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线路的空间布局如何划分?

导读:旅游线路的空间布局如何划分? 一、旅游线路的空间布局如何划分? 二、什么叫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什么是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前提?

一、旅游线路的空间布局如何划分?

旅游线路按人文及自然景观布局来划分旅游线路

依据地理位置,旅游管理划分。

二、什么叫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析”,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旅游资源的类型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

自然景观类型的旅游资源:山岳、海滨、沙漠、海岛、森林、草原,溶洞、河流湖泊、冰川、瀑布、特殊的地质地貌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人文景观类型的旅游资源,比如: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宗教寺院、园林建筑……

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共分为8大主类31个亚类155基本类。

8大主类分别为: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气和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

详细可参看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

三、什么是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前提?

旅游在当代人的生活日记里已经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只要有充足时间,连经济条件都可以忽略而选择旅游。

旅游以什么为魅力,吸引着如此巨大的人群争相奔走,而乐此不疲呢?这个答案无法以数量计,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也有的是想增长见识,更有通过旅游来磨练个人独立生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国民旅游热的潮流更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应该说,中国的全民旅游才是旅游业最有潜力,也是最应该开发的市场。这么说有三点理由,一是中国国民的经济实力已经勿庸置疑;二是国内的旅游胜地真的不胜枚举;三是旅游业的经营效益大家有目共睹。

但中国国民的旅游意识还没有完全的开放,13亿国民中,至少有8亿国民是有条件、有能力选择旅游的,但实际的参与水平却未达到应有人群的千百分之一。现有的国民旅游群体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重复旅游甚至是N次出游。

这种状况的出现就是国民的旅游意识还不及格,没有认识到旅游的好处和带来的收获,要不然都说中国人的小农意识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呢。

再看看英国人,英国人成年后,不是以谁资产多、谁结婚早、谁学历高为荣,而是以谁走过的地方多,游学的时间长为荣,在旅游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的一种风气,它的社会进步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再把目光拉回现实,虽然中国的国民是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国旅游社会化趋势正在逐渐成形,中国国民出游的中兴时代已经迫在眉捷,旅游业应该做好大军压境,知已知彼,决战决胜的万全准备。为此,我准备了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不能让国民对出游失去兴趣。要整顿旅游市场,严厉打击旅游景点制假贩假、高买高卖、恶意欺诈等行为,实行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为游者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旅游环境,保护好国民出游的积极性。

二是要让游者对旅游景点流连忘返。提高导游的素质,创新导游词,生动活泼的介绍旅游景点的历史人文背景,富予每个景区景点美丽的神话,用善意的谎言引起游者的睱想和思索,让游者总能留下意犹未尽之感。我们的景点需要培植更多的回头客。

三是要强化旅游设计的品牌效应。设计更多的 旅游品牌,无限延伸旅游路线,给游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把红色之旅、自然之旅、城市之旅、探秘之旅、自由之旅等做成专业品牌,避免鱼目混珠,做成四不象。

Hash:831eca50798c52cc5e7e73df424e3b718e58961b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