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布拉克景点图片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
导读:江布拉克景点图片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 1.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 2. 江布拉克的美景 3. 江布拉克美景描写 4. 江布拉克风景图片 5.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的句子 6. 江布拉克美景形容词 7. 江布拉克景点介绍 8. 几月份去江布拉克景色最美 9. 江布拉克美景感叹
1.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
秋季是黄金麦浪最佳的观赏期。
9月底麦子已经收割完,万亩麦田中是金黄色的麦茬,连绵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峦上的金黄色的麦田间,会点缀几颗古朴的大树,麦田后面是翠绿的树木和高山,使得山体颜色斑斓多彩,景色蔚为壮观。如果时间充裕,最好是在景区内住1-2天,9月景区内人很少,可以仔细观赏一下景区内的各个景点风光,可以拍日出日落的景色,而且还可以沿着栈道爬爬山,在美景和天然氧吧内轻松游览会十分惬意。
2. 江布拉克的美景
认为昌吉最值得去的景点有三处:江布拉克江布拉克,位于新疆昌吉市奇台县半截沟镇境内,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美丽自然风光,还未被完全开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令人初见倾心,再见难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景点,如美丽的江布拉克草原、幽静神奇的镜湖、历史悠久的汉代疏勒城、集险、秀、幽、深于一体的疏勒城峡谷
3. 江布拉克美景描写
夏天看山水云雾和草原,秋天还有麦田。去年9月初带朋友去的,有帐篷自驾栖息地,一路上都是麦田,上山后就是云杉之类的,下雨起雾会很美,帐篷后就是小溪流水,一路上颇有小独库的赶脚。而且比较好的是里面牧民的做的菜味道还算不错,野菜什么的很丰富。目前景区内还在不断修建,记得途中还有个超大山体滑梯。山中有木栈道,还是很适合徒步。
4. 江布拉克风景图片
可以在里面过夜的。草原很美,可以在里面住宿。有农家乐也有宾馆,农家乐没问,宾馆有200多的观景房。旺季大概会涨价,景色很美但是晚上会有点冷。如果要是去市区住的话大概开车40分钟,奇台县城宾馆都很不错还很便宜。
5. 介绍江布拉克美景的句子
第一卷
上有严严实实
的屋顶,四面有紧闭的门窗;而那棵可怜的五月树,花儿稀稀拉拉,看热闹的人都不愿一顾,任凭它在一月寒天下,孤零零地在布拉克小教堂的墓地上颤抖。
第二卷
一月,夜幕很早就降临了。格兰古瓦从司法宫出来,街上已是一片昏暗。这降临的夜幕,倒使他感到高兴;他巴不得即刻钻进哪条阴暗寂寥的小巷昔日的河滩广场,如今已依稀难辨了。今日所见到的只是广场北角那座雅致的小钟楼;就是这小钟楼,几经胡乱粉刷,已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其雕刻的生动棱线变得臃肿粗糙,兴许很快就像巴黎所有古老建筑的正面,迅速被那涨潮般的新房屋所吞噬那样,也将被淹没得无影无踪了。
这座被夹在路易十五时代两幢破房子中间的小钟楼,任何人经过河滩广场,都会像我们一样,不会不向它投过去同情和怜悯的目光;谁都可以很容易想象出它当初所属全部建筑物的原貌,并可以从中再现十五世纪这峨特式古老广场的全景。
那时的广场就像今天的一样,呈不规则的梯形,一边是塞纳河岸,另三边是一连串狭窄而阴暗的高大屋宇。白天,可以观赏广场周围多种多样风格的建筑物,全是用石块或木头雕刻而成,中世纪各种住宅建筑风格的式样应有尽有,从十五世纪可上溯到十一世纪,从开始取代尖拱窗户的格子窗户,直到尖拱窗户取代罗曼式圆拱窗户,样样齐备;这种罗曼式圆拱窗户,在广场凭临塞纳河的一角,紧靠鞣革作坊的那一边,罗朗塔楼那座古老房屋的二楼,在尖拱窗户的下边,仍保留着这种风格。夜里,这一大堆建筑物,只见屋顶锯齿状的黑影,好似一条由许多锐角组成的链条环绕着广场。因为往昔都市与现今都市最根本的差异之一,就在于今天的都市都是 屋的门面朝向广场和街道,而以往却是房屋的山墙。两个世纪来,房屋的坐向恰好掉转了个方向。
广场东边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建筑物,笨重而混杂,由三个宅所重叠组成。这座庞然大物有三个名称,可以说明其沿革、用途和建筑风格;储君院,因为查理五世为王储时曾在此居住;商业厅,因为它曾经作为市政厅;柱子阁,由于整座四层楼由一系列粗大的柱子支撑着。像巴黎这样一个美好都市所需的一切,这里应有俱有:有一座小教堂,可供祈祷上帝;一大间辩护堂,可供接见、或者必要时顶撞国王派来的人;而且在阁楼上有一间装满枪炮的兵器库。这是因为巴黎的市民都晓得,在任何情况下,光凭祈祷和上诉是不足以保障巴黎市民权的,所以在市政厅的阁楼上才一直储存着生了锈的某种精良的弩炮。
6. 江布拉克美景形容词
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评论家沃克塞尔在他为布拉克画展撰写的评论中使用了“立方体”,“立方体的古怪”一词,从此立体主义正式登上画坛。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布拉克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我的立体主义,乃是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绘画符合我的天赋。”他们两种气质的结合,又通过格里斯和莱热各自的努力将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有活力的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们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因此从1912年到1914年他们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其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立体主义画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毕加索说:“我要按照我的想像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布拉克也说:“画家并不想构成一件奇闻轶事,而是要造成一种绘画的事实。”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亚威侬少女》20世纪初法国画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905年秋季沙龙展出野兽派的作品,同时期在塞尚美术馆和1906年举办纪念这位大师去世的展览,这些与传统决裂的作品展对毕加索和一大批富有探索精神的青年画家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1907年的春天,毕加索将所受的各种影响汇成一体创作了划时代的《亚威侬少女》。创作这幅画的动因是画家在偶然机会参观了巴黎人类博物馆时,被非洲土著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 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从中获得了灵感,开始了他的“黑人艺术时期”的创作,但塞尚后期作的那些《沐浴》女裸像也给他以具体的灵感。在这幅画中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指手划脚的人物没有了体积感。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正是毕加索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刻的结果。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这幅画有点折衷和自相矛盾,画家企图把几何形体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但整个构思、画面形象和空间处理都宣布了现代绘画的一个新方向――立体派的艺术已经诞生。《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毕加索对塞尚的研究发现:“塞尚并没有真正地去画苹果,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重量。”在结识布拉克之后开始了分析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与创作。这幅工厂风景正是分析立体主义的成果。这幅画中把空间物象分解成许多几何形体并进行了必要的重新组合,排除了传统的透视观念和画法,却得到了新的统一的“三度空间”:即通过视觉幻象冲击观者的视力而引起一种情感反应、想像、回忆和感受。画家以其简化单纯的手法综合概括地描绘物象。“分析立体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依据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形体,故能创作出仍然符合客观真实但又不同于客观真实的艺术形象。《三乐师》20年代初毕加索在重新运用一种古典主义的、不朽的、色彩有力地变化风格创作的同时,又探索一种以鲜明的色彩、平涂的手法、几何抽象的形象组合进行立体主义风格的创作。画中三个乐师以几何抽象色块造型、平面化构图、平涂手法制作。作品的主题是欢乐的,同时又有一种肃然庄严的气氛。《格尔尼卡》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为试验炸弹的威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库的一座小镇格尔尼卡,使二千名无辜人民丧命。这一事件震撼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他创作了这幅巨画,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马象征悲惨的人民大众;马头上方是一盏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画中还有惊恐的妇女,高举呼救的双手。画里没有画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布拉克 (1882-1963年)乔治・布拉克出生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父亲是位业余画家。18岁的布拉克来到巴黎住在蒙马特的一所陋室里画画,两年后进入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博纳画室学习,深受普桑、柯罗和印象派艺术的影响。1906年开始转向野兽派的新绘画。1907年认识了毕加索,从此他们共同探索新绘画,他是与毕加索同等地位的立体派创始人,也是本世纪唯一经历野兽主义和创立立体派的画家。1907年巴黎展出塞尚的艺术作品,这给布拉克很大的刺激。塞尚的“以圆椎体、圆柱体、球体来处理自然物体”的观念,深深烙印于他的心中,从此他放弃了野兽派的色彩,而以土黄、浅绿、灰等色彩描绘几何造型的画面,当他的作品在沙龙展出时,当时的评委马蒂斯说“这是立方体的堆积”。评论家沃克赛尔写道:“他轻视形态,将风景人物、房屋,一切都变成了几何形与立方体。”从此,立体主义就成了画派的名称。布拉克与毕加索志同道合地共同探索创造新的绘画形式,拼贴和集成法在两人的作品中相继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布拉克应征入伍,战后继续作画。后来逐 脱离了早期立体主义的刻板式,几何语言经修改变更为比较自由和轻描淡写的形式,色彩朴素而又协调,画面上适度折衷自然主义的情趣,平静和谐而优美,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埃斯塔克的住宅》1908年布拉克与杜菲一起到塞尚的故乡埃斯塔克画风景。他一扫过去奔放的色彩代之以灰褐和灰绿色调与抽象的几何形体描绘自然景色,开始了他立体派的绘画探索。《二重奏》布拉克的艺术探索在1930年前后又发生了变化,笔下的线条不再是僵直的,曲线更加感人,形象尽量减少立体感。他在1935年说过:“我发现自己在世界本身的几面镜子中记录下了世界的影子。”对于世界,他则努力在其生活深处,从整体上去给予理解,而以剖面和它们在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现对象,增加感觉的角度,使形状的轮廓变得流动弯曲,有摇晃之动感。色彩变得普通,单纯中有细微的变化,白色能发出声音,褐色有了生气,黑色发出闪亮,紫色变得透明,他的线条优雅洒脱,这些艺术特征从这幅《二重奏》中可以领略。格里斯 (1887-1927年)胡安・格里斯出生于西班牙的马德里,逝于法国塞纳河边的布洛涅。格里斯早先在西班牙入马德里美术与工艺学校。17岁时来到巴黎,他申请入法国国籍,但至死未能如愿。在巴黎为他的同胞毕加索的成就所吸引,他们往来密切,他们共同从事立体派创作。格里斯早期属于分析立体派,首先是分析对象,然后,不是在变化着的对象表面,而是在他们连续不断的体态里,去努力捕捉对象,从而在画面上造成一种复杂奇特,但又极具表现力的重叠。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毕加索像》。格里斯后来走向综合立体派创作,他认为在画的形状结构和色彩之间已经有着某种分离,而色彩有时又很难用一笔表示出来。因此,在粘贴画中,细部都可以互换,同时也不损害牢固建立起来的形状结构。1920年他声称:“我通过组织我的画面来开始工作,然后,我再给每个物体定性。”实际上他是以想像作为开始,试着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制造出一些特殊的个体。塞尚是把一个瓶子变成一个圆柱体,而他则是把一个圆柱体变成一个瓶子或变成某个瓶子。人们推论说他只有抽象理论的头脑,专横地推翻了艺术创作的一切正常主题并摒弃了一切人性。其实格里斯的艺术真正伟大之处在于接近音乐,他创造了一种纯正、高雅、严肃,具有静态美的整体效果,抛弃了一切细枝末节。 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克、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 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黑克尔 (1883-1970年)埃里希・黑克尔出生在德国的萨克森郡的杜勃恩。21岁入德累斯顿技术学院学习建筑并参与创立《桥社》。早期作品色彩强烈。25岁赴意大利旅行后改变了画面的色调,渐渐趋于和谐。在黑克尔的艺术创作中,他善于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描绘人物的思索、焦虑和病态的精神面貌,他似乎在压抑自己的内心的激情而使得画面趋于和谐与稳定。诺尔德 (1867-1956年)埃米尔・诺尔德出身在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的农民家庭。17岁入费伦斯堡绍尔曼的雕刻学校学习木雕,后进卡尔斯鲁厄工艺美术学院学习。32岁到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深造。1906年诺尔德参加桥社,他是这个团体中最有才华的画家。他能把自然、原始的和心灵上的细致的因素和力量,通过简明的形式和充满热情的色彩和谐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色彩。他是一位用色彩表现人的情感,用色彩的音符奏出响亮悦耳的乐曲的画家,他的绘画中明亮的色彩处理是得益于印象派的启发。正如他自己所说:“色彩是我的音符,用来勾画相和谐又相抵触的音响及和弦。”他在作品中追求一种冷酷而燃烧的情感表现,放射出他那主观的情感,画中跳动、强烈的色彩将人们引入一个激荡和不安的世界,一种原始的放纵。诺尔德个性特征是农民、隐士和预言家三者兼而有之。希特勒当权时,他的艺术被宣布为“颓废”而被禁止。马尔克 《大青马》“青骑士”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团体的名称。在20世纪头二十年它酝酿、产生、活跃于慕尼黑地区。“青骑士”的德文原文叫der Blaue Reiter,按理讲应译为“蓝骑士”,我国美术界则称为“青骑士”,本来在中文里叫“蓝骑士”也是可以的,但既为“蓝骑士”总离不开马的,该团体又确有不少画马的作品,如果将德文中用同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限定的马称为“蓝马”,在中文里总显得别扭,我们习惯叫“大青马”,没有听说叫“大蓝马”的。马是青马,人就成了“青骑士”。马尔克 《大黄马》马尔克在精神上最接近德国浪漫与抒情的传统,早年作品中用色带有象征的意味,造型为曲线的、富于体积感的、有力的结构,后来作品趋于抽象。克利 (1879-1940年)保罗・克利出身于瑞士伯尔尼郊区一位音乐教师家庭。克利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就写过小说作过诗,还是业余小提琴手。19岁时入慕尼黑库列尔的画室学习绘画,21岁考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在丘特维克的画室与康定斯基同学。20世纪初年克利广游意大利考察文艺复兴艺术,因此他对古典艺术了解甚深。1905年来到巴黎对印象派推崇备至,次年迁居慕尼黑于1912年参加“青骑士”团体。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直到大战结束开始作画。尔后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希特勒执政后被驱逐出境又回到故乡,逝于洛迦诺。克利的艺术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他那变化多端的艺术语言令人眼花缭乱,捉摸不定。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总是在现实与幻想、听觉与视觉、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往来,因此人们视他为超现实主义画家。在他的笔下,形体、线条和色块的组合,时而从某种观念的符号,时而从童稚的天真想像,时而从客观形态本身的节奏,时而从化着乐曲的声音世界里跳跃出来,克利总是敏锐地把握着奇妙的图画。不管怎么看克利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或具象形象或抽象符号,都是来自他对客观 事物的感受,是从客观形态的认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自身各种素质起了作用,他企图运用创造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康定斯基 (1866-1944年)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逝于塞纳河畔纳伊。20岁时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从事民俗史学研究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30岁时作为法学博士和大学教师决心投身于绘画而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进修绘画,34岁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康定斯基,广游了艺术之邦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比利时。一度对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爱好与研究,这时的作品,显示出色彩强烈、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很少有古典主义传统。既有写实的,如《蓝骑士》,也有点彩法的如《马上的情侣》,并未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在1910年以后画风突变,转向抽象表现主义。19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幅倒置的写生画中发现抽象的意义,这使他认识到:外界自然的具体事物常常会干扰人们去欣赏艺术本身的美,因而他逐渐转向抽象画面的探索。第一次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莫斯科绘画博物馆馆长,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创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由于苏维埃提倡现实主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无法存在,因此重返德国,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从此他以几何抽象的形式彻底取代了他前期的风格。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学院遭到纳粹的封闭,康定斯基的作品被宣布为颓废艺术,画家被迫迁居巴黎直到去世。如何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像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在康定斯基的心目中,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从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蒙德里安 (1872-1944年)皮特・蒙德里安出身在荷兰的阿麦斯福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试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原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化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荷兰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为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 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构图》蒙德里安认为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要素,唯有几何形体才是最合适表现“纯粹实在”,他希望用这些基本要素,最纯粹的色彩,创造出表里平衡、物质与精神平衡。创造这种平衡艺术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一次大战,社会普遍处于不安状态,他创造这类宁静平衡的艺术,企图安慰人们不安的心灵。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评论家沃克塞尔在他为布拉克画展撰写的评论中使用了“立方体”,“立方体的古怪”一词,从此立体主义正式登上画坛。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布拉克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我的立体主义,乃是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绘画符合我的天赋。”他们两种气质的结合,又通过格里斯和莱热各自的努力将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有活力的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们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因此从1912年到1914年他们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其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立体主义画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毕加索说:“我要按照我的想像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布拉克也说:“画家并不想构成一件奇闻轶事,而是要造成一种绘画的事实。”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亚威侬少女》20世纪初法国画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905年秋季沙龙展出野兽派的作品,同时期在塞尚美术馆和1906年举办纪念这位大师去世的展览,这些与传统决裂的作品展对毕加索和一大批富有探索精神的青年画家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1907年的春天,毕加索将所受的各种影响汇成一体创作了划时代的《亚威侬少女》。创作这幅画的动因是画家在偶然机会参观了巴黎人类博物馆时,被非洲土著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从中获得了灵感,开始了他的“黑人艺术时期”的创作,但塞尚后期作的那些《沐浴》 裸像也给他以具体的灵感。在这幅画中没有统一的构图,色彩呆板生硬,指手划脚的人物没有了体积感。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正是毕加索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刻的结果。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这幅画有点折衷和自相矛盾,画家企图把几何形体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但整个构思、画面形象和空间处理都宣布了现代绘画的一个新方向――立体派的艺术已经诞生。《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毕加索对塞尚的研究发现:“塞尚并没有真正地去画苹果,他画的是这些圆形上的空间的重量。”在结识布拉克之后开始了分析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与创作。这幅工厂风景正是分析立体主义的成果。这幅画中把空间物象分解成许多几何形体并进行了必要的重新组合,排除了传统的透视观念和画法,却得到了新的统一的“三度空间”:即通过视觉幻象冲击观者的视力而引起一种情感反应、想像、回忆和感受。画家以其简化单纯的手法综合概括地描绘物象。“分析立体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依据来分析一切事物的形体,故能创作出仍然符合客观真实但又不同于客观真实的艺术形象。《三乐师》20年代初毕加索在重新运用一种古典主义的、不朽的、色彩有力地变化风格创作的同时,又探索一种以鲜明的色彩、平涂的手法、几何抽象的形象组合进行立体主义风格的创作。画中三个乐师以几何抽象色块造型、平面化构图、平涂手法制作。作品的主题是欢乐的,同时又有一种肃然庄严的气氛。《格尔尼卡》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为试验炸弹的威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库的一座小镇格尔尼卡,使二千名无辜人民丧命。这一事件震撼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他创作了这幅巨画,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马象征悲惨的人民大众;马头上方是一盏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画中还有惊恐的妇女,高举呼救的双手。画里没有画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布拉克 (1882-1963年)乔治・布拉克出生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父亲是位业余画家。18岁的布拉克来到巴黎住在蒙马特的一所陋室里画画,两年后进入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博纳画室学习,深受普桑、柯罗和印象派艺术的影响。1906年开始转向野兽派的新绘画。1907年认识了毕加索,从此他们共同探索新绘画,他是与毕加索同等地位的立体派创始人,也是本世纪唯一经历野兽主义和创立立体派的画家。1907年巴黎展出塞尚的艺术作品,这给布拉克很大的刺激。塞尚的“以圆椎体、圆柱体、球体来处理自然物体”的观念,深深烙印于他的心中,从此他放弃了野兽派的色彩,而以土黄、浅绿、灰等色彩描绘几何造型的画面,当他的作品在沙龙展出时,当时的评委马蒂斯说“这是立方体的堆积”。评论家沃克赛尔写道:“他轻视形态,将风景人物、房屋,一切都变成了几何形与立方体。”从此,立体主义就成了画派的名称。布拉克与毕加索志同道合地共同探索创造新的绘画形式,拼贴和集成法在两人的作品中相继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布拉克应征入伍,战后继续作画。后来逐渐脱离了早期立体主义的刻板式,几何语言经修改变更为比较自由和轻描淡写的形式,色彩朴素而又协调,画面上适度折衷自然主义 的情趣,平静和谐而优美,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埃斯塔克的住宅》1908年布拉克与杜菲一起到塞尚的故乡埃斯塔克画风景。他一扫过去奔放的色彩代之以灰褐和灰绿色调与抽象的几何形体描绘自然景色,开始了他立体派的绘画探索。《二重奏》布拉克的艺术探索在1930年前后又发生了变化,笔下的线条不再是僵直的,曲线更加感人,形象尽量减少立体感。他在1935年说过:“我发现自己在世界本身的几面镜子中记录下了世界的影子。”对于世界,他则努力在其生活深处,从整体上去给予理解,而以剖面和它们在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现对象,增加感觉的角度,使形状的轮廓变得流动弯曲,有摇晃之动感。色彩变得普通,单纯中有细微的变化,白色能发出声音,褐色有了生气,黑色发出闪亮,紫色变得透明,他的线条优雅洒脱,这些艺术特征从这幅《二重奏》中可以领略。格里斯 (1887-1927年)胡安・格里斯出生于西班牙的马德里,逝于法国塞纳河边的布洛涅。格里斯早先在西班牙入马德里美术与工艺学校。17岁时来到巴黎,他申请入法国国籍,但至死未能如愿。在巴黎为他的同胞毕加索的成就所吸引,他们往来密切,他们共同从事立体派创作。格里斯早期属于分析立体派,首先是分析对象,然后,不是在变化着的对象表面,而是在他们连续不断的体态里,去努力捕捉对象,从而在画面上造成一种复杂奇特,但又极具表现力的重叠。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毕加索像》。格里斯后来走向综合立体派创作,他认为在画的形状结构和色彩之间已经有着某种分离,而色彩有时又很难用一笔表示出来。因此,在粘贴画中,细部都可以互换,同时也不损害牢固建立起来的形状结构。1920年他声称:“我通过组织我的画面来开始工作,然后,我再给每个物体定性。”实际上他是以想像作为开始,试着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制造出一些特殊的个体。塞尚是把一个瓶子变成一个圆柱体,而他则是把一个圆柱体变成一个瓶子或变成某个瓶子。人们推论说他只有抽象理论的头脑,专横地推翻了艺术创作的一切正常主题并摒弃了一切人性。其实格里斯的艺术真正伟大之处在于接近音乐,他创造了一种纯正、高雅、严肃,具有静态美的整体效果,抛弃了一切细枝末节。 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克、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 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黑克尔 (1883-1970年)埃里希・黑克尔出生在德国的萨克森郡的杜勃恩。21岁入德累斯顿技术学院学习建筑并参与创立《桥社》。早期作品色彩强烈。25岁赴意大利旅行后改变了画面的色调,渐渐趋于和谐。在黑克尔的艺术创作中,他善于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描绘人物的思索、焦虑和病态的精神面貌,他似乎在压抑自己的内心的激情而使得画面趋于和谐与稳定。诺尔德 (1867-1956年)埃米尔・诺尔德出身在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的农民家庭。17岁入费伦斯堡绍尔曼的雕刻学校学习木雕,后进卡尔斯鲁厄工艺美术学院学习。32岁到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深造。1906年诺尔德参加桥社,他是这个团体中最有才华的画家。他能把自然、原始的和心灵上的细致的因素和力量,通过简明的形式和充满热情的色彩和谐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色彩。他是一位用色彩表现人的情感,用色彩的音符奏出响亮悦耳的乐曲的画家,他的绘画中明亮的色彩处理是得益于印象派的启发。正如他自己所说:“色彩是我的音符,用来勾画相和谐又相抵触的音响及和弦。”他在作品中追求一种冷酷而燃烧的情感表现,放射出他那主观的情感,画中跳动、强烈的色彩将人们引入一个激荡和不安的世界,一种原始的放纵。诺尔德个性特征是农民、隐士和预言家三者兼而有之。希特勒当权时,他的艺术被宣布为“颓废”而被禁止。马尔克 《大青马》“青骑士”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团体的名称。在20世纪头二十年它酝酿、产生、活跃于慕尼黑地区。“青骑士”的德文原文叫der Blaue Reiter,按理讲应译为“蓝骑士”,我国美术界则称为“青骑士”,本来在中文里叫“蓝骑士”也是可以的,但既为“蓝骑士”总离不开马的,该团体又确有不少画马的作品,如果将德文中用同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限定的马称为“蓝马”,在中文里总显得别扭,我们习惯叫“大青马”,没有听说叫“大蓝马”的。马是青马,人就成了“青骑士”。马尔克 《大黄马》马尔克在精神上最接近德国浪漫与抒情的传统,早年作品中用色带有象征的意味,造型为曲线的、富于体积感的、有力的结构,后来作品趋于抽象。克利 (1879-1940年)保罗・克利出身于瑞士伯尔尼郊区一位音乐教师家庭。克利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就写过小说作过诗,还是业余小提琴手。19岁时入慕尼黑库列尔的画室学习绘画,21岁考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在丘特维克的画室与康定斯基同学。20世纪初年克利广游意大利考察文艺复兴艺术,因此他对古典艺术了解甚深。1905年来到巴黎对印象派推崇备至,次年迁居慕尼黑于1912年参加“青骑士”团体。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直到大战结束开始作画。尔后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希特勒执政后被驱逐出境又回到故乡,逝于洛迦诺。克利的艺术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他那变化多端的艺术语言令人眼花缭乱,捉摸不定。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总是在现实与幻想、听觉与视觉、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往来,因此人们视他为超现实主义画家。在他的笔下,形体、线条和色块的组合,时而从某种观念的符号,时而从童稚的天真想像,时而从客观形态本身的节奏,时而从化着乐曲的声音世界里跳跃出来,克利总是敏锐地把握着奇妙的图画。不管怎么看克利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或具象形象或抽象符号,都是来自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从客观形态的认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自身各种素质起了作用,他企图运用创造的语言表现自 的思想情感。康定斯基 (1866-1944年)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逝于塞纳河畔纳伊。20岁时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从事民俗史学研究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30岁时作为法学博士和大学教师决心投身于绘画而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进修绘画,34岁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康定斯基,广游了艺术之邦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比利时。一度对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自己对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爱好与研究,这时的作品,显示出色彩强烈、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很少有古典主义传统。既有写实的,如《蓝骑士》,也有点彩法的如《马上的情侣》,并未形成稳定的个人风格。在1910年以后画风突变,转向抽象表现主义。19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幅倒置的写生画中发现抽象的意义,这使他认识到:外界自然的具体事物常常会干扰人们去欣赏艺术本身的美,因而他逐渐转向抽象画面的探索。第一次大战爆发,康定斯基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莫斯科绘画博物馆馆长,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1年创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由于苏维埃提倡现实主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无法存在,因此重返德国,应聘包豪斯学院任教,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从此他以几何抽象的形式彻底取代了他前期的风格。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学院遭到纳粹的封闭,康定斯基的作品被宣布为颓废艺术,画家被迫迁居巴黎直到去世。如何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像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在康定斯基的心目中,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从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蒙德里安 (1872-1944年)皮特・蒙德里安出身在荷兰的阿麦斯福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试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原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化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荷兰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为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 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构图》蒙德里安认为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要素,唯有几何形体才是最合适表现“纯粹实在”,他希望用这些基本要素,最纯粹的色彩,创造出表里平衡、物质与精神平衡。创造这种平衡艺术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一次大战,社会普遍处于不安状态,他创造这类宁静平衡的艺术,企图安慰人们不安的心灵。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当时居住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区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现代派艺术部分流派表现了唯心主义艺术趣味和颓废思想;但更多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艺术表现方法和新材料。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当时居住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区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现代派艺术部分流派表现了唯心主义艺术趣味和颓废思想;但更多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艺术表现方法和新材料。
7. 江布拉克景点介绍
昌吉好玩的地方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
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装饰服饰、婚丧嫁娶、信仰禁忌、器乐歌舞、运动竞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又是天山天池独 的、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
门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00.00元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40.00元
木垒胡杨林
木垒胡杨林位于疆昌吉州木垒鸣沙山北30公里,是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林带。据说这片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胡杨林至少有6500万年的历史。虽然历经风雨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古的原始风貌。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顽强的原始树种,素被人类誉为抗击沙漠的勇士。树身高达20多米。铁干虬树,龙盘虎踞,好不壮美,且有层层绿叶,形状各异或叶圆似卵,或状态如柳叶,层层叠叠,密不透风。走进胡杨林,扑面而来是一种原始的气息,会让你感受到一种原始生命的律动。那磅礴向上的气势,向你展示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你感到大自然的壮美。千百年来,它们以顽强的意志抗击着沙漠的侵蚀。让人惊叹的是,这些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象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
千佛洞
位于吉木萨尔县城西南5公里处, 天山山脉前山的一个五岭之中,为北疆仅见的一座佛窟。当年,它是北疆闻名的佛教名刹。佛突出始凿于何时,已无从考查。清代乾隆年间被偶然发现,经重新整理,一时香火旺盛。至同治年间又毁于兵祸。光绪年间再作修茸,那时除千佛洞外,还有庙、观、殿、阁,雕梁画栋,颇为华丽。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又因战火频仍,致损毁殆尽。如今,千佛洞仅余残破不堪的壁画和一尊不知凿于何代的一丈六尺长的石质睡佛。
奇台
奇台县,属于新疆昌吉州,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东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邻, 南与吐鲁番县交界,西连吉木萨尔县,北接富蕴县、清河县,东北部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依天山,北部是北塔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状。有高山、丘陵、平原、沙漠多种地貌,北部是荒漠,将军戈壁横卧其间;中部是天山冲积层平原。
这里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并称为新疆四大商埠,享有“金奇台”、“旱码头”的美誉。奇台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在南部有天山风光,雪峰冰川高耸入云,林海草原苍茫无际,翠谷溪流清幽隽秀,刀条岭、羊洼滩风光奇美,引人入胜。天山怪坡、响坡迷离神奇,令人向往。中部人文景观丰富,处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位居“旱码头”重镇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有史以来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荟萃的地方。
硅化木
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境内,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面积492平方公里,包括硅化木景区、恐龙沟景区、魔鬼城雅丹景区和石钱滩景区。
奇台硅化木群位于世界罕见的富蕴-清河-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八里坤-哈密-伊吾硅化木富集带的中心,这里的硅化木以分布集中、数量和规模巨大、保存极完整而著称。仅在公园硅化木景区11.65平方公里的面积范围内就出露有近千株,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硅化木群产地之一。
奇台硅化木产于距今约1.5亿年的侏罗系石树沟群砂岩、泥岩中,树木的原生构造保存清晰,硅化木直径一般0.5-1m,最大者可达2.8m,长一般5-20m,最长者达26m。呈倒伏状、直立状等不同的埋藏状态,反映了在远古时期盆地河湖环境下茂密的森林景观。
五彩湾
五彩湾,人称将军戈壁。核心景点距幸福路北端火烧山石油基地30公里 的五彩城。从空旷的戈壁进入恰似城郭大门之后,层次分明的彩色山峦迭转回环。五彩山下是玛瑙淮,史前生物化石随处可觅,古森林化石迤俪百里。
五彩湾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00余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由五彩城、火烧山、化古沟组成,早在侏罗纪时代,这里沉积着很厚的煤层,历经风蚀雨剥,煤层表面的沙石被冲蚀殆尽,又经曝晒或雷击起火,煤层燃尽后,烧结岩堆积,加之各地质时期矿物质含量不同,这一带连绵的山丘便呈现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多种色彩,再经风吹日晒雨剥,又呈"雅丹地貌",远望近观,状如城廓,五彩城由此得名。火烧山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每逢黄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化石沟是五彩湾的又一盛景,化石沟中,分布壮观的砖化木林,各种树木种籽化石,果实化石及各种动物化石。
五彩湾号称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颜色五彩缤纷,主要的基调为褐红色,红黄绿、白蓝黑参杂其中。日落时分,是五彩湾最辉煌的一刻,火红的太阳在西方缓缓下沉,所有的土丘全部被刷上一层金黄的调子,置身其中,好像行走在一座庞大的黄金帝国。每走一步,每换一个角度,展现在取景器中的景象都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门票:50元
8. 几月份去江布拉克景色最美
江布拉克风景区美在6、7、8、9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天在江布拉克风景区姗姗来迟,然而爱美的春姑娘一旦走进这人间仙境,她也就乐而忘返了。另外由于温差大,游客需要带上一些外套以防早晚低温,江布拉克的紫外线也比较强,记得准备一些防晒用品
9. 江布拉克美景感叹
一万泉好,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奇台农场以南无名峰下,跟江布拉克一沟之隔。是北疆东部天山北坡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距离乌鲁木齐250公里,占地4平方公里的面积。自然降水丰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
Hash:670f67ba4d57f22e068f07399fa5c989f0f72484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