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重要景点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

导读:颐和园的重要景点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 1.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 2. 颐和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3. 颐和园重要景点有哪些 4. 颐和园的主要景区 5. 颐和园重要的几个景点 6. 颐和园里面景点的重要介绍 7.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哪里 8.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重点 9. 关于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1.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清廷挪用海军经费等款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一九〇〇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一九〇二年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修缮,颐和园陆续复建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颐和园博物馆、耕织图等重要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予以如下评价:1)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2)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2. 颐和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区,是北京现存规模做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园林,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景,30多组古典建筑分布其间。

颐和园按各部分可分为以东宫门内仁寿殿为中心的宫殿区,为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场所;以了寿堂为主体,包括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大戏楼的生活区,是慈禧和光绪帝后的寝宫及观剧娱乐的地方;以万寿山上佛香阁为中心的游览风景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万寿山前山的著名景点有佛香阁、排云殿、转轮藏及宝云阁等;后山、后湖景区的苏州街、谐趣园等极富野趣。万寿山下昆明湖畔,长廊将政治区、生活区、游览区连为一体、昆明湖水域辽阔,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湖中有南湖岛、治镜阁岛和藻鉴堂岛三个中心岛屿,环湖有知春亭、十七孔桥、西堤六桥和石舫等临水建筑。

东宫门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门正中设有三券门洞,中间为帝后专用。门上方悬挂的“颐和园”金字大匾为光绪皇帝亲笔所题。门内仁寿殿是清代皇帝接见大臣、处理朝廷政务的场所。

仁寿殿

仁寿殿位于东宫门内,是宫殿区的主要建筑,也是颐和园内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在此坐朝听政、接见外国使臣和他们的夫人。仁寿殿前设有一尊青铜麒麟像,龙头,鹿角,狮尾,牛蹄,遍体鳞甲,象征国泰民安。

玉澜堂

玉澜堂临湖而建,为光绪皇帝的寝宫,原是一座四通八达的四合院式建筑、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幽禁于此。当时,除正门严于把守之外,其与通道均被封砌、至今仍保留当年砌筑的砖墙。

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戏楼,与北京故宫的畅音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清宫三大戏楼”。大戏楼通高21米,底部舞台宽17米,分为上、中、下三层。另有一座两层扮戏楼与戏台相连,供演员化妆之用。

乐寿堂

乐寿堂是慈禧太后在园中居住期间 寝宫,为一组两进四合院,左右各带跨院。殿堂红墙灰瓦,歇山式顶,廊坊遍饰彩画,殿前对称陈列着铜鹤、铜鹿和铜瓶,取“鹿、鹤、瓶”的谐音,寓意“六合太平”。

佛香阁

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坡20米高的石台之上,通高41米,是一座三层四重檐八角攒式顶的宗教建筑,也是颐和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佛香阁各层屋顶均覆以黄色琉璃瓦,门窗、立柱等均为红色,在漫山绿树的映衬下,形象十分突出,将万寿山一带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从而成为颐和园全园的造景中心。

文昌阁

文昌阁城关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城关。文昌阁是建在城关基座上的楼阁式建筑,阁内供奉着铜铸文昌帝君,以及仙童和铜特(一种有马头、骡身、驴尾和牛蹄的神兽)。

景明楼

景明楼位于西堤南端,主楼二层,左右建有配楼,是西堤唯一一座高大建筑。名字源于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描述。

宝云阁

宝云阁又称铜殿,是清朝时喇嘛为帝后祈福诵经的地方。宝云阁全部由青铜制成,坐落在汉白玉须弥座上,通高7.55米,中207吨。铜殿的梁柱、斗栱、椽瓦、匾额等全部构件采用中国传统工艺铸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位于万寿山后坡中轴线上,是一组大型佛教建筑群,共有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该建筑群南部为藏式佛教建筑,北部为汉式佛教建筑,香岩宗印之阁是其主体建筑,四周建有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鼎盛时期,这里供奉有1万余尊佛像。

玉带桥

玉带桥是西堤六桥中唯一一座拱桥,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拱高而薄,呈弧形,宛若玉带,故名玉带桥。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颐和园)至玉泉山,便取此桥作为往返的水路通道。

长廊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它以排云门为中心对称展开,布局严谨;其间还建有四座亭子和两座由短廊相接的临水建筑。长廊每根梁枋上都绘有精美的苏式彩画,共计14000余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花木虫鸟、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

苏州街

苏州街位于后湖中心,又称买卖街,仿照江南水乡景色而建,全长约300米,一水两街,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等60多处各式店铺,是专供帝后妃嫔游玩、散心的集市。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岸玉澜堂前的一个小岛上,是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知春亭四面临水,每逢春回大地,这里冰开雪化,群柳吐新,春意先知。此亭还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全景,欣赏西山、玉泉山借景的绝佳之处。

十七孔桥与铜牛

十七孔桥飞跨于南湖岛和东堤之间,由17个拱券连续而成,因此得名,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桥梁。桥栏望柱上雕刻有500多只石狮,形态各异,精美生动、十七孔桥东端,有一头铜牛卧伏在雕有波浪的青石座上,昂首凝眸,两耳竖立,体态优美,形象逼真。铜牛置于此处是为了镇压水患。牛背上刻有乾隆皇帝手书的《金牛铭》。

南湖岛

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东南部,与万寿山遥遥相对。岛屿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有涵虚堂、龙王庙等建筑。涵虚堂曾是慈禧观看清水军演练的地方。南湖岛上的龙王庙始建于明朝,清帝每年都会来此拈香拜佛,乞求风调雨顺。

谐趣园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是仿江苏无锡寄畅园而修建的一座具有江南私家园林特色的园中之园。花园中央为一水池, 、台、堂、榭,环水坐落,百间游廊串联相通,建筑小巧,布局精致。

石舫

石舫通长36米,船体全部用巨大石块雕凿而成,上建两层舱楼,雕梁画栋,精美无比。石舫又名清晏舫,置于此既是为了观赏昆明湖景色,又用以象征清王朝统治如“磐石”般坚固。

排云殿

排云殿坐落在万寿山前坡中部,重檐歇山顶,红柱黄瓦,远望犹如仙山琼阁排云而出。此殿是专为慈禧太后举办寿庆活动的场所。

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前山西部重要的点景建筑,也是一座观景建筑。中部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阁后有石牌坊和三座小殿。由于建筑倚山而筑,无论是游览还是观景,都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

转轮藏

转轮藏是一组宗教建筑,建于乾隆年间,整组建筑由正殿,配亭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组成。配亭为上、下两层,有旋转木塔贯穿。帝后来拜佛时,只用手扶一扶塔身,太监转动转轴,就算帝后念经了。

3. 颐和园重要景点有哪些

北京的颐和园坐落在北京的西郊,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园林。里面的雕龙画柱园林景观十分的优美壮观。颐和园常年吸引游人络绎不绝,走进园林尤其画中游、听莺馆、长廊、十七孔桥、乐寿堂、等等景点都是值得参观游览的好去处,每当来到北京的颐和园,总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

4. 颐和园的主要景区

a 去地铁北宫门站坐4号线,到西直门换乘13号线,霍营站下车,前往黄土店站,换乘s 2线,八达岭站下车(建议估算一下时间,每天班次不多) b 从地铁北宫门站坐4号线,在西直门换乘2号线,积水潭站下车,向东步行前往德胜门箭楼旁边879路站位,乘坐879路直达八达岭长城

5. 颐和园重要的几个景点

所有颐和园的景点,我都游览过.颐和园的景点,大部分我都游览过颐和园的大部分景点,我都游览过我游览过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游览过颐和园大部分景点

6. 颐和园里面景点的重要介绍

北京旅游-颐和园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 年 3 月 4 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 2.97 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 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 " 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 " 文化建园 " 为宗旨,用 " 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 " 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 年 12 月 2 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 AAAA 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2000 年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的 ISO9000 和 14000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

7. 颐和园的重要景点是哪里

1、畅观堂:

畅观堂始建于乾隆年间,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体建筑为面阔七间的两卷大殿,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和一座小亭,地势高爽,环境清幽,是当年乾隆皇帝眺望园外、观民稼穑的地方。

2、清宴舫:

原称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舫身系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长三十六米,原有中式舱楼,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为“清宴舫”。

3、宿云檐城关:

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一八六〇年被英法 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

4、花丞阁:

花承阁是乾隆年间兴建的一组建筑群,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多宝琉璃塔、石雕和其它建筑基址。

5、多宝琉璃塔:

多宝琉璃塔,高十六米,八面七级,塔身用七色琉璃砖瓦镶砌,下承汉白玉须弥座。塔前立有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乾隆《御制万寿山多宝塔颂》石碑。

6、长廊:

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

7、仁寿殿:

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

8、十七孔桥: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一百五十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8.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重点

排云殿,万寿山,石舫,谐曲园,长廊

9. 关于颐和园的主要景点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全园分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乐寿堂面临昆明湖,东面有德和园大戏楼,西接长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玉澜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绪皇帝的寝宫。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 历史遗迹。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 、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智慧海在万寿山巅。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颐和园十七孔桥旁边的铜牛尤其吸引着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精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神态赞不绝口。

相传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就还要有牛郎和织女了。

于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阵势。

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有一年的七月七,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然后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怎奈昆明湖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将这件奇事禀报了慈禧,她起初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于是又派人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安在原来的地方,怕它还会跑,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到了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眼看铁链子也锁不住了。

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头一只呢?至今还在昆明湖底下哪!

扩展资料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有:

1、昆明湖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乾隆帝在此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现在的规模,后慈禧太后以昆明湖为中心改建成现在的颐和园。

2、谐趣园

谐趣园在颐和园的东北角,万寿山东侧,是仿无锡的寄畅园而建,原名惠山园,到了嘉庆的时候给改成了谐趣园。谐趣园小巧玲珑,偏偶一角,非常幽静,可以小憩,可以观荷,可以赏鱼,很有情调。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知鱼桥。

3、万寿山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中心部位,从昆明湖北岸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 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9个层次,从水面到山顶构成一条层层垂直上升的中轴线,是颐和园这座皇宫御苑皇家气派的充分展现。

4、苏州街

进入颐和园北宫门后必经三孔石桥,石桥两侧的水面店铺林立,古色古香,这就是苏州街。以前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春节期间的苏州街皇家宫市,沿途可以欣赏很多民间曲艺和民俗表演,而且苏州街揽涛楼上还有京剧、古筝、琵琶等表演。

5、听鹂馆

听鹂馆坐落于万寿山南麓,隔长廊望见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听鹂馆牌匾系慈禧太后亲笔手书,听鹂馆原是乾隆帝为其母看戏所建,两层的戏台,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

6、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连接昆明湖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始建于乾隆年间,为园内最大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

两桥头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桥两边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桥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

Hash:7cf422f647eca4207fc499a3a9e9c8e28a76d0dd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