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镇的旅游

窑湾古镇古建筑遗产是运河文化的象征,在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街区规划为一个中心区,二条放射状古街道。建筑特点既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也不同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体现出街曲巷幽、宅深院大、过街楼碉堡式等特色。窑湾古镇以其独特的古老建筑风格、倚河傍湖的水域风光、丰厚而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而著称。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她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哨楼林立窑湾有军事哨楼18座,还有7座过街哨楼,如东城门、西城门、北城门、南哨楼、华棠门、西水门和东水门过街哨楼。另外,西当典两座哨楼,东当典一座哨楼,苏镇扬会馆一座哨楼。每座哨楼四面都设枪眼。四面环水窑湾四面环水,南有大运河,西有老沂河,北有小山河,东有护城河,中有后河,把一条古街圈围起来。窑湾在1914年前没有桥,进古街全靠船渡。后来东城门和北城门在护城河上建有吊桥,白天人群由吊桥出入,夜间吊桥提起,城门关闭。1914年吊桥不在吊起,行人随便通行。八方炮台清道光年间,武举人臧纡青曾在窑湾四面城墙设八处炮台,架上土炮,射击威力较大,河内大船亦可击沉。曲街深巷窑湾地形弯斜,街道仅2.5米,狭长弯曲,到处是高墙深巷,外地生人白天入街都会迷路。 鸡鸣三县窑湾位于邳州、宿迁、睢宁三县交界处,每当窑湾鸡叫,三县都可听到,故称“鸡鸣闻三县”。一镇两县窑湾自汉代起就是下邳和海州交界处的乡间圩集。唐代时,在沂河西岸设邳州窑湾隅头镇,沂河东岸设宿迁窑湾合口镇。清康熙八年(1669年),郯庐发生8.7级大地震,隅头镇沉陷地下,剩余幸存者迁入合口镇,从此窑湾邳宿两镇合为一个窑湾镇,镇中心有一条界牌街,街中设一过街楼,楼下有一界石,上面刻有“邳宿交界”。街东为宿迁管辖,街西为邳州管辖。街天一线窑湾古街道较窄,仅8尺,曲型街长6华里,街两侧楼高20丈,楼檐交错,举目望天,街天一条长线,古称“一线天”。日落街南窑湾地形斜,街道是由东南弯弯曲曲通向西北。隋唐时期开发大运河,又将南街斜削一块到岸西,站在窑湾码头看落日,好像“日落街南”。奇门遁甲窑湾自楚汉就是一个古营盘,驻扎军队。公元前209年,楚王韩信建都下邳,东军营设在窑湾,按古老孙子兵法,实施自然水土工程,利用树木蔽体构成奇门遁甲八卦阵势。1139年,岳飞率10万大军驻窑湾,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抵抗金兵南犯。1324年10月4日,徐达和刘伯温率军25万大军在邳宿一带与元军10万铁骑决战,刘伯温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势消灭元军。清道光年间,窑湾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利用古代军事地形,建造砖石结构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防犯太平天国军队进攻。 千年古槐位于原山西会馆内的一棵古槐,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汉末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兄弟三人初创业于下邳东30里(今窑湾处),大将关羽驻守此处,他的战马就拴在这槐树上。现在古槐枝叶茂盛。黑陶古窑在秦末汉初时期,古沂河湾东、骆马湖岸西是一片淤泥地带,这里的劳动人民利用淤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泥瓦缸、瓦罐盆、碗、壶等,然后搭地窑烧制成黑陶。窑群从沂河两岸向东,方圆20余里。有上窑、下窑、五里窑、六座窑等,烧出来的黑陶器具,由大运河运往苏鲁各地出售。汉时古桥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韩信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窑湾土圩子为韩信驻军东兵营区。从窑湾通往下邳修建通道,在沂河上架起一座五洞桥,桥宽12尺,长50尺,砖石结构,桥下5个洞口,每块砖重40斤,此桥位于窑湾西小街南边,已不存在。韩信点将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将军队分为邳东、邳西两处大营,东汉大营设于窑湾圩子。修圩门,建校军演武场,立点将台,位于现在窑湾中学北广场。1931年,张华棠将军在这里建立“五四公园”,铲平乱坟堆和点将台土台,在点将台处重建砖木结构抗日宣传演讲台,现不存在。楚王城楼公元前209年,宿迁楚霸王项羽起兵灭秦,他带领2000农民来到窑湾,站在大东门土城楼上,号召烧窑工人起来造反,推翻暴君秦始皇。后来当地人称大东门为楚王城楼,现已被毁。关羽马槽东汉末年,关羽驻守沂河湾处(今窑湾),战马拴在一棵古槐树上,树下有红石马槽和半片碾盘磨刀石,称之为“关羽马槽”和“关羽磨刀石”,现已留存。玄帝庙玄帝庙建于宋代景德四年(1007年)。前后两进大院,前大门三间供灵官像,中大殿供玄坛大帝,两侧有龟蛇二将,后大殿供太上老君,至今留存。古镇码头隋唐时期,开发大运河,将窑湾南街斜削去一部分到河南岸,岸南称窑湾西小街,岸北为窑湾水旱大码头,南北漕运粮食和东海运来的食盐都在此码头装卸、中转。 吴家大院是窑湾古镇最大的宅院,前门在回民街口,后门在中大街,前后四进院落,全宅子午线80米,酉卯线20米,面南大门是坐如意门楼,为紫红漆大门,1.5尺高门档,三级青石台阶。门两边青石鼓户对,门楼两边各一间耳房。头到院中央是坐影壁墙,2米高,2米宽。影壁墙后是五间行衙大堂,堂前一排廊檐柱,1938年日本占领窑湾时,怕日本占用改为南屋。清道光年间,吴家“吴红兴烟丝店”共有五处产业,在窑湾共有房屋280余间,被称为“吴半街”。 山西会馆位于窑湾西大街,原为唐代关帝庙,院内有棵千年古槐。清乾隆年间,尊孔敬儒,山西会馆主事闫一忍,在关帝庙建孔圣殿、岳王殿,在院中建钟鼓楼。正中门楼书写“心印尼山”四字,钟鼓楼右边两块石碑刻记建会馆捐款人名单。左边一块是建会馆事记,另一块是唐代建关帝庙事记。古槐树下有汉末时关公喂马槽和关公磨刀石。会馆大院地面青石板铺地,院东西两边各建5间花厅。正前门3间楼,正中大门上方石板刻“山西会馆”四字。前门楼北面就是戏台,东西两边花厅楼都能观赏戏楼演戏,前门楼两边还有厢楼各一座。1920年,山西会馆改为邳县第二小学校,1949年改为新安县窑湾区小学本部,1958年改为新沂县抗美小学。现保存东厢楼5间,后改为绿豆烧酒厂。

Hash:f6f823c3243387da3add5f83d9e64cf54f980621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