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举措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导读:全域旅游举措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1.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2.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 3.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4.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5.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6.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提案 7.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 8.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9.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 10.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

1.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1、树立“全”的理念。全要素统筹,全产业链条,全过程服务,全时空营销,全方位供给,全社会参与,全市场共治,全游客服务。

2 、着眼“高”的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题中之意。

3、把握“转”的路径。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4、提升“规”的品质。坚持规划先行,找准发展定位,做到多规合一,抓好规划执行。

5、打造“美”的环境。全身心的美感体验,全方位打造美好时空。吸引游客的“眼”、赢得游客的“心”,让游客在旅游中领略自然之美、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6、擦亮“绿”的底色。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推动“两山”理论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

7、做好“融”的文章。推进文旅融合,推进城乡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推进产城融合。

8、彰显“特”的风采。全域旅游生命力就在于有特色、有特点、有特质。在深耕特色基础上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树立“新、奇、特、异”差异化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地方特点、凸显地区特质。抓好特色品牌塑造、形象定位、策划营销。

9、激活“智”的元素。加强文旅智慧服务和智能监管,推动文旅资源“数字化”、文旅工作“智慧化”、公共服务“一键通”、行业监管“全覆盖”。

10、增强“治”的能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2.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导。继续推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对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旅游民宿评定等事项,给予相应补助和政策扶持。

二、完善基础设施。将重要乡村旅游点、民宿串点成线,推进旅游停车场、游步道、标识牌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三、培育新兴业态。开展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实施民宿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制定精品民宿创建方案,组织十佳特色民宿评选活动,积极打造高端民宿集聚区。提升民宿品牌建设,开展旅游民宿等级评定。

3.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

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3,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八方面验收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4.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1、发展乡村观光旅游要有较丰富的农业资源基础。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 交通运输、通信、文教和卫生等农也基础设施等。

2、发展观光农业要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观光农业的开发与本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密切相关。旅游发展条件良好的地区,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游客,才会有较多的机会发展观光农业。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时,应着重考虑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资源组合、资源分布及其提供的旅游功能,同时注意外围旅游资源的状况。

3、发展观光农业要有较明确的目标和市场定位。观光农业是按市场动作,追求回报率的,任何观光产品都应该具有市场卖点。就我国当前发展趋势来看,观光农业主要客源为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不太熟悉又对之非常感兴趣的城市居民。因此,观光农业首先应当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即市民利用双休日、假期进行短期、低价旅游,作为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4、发展观光农业要有明确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游客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成功的观光农业园应该选择以下几种区位:一是城市化发达地带,具有充足的客源市场。二是特色农业基地,农业基础比较好,特色鲜明。三是旅游景区附近,可利用景区的客源市场,吸引一部分游客。四是度假区周围,开展农业度假形式。

5.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的重要举措,对于青岛旅游业陆海统筹、全域发展,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滨海度假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

6.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青岛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亮化工程,特别是沿海一线多座高层楼宇的亮化,已经形成的城市灯光秀景观,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游客的赞誉好评,也成为了青岛市网红地标打卡地,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游览参观。

但如何可持续利用发展好城市灯光秀从而推动时尚夜经济繁荣发展,是今年两会青岛政协委员、致公党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郭振栋所提出的提案。

管理品质两手抓 从灯光秀建立夜经济消费框架

“青岛作为旅游城市,夜经济发展模式对比厦门、武汉、杭州等城市,一直较为薄弱。虽然近年来,青岛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亮化工程,来推动夜经济发展,但夜晚“烧烤+啤酒”的单一模式,让夜经济发展的载体较为薄弱,网点分散,内容匮乏,缺乏能够带动全局、吸引游客和市民的“燃点”。”

为此,青岛政协委员郭振栋建议从源头规范管理,提升品质,尤其是统筹市内沿海一线楼宇亮化灯光秀的播放和内容。

一方面,既要体现青岛市的整体特色,也要凸显不同市区、街区的独特魅力,体现统一性和差异性。

另一方面,需充分利用城市灯光秀景观,发挥好城市灯光秀景观的引流优势,整合现有文旅消费资源,通过灯光秀建立青岛市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全城时尚的消费框架,打造富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夜生活品牌,进一步推动青岛时尚夜经济繁荣发展。

展示培育凝聚青岛元素的灯光秀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色。青岛政协委员郭振栋认为要改善青岛夜经济发展模式,就要发挥灯光秀城市名片功能,建设地标式夜间景点。“从完善模式,培育特色抓起。要综合考虑商业发展街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的经济环境和游客需求,明确功能定位和管理经营定位,鼓励错位经营,实现特色经营,优势互补,鼓励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并借鉴厦门、武汉、杭州等优秀亮化工程的展示经验,与青岛市的建筑立面形 成有机整体,注重城市、建筑、环境的融合,使灯光秀成为青岛市汇聚人气的窗口,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共鸣感。

丰富灯光秀的展示内容,利用精选景点展、民俗文化展、传统节日展等方式,与时俱进的展示特色的青岛元素,突出山海文化、奥运文化、时尚文化,宣传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成就。并根据不同季节调整灯光的展示内容和展示频率,充分考虑游客大数据和人流规律,合理安排灯光展示时间,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烘托气氛和吸引人群,避免浪费。”

开展系列夜间活动 打造活力青岛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要激发青岛原有的力量并为它注入新的活力,让城市的活力源源不断、生机勃勃,则需要源源不断的开展相适应的夜间活动。

青岛政协委员郭振栋认为,亮化工程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内涵与底蕴,更是彰显了一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要进一步细化城市亮化工程的功能和定位,找准拉动夜间文化消费的核心引擎,则需通过城市亮化工程盘活奥帆中心、五四广场、香港路、台东等夜生活消费圈,结合城市亮化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的夜间活动,如通过修建夜间跑道为夜跑者提供场地、与青岛市会展活动结合推出夜间分会场为商务人士提供夜间休闲洽谈场所等一系列丰富的夜间城市活动,激发城市灯光秀景观与线下消费的互动活力,使城市亮化工程从静态单一到与时俱进“动”起来、“活”起来。”

而一座城市的名片与活力还离不开宣传推广。作为互联网时代,委员郭振栋建议,要发挥“互联网+”平台、新媒体、传统媒体等相互交融作用,重点推介以青岛市灯光秀作为城市新地标,推动线上与线下联动,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推介宣传渠道,不断扩大青岛城市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通过开展旅行社推出“青岛夜景快闪”产品、央视城市推介频道发布青岛夜景短视频广告、在抖音上发起“最美夜青岛”活动等,通过推广宣传树立青岛市灯光秀景观品牌,提高青岛市夜经济综合竞争力,用丰富多样的灯光秀景观吸引更多的关注度,使灯光秀景观成为外地游客看青岛、赏青岛的窗口,来青岛、享青岛的内驱动力。

7.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

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的人在节假日或者是黄金周的时候都想出去走一走玩一玩,这也造成了我们全国很多的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文旅产业是一个上升期。

很多的文旅产业发展的不错,也带动了当地的发展,特别是很多的乡村旅游带动了很多的农民致富。

但是也有很多的地方为了想创建文化旅游,盲目的上马,前期的造势,规划都没有做好,以至于项目的停滞,有的地方甚至是旅游区建起来之后,没有几个人去旅游。

文化旅游首先突出的就是文化,假如说在你们当地,虽然风景不错,但是当有人去了之后,感觉不到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些美好的感受,所以很多人回来之后就给不了你当地很好的口碑,以至于当地的旅游就会越来越差。

那么,怎样才能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呢?可以从当地的美食,风俗,农业,甚至是一些民族的特色,给他增加一些文化的色彩,让去旅游的人能够感觉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让旅游区越来越好,才能够真正带动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所以说用文旅的项目来带动当地的发展,是一个可行性的项目,关键就是要怎么来给他增加文化的内涵?怎么样能够让来玩的人有亲生的感受。

8.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即在一定区 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等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从勇先创景网站上知道,全域旅游的本质是人们的出行,对另外世界的探索、好奇,对另一种更健康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而引起利益相关者采取一系列行动所组成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现象。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具体要实现九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例如,要从景点景区和城市的旅游厕所革命拓展为景点景区内外、城乡一体推进的全面厕所革命。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

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

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

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这是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4] 理解误区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而且要提高质量、层次,但这不是工作的全部。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要防止出现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四处泛滥。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 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5]

9.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域旅游规划的三个基本:

1、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要构建全域旅游,必须在对区域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对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诊断,一方面结合现状,对照全产业参与、全要素投入、全空间整合、全季候活动、全旅游体验、全社会受惠等六大特征进行定性评价;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评判标准进行体系评估,以量化打分形式确定区域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差距,进而明确全域旅游规划的重点任务。

2、塑造核心吸引物并明确功能空间划分按照全域旅游战略定位

结合产业功能布局,进行分区布局规划,分别对每个功能片区的公共吸引物集聚区域(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所在区域)、限制开发区(农用地、滩涂、草地、林地等生态脆弱的区域)、优化发展区(城镇、村庄、度假区及具备建设条件的荒山、荒坡、荒涂等区域)等空间进行划分,重点划定区域边界,界定土地性质和条件,分析片区空间结构,确定片区的重点开发空间,并进行片区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各功能片区内容重点在片区核心吸引物如何构建、新增项目如何融合与引领、原有项目如何提升、片区旅游业态如何配置、环境承载力如何计算、公共服务设施如何配套等。

3、创新旅游发展规划,改革评价体系

发展全域旅游不能循传统思路,需要创新规划。要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全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将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合理配置。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不同,不只是规划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需要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相关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可以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和新趋势设置评价体系。

10.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

在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还需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新的增长极,构建区域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区域旅游市场新的主体和新的消费热点。

全域旅游是促进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供求关系;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发展,促进景区内外协调。

Hash:e4e24833b3b7185d325bf1ecabf91e291269631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