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导读: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1.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2.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概念 3.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是 4.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包括 5. 全域旅游发展观 6.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是什么 7.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8. 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9.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的不足可以体现在哪里 10. 发展全域旅游的目的 11. 全域旅游规划应重点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1.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八楞山水库又名凤凰湖,湖水秀美,风景迷人,建成于1997年,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兼容防洪、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坝下是天然公园,坝上凤凰湖有游船观光、湖区垂钓等项目。本次渔猎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唱响了鸡东冬季旅游的序曲,使冬季旅游项目、规模不断丰富和扩大,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迈进的步伐。渔猎文化节开幕式上,广大冰雪爱好者在近距离体验冬捕活动的同时,还观看了威风锣鼓和秧歌表演,感受了冰雪上马拉爬犁的惊喜。据悉,此次渔猎文化节活动有10000多人参加,出鱼7000多斤。

2.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概念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目标。以旅游为导向,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对国土资源整理、资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处。统筹各方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将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二、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可以加快城乡之间的互动融合和统筹发展,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来指导一个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在布局上将更为合理。

(一)战略规划上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我国有184处5A级旅游景区;12 163家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酒店2 424家、五星级酒店808家),在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14.11亿元。但尽管如此,我国的旅游业仍存在散、小、发展不均衡、亮点不多的问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旅游缺乏一个统揽全局的总体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没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我们要借用专家和群众的智力,通过编制规划,明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实施路径,避免在发展道路上走弯路。因此,把“全域旅游“提升到战略定位的层面上十分必要。

(二)行业转型升级上的必要性

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已到了一个层面,只有第三产业的空间还未全面发挥出来。

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2015年7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4两年旅游产业对GDP直接贡献都超过7%,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都超过10%;旅游产业间接带动增加值超过15 000亿元,对GDP增长拉动点数在1%左右,对GDP增长率贡献超过10%;在间接带动各产业中,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中交通运输、住宿、旅游购物、餐饮等四个行业对旅游业增加值贡献近90%。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大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是我国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稳增长保运行拉动投资消费的需要。

(三)旅游者需求上的必要性

旅游消费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发展要适应城市群发展的需要、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达到道路建设风景化、交通体验休闲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效果;要利用“互联网+”把智慧旅游项目包装成大项目,从交通和信息上最大程度地方便游客,从而带动投资。

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更能发挥旅游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工作的重点仍然局限在景区景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宏观效果都会受限。要用全域旅游的概念,布局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只有通过全域旅游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旅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水平,对资源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 区景点。

三、以“全域旅游”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涵盖了多个层面,荟萃了古建筑、陶瓷、民俗、宗教和边塞等多种文化,具有不可限量的开发价值。

(一)“游”

有数据显示,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如果居民人均年出游超过5次,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性消费。

(二)“住”

我国现有12 163家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酒店2 424家、五星级酒店808家),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14.11亿元。此之还有众多的民宿,为我国旅游出行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中国出境游市场首次过亿,达到1.07亿人次,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游消费国。预计2015年,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6%以上,客源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延伸。

(四)“旅游+”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的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消费层面,旅游同样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增长点。

推进“旅游+”,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一业促五化”,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

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以旅游为导向,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对国土资源整理、资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将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3.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是

全域旅游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转变观念,实现旅游监管、营销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产业监管、旅游品牌建设、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大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那全域旅游建设呢,主要是集中打造“智慧旅游+宣传”、“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产业”这三个方面。

4.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包括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 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5. 全域旅游发展观

1、创新理念观,构建全域旅游思维

全域旅游规划要从“单一景点规划建设”思维向“全域吸引物规划开发”的思维模式转变,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破传统过时的景点旅游规划的固有思维模式,运用全新的旅游开发理念,激活全域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构建全域旅游共享机制。

2、创新体例观,变革规划内容供给

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规划将创新体例观,立足于区域旅游业发展,视全域为有机的生态系统,以现有旅游规划的基本体例为依据,加入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旅游新业态、旅游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节能减排等内容。。

3、创新要素观,延伸旅游资源链条

将旅游要素的概念进行延伸与拓展,并对各要素加以整合。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将传统的六要素进行重组,更要将旅游与农业、工业、城建、交通等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旅游服务运行体系。

6.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是什么

是,70年大产。运城南山小镇位于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东郭镇,整体规划逾万亩,旨在打造一个集文旅、康养、农业、商服、科创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生活小镇,一处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养的黄河金三角旅游目的地。 南山小镇创造性地提出“植物园小镇,小镇植物园”的创新理念,汲山水之精华,揽农田之壮阔,旨在将这里打造成一处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同时促进当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换。 南山小镇以全域旅游为目标,致力于发展完整的旅游生态链,集结特色美食、主题民宿、传统手工、非遗传承、文化演艺、展览馆等优质内容,将田园乡愁和儿时记忆转化为可体验、可触碰的文旅项目。 南山小镇将构筑四级商业体系,打造社区商业配套、精品商业街区、大型购物广场、民俗风情街区4大商业业态。

7.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有机结合,将乡村旅游培育成我县繁荣农村、拓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型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次突破1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8. 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武安格力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汽车轻量化铝镁合金零部件制造项目一期11月底试生产;中船重工集团718所特种气体项目,高纯三氟化氮等4种产品产能明年可达世界前列……年终岁尾,邯郸市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今年8月,邯郸市出台“532”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不断提升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现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谋划布局电子信息和网络、安防应急两大未来产业,通过重点发展十大产业,着力构建优势突出、聚集发展、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五大现有优势产业

近年来,通过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精品钢材占比不断提升。去年精品钢材产能约1000万吨,实现产值约700亿元,分别占全市钢铁行业的25%和30%。目前,邯郸已具备全品种精品钢材供应能力,河钢邯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级别汽车板生产工艺,普阳钢铁公司的海洋平台用钢、高强度船舶用钢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永洋特钢公司轻轨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7%。今后将重点发展高性能轴承钢、齿轮钢、海工钢、高铁轨道钢、石油管道钢等高端产品,力争到2020年形成年产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是延伸钢铁产业链的重要产业,去年完成产值836亿元,已初步形成白色家电、基础部件、整车制造、冶金矿山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一批支撑行业,拥有美的空调、星星制冷、新兴能源装备、宗申戈梅利农机等一批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围绕装备制造重点领域,邯郸将积极推动智慧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协同制造转变,力争到2020年将装备制造业打造成超千亿元产业。

食品加工产业是邯郸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去年完成产值415亿元,实现增加值8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7.5%。大名县五得利面粉集团日处理小麦4.2万吨,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邱县通过承接北京休闲食品产业转移,聚集了马大姐、哆呋、集味轩等一批知名食品品牌企业。以安全化、品质化、功能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邯郸将重点发展精深食品加工、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食品产业扩能“首选地”。

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邯郸现代物流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去年,全社会物流总额约9000亿元,货物运输总量约4.4亿吨,拥有5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6家,引进建设了华耀城、林安智慧物流、浙江商贸城等一批知名商贸物流项目。未来将以邯郸机场航空货运为载体,以邯郸中欧班列为依托,打造陆港空港“双港”物流枢纽核心区,进一步壮大商贸物流;以武安保税物流中心为支点,以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保税物流;以冀南快递产业园、唯品会中部城市群总部、中韩通用航空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平台,进一步发展电商物流,努力把邯郸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文化旅游产业方面,邯郸年接待游客近7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近800亿元,拥有广府古城、娲皇宫等5A级景区两处,朝阳沟、京娘湖、七步沟等4A级景区11处。今年8月,与深圳华强集团合作建设的“邯郸方特国色春秋”项目对外开放,日均客流量1.2万人,成为华北地区文化旅游项目的新标杆。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邯郸将重点抓好与华侨城集团合作的广府生态文化园区、与中景信集团合作的东太行景区等项目。

培育壮大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过近几年发展,邯郸市新材料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其中中船重工集团718所生产的特种电子气体中,三氟化氮、六氟化钨产能居世界第一;汉光公司生产的墨粉产销量国内第一;鑫宝新材料公司生产的聚苯醚(PPO)和改性聚苯醚(MPPO),打破国外垄断。瞄准电子信息材料、高端金属材料、高端非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领域,邯郸将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市场竞争力和 技术支撑力,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12月10日,以“绿色、创新、未来、共享”为主题的2019邯郸氢能装备发展与应用大会举行。邯郸市具备良好的氢能源产业基础,中船重工718所是全国最大的水电解制氢和甲醇裂解制氢装置研发生产单位、国内燃料电池高压车载氢系统最大供应商;河钢邯钢气体厂是全国最齐全的稀有气体生产企业和产能第二的高纯商品氢生产商;银隆新能源集团已形成14.5亿安时钛酸锂动力电池、200兆瓦储能电池模组等生产能力。依托这些基础和优势,邯郸瞄准氢能、储能两大方向,重点聚焦氢气制备、氢能制储运加设备及氢能源汽车等方面,全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邯郸·中国气谷”,加快发展钛酸锂电池储能示范应用。

生物健康产业。依托天然色素产销量居全国之首、世界前列的曲周晨光生物集团,邯郸将积极推进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植物提取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依托邯郸制药公司,积极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重点引进中药制药装备、中成药综合生产、中医药保健品等产业环节;依托中建材君恒药玻公司,重点建设药用玻璃产业园,引进上下游企业,加快形成药玻产业集群。

谋划布局两大未来产业

电子信息和网络产业是邯郸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目前,邯郸已建立全光纤信息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中船重工集团汉光公司的光纤惯性器件、视觉感知器件、气体感知器件等系列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中擎创电子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深圳皇族智能电子终端制造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依托北京、天津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邯郸将着力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芯片封测基地和新型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安防应急产业已具备初步产业基础。国家应急产业领军企业——新兴际华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核心企业均在邯郸;中船重工集团718所安防产品在金融、文物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依托这些龙头企业技术优势,邯郸将大力发展信息安全装备、应急能源装备、危险气体防灾减灾装备、环境安全应急监测等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安防应急产品生产基地和研发服务基地。

邯郸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围绕“532”主导产业,确定了58个二级细分产业领域,谋划了总投资3290亿元的300个重点项目。今后将把十大主导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以引进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大企业和优质企业参与全市主导产业投资建设为重点,持续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观摩活动,组织各级领导进行包联帮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布局、改造提升、加速发展。

9.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的不足可以体现在哪里

在休闲旅游时代,老景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因为它们是从观光旅游时代过渡而来,特色文化与主题、产品、业态、功能等,可能都要进行升级。

目前,A级景区新标准仍在修订中,从间或流露出来的信息看,可能要增加特色文化、综合服务项的比重,强调景区文化性与产品多样性,正所谓特色文化、综合服务,强化的是主题文化、产品和业态。这是市场所需,在深层次上,更体现了旅游区的主题化、特色化、休闲化和市场化发展要求。对于旅游区,文化的凸显、诠释与演绎是发展的命脉,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业态丰富性,则是旅游体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以我来看,无论是旅 景点、景区、旅游区、旅游度假区,还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或全域旅游示范区,都要具备三大核心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托,相互彰显,共同强化了一个旅游景区的特色、品牌、主题和形象。

一、景区的核心和卖点在哪里

1、景观核心吸引力

这是古代旅行的传续,是过去观光旅游的核心,也是当下和未来休闲旅游永远不可替代的吸引物之一,即使在一个以业态核心吸引力为主的古城、古镇、古村,也是如此。

2、文化核心吸引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句话不要再质疑了,文化和旅游都已经成立了——我们已经为此奔走呼号了多少年?现在无论是市场还是管理部门都已认定了这个内在规律。

文化是旅游景观的主题来源,是旅游商品的依托,是旅游活动的表达意象,是旅游演艺的发掘点和凝聚点,甚至是功能布局的划分依据,更不用说旅游标识和形象定位了。总之,没有文化,当下精神层面的休闲、度假、康养、婚恋、祈福等一些列旅游产品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3、业态核心吸引力

在休闲旅游时代,业态有时已经上升到最突出的层面,如袁家村等古村、古镇,但所谓业态必须蕴含着文化,也就是说,吃的、住的、玩的都是文化;至于景观,古村古镇本身就是,当然,还需要一些标志性景观、主题性景观。

二、我们是否有点尴尬与困惑

我们不妨审视一下所见到的景区,是否具备了以上三个核心吸引力?我们的标志性建筑是否兼具了景观性、文化性、功能性?最终由“三性”而强化了景区的主题性?其判断标准是:在各媒体上一搜某某景区,呈现的是核心景观的图片,引人注意,形成震撼,具有特色,容易辨识;而大家一看到这个核心景观,就联想起某某景区,如果做到这一点,起码具备了景区之所以成为景区的基本理由,当然,要成为真正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景区,我们还需要做很多。

毫不客气地讲,我们的老景区都面临着提升,即使新创建的景区,有些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定其精准的市场定位、主题定位、产品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提升,首先是文化主题,这个主题未必是资源决定的,更不是资源的堆砌和聚集,但一定与资源有关。这个主题是在市场基础上、由市场倒推,结合资源和文化而创意设计的产品,并在诸多产品基础上形成的诸多业态,而不是相反。

10. 发展全域旅游的目的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导向,新的发展路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11. 全域旅游规划应重点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Hash:1fde26b327a90bee7e500586169ca2ccf1a31c1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