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风景

  颐和园——最后的皇家园林
  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代表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例子,这座占地面积290公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的前身即清漪园, 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其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清漪园如同圆明园一样,在1860年也曾遭焚毁,当时的实际当权者西太后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之后改名颐和园,此后它成为慈禧长期居住兼作政治活动的离宫御苑。
  北京颐和园长廊
  水对于园林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无水不成园”。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也是仿照水的形象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颐和园就是选择了西山诸泉所汇成的水域昆明湖为中心而兴建的,昆明湖中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岛正是皇家园林传统的“一池三山”的布局,颐和园是采用这种布局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和南湖岛
  在园林中建置寺、观、祠庙是皇家园林的一大特色,尤以佛寺居多,几乎每座稍大的皇家园林内都有不止一座的佛寺。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园就是为了给皇太后祝寿,因而园中的主要建筑群便是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这组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佛香阁、众香界牌楼、智慧海殿等组成,顺应山势,从临湖的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脊,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而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更成为颐和园的标志,也是全园的构图中心。
  北京颐和园苏州街
  康乾年间,边疆战事不断,乾隆为了团结信仰喇嘛教的蒙、藏人民,还仿照西藏著名古庙桑耶寺,在万寿山的后山中心位置修建了大型喇嘛教佛寺——须弥灵境。此外,湖上三岛中最重要的南湖岛上还有一座龙王庙,叫做“广润祠”。
  “借景”是中国古代造园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站在佛香阁前的平台上,遥望西山的峰峦,玉泉山的塔影,俯瞰昆明湖水清波潋滟,西堤上烟雨迷,这一切都好像结合在了一起,使景区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园墙而扩展开去。
  万寿山下南麓沿湖有一条长728米的长廊,绘有8000多幅彩色绘画。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联系在了一起。
  颐和园中也再现了许多江南的优美风光。园林本身仿照西湖建造,昆明湖上西堤的位置与走向都与苏堤相仿,甚至也有“六桥”;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是仿照无锡寄畅园建造的一座园中之园,规模不大而景色优美,它是在御苑中仿建江南园林最出色的例子;后湖区的“苏州街”是仿照苏州、南京等地沿河街市建造的买卖街,更令人感觉来到了江南水乡的闹市。这些民间的造园艺术极大地丰富了皇家园林的内容,成为皇家园林的又一重要特点。
  颐和园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大成,博采各地园林特色,既有富丽堂皇的帝王宫室,又有精巧典雅的民间屋舍和庄严肃穆的宗教寺庙,创造出和谐的园林环境,成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

Hash:0d7d6e40c3fade2ef2af4e5c8246770f8290d21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