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明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导读:请问下明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明朝被称为“三无朝代”,历史真相是否真的如此?

诚谢邀请。明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以下:

1、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2、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设六部。

3、1399年建文帝进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至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史称靖难之役。

4、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史称北京。明成祖于1405年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同其它国家的联系。

5、1449年,明英宗亲征蒙古,酿成土木堡之变。

6、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戚继光开始抗倭。

7、明神宗时期,大太监魏忠贤祸乱朝纲。

8、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9、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灭亡,明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明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太多,以上列举仅是其中的一重要部分,希望喜欢历史的朋友关注我,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朱元璋开国。

2.土木堡之变。

3.夺门之变。

4.北京保卫战。

5.壬寅宫变。

6.崇祯上吊。

明朝被称为“三无朝代”,历史真相是否真的如此?

说明朝是个三无朝代,仅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的一家之言,其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

2013年9月11日, 高晓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认为纵观中国十几个朝代,明朝是“最臊眉耷眼”的一个,并将明朝总结为“三无朝代”,即“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但这只是高晓松的一家之言,并没有什么权威性,而且这种说法是偏颇的。

(一)明朝有明君。明朝其实也是明君辈出的一个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平定天下,成功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其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顺治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而清修《明史》评价后任者朱棣”治隆唐宋,远迈唐宋”,及至“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弘治中兴”的孝宗等,都不得不说是开明之君。

(二)明朝有名士。明朝名士辈出,该时期内,郑和出使西洋,开辟了丝绸之路;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就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并特别把重点放在数学上,是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之第一人。

还有修《永乐大典》的解缙,地理学家徐霞客,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代的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名士之。等,可谓不胜枚举。

(三)明朝有名将。明初军事名将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郑观应将徐达与”古之所谓将才者“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等相提并论;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功勋卓著,被赞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明末郑成功收复台岛统一祖国,被王观光称赞“是儿英雄,非若所及也!”戚继光是中国被成为武圣的三人之一。还有 汤和、 蓝玉、史可法等,明朝可谓名将如云。

所以明朝并非三无朝代,仅是高晓松一家之言。

高晓松的这个观点恕在下不敢苟同。

他嘴里信口说出的所谓“三无朝代”即“无明君,无名臣,无明将”,无非是对得罪他的“明粉”不客观的回击而已,满含歧视和偏见,那么明朝真的是这样吗?

无明君?明太祖、明成祖如何?“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

明太祖朱元璋,以微末之身加入元末义军,一路披荆斩棘,推翻元朝统治,收复两宋以来的北方失地燕云十六州,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

很多人只是盯着朱元璋擅杀功臣的污点不放,却忘记了他在位期间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贡献,首先,政治上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掌权力,严惩贪官,即使皇亲勋贵,也一视同仁;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经济上实施大移民,整合全国人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教育方面,大兴科举制度,首创的八股取士,虽然弊病诸多,却给了贫苦人民一条入仕的上升途径;外交方面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宗主国地位。

这些贡献如果当不起一个明君头衔,那高晓松嘴里所谓的大清圣明之君,又有几个人当得起?

“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胜利,登基称帝,是为永乐帝。

在位期间,在朱元璋基础上对政治机构进一步改革,首创内阁制度,意义深远;军事方面,五次亲征蒙古,稳定北边,收复安南地区,在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西南设置诸多宣慰司、布政使司,加强南北边防,维护中华版图完整;文化方面,遍寻华夏经典古籍,编纂《永乐大帝》,集华夏文明于大成;外交方面,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朱棣在位期间,中华文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当得起“明君”否?答案显而易见。

无名臣?张居正如何最该掌嘴的应该是这一条,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让这个朝代成了有名的名臣时代,高晓松自诩为读书万卷,恐怕这方面的书籍应该是让他漏掉了。

明朝的名臣太多,只拿一个大家最熟悉的张居正说一说,其余的可以自己翻阅史籍学习。

张居正,明神宗时期内阁首辅,时下皇帝年幼,在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下,张居正对明朝的军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史称“张居正改革”。

经济方面,清仗田地,对于赋税,杂役,推行“一条鞭法”,皆以银缴,这条政策对中国政治影响颇大,直到前些年取消农业税,才让一条鞭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政治方面,采取严格的“考成法”,裁撤庸官,严惩贪官,吏治井然;军事方面,加强军事体系改革,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镇守北方,平定西南叛乱,为万历三大征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无论如何,张居正都当得起“名臣”二字,纵观明朝时期,名臣层出不穷,他们刚正不阿,敢于挑战皇权权威,是有气节的政治家

被高晓松鼓吹的大清盛世,可有一人敢站起来向皇帝提一句改革政体的意见?

无名将?戚继光如何?戚继光,我们耳熟能详的抗倭名将,当时日本出于战乱时期,战败的武士成为浪人,骚扰我国海岸。

戚继光于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一举荡平倭患,保护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张居正执政期间,被调往北方,抗击蒙古,保卫我国北方疆域安全。

此外,戚继光 下著名军事书籍《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各军事名校的经典教材。

除此之外,戚继光更是对我国军事装备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还改造和发明了各种火气设备,改造各战船、战车,提升了明军战斗力。

请问,这样的人难道担不起“名将”二字?

综上所述,高晓松的“明朝是三无朝代”的论断根本是信口雌黄,忽悠不读史的人还好,在大部分人眼中,就是句笑话而已。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Hash:3c39d6793a2cbe6657c57171ea29a5f3efc0781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