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陵旅游在线 清朝皇陵视频

导读:清朝皇陵旅游在线 清朝皇陵视频 1. 清朝皇陵视频 2. 清朝皇陵视频讲解 3. 清朝皇陵纪录片 4. 清朝皇陵视频素材 5. 清朝皇陵视频完整版 6. 清皇陵地宫视频 7. 明朝皇陵视频 8. 清朝皇宫视频 9. 清东陵皇陵视频 10. 秦皇陵视频

1. 清朝皇陵视频

【清代皇帝的陵寝笔者全都去过,我仔细的说一说】

清代一共传了12帝,分别是开国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而这些人的陵寝没有在一个地方,分布在了三个地方。

首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由于没有打入中原,所以他们的陵寝在东北老家的沈阳市,努尔哈赤的陵寝位于沈阳东陵公园,其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合葬墓,其名为清福陵,目前保存完好,可以参观游览,皇太极的陵寝位于沈阳北陵公园内,其名为清昭陵,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现在也开放,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游览。

第二,入关后,顺治皇帝福临在河北马兰峪附近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了大清朝定鼎中原后的第一座帝陵-清东陵。目前这里成为了5A级别的旅游景区,风景和基建都不错,目前在清东陵中入住了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

第三,由于雍正皇帝的完美主义,本来打算在清东陵选址建陵的,后来实在早不到合适的地界,所以他自己独自开创了大清第二个皇家陵区-清西陵,其地址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脚,风水上佳,可谓是宝地,在这里入住了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和光绪皇帝,日后宣统由于某些原因也迁葬在了清西陵旁边的私人墓地“华龙皇家陵园”。清西陵目前也开放了,可以前来深度游览(但有些陵寝处于维修状态,暂不开放)

2. 清朝皇陵视频讲解

清朝的陵墓有些用木板封顶,有些用巨石封顶

3. 清朝皇陵纪录片

《墓道》《长安盗》《国宝疑云》是电视剧《未被发掘的皇陵》这个是纪录片

4. 清朝皇陵视频素材

展开全部

关内9个,关外3个,一共12个。

1、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原配皇后(静妃)博尓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2、清景陵

景陵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陵寝,位于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开始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营建告成。康熙皇帝首创了先葬皇后,地宫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

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同奉安入景陵地宫;康熙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孝懿皇后同奉安地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奉安于景陵地宫,掩闭地宫。

《钦定大清会典》卷42:景陵在昌瑞山,孝东陵之东。仁孝皇后合葬,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祔葬,敬敏皇贵妃(雍正元年,雍正因允祥之故,将其母敏妃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和其谥号)从葬景陵地宫。

3、清裕陵

5. 清朝皇陵视频完整版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 ,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清朝的皇陵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

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但清朝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而且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清朝皇陵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除了关内的清朝皇陵,关外还有数座清入关前的皇帝陵墓:关外陵寝埋葬的都是清入关以前的皇帝及其后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后。

1、清永陵

始建于1558年,初称兴京陵。1659年,改称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

1648年,清世祖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来永陵谒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大典。

2、清褔陵

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

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

3、清昭陵

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陵内葬有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

4、清东京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将其祖父、弟、子等十余人的陵墓由赫图阿拉迁至东京城东北4华里的阳鲁山上,成为后金祖陵,故称"东京陵"。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复将努尔哈赤祖父辈的陵墓迁回故土赫图阿拉永陵。

东京陵现存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庶母弟穆尔哈齐及其子达尔差等人的四座陵园。96-97年重修陵道。此陵有缭墙、山门、碑亭等建筑。碑亭保存完好,建于舒尔哈齐墓前,是四券单檐歇山式建筑,内有彩绘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庄达尔汉巴图鲁亲王碑》,用汉、满两种文字刊刻,字迹清晰,雕刻精美。

6. 清皇陵地宫视频

秦二世胡亥死的时候,是没时间大葬的,但是还是有胡亥墓的,但是因为胡亥是仓皇下葬,切以庶民下葬的,所以应该是没有地宫的。

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 陵相比,殊感逊色。

扩展资料

大殿的后面就是胡亥的陵墓,墓为土筑圆形,封土堆直径二十五米,高五米,直径2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宽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

碑后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所书。 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辟为秦二世皇帝陵遗址公园。

7. 明朝皇陵视频

明朝帝陵分布在我国三省(江苏、安徽、湖北)一市(北京)的不同地区。

孝陵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从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所以有“虎踞龙盘”之说。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选中这里为陵址。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穆宗朱载后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

8. 清朝皇宫视频

清朝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直接为皇帝办文宣谕的机构有4个: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奏事处、通政使司。

辅佐皇帝的中枢机构有8个:议政处、内阁、军机处、责任内阁、弼德院、督办政务处、宪政编查馆。

直辖和特设的机构有: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务府,另设顺天府和奉天府。

清朝的官员品级共分9级。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待卫内大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待郎、副都统、总兵。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副将。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参将。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都司。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及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

从九品——翰林院待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清朝的地方官员等级排列顺序按省、府(州)、县三级设立。

省一级有官员总督(有的可以管数个省)、巡抚(只管一省)、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学道。省一级有专门的部门官员:水利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河务道、屯田道、驿传道。

府一级有官员知府、同知、通判。州设知州、州词、州判。

9. 清东陵皇陵视频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清朝皇帝一共有3处皇陵,分别是入关前的关外三陵,入关后的清东陵以及雍正后修建的清西陵。

如果说关外的皇陵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入关之后还要修建两处皇陵,而不是像明朝一样皇帝都埋葬在明十三陵?

雍正为什么要另外修建清西陵?

乾隆之后为什么又要葬回清东陵,后代的皇帝如何安葬有什么规矩?

清东陵外侧为什么还有一个昭西陵?

清朝陵园中除了皇帝陵外,还有哪些陵墓?

先简单叙述一下各个陵园埋葬皇帝名单(以入葬顺序排列)

关外三陵:永陵:清朝的始祖,相当于清祖陵;福陵:努尔哈赤;昭陵:皇太极;

清东陵:孝陵:顺治皇帝;景陵:康熙皇帝;裕陵:乾隆皇帝;定陵:咸丰皇帝;惠陵:同治皇帝;总共5位皇帝。

清西陵: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总共4位皇帝。

雍正为什么要修建清西陵

清朝入关之后的两位皇帝,顺治和康熙都葬在清东陵,但是到了雍正,却下令重新选址修建清东陵,给出的理由是:地方不够,地方不好!

明眼人一看,这个理由就不成立,如果地方不够,地方不好,为什么当初顺治、康熙要选址在这儿,而且后来乾隆、咸丰、同治都埋在这儿,他们没有说地方不够也没嫌弃风水不好!

所以另有隐情,雍正没有明说,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和清朝的公案:雍正继位合法性似乎有点关系。是不是雍正篡夺了皇位,甚至还有毒杀康熙的嫌疑,另外对自己的兄弟都太狠,可能是怕到了地下见到康熙,所以干脆躲得远远的。

乾隆为什么要葬回清东陵

清朝的入葬礼仪通常都是子随父葬,雍正破坏了这个规矩,那么乾隆应该是跟着雍正葬在清西陵,为何他却葬回清东陵?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乾隆,如果葬在清西陵,和老爹雍正葬在一起,后续皇帝都葬在清西陵,那么清东陵就只有顺治和康熙两人,斗地主都凑不齐,是不是意味着后世皇帝把顺治和康熙都抛弃了?这一点乾隆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另一位是最疼爱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但是他又不能再次破坏子随父葬的传统。

幸好他活得时间长,从周朝那边求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周礼中的“左昭右穆”。

按照周礼,皇帝的神位是要在太庙供奉,摆放的顺序就是开国皇帝神位摆中央,第二位皇帝神位放在左侧第一个,第三位皇帝神位放在右侧第一个,第四位皇帝放在左侧第二个,第五位皇帝神位放在右侧第二个,以此类推。

左侧叫“昭”,右侧叫“穆”,这就是左昭右穆。

乾隆的意思是顺治为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康熙入葬在清东陵,雍正入葬在清西陵,而他入葬清东陵,他的儿子入葬清西陵,以此类推 ,完美解决问题。

那么为什么到道光又发生变故

道光时嘉庆的儿子,嘉庆入葬清西陵,那么道光应该入葬清东陵,而事实是道光葬在了清西陵。

原来,道光登基之后便开始筹建陵墓,按照乾隆的规矩选址在清东陵,项目快要完工时,道光皇帝前去验收,结果发现陵墓地宫渗水,这还得了,这是陵墓的大忌,道光大怒,下令重新到清西陵选址修建,于是道光最后埋葬到了清西陵,和他爹嘉庆作伴。

孤单的昭西陵

在清东陵外侧,有一座孤单的昭西陵,它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

孝庄是皇太极的妃子,按照传统应该和皇太极合葬,但是皇太极葬在关外,此时清朝已经入关40多年,孝庄不想再回去打扰皇太极,所以要求葬在北京。

这可难倒了她的孙子康熙,因为按照礼制没有办法为孝庄单独修建陵墓,皇后等陵墓只能是陪葬皇帝陵墓,如果将孝庄太后葬在清东陵内,她陪葬何人?此时的清东陵只有顺治的陵墓,难倒让母亲陪葬儿子?

所以权宜之计,康熙在清东陵外侧修建了一座奉安殿,将孝庄的灵柩停放于此,长达38年未能下葬,直到雍正登基,他提出孝庄对现在奉安殿的位置很满意,才会保佑清朝数十年来风调雨顺,所以下令以奉安殿地址修建陵墓,称为昭西陵。

清朝皇陵内的后陵

历朝历代,皇后通常都是和皇帝合葬,强如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是遗言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但是到了清朝,出现为皇后、皇太后单独修建陵墓的传统,作为皇帝的陪葬陵墓,以皇帝陵+方位称之。

昭西陵是孝庄太后陵墓(皇太极昭陵);

孝东陵是顺治皇后陵墓(顺治孝陵);

普祥峪定东陵是慈安皇太后陵墓(咸丰定陵);

菩陀峪定东陵就是慈禧陵墓(咸丰定陵);

清东陵内其他的都只能称“寝”,不能称“陵”。

泰东陵就是甄嬛的陵墓(雍正泰陵);

昌西陵是嘉庆第二任皇后陵墓(嘉庆昌陵);

慕东陵是道光皇后陵墓(道光慕陵);

另外清西陵还有一座溥仪墓,溥仪原来葬在八宝山,后来迁入。

两座皇陵的不同命运

清西陵比较幸运,埋葬了四位皇帝,其中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过,其他三座皇陵保存完好。

清东陵的命运就比较悲惨了,在军阀混战时期,孙殿英带领军队以演习为由,大规模盗掘清东陵,再加上后来无人保护,清东陵被二次盗掘严重。康熙、乾隆、慈禧等等,整个清东陵的陵墓无一幸免,康熙等人的尸骨甚至曝尸荒野,着实令人悲愤!

雍正当年是不是看到了数百年后的厄运,所以毅然决然地修建了清西陵!心机boy!

10. 秦皇陵视频

秦始皇陵之所以被称为奇迹的原因

一,雄伟磅礴,规模无与伦比。按照考古学家目前全方位勘测,总面积达到78个故宫,陪葬陵墓超过400座。目前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坑仅仅是1、2、3、4号坑,还未发掘出兵马俑坑有700多个,放开你的思维让它飞一会儿,想想秦朝一统六国后文化和经济的强大与繁荣。

二,整个地宫陶俑拱卫部队,各兵种全部是按实战排列。目前只开放的三个俑坑,1号坑属于步兵俑,战车38乘,身着战袍兵俑414人。相较于步兵的这个营,2号坑的骑射俑,装备和作战能力看的出,要强大的多。共有战车80余乘,陶俑陶马1300多件,各种青铜兵器竟达到了1万多件。

看来,6国的被灭也是情理之中。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装备,绝对是逆天存在。真碰到当时号称东西方两大世界强国的罗马军团,恐怕后者一亩地两个脚印逃跑速度都会嫌慢。3号坑为指挥俑,里 68个陶俑均着装秦朝军队高级服饰,整个司令部是这个野战兵团的中枢神经。

笔者认为还不止这样,以后随着技术的成熟,持续的发掘,大秦帝国威震天下的弓弩部队,估计也会现身。

三,所有兵俑全部"真人化"。按真人比例烧制,目前所发掘出的8000多个兵马俑,尺寸、比例、身高,全部是当时军人的还原。所出土这些兵马俑,在当时秦朝军籍里面都是有名有姓存在过。这工程、这思路,比阿波罗登月还让人震惊。

8000多个陶俑分为军吏和士兵两大类,军吏分高中低三个级别,士兵分步、骑、车三个兵种,穿戴、装备、兵器甚至于眉毛、头发、胡子、表情、神态都各不相同。

四,所出土文物制作技艺至今无法解释。两架镇馆之宝铜马车,马脖子上挂的饰品竟采用的是金银无缝融合对接,就是在当代,用最先进的工艺也做不到,莫非这样的黑科技来自外星?

2号坑所出土的19把青铜剑,每把剑健身8个棱面误差不超过一个头发丝,其中一把被一尊150公斤兵俑压弯45度后,搬开冰俑,一瞬间就反弹平直,而且是在2000多年以后。这些剑,不仅至今锋利无比,而且上面都被涂了10毫米的金属铬,这种冶金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申请了专利,大秦帝国竟然在2000年前就有了专利。

除了以上黑科技外,秦始皇陵里还出土了一件石头铠甲。竟然能把石头做成衣服,就问你服不服吧?但这件98年出土的石制铠甲究竟有什么用?估计也只有李斯知道了。

五,在不被破坏情况下,时至今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技术,完整打开秦始皇陵。根据考古学家举证,秦始皇陵里被灌注了大量的水银,做成了百川江河大海。根据这几年对秦始皇陵周边连续探测,地下汞含量惊人,大家知道汞是最容易挥发的,但2000多年后还有如此多的汞,而当时又究竟被灌进去了多少?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考古学家们的推断,秦始皇帝宫整个模式完全是按照天地日月和当时都城咸阳模式,进行建造的。为确保整个帝陵风水,还专门改道了一条叫"鱼池"的河,这条河流向,在《水经》、《三秦记》都有记载,鱼池水本来是和杨贵妃沐浴的骊山温泉,相通的。

据估计,墓葬里有秦国当时搜瓜进贡及6国无数金银财宝被埋藏里面。而且还有一盏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熄灭的千年长明灯 ,传说灯油是用"人鱼膏"熬制的。

这个人鱼是什么?《搜神记》和《山海经.海内南经》及一些古籍里记载,是"氐人国"的鲛人,人面鱼身,类似于传说中的美人鱼这一类人鱼生物身上油所熬制。这种鲛人眼泪,可以制作美丽的珍珠。唐代诗人李商隐"沧海中珠明月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里面所说的"珠"就是鲛人眼泪。

这个人鱼膏,据说一斤可以燃烧10年,而秦始皇的地宫中,囤积了有10缸。真是准备一亮万年。

真正秦始皇陵全貌会让人惊讶到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但防盗措施肯定也是一等一的。估计,人能想到的机关暗弩、陷阱埋伏黑科技在里面都有可能出现,否则各朝各代的摸金校尉、起义军、孙殿英之流军阀早盗完了,那项羽那曹操,那是省油的灯吗?

2,

有待考证,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传说

《三辅故事》故事里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组织过30万人挖掘帝陵。墓中突然飞出一只金雁,一只朝南飞去。一直到几百年后的三国宝鼎元年。有人送给当时的日南太守张善了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身上文字判断出来自秦始皇陵。这个故事当然有杜撰的成分,即便秦代黑科技无人机,也不可能连 几百年。

但据多种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里金雁确实存在,有多少只?考古学家们也只是一个猜测。

此外,据说当地的农民有多人还曾在下雨天,听到墓穴里人喊马嘶的喧嚣声,所以传说秦始皇陵里有阴兵镇守。这种阴兵借道、阴兵镇守,其实在我国古代建筑里不足为怪,就算是用科学也能解释。

阴兵借道,阴兵集结有三种,而且在我国都出现过。一是战死士兵思维还停留在那个时间段,而且思维没死,又聚集在了一起准备继续战斗,维护军人的荣誉。二是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大灾难后,这些阴兵是阴曹地府来拘人的鬼兵鬼将集体出现。三是阴间部队与阳间部队相撞以后,所产生的摩擦。

科学上解释是:曾经发生过战争地方有风和磁场,然后这些人喊马斯尖叫声,被战场的磁场录音录像以后,在特定的条件下又被回放了出来。

3,

秦始皇陵广而流传的两个传说

一,在乌江边上分尸楚霸王项羽的5位将士,都是曾经大秦将士投降到刘邦军营里的关中人。而且现在兵马俑里可以找到这几个人,这几个人是秦朝关中军团的,带着秦王诅咒逼死的项羽。

二,守护骊山秦始皇陵的部队,是秦国蒙家军的蒙驰和最后500铁鹰剑士(中国第1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和前来盗墓的项羽部队发生了激烈交火,蒙驰当然不敌项羽千古神勇,但凭着秦始皇所赠予的黄龙印,换出了地宫守护神龙,神龙附体后身体暴涨了9倍,才击败了项羽的兵马,最后虽吐血而亡,但护住了帝陵。

大家现在知道了吧?秦始皇陵,作为世界第八奇迹,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为了看一看秦始皇陵,很多外国元首把到秦始皇陵专门列为外交日程,甚至于整个世界都流传着:到埃及不看胡夫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到中国,不去参观秦始皇陵,不算到中国。

Hash:1afff8dbe5b8550080d9b9b2974cac35b7259c0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