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标志性景点 彝族文化标志
导读:彝族的标志性景点 彝族文化标志 1. 彝族文化标志 2. 彝族文化标志图片 3. 彝族传统文化符号 4. 彝族文化标志是什么 5. 彝族文化标志的含义 6. 彝族名族文化 7. 彝族文化象征 8. 彝族特色文化 9. 彝族文化内涵 10. 彝族文化标志图案 11. 彝族特色标志
1. 彝族文化标志
彝绣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彝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作为一种制作工艺,它在发展中逐渐注重审美。其工艺按制衣流程大致分为:构图、打版、选材、剪纸、刺绣等,每一个流程,又具体进行细分不同的制衣方法,常见刺绣针法包括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垫花绣等。
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色彩符号——彝族三色文化。凉山型刺绣配色主要通过黑红黄三个色相的对比与无彩色黑与有彩色红和黄的调和,达到色彩的统一。而彝族服饰纹样反应了彝族人民的思想文化,其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火镰、马缨花、蕨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承载着彝族的文化,既是服饰上的特征标志,同时也是民族的文化核心
2. 彝族文化标志图片
彝族青年男女都喜爱口弦。口弦不仅是随身携带的乐器,更是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饰物。佩戴口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彝族男女青年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彝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离不了口弦,相互赠送口弦,使之成为爱情的信物。口弦给彝族人民带来欢乐和幸福,于是口弦成了彝族人民的爱情文化符号。
彝族口弦作为爱情文化的符号,凝聚着彝族文化的原始意蕴最为凸出,它体现了爱和情,体现了彝族繁殖力与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彝族口弦最基本的定义。
口弦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曾深深地融入彝民族的生活细部,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强烈冲击,我们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彝族姑娘们悄然收起了她们惯常别在胸襟的口弦,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村、沟洛村,美姑县拉玛阿觉乡的口弦作坊,也失去了往日的叮当声,陪伴了彝民族几千年的小小口弦似乎已经被人淡忘。
口弦是我们彝民族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抒情的嘴,是我们想象的羽翅,我们不能失去口弦,它已被我们的先辈传承了数千年,我们没有任何一点点理由,眼睁睁地看着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
3. 彝族传统文化符号
彝族历史源远流长,先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古彝文,数千年薪火相传,而有今日之气象。彝语现为全国七种具有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使用人口超过800万人,有6大方言区,5个次方言区。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彝文起源于什么时代,创立者是谁,祖先们留下了各种动人的传说,各种关于史前时代的叙事性长诗也多有提及,《西南彝志》载“哎君不知年,就看纪年树;哺王不知日,就看纪月石。”表明距今五六千年的哎哺时代,就有彝族先民创造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了。《物始纪略》载:“先贤举奢哲,他来传知识。他是什么人,至尊的大师。他用口来说,阿买妮记录。他说出什么,阿买写什么。写了就成书,书传遍人间。”《尼苏夺节》提到尼什搓创立文字,载:“三千金银花,编成三千字。写在竹片上,编成六本书。六个好伙伴,辛苦了一番,把文前缀创。”大小凉山一带广泛流传的是“毕摩阿史拉则”创立了文字,贵州西北一带传说彝文是一位叫“吉禄”的老人创造的。彝文初创时期采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方式,逐渐形成了较统一的彝文。笃慕时代“六祖分支”后,彝文跟随各个支系传播到四方。
4. 彝族文化标志是什么
民族特性和风俗习惯所造成的
彝姓,通常为两句,每句四字
第一句为氏族标志(图腾),有山、河、湖、石及植物。
后一句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
所以彝族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四个字的,像我的同学就有人叫沙马金花,大部分彝族人的名字都是四个字。
5. 彝族文化标志的含义
彝族是一个重视建筑及建筑装饰和造型的民族,同时,在建筑装饰中,也十分的重视雕刻艺术,雕刻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彝族的建筑装饰雕刻主要是木雕和石雕两类。中国的建筑石雕艺术分两类,一类是功能优先,装饰次之的建筑石材构建装饰,一类是装饰优先、功能次之的建筑陈设品石雕装饰。
楚雄彝族的民居装饰中主要是属于第一类,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6. 彝族名族文化
中国彝族节日十分丰富,有火把节、祭龙节、插花节、密枝节等,其中火把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彝族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的火把节,是各地彝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传说在古时候,天上、地上的两个大力神摔跤,天上的大力神因为无法忍受失败的结局,就放出害虫啃食地上的庄稼。彝族人民执火把驱虫,历代相传,因而成为祈求丰收的节日习俗。每逢火把节,彝族人都手持火把,绕着村寨田间游走,将松明火把插于田埂上,驱逐害虫。
火把节时,打黄伞的习俗盛行于四川凉山布拖、普格两地。女孩参加火把节时都会盛装打扮,彝族多彩秀丽的盛装与明艳如暖阳的黄伞使节日更有魅力,使彝族女孩更加美丽。
7. 彝族文化象征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彝族的图腾崇拜是火,象征似火一般的热情和生生不息,彝族举行火把节是图腾崇拜的一种仪式。垍頭條萊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頭條萊垍
8. 彝族特色文化
彝族文化历史带动它的文化旅游产业。
9. 彝族文化内涵
国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有服饰文化,音乐文化和少数民族当地的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社会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给专家研究历史发展带来很多帮助。
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中,有过数以百计的民族相继形成、发展和消失。他们共同创造、培育、丰富了中华文化。这棵东方绚丽的文化大树之主干,无疑是由多民族汇集成的汉族,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倒是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往往被忽视了。这虽是个老问题,但又是一个在达成共识之前必须不断加深认识的问题。
有人认为:强调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只是落实民族政策的需要。言外之意是少数民族的贡献并不一定那样重要。然而,他们可能未曾想过:如果没有少数民族的贡献,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是何等的单调和乏味。只有主 而没有枝叶的大树,是难以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所以我认为,在各民族之间比较谁的贡献大小是没有意义的,各民族的历史长短和遭遇都不尽相同,作为个人或单项贡献,并不取决于其民族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
中国是以华夏为核心,逐渐发育成的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不断融合、同化(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和汇集,发展成现今的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曾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缺的贡献。我们今天来探讨少数民族贡献的问题,即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可以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端正我们今天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态度。
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到:
1、 在中国民族关系中,有统治集团之间和人民群众之间两种不同类型的关系。二者并不能等同。
2、 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大体上有对立、和平共处、合作三种状态,而对立状态居多。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这些民族中的下层群众,常常是受到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宝贵的文明成果,是十分不容易的,应当受到格外的尊崇。
3、 作为多数民族的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民族。古代的许多少数民族已经融合在汉族中,必须历史地看到:他们的功绩已经被涵概在汉族的贡献中了。
基于这种认识,我把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初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 政治上的激励作用。
二、开发和保卫了祖国辽阔的边疆。
三、畜牧业和农业技术上的特殊贡献。
四、军事上骑兵的作用,特别是“马镫”的发明和使用。
五、古代文化制度方面的特殊贡献。
六、少数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七、少数民族是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小乘佛教和喇嘛教的主要传承者。
八、少数民族是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驱。
九、体育上,少数民族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运动项目。
十、医药上,特别是兽医技术,少数民族创造了许多简易的方法。
10. 彝族文化标志图案
1、彝族十大贵族姓氏分别是:杨、毛、马、木、莫、蒙、白、熊、刘、禄。彝族姓名以四个字居多,但还是有不少人的姓氏却和汉族一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汉化吧。
2、一般彝姓通常为两句,每句四字,第一句为氏族标志,有山、河及植物,后一句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可以理解为以马倮(杜鹃花)为标志,在语哼分宗后的卯歹氏族,密所搂衣。
11. 彝族特色标志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 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
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13世纪后,"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凉山彝族奴隶主利用鸦片换得大批枪支、白银,有了枪支,他们又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势力,掳掠各族人民为奴隶。由于有了枪支,彝族内部的冤家械斗日益频繁,使广大彝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彝族被迫背井离乡,向安宁河以西至丽江地区迁移。
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英勇抗争。特别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853--1876年)。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
1927年,蒙自县五六百汉、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并在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冕宁,红军打开了监狱,放出了"坐质换班"的彝民。冕宁拖乌彝族果基家头人小叶丹 在党 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刘伯承还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即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约丹,鼓励他们组织游击队反抗国民党统治。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彝区广泛传播,人们怀着对红军的敬意和思念,珍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用过的物品,许多彝族还将这一年出生的儿女用红军来命名,如"红军惹"、"红军嫫"。
在解放战争中,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滇南、滇东北、滇西和凉山等地的彝族与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击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解放上述地区作出了贡献,许多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Hash:421cc79798b35bc3d9022081a780af88ed1bae1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