四方岭汉墓(合浦汉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王墓(满城县汉墓博物馆)

河北定州中山汉墓(定州石刻博物馆)。

河南永城芒砀山梁王墓:保安山1、2号墓,柿园汉墓。

河南新密打虎亭东汉墓(M1画像石墓、M2壁画墓)。

河南南阳武侯祠内汉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象鼻嘴一号墓(王陵公园)。

江苏徐州狮子山、龟山、北洞山楚王墓,驮篮山一、二号墓(在建遗址公园),土山汉墓(东汉彭城王墓,徐州博物馆),贾汪白集东汉画像石墓(白集汉墓陈列馆),铜山茅村东汉画像石墓。

江苏高邮汉墓(迁建,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辽宁大连营城子汉墓(大连汉墓博物馆)。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山东济宁萧王庄一号汉墓,

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山东曲阜九龙山鲁王墓,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

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乐山大佛景区旁边),

四川彭山江口崖墓(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

川三台郪江崖墓。

香港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三、魏晋南北朝:

安徽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地(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甘肃武威雷台一、二号墓。

甘肃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

甘肃嘉峪关新城果园墓群6号墓(魏晋壁画墓博物馆),

甘肃酒泉丁家闸壁画墓:5号墓和西凉王陵。

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博物馆(暂未开放)。

河南洛阳北宣武帝景陵(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古墓博物馆,有大量古墓葬的复原陈列,从略)。

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

吉林集安高句丽王陵和贵族墓葬。

四、隋唐-五代十国:

青海都兰县热水吐谷浑墓。

陕西礼泉太宗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

陕西乾县乾陵陪葬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

陕西蒲城让皇帝李宪惠陵,玄宗泰陵陪葬墓高力士墓。

陕西乾县唐僖宗靖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

江苏南京南唐二陵。

陕西宝鸡李茂贞墓(大唐秦王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前蜀王建墓(永陵博物馆)。

四川成都后蜀孟知祥墓(和陵,暂不开放)。

五、辽宋金元:

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墓群:杨粲墓。

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

山西稷山马村宋金墓。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

河北沽源梳妆楼元墓。

六、明: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宗定陵。

北京石景山田义墓。

甘肃兰州肃宪王、庄王墓。

广西桂林靖江王墓。

河南安阳赵康王墓。

河南新乡潞简王墓及其次妃墓、丫环墓(潞简王墓博物馆)。

河南禹州周定王墓及其次妃墓。

湖北荆州湘藩献王墓、辽简王墓。

湖北武汉楚昭王墓。

山东邹城明鲁荒王及其王妃墓。

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M1(土王墓)。

四川成都蜀僖王、昭王墓。

七、清:

河北易县清西陵:光绪帝崇陵。

河北遵化清东陵:乾隆帝裕陵、慈禧太后定东陵。

陕西旬邑太村镇唐家村唐廷铨墓。

3. 高句丽王国遗址

灵山,自古以来就是佛家和广大信士所尊崇和敬仰的神山。灵山的灵字是人杰地灵的灵,是灵气万千的灵,是灵芝仙草的灵。从佛教的意义上讲,灵山是佛主释迦牟尼的弘法道场,是佛教的发祥地。所以灵山这方神山的仙灵、神灵、佛灵。可谓有求必应。

灵山,群峰争霸,陡崖托天,岭高林密,古松成片,奇花异草,布满山间,飞禽百种,走兽常见,沟谷溪流,清澈碧透,古刹遍布,神秘幽静。

灵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古今传奇数不胜数。她孕育着三大古刹、六座奇峰、六大幽谷、六座古洞、六大奇绝、六大景点,有七百年的古刹、八百年的辽墓、九百年的高句丽城遗址、一千年的唐代古井。包含着48处景观景点。其中自然景观31外,人文景观17处。在这里流传着千百个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

灵山,这里生态良好,植被茂盛。有三百年的银杏、四百年的古松、五百年的香柏、六百年的古槐。有吃不尽的山葡萄、山核桃、山樱桃、山梨、山枣、山榛子、山托巴、山桑力、山菜、山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还有狍子、山兔、松鼠、野猪、狼、狐狸、蛇、鹰、雉鸡等百种的飞禽走兽在灵山五千亩的丛林中栖息活动。

灵山,她峰高、石怪、谷幽、松奇、庙久、花艳。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劲、古朴的风格。古往今来来赞美灵山、讴歌灵山的文人墨客络绎不决。有一首诗词是这样描绘灵山美景的:海露清风聚此间,天生奇境人康 ,先君国主修身地,众草千峰尘不沾,日月星光经奇路,山川流水落基宽,春新景丽芳香气,今游神山乐无边。

4. 高句丽王朝墓葬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及墓室壁画,是已被历史长河湮没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的经典。

乘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的边境小城集安就映入眼帘。从车窗远远望去,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金字塔形阶梯式古墓。在集安乘公交车就抵达高句丽王城遗址。

国内城和丸都山城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尤存。丸都山城位于向西低矮倾斜的山麓,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呈现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建筑群中发掘出对称结构的两处八角形遗址,国内史学界认为鉴于寺庙等处经常出现八角形建筑,可能是举行祭祀和仪礼的场所。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

壁画精美的古墓群

高句丽王城外,在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洞沟古墓群的许多墓室里绘有线条飘逸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壁画,距今虽已千余年,仍色彩鲜艳,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不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东方金字塔”

集安城东北4公里龙山脚下悬崖上的将军坟,据考为二十代王长寿王陵,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高句丽王陵,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墓基长31米,高12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面积约50多平方米的整块巨石覆盖。墓室内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在坟的顶端,四边条石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钩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将军坟后面原有四座式样相同的陪葬墓,规模小得多,现仅存一座。

“东方第一碑”

将军坟的墓道朝向不远处的太王陵。太王陵的东侧矗立着被称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永乐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块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环刻文字共1775个,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汉字镌刻的碑文记述了好太王一生的功绩和有关高句丽起源及建立政权的传说,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实物文字资料。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与长白山的奇丽风光,组成了独具魅力的吉林奇观。

5.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历史背景

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西南与辽宁省接壤,北与通化市接壤。气候 人,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全市幅员面积为3217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3个街道,126个行政村, 总人口23万人。有汉族、朝鲜族、满族等9个民族,是中国东北的边陲重镇和长白山地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前37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政权, 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集安作为高句丽都城长达425年。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又经历了渤海、辽、金、元、明各朝。清光绪28年(1902年)建立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5月改为集安市,1988年7月被省政府确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集安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古老城市,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3年高句丽的第二代国王——琉璃王迁都集安。集安作为高句丽的国都历时425年,经历了十九代王,是当时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古代的灿烂文化在集安境内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级)、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国家级),其中高句丽古墓群七十五座、古墓万余座,号称“东方金字塔”的大型王陵十余座——将军坟最为雄伟。还有号称“海东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号称“东北亚艺术宝库”的壁画墓二十余座,数五盔坟的壁画最绚丽多彩。集安文物古迹对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句丽古迹  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2004年7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将军坟    位于集安市东北约4.5公里的龙山脚下,“东方金字塔”之称,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为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    寿王之陵。 整座陵墓呈方坛阶梯式,边长31.58米,高13.1米,用石条 1100多块,其势宏伟壮观。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闲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 好太王碑    集安市区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碑建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这种石料多见于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龙一带的鸭绿江边。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宽1.34~2.0米不等。高句丽工匠们修凿成形以后,将它立起来,然后书写、镌刻。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付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损空刻,共1775个字。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 好太王陵    位好太王碑西南200米,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之墓。始建于391年。是现存高句丽王陵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    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好太王陵的方坛构筑前曾下挖80厘米的基槽,奠基90厘米,由于一千六百多年的地层变 化,方坛基部变动较大,边长66米左右,近于正方形,残高14.8米,方向近于正西。太王陵的内外结构与将军坟略有不同,太王陵目前可见16级阶梯,第一级阶坛由5重修琢工整的石条垒砌,顶部修筑墓室,东西2.95米,南北3.25米,藻井上部石条稍内收,盖顶石系一整块长园形石板头长径8.4米,短径5 米,厚0.8米,墓室高3米,墓道长5.3米,宽1.85米。   丸都山城    位于集安城北的丸都山上,与国内城相距2.5公里(千米)。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为世界古代都城史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文献记载,西汉元始三年(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建安二年(197年),高句丽与同臣属于曹魏的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溃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209 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    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高筑城垣,使城外高培绝壁,防御能力增强。山城北高南低,形若向南倾斜的" 簸箕"。城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6395米。丸都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山城防御坚固,城内却又宽敞自如,环境优美,使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首创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口簸箕形山城的建筑模式。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高句丽民族建筑才华、筑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丽在丸都山城营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中世纪都城建筑的杰出范例。   国内城    位于集安市市区中心地带,古城墙经历千年,依然坚实牢固,都城风范,潇洒依旧。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 年)朱蒙在西汉玄菟郡辖地内建立了地方政权, 号高句丽。初期都城为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五女山山城),西汉元始三年(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同时筑尉那岩城(后称丸都)。至北魏始光四年(427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间,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高句丽古墓壁画    集安古墓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基本可以分成三种。早期和中期的壁画,拙朴、雅气,充满灵性,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流露出一种天真和幽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高句丽民族的乡土乡情和社会风貌。在这些壁画上, 人们可以看到:贵族和妻妾宴饮,厨房中厨师在烹鱼炒肉。喜爱舞蹈的高句丽人排起长队,头戴羽饰,挥动双臂,跳起集体舞, 或者表演独舞。市集上的表演更热闹,在大树下有耍猴的,表演幻术的,玩杂耍的。争战和扩大疆土是高句丽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双方将军身披铠甲,头戴兜鍪(móu盔),战马也披着铁甲,兵刃相加。双方的步兵也扑打在一起。战胜者举刀砍杀俘虏, 被俘者跪在马前,引颈待毙……    集安古墓壁画除了上述反映生活风俗的内容之外,还有极大一部分是神话传说和宗教内容,特别是晚期的壁画,这种内容占了主体。其中描绘四神的壁画较多。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这四方之神,在一些古墓中 成了中心主题,独占四壁。流畅的线条,对比的色彩,夸张的形象,神秘的气氛,体现出高句丽画师的技艺更加纯熟,笔法更加洗练和生动。此外,须弥座上的佛祖、菩萨群像、护法狮子、童子、莲花等宗教内容也出现在壁画中。更为引人入胜的是,伏羲、女娲、神农氏、飞天、乘龙仙人、驾鹤、仙人、伎乐人、造车的奚仲、神力士和日月星辰也出现在壁画上。这一现象,正好说明,高句丽文化与炎黄文化一脉相承。高句丽壁画另一个特点是装饰图案。主要有“王”字连续花纹,莲花图案,环纹图案等等。这些图案简洁明快, 富丽高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6.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旅游知识

高句丽王城

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高句丽王陵,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墓基长31米,高12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面积约50多平方米的整块巨石覆盖。墓室内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在坟的顶端,四边条石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钩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后面原有四座式样相同的陪葬墓,规模小得多,现仅存一座。

东方第一碑

将军坟的墓道朝向不远处的太王陵。太王陵的东侧矗立着被称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永乐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块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环刻文字共1775个,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汉字镌刻的碑文记述了好太王一生的功绩和有关高句丽起源及建立政权的传说,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实物文字资料。

7.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建筑结构和历史背景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长城(北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天坛(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围寺庙)。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8、丽江古城(云南丽江)。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9、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0、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1、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2、武当山古建筑(湖北丹江市)。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3、莫高窟(甘肃敦煌市沙鸣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4、布达拉宫(西藏拉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5、龙门石窟(河南省洛阳市)。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6、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皖南古村落(安徽西递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辽宁桓仁县)。

8. 高句丽大墓

高句丽王陵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太王乡。是高句丽第19代永乐太王谈德的王陵,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迹,对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进行维修,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

为保护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政府于二 00 二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这份规划共划定了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十二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二十七座贵族墓葬的四十三处保护区。“保护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成为集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4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主要景点

王陵:麻线 0626 号墓、千秋墓、西大墓、麻线 2100 号墓、麻线 2378 号墓、七星山 0211 号墓、七星山 0871 号墓、太王陵及好太王碑、临江墓、禹山2110 号墓、禹山 0992 号墓、将军坟及 1 号陪葬墓。

9.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地理位置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文化遗产

4、长城,1987.12,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文化遗产。沈阳故宫(辽宁),2004.7,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文化遗产

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文化遗产

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1998.11,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文化遗产

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 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1、明孝陵(江苏省会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自然遗产

----

还有北京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伟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云冈石窟、庐山风景名胜区

多了,比如还有…………

一、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三江并流(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苏州古典园林(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六、颐和园(于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七、平遥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八、丽江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云岗石窟(于200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布达拉宫(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一、黄山(于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二、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三、长城(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四、天坛(于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五、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七、青城山-都江堰(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八、大足石刻(于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九、龙门石窟(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莫高窟(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一、武陵源(于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二、皖南古村落(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三、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于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五、九寨沟(于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六、黄龙(于199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七、泰山(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八、武夷山(于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九、庐山(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十、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十一、《世界遗产名录》新增24项 澳门历史城区入选

三十二、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 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

三十三、殷墟“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33处世界遗产

10. 已发现的高句丽墓葬有哪些

高句(gōu)丽(lí)古迹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不是吉安,吉安在江西),是高句丽王朝的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其中太王陵、将军坟和千秋墓等规模宏大。

将军坟有“东方金字塔”之誉,墓基每边长31.58米、高12.4米,墓体呈方锥 ,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整块巨石覆盖。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将军坟是高句丽时代石造建筑艺术的杰作。

Hash:cd64025ffb0ac85df0e06a96145e39d340496b80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