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国维?作为近代文化界泰斗,你怎么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甲骨四堂之一),浙江嘉兴海宁人,国学大师。1925年,受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一起被称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他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虽交游不广,然与同时代之学术界人士有广泛接触,除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植等人交流学术,交往较密,其《书信集》所收书信中就有与数十位学者的论学通信,他还与日本、法诸国学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做学问是他一生的全部工作和事业,他以其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独特的地位。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在史学上,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其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开拓了史学的新向度,其于上古史、唐史、宋史等古史的研究,于历史地理的种种发明,于历代文物的精心考证、于敦煌学的拓荒,无不展现了王国维卓越的史学才能与博大的堂庑。在古文字、语言学方面,王国维于甲骨文、金文、简牍文、石经等呈功赫赫,丰碑巍峨;于传统的《说文》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校勘学,皆渊萃卓如;且纯熟地以小学沟通学术之林,为王国维治学中的一大法宝。

不仅在做学问方面讲究独立,王国维的为人也同样追求个性,不为人拘。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王国维头戴白棉布瓜皮小帽,穿大袍,勒条粗布腰带,典型的冬烘先生模样,而目,他顶着一条辫子(那是在辛亥革命后重新续起来的)。王国维的辫子留得不合时宜,却也并非是为忠君而留——溥仪的辫子己经剪掉了。看来,保存一点对传统文化的纪念,作为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才是这条辫子存在的意义。这种欲以一己之坚贞持守与社会相对抗的想法,如果仅就个人品格而言,自然有其可敬的一方面,但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则又显得极为愚执可怜。这种带有极浓重的悲剧色彩的选择,也注定了王国维在悲剧中度过他的后半生。

下面可以看一下同时代文人对其评价:

梁启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郭沫若:“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伯希和:“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

胡适:“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鲁迅:“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不懂的音译》)

陈寅恪:“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 碑铭》)

王攸欣:“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

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人在1927年投湖自杀,在其死后对他死因的猜疑也是层出不穷。

王国维投湖自杀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他到底为什么投湖,所以众人便臆想出了许多的原因。

其中有两种说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所以基本可以忽略掉,那就是殉清说和惊惧说。殉清自然没有什么多说的,就是说王国维在清朝灭亡后决定为其殉葬。

当时这种说法其实根本就说不通,首先王国维是一个汉人,而清朝虽说也是我国的朝代,但却是满人执政。

清朝灭亡后执政的人换成了汉人,所以对于王国维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亡国,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奔走相告的喜事。

而且王国维在后半生对于政治的参与程度绝对不高,当时的王国维一心所想的就是教书育人和研究学术。所以这点基本没什么可信度。

惊惧说则更是无稽之谈,当时流传北伐军进京城后会对有辫子的人进行屠杀,所以王国维害怕到跳湖了。

首先王国维当时已经把辫子剪掉了,只不过是在帽子上缝了一个假辫子,北伐军来了把它摘下去就好了。

第二就是他连跳湖都不怕,还会怕北伐军的屠杀?根据我国文人的习惯来看,在不怕死的情况下绝对是等着北伐军达到,随后对其一顿臭骂,到时候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还有一种的可信度比较高,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溥仪所提出的逼债说。溥仪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到王国维欠了一大笔钱,甚至还将自己交给他变卖的字画抵债了。

最后王国维为了逃避这些债务选择了自杀,但是这点的可信度也不高,毕竟王国维是留下了遗书的,而且在其中没有任何大笔的债务提及,而且在其死后也没有人去王国维家里讨债。

真正的死因竟是如此简单

在此之后陈寅格曾经提出王国维可能是为了文化而殉节,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其实非常高。王国维逝世的时候正是文化衰败的时候,按照一般读书人的思想来看这种做法也是情理之中。

但那是一般的读书人,对于王国维来说基本是不适用的,毕竟王国维的涉猎甚广。所以就算是文化衰败,但也不可能都衰败,而且王国维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抛下自己的学生而去呢?

其实对于王国维投湖自尽这件事现代的心理学家其实做出过分析,那就是王国维有严重的抑郁症和轻微自闭。

首先王国维的父亲曾经评价他“老实得像一只火腿”,可见王国维绝对不只是忠厚老实那么简单,否则他的父亲绝对不会这样贬义地评价自己的儿子。

而且王国维的自尊心极强,在其自尽的前一天还在和自己的学生说“我总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点辱!”

而且王国维的生活可以说是不如意到了一个极致,年幼丧母,之后自己的结发妻子病逝,虽说后来王国维娶了小妾做正房,但这对他终究是一个打击。

尤其是在其离世的前一年,他的大儿子在上海病逝,他亲自前往操办丧事。再加上罗振玉与其翻脸、文化衰败、清朝灭亡这些任何一件事都不足以让王国维自尽,但是凑到一起却是能够让他患上抑郁症。

在当时那样一个环境心理治疗几乎没有,所以王国维的抑郁症除了日渐加重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自然最后只能是黯然收场了。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化学术大师,一生所涉及的文化研究很多,举凡文学 戏曲、史学、古文字、语言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和研究并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文学研究:1904年他开始涉足文学研究,并发表了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和近代科学评论的文学巨著《红楼梦评论》,该文是我国第一篇用比较文学的方式评论的文章,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尤其是《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更是激励了很多学子,和渴望成功的人。

王国维谈治学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重境界同样可以适用于人生。

第二,戏曲研究:1907年以后他又开始涉足戏曲研究,写出了很多关于戏曲研究的文献,比较有名的就是他东渡日本后和友人一起合著的《宋元戏曲考》。这本书高度评价了戏曲的艺术价值,一经面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了改变了文人学士对戏曲的态度。

第三,史学研究:在史学上,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其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开拓了史学的新向度,其于上古史、唐史、宋史等古史的研究,于历史地理的种种发明,于历代文物的精心考证、于敦煌学的拓荒,无不展现了王国维卓越的史学オ能与博大的堂庑。

第四,古文字、语言研究:在古文字、语言学方面,王国维于甲骨文、金文等呈功赫赫;于传统的说文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校勘学,渊萃卓如;且纯熟地以小学沟通学术之林,为王国维治学中的一大法宝。

结语:纵观他的一生,致力于文化各方面研究,并且继承了中西两种文化遗产,不亏是近代文化界泰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Hash:6333349f494bd85af865972d00c726a1e9caabbf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