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寺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历史?

导读:法喜寺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历史?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法喜寺又名上天竺法喜讲寺,位于杭州西湖西侧三公里左右的群山中。法喜寺建于五代(吴越王907—960年),距今一千多年,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乾隆年间改名为“法喜寺”,是杭州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是中国著名的拜观音道场,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是全国重点寺院。内有藏经殿、两峰堂、千佛阁、水月楼、皇华馆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法喜寺周边还有白云峰、乳窦峰、白云泉等景点!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赵匡胤是开国皇帝里,最无奈的一个。因为他的皇位没法子传给自己儿子,只能传给自己的弟弟,显然这是被动的。

有人问赵匡胤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站出站支持赵匡胤的儿子呢?赵匡胤的确有亲信,第一波亲信就是杯酒释兵权的那帮老将,人家正在农家乐里搓麻将呢!第二波亲信,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了。

可以说赵匡胤最大的亲信,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是朝中百官之首,被封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他要做皇帝,谁能拦得住?他俩侄儿赵德昭和赵德芳,完全没有能力压制他。

0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一帮老伙计都给提前赶下岗了。要么说赵匡胤自己也是活该,哪个开国皇帝没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呢?赵匡胤本来也是有的,以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为首的武将团队,正是赵匡胤起家的老本。

可是我们要知道,赵匡胤本人是靠什么起家的,他是篡夺了后周的江山,以武将的身份造反夺取的皇位,这件事他的那些手下们可都参与了。

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子保兴、保吉。---《宋史》

赵匡胤自己做了贼,当然心里就有鬼了。他认为但凡武将,都有可能像他一样造反称帝。可是他也不愿意杀掉自己的这帮老伙计,所以就把他们喊到一块儿喝酒。

在酒宴上,赵匡胤直言,他们个个手握兵权,将来造反了怎么办?这帮人一个个把脑袋都磕破了,表示不可能。

赵匡胤却叹了口气,表示:现在的确不可能,毕竟你们都是忠心的,但是咱赵匡胤何尝不是对后周忠心耿耿呢?咱可是被你们这帮手下人强行给推上皇位的,难保你们这些大将的手下人,不会把你们也推上皇位。赵匡胤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在场所有人,他们都明白,只有交出兵权,才能免除皇帝的猜忌。第二天赶早,以石守信、高怀德两位大将为首的一干武将,全都跑去赵匡胤那儿交兵权去了。赵匡胤还浑然不知地摸摸头,表示: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信不过大家。一边说这话,一边笑呵呵地把他们的兵符给收了回来。这帮老伙计都被赵匡胤剥夺了军权,从此以后在老家只管敛财,而且表现得十分蛮横不讲理,名声都不是很好,赵匡胤得知以后,反倒是对他们宽心了,他就担心这里面有人名声好,得人心。

02晋王赵光义手段非常,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赵匡胤是暴毙而亡,他的死因呆子都能看得出来。之后这皇位就空了出来,赵光义想都没有想,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之上,表示要登基称帝了。

要是换成别人,赵光义早就被赶下台了,可是他是赵光义,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心腹,也是赵匡胤的亲弟弟。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宋史》

赵匡胤在的时候,赵光义就位列宰相之上,是群臣的领头羊。现在赵匡胤没了,天下还没有完成统一,赵光义显然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赵光 义坐上皇位以后,手段是比较高明的,他恩威并用,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把周围的人打得服服帖帖。

首先,赵光义将侄儿赵德昭封为京兆尹兼任武功郡王,地位在百官之上,侄儿赵德芳被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弟弟赵廷美被封为开封府尹、齐王,地位也在百官之上。这么一来弟弟和侄儿都没话说了。其次,赵光义将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都称之为皇子公主,地位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模一样。这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赵光义将来可能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儿。再者,赵光义将赵匡胤留在朝中的旧部比如薛居正、卢多逊等人全都加官进爵,并且大肆封赏他们的子孙。以此告诉他们,赵匡胤给不了你们的,他赵光义可以给,一下子就堵住了这帮人的嘴。最后,赵光义赦免了赵匡胤在位期间的不少犯官,有些还让他们官复原职。在科举考试方面也做了点小动作,录取人数比赵匡胤在的时候,多了两倍。以此获取天下士子的人心。这一套组合拳,你一点招架的想法都没有。故布疑阵,让侄儿和弟弟都闭嘴了,笼络人心,给了赵匡胤在朝心腹们大量好处,开科取士,笼络了天下读书人,释放犯官,得到了基层的拥护,我就想问,还有谁反对他做皇帝?

03赵匡胤的俩儿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赵匡胤生前没有立继承人,因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武将出身,身体那么好,才不过50岁,怎么可能暴毙呢?

所以他的俩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其实也没有急着争夺皇位,因为他们也觉得往后的日子长着呢。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赵匡胤活着的长子赵德昭来做皇帝。可是赵德昭没这么大的胆量和本事,他当时连王爵都没有被封,所以手里的权力极为有限。

在赵匡胤看来,他希望循序渐进,让儿子逐渐从基层慢慢成长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接班。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才培养了一半,自己就先走了。

从地位上来说,节度使身份的赵德昭,是没办法跟晋王身份的赵光义相抗衡的。他也没这个胆子,更没有一帮人愿意追随他。

哥哥赵德昭都不敢想的事情,弟弟赵德芳又能怎么办呢?所以说赵匡胤的确是后继无人,这俩小娃娃,根本就不是赵光义的对手。

总结:赵光义的迷魂汤是最起作用的。当大家对赵光义继承人的身份感到疑虑的时候,赵普为了表忠心,立刻编了个金匮之盟的故事。故事中赵光义和赵匡胤的老娘杜太后表示,将来赵匡胤百年之后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他弟弟赵光义,因为国家需要成熟的君主。

这话一点也不错,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成熟的君主来治理,才能比较稳妥。她的意思是,不希望老赵家重走后周老柴家的老路。

不过故事还有后半段,那就是赵光义百年之后,还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件事成为了赵光义的心病,但是也成为了赵光义对付俩侄儿的最好武器。

这俩侄儿心想,只要能等着,等到老叔归天了,这天下岂不就又回到自己手里了么?所以他们就耐心地等着,也就没有急着跟赵光义撕破脸。

结果赵德昭被逼自杀,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光义终于松了口气,笑呵呵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所以说年轻人,实在是太天真,这种鬼话都会相信。

参考资料:《宋史》

因为来不及,宋太祖 当晚半夜驾崩,赵德芳还没来得及进宫,晋王赵光义就冲了进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宋太祖驾崩,于情于理,扶赵德昭、赵德芳上位的可能性都不大。现在传闻宋太祖的驾崩和“烛影斧声”有关,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一出,皇储还是当时开封府尹,后来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自五代起,封王+皇都府尹(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储的标配。

之所以为什么这样搞,这和五代“砍储君”的风气有关。

在宋太祖驾崩当夜,宋皇后(太祖第三任老婆)让王继恩召集赵德芳进宫,假设他真的就比赵光义来得快,那其实也不能如何。

为什么?

因为赵光义当了很多年的开封府尹,不是一个太祖之子可以翻天的。

太祖难立太子:五代以来,皇帝亲子成储君是夺命符赵匡胤照抄郭威(后周太祖)黄袍加身,支持他的人纷纷封官加爵,在北宋成为开国元勋,这其中就有其弟赵光义,太祖所结拜的义社十兄弟、赵普、曹彬、潘美等等人。

可是,他的两位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却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

这可是非常奇怪的,凡是新君已立,若非年幼,那么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储君。

可参照后周历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郭威也没有立太子,而是把他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柴荣(后周世宗)设为开封府尹,加封晋王。

所以对照北宋的前身后周,北宋有没有一个相似的人物?

有的,他就是赵光义,晋王+开封府尹

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

赵光义不同没有功绩的太祖之子,而是有着许多的“政绩”的。赵光义在太祖尚在位时,地位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在没有太子惯例的年代,赵光义完全就是储君的标准。

但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宋太祖不敢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不敢让儿子当储君?

这其实和五代乱象息息相关。

五代关于“杀储君”的这个风气要从后梁说起。

后梁太祖是朱温,他自己本来就是把唐昭宗给杀了之后,自立为帝,先不说励不励志,首先他开的这个头就很坏。

北宋文人编著的《新唐书》是怎么评价朱温杀唐昭宗这件事情的:

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

这里所说的遗毒,便是将士随时嗜主的习惯,也可以称之为“五代恐惧症”,是谁该恐惧?就是那些皇帝和储君,他们就和唐末的节度使一样,说不定今天上任,明天就被砍。

朱温这个人开了这个头不说,他还十分奢靡。开平元年,他开辟了后梁之后,理应就要立太子,可他却不是这样操作的。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众儿子一听:

“你这遭老头...”

于是便纷纷把老婆送过去。朱温也很开心,但是时间一久了,儿子们的老婆也玩了,到底立谁为太子也没个准信,于是他的二儿子朱友珪就来火了,冲进皇宫把朱温弄死了,自己当了皇帝。

而朱友珪登基后,又被臣子给弄死了,接着是朱友贞登基,是为后梁末帝,没等他们老朱家的狗血连续剧继续上演,李存勖就把后梁给灭了。

故事到了李存勖这也没有结束,李存勖建立后唐不到四年,就被人在皇宫乱箭射死,而李嗣源继位,他的大儿子被元行钦弄死了,就只能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

后唐后梁开了这个坏头,后面可就太精彩了,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 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先帝养子”,但是他们想把皇位传位自己儿子以后,立马就卷铺盖下课了,这都已经发展到了玄学境界了。

当然,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北宋立国实则形势也很严峻。宋太祖的根基并不稳,如果设立太子之位,那么赵光义会怎么想,这可是有后梁、后唐、后晋的前车之鉴。如果赵德昭、赵德芳很有能力就罢了,可当时他俩就是小屁孩,可能立太子不久,北宋就乱了,又或者他俩被杀了。

因此,就是这么敏感,导致宋太祖给两个儿子立王都不敢。

再后来,宋太祖有想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接触政事,公元973年,赵德昭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而赵德芳,公元976年,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这可以看得出,其实赵匡胤有想过平稳过渡,让两个儿子积蓄能力,有望新君,但是上天却没给他时间。

公元979年十一月十四日晚,太祖暴毙。

赵光义皇位“保险”: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是个什么盟约?

不知道的以为是宋朝和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习惯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三兄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生母杜太后在临终前要求赵匡胤答应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但不得不说的是,杜太后“所言”不无道理。

她说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就是因为后周郭家没有年长的孩子登基,而为了防止北宋被篡位,赵匡胤理应也要立其弟赵光义为帝,赵光义之后要立赵廷美为帝,这样才可以保住赵宋的江山。。

根据上述的五代背景来说,这番话是有道理的,有理有据的。

但问题在于,金匮之盟是宋太宗登基后才拿出来的,而当时只有赵匡胤三兄弟、赵普在场,而太祖已死,赵光义和赵廷美都是“金匮之盟”的既得利益者,赵普更是当朝权臣,两帝心腹,没有人能证明这个盟约的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太祖的两个儿子的确没有封王,太宗皇帝此前却是晋王+京兆府尹,所以说明太祖一开始的确奔着立太宗皇帝为储君的方向去的,大家获得了一个合理的结果,因此没有纠结这个过程。

其实深读宋史,会发现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前已经存在一定矛盾,例如天宝九年,赵光义就跟着赵匡胤巡视洛阳,这一次巡视,赵匡胤提出了迁都到洛阳的想法。

这个想法遭到同行人的拒绝,而其中一个人就是赵光义。

赵光义讲出了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句话是出自吴起,当年为了告诫君主,国家强盛最终靠的不是天险,而是仁德。

可实际上,赵匡胤以洛阳更险为借口,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提出拒绝,其实他俩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件事。赵匡胤想迁都,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去除掉“京兆府尹”赵光义的地位,而赵光义的确在东京积蓄了属于自己的庞大政治力量。

因此,在这个角度来看,金匮之盟有可能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宋太祖一开始的传位人选就是赵光义,而后来迁都一事,把两个儿子拉出去历练一事,都能说明宋太祖想要“反悔”了,因此接近着 是“烛影斧声”。

所以说赵光义的皇位是有“保险”的,不同赵德昭、赵德芳两个可怜的太祖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任何投靠的政治“利益”(杀储君风气盛行)。

赵匡胤究竟有没有心腹可以扶持他儿子登基?最后一点,其实不管赵德昭、赵德芳的处境多差,当时究竟有没有被赵匡胤的心腹扶持上位的可能,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心腹?

其实是有的。

但既不是什么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也不是宋皇后,而是开辟北宋政治根基的那个男人

赵普!

作为策划陈桥兵变以及建造北宋政治基础的赵普,才是除却赵光义外,当时朝廷的二号人物。虽然后周的范质、王溥也被任命为北宋宰相,但实际上,赵普才是赵匡胤信得过的人,是心腹中的心腹。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赵普和赵光义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一点都不对付。即便是赵光义称帝后,赵普都还当着他的面斥责他:“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赵光义自己本人也曾说过,赵普的影响力极大,曾经都能让他当不了皇帝:“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这就意味着,只要赵普可以,说不定就能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扶持上位,让赵光义吃灰,那么那个时候赵普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说起来倒是天意弄人,因为赵普被宋太祖“疏离”了。赵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可惜他太过喜欢“以权谋私”,倒不是贪污,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毫不顾忌太祖的感受,导致被中央官员弹劾,最后被太祖叫回家晒太阳去了。

这就是赵光义所谓“若赵普在中书”的意思,也就是他不在中书,赵光义才敢这样做。

回顾赵光义登基后,其实他也有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例如把赵德昭封为开封府尹,这就意味着赵光义是有意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的了。可惜的是,赵德昭自己不争气,在闹了一出“乌龙赏赐”后,被宋太宗骂了一顿,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而在两年后,赵德芳也无缘无故暴毙,这个暴毙可就是玄乎得多了。自他死后,赵匡胤的儿子更别说登基夺皇位了,人都没了,一切都是空谈,再之后便是赵恒安全登基,宋真宗之所以这么安全,还是两个堂哥帮他挡了灾。

关于赵匡胤一脉的人“惨案”,一直到了宋高宗时期才有个传说逐渐揭开一点迷雾。

于是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皇位才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身上。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Hash:8ccc5b6758f1ec8833f7c6056506cf103c9d470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