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的基本分类

天文学家把超新星按它们光谱上的不同元素的吸收线来分成数个类型:
●I型超新星:没有氢吸收线A
●Ia型超新星:没有氢、氦吸收线,有硅吸收线
●Ib型超新星:没有氢吸收线,有氦吸收线
●Ic型超新星:没有氢、氦、硅吸收线
●II型超新星:有氢吸收线 不同原初质量和金属丰度的核塌缩超新星塌缩原因前身星原初质量超新星类型残存天体氧、氖、镁核心电子俘获8–10弱 II-P型中子星铁核心塌缩10–25弱 II-P型中子星25–40 低金属丰度或者近太阳金属丰度普通 II-P型形成中子星后,部分包层回落形成黑洞25–40 非常高金属丰度II-L型 或者 II-b型中子星40–90 低金属丰度JetSN(喷流动力超新星)直接形成黑洞40–60 近太阳金属丰度弱 Ib/c型, 或者 JetSN + GRB(伽马射线暴)形成中子星后,部分包层回落形成黑洞40–60 非常高金属丰度Ib/c型中子星60–90 近太阳金属丰度JetSN + GRB直接形成黑洞60–90 非常高金属丰度GRB,无超新星形成中子星后,部分包层回落形成黑洞90–140 低金属丰度高光度JetSN + GRB直接形成黑洞90–140 近太阳金属丰度GRB,无超新星直接形成黑洞不稳定对140–250 低金属丰度不稳定对超新星无任何残存光致蜕变≥250 低金属丰度超长GRB,或者兼有超高光度JetSN直接形成中等质量黑洞 Ia超新星 缺乏氢和氦,光谱的峰值中以游离硅的615.0纳米波长的光最为明显。
Ib超新星 未游离的氦原子(He I)的587.6纳米,和没有强烈的硅615纳米吸收谱线。
Ic超新星 没有或微弱的氦线,和没有强烈的硅615纳米吸收谱线。 II-P超新星在光度曲线上有一个“高原区”。
II-L超新星 光度曲线(星等对时间的改变,或光度对时间呈指数变化)呈“线性”的衰减。
如果一颗超新星的光谱不包含氢的吸收线,那它就会被归入I型,不然就是II型。一个类型可根据其他元素的吸收线再细分。天文家认为这些观测差别代表这些超新星不同的来源。他们对II型的来源理论满肯定,但是虽然天文有一些意见解释I型超新星发生的方法,这些意见比较不肯定。
Ia型的超新星没有氦,但有硅。它们都是源于到达或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的白矮星的爆发。一个可能性是那白矮星是处于一个密近双星系统中,它不断地从它的巨型伴星吸收物质,直至它的质量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那时候电子简并压力再不足以抵销星体本身的引力,塌缩的过程可以把剩下的碳原子和氧原子融合。而最后核融合反应所产生冲击波就把那星体炸成粉碎,这与新星产生的机制很相似,只是新星所对应的白矮星未达钱德拉塞卡极限,不会发生碳氧核反应,爆发所产生的能量是来自积聚在其表面上的氢或氦的融合反应。
亮度的突然增加是由爆发中释放的能量所提供的,爆发以后亮度不会即时消失,而是会在一段长时间中慢慢地下降,那是因为放射性钴衰变成铁而放出能量。
Ib超新星有氦的吸收线,而Ic超新星则没有氦和硅的吸收线,天文学家对它们产生的机制还是不太清楚。一般相信这些星都是正在结束它们的生命(如II型),但它们可能在之前(巨星阶段)已经失去了氢(Ic则连氦也失去了),所以它们的光谱中没有氢的吸收线。Ib超新星可能是沃尔夫-拉叶型恒星塌缩的结果。
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很大,它本身的引力就可以把硅融合成铁。因为铁原子的比结合能已经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把铁融合是不会释放能量,相反的能量反而会被消耗。当铁核心的质量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它就会即时衰变成中子并塌缩,释放出大量携带着能量的中微子。中微子将爆发的一部份能量传到恒星 的外层。当铁核心塌缩时候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数个小时后抵达恒星的表面时,亮度就会增加,这就是II型超新星爆发。而视乎核心的质量,它会成为中子星或黑洞。
II型超新星也有一些小变型如II-P型和II-L型,但这些只是描述了光度曲线图的不同(II-P的曲线图有暂时性的平坦地区,II-L则无),爆发的基本原理没有太大差别。
还有一类被称为“超超新星”的理论爆发现象。超超新星指一些质量极大恒星的核心直接塌缩成黑洞并产生了两股能量极大、近光速的喷流,发出强烈的伽傌射线。这有可能是导致伽玛射线暴的原因。
I型超新星一般都比II型超新星亮。
(下图)在一个大质量、演变的恒星(a)元素成洋葱的壳层状进行融合,形成铁芯(b)并且达到钱德拉塞卡质量和开始塌缩。核心的内部被压缩形成中子(c),造成崩落的物质反弹(d)和形成向外传播的冲击波(红色)。冲积波开始失去作用(e),但是中微子的加入使交互作用恢复活力。周围的物质被驱散(f),留下的只有被简并的残骸。

Hash:bb47941fa9b30af8b9d4072878a45c3eb676dd4e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