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的姓氏起源于谁吗?后世又出现过哪些

说出听听?

顾氏起源有这样几个源流:

源流一

出自己姓,为夏王朝时昆吾氏之后,属于以国名为姓氏。在典籍《诗·商颂》中记载:“韦顾旣伐,昆吾夏桀。”在史籍《传》中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顾、昆吾,皆己姓。”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的记载,帝颛顼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后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在唐朝史籍《元和郡县志》、宋朝史籍《太平寰宇记》和某些早期顾氏家谱中,都记载有古顾国,地望在今天河南范县东十五公里的顾城,在著名的东周历史文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中,记载有鲁哀公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与齐侯、邾子在顾国会盟。

源流二

出自姒姓,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史称顾姓正宗。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顾余侯被认为是顾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为了南方顾氏的鼻祖。三国时期东吴国著名的顾雍就是他的后代。

源流三

出自南顾与北顾,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顾氏得姓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南顾很快成了会稽(今苏州吴县)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成长于会稽,所以会稽也成了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后来,这支顾姓中的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迅速发展,因此武陵也成了顾姓的又一郡望。

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苏,“南顾”在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穆四姓。但有一特点,即大多与政治有瓜葛,非纯粹之学问家。《中国人名大辞典》便收入了历代顾姓名人275名。

有担任东吴相近20年、知人善任、深得百姓喜爱的顾雍;东晋时有创作了稀世之宝《洛神赋图》的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有训诂学家顾野王;五代南唐画家顾中则有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传世;宋代顾姓画家辈出,比如颐大中、顾亮;明朝时则有主张改革腐败朝政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清代有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近现代则有史学家顾颉刚、外交家顾维钩、戏剧理论家兼剧作家顾仲彝等。

顾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思想家。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他为“清学开山之祖”。顾炎武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便参加了“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而他的志向始终不在科举功名,他只选择自己的道路。读有用的书,古为今用,是贯穿顾炎武史学思想的一根主线。他认为研究历史,编纂史书,其目的就在于“鉴往所以训今”。他主张“经世致用”。在他看来,考究历代制度,重视当代政务,关心修身治国, 才是为学之本。顾炎武这些主张,促进了明末以来的反理学斗争,对清朝的经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Hash:5438c73d2eb2c2d888c75d0085341c3dd6f1140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