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怎么把不起眼的场景拍得“眼前一亮”?

导读:摄影怎么把不起眼的场景拍得“眼前一亮”? 有没有这样一幅摄影作品,让你产生难以自拔的迷恋? 各位摄影老师们,河北遵化除了清东陵景区以外哪里能拍出摄影作品? 风光摄影怎样拍能够更“锐”?

这几天拍摄的,我觉得很漂亮,说到题目那要看个人的审美了!

摄影是一种感觉,是你对大千世界万物的认识和理解。认识深理解透你所拍摄的照片就会有灵魂。这张(春的序曲)就是在很普通的场景下拍得。我不知别人有没有抬头看的习惯,反正我有。因为常常你会发现很多美的东西。这张照片就是我抬头看所得到的。

春的序曲

有没有这样一幅摄影作品,让你产生难以自拔的迷恋?

在西藏多年,走遍了七个地市,拍摄了无数片子。使我最迷恋的还是在拉萨抓拍的一个老阿妈,完全是自然光线。

那天,夕阳西下,太阳马上落山了,就在此时突然发现一位老阿妈手持转经筒在转经道上前行。

她慈祥的目光、坚定的信念深深的感染了我,快递按下快门,成为经典之作。

答案是肯定有的:

在国内,最让我痴迷的摄影作品,非段岳衡老师的黑白系列作品莫属!段老师的黑白摄影作品,他的作品,美到心醉,看他的作品,会让人感动的难以自拨!接下来,请欣赏几幅段老师和我本人的几幅风光黑白照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前1-6张是段老师的,第七张是我本人拍的。

就是这最后一张,因为来之不易,自己曾被自己的作品感动的泪流满面,痴迷了很久!

各位摄影老师们,河北遵化除了清东陵景区以外哪里能拍出摄影作品?

雾灵山风景区。或者从东陵往北三坡子到七坡子之间有长城。而且到七坡子沿程风景不错,开车可以一直到兴隆车少不过路况一般

禅林寺的秋天也很不错,尤其是银杏叶泛黄的时候

风光摄影怎样拍能够更“锐”?

风光摄影 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就独占鳌头。人类第一张永久性摄影作品就是风光照(1826年,法国人埃普斯拍摄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鸽子窝》)。

风光摄影一直是门奇特的领域,它是最容易接触的类别之一,总能快速地累积好评、攫取目光,却也是糖水照的代名词,缺少内涵、赚不了钱,只能是通俗的下里巴人,难以成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这样的矛盾在国内风光圈格外明显,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构图,构图决定了艺术层次的差异,下面就来讲讲拍风光照的几点要注意的。

埃普斯——《鸽子窝》

1. 构图决定了观看方式

“构图是最有力的观察。”这句话是摄影大师 Edward Weston 的名言,反映出他的拍摄风格,从生活中观察到细微的不同,平凡或不平凡,一切取决于构图观点。

因为对于构图的想法决定了摄点的选择,另外也牵动了曝光、后制如何搭配。

2. 构图不是塞满取景框就好

有时在构图时,往往画面太满,就会透不过气,主题占据了过多的空间,画面被撑满,也完全挡住交代环境的必要背景。

在拍摄前必须思考的事很多,画面中框取哪些人、事、物只是其中一部份,另外色彩运用、光线对比以及后期制作的布局想象也都是构图的学问。 简单来说,构图并非狭义地塞满景框,而是从前期到后期的预视统筹概念。

3. 构图的终极目标,在于传达个人观点和情绪

如果一张画面追求的是艺术层次,那么技术完善与否,是否忠于现实就不是你的强调重点。

相反,你应该关注的是作品有没有传达出个人观点?诠释手法是否和观点相吻合?至于技术,那只是充分非必要条件。

4. 赋予想法是艺术家的任务

拍摄只能客观的记录,只有赋予想法才称得上艺术。

对艺术工作者来说,看到一幅场景不是拍下来就好,而是应该思考眼前的景致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运用光线、色彩作 构图工具,表现出你的想法或情绪,如此一来风光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不再只是绕着曝光、动态范围等技术面打转。

5. 光线是摄影的本质

光影永远比拍摄主体更重要,没有适合的光线条件,就没办法凸显你想说的重点。

6. 平衡和对称

对称可以产生简单的、正面的、平衡的构图。尽量调整你的构图达到平衡,以建立起对称的线条、形状、主体、以及色彩。平衡且对称的画面总是能取悦观众的眼睛。

7. 保持画面简单

简单之所以是王道,是有原因的。去掉装饰、去掉令人分心的东西、去掉杂乱。你从画面中去掉越多的东西,你想给观众展现的故事和主体就越清晰明了。

8. 拒绝跟风,不要拍跟别人一样的东西

来到桥边,许多玩家都会聚集在水池边拍摄倒影,然而当我们移开视线,周围其实还有更多的题材值得记录。

一窝蜂是风光摄影的常态,每隔一阵子就有所谓的爆红景点,但追逐相同的场景、拍一样的构图不如去书店买明信片,毕竟思考与观察是摄影师的核心价值,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复制、临摹,而是应该投注心力在开创自己的影像风格上。

9. 放大主体

这一条是你应该在从事任何类型摄影时都要记住的。强调你的主要被摄体,令其在画面中比其他物体更大、更高、或者更清晰明显。

10. 没有灵感,技术只是空壳

匠气和艺术是两种层次,前者追求技术完美;后者在乎想法实践,没有灵感的创作终究沦为炫技。

11. 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器材,在自己

相机只是完成创作的工具之一,不要用器材决定你的拍摄题材,而是以想法为依据,试着用其他方法弥补手边器材的不足。

12. 不要一味地追求“正确”

艺术的领域没有标准答案,一幅好的作品不代表它有绝对正确的色阶分布。

13. 放下迷思

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观察当代摄影的呈现方式,举凡复合媒材、重曝叠加,现场的构图、曝光只是艺术创作的一环,过度强调直出将抹杀了创意实践的可能。

14. 风格必须建立在精准的色彩上

先求色彩的标准化,而后才有风格的差异化,精准的色彩掌握是艺术创作的根本。

15. 原创的画面就是最好的构图

偶尔缩小视野,会发现大景之外别有洞天。

再造同样的构图不难,创造出从没看过的画面却很难,原因在于多数人向往知名的大山大水,却很少有人愿意在灯火阑珊处发掘值得记录的影像。 诚如风光摄影大师 Eliot Porter 所强调的,在混沌中提炼秩序、由生活中榨取美感,独特的景象可能就在你我周遭,需要的是我们培养原创的精神,从观察、体验中荟萃现实与想象的交集,进而将熟悉的一草一木升华成为艺术。

最后,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给个赞呗!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拍摄环境和条件,必须在通透的环境下去拍摄。如果在雾霾天或者身处雾中,那么无论你拿着多贵的牛头,用尽所有的后期手段都是无计可施的。

第二:拍摄时需要一支画质还可以的镜头。其实,牛头和狗头在现在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牛头更多的优势是在大光圈下的锐度。而对于风光摄影来说,我们基本上只会用到f8以下的小光圈。所以,只要你用的不是那种很模糊画质很差的老镜头,将景物拍清楚肯定不成问题。

第三:拍摄时需要对焦清晰。如果你拍摄的景物包含前景,那么可以运用超焦距以及景深合成的方法去获得从近到远都非常清晰的图片

第四:也是决定性的一点,就是后期处理。有很多人拿了上万块的牛头和旗舰款的机身,为什么最后输出到网上的图 起来很肉?主要的原因还是后期的问题。

下面我总结了风光摄影中经常会用到的几种锐化方式,给大家详解

(一)基础锐化

基础锐化是在lr中针对raw格式文件的锐化。目的是为了在无损的条件下压榨出图片更多的细节,为后续在ps中的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首先在lr界面右侧找到“细节”面板

我们可以看到lr针对raw文件的照片会自动给一个基础的锐化量。基础锐化我通常的做法是半径拉到最小(0.5),细节拉到最大(100),数量根据图片情况进行调整,甚至可以保持lr原有的锐化数量不变。

如果图片中存在你不想锐化的区域,比如平静的水面,万里无云的天空。那么按住alt键的同时滑动蒙版选项条,此时图片变成如上图的灰度图。白色代表锐化完全作用的区域,黑色代表无锐化的区域。我会通过滑动选项条来控制锐化的阈值,避免锐化过度作用于无细节的区域。

总结:这个基础锐化是我在处理每张照片时都一定会用到的锐化。

(二)清晰度锐化

Lr以及ps的camera raw中都有“清晰度”这个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影响的是图像的中间调的对比度,而对高光和阴影的影响很小。这就可以避免锐化作用于天空,背阴处这类高亮以及很暗的区域。但是清晰度数值越大,图像就会越生硬,噪点也会越明显,在明暗交界处会产生让人讨厌的光晕。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原图以及清晰度加到最大以后的对比。可以发现清晰度数值过大以后,图片质量下降严重。所以清晰度锐化我通常最多加到30,经常用于加强云层的细节,它能够保证高光的天空不受影响而增强中间调云层的对比。

总结:通常的用法是用lr的调整画笔对画面的局部增强清晰度,切不可全图使用,而且数值不宜开到过大,这个功能的过度使用会让画面变的很脏,慎用!

(三)去朦胧锐化(dehaze)

这个效果是lightroom更新到CC版本后新增的功能

当滑块向右移动时,画面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饱和度都会加强。这个功能其实相当于是集成了清晰度,饱和度和对比度的一个集合的动作。我在处理下面这张图片时用过这个功能

这张拍摄于漓江的日出图片,由于前几天下雨所以雾气非常严重,拍出来的照片通透度极差,在lr中我用去朦胧的功能加强画面的对比和细节。

图一是原片,图二我截取了最后成片的一个区域进行对比。虽然图二最后进入ps中进行了很多润色处理,还是可以看得出去朦胧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总结:这个功能只在照片非常朦胧的情况下使用,一般用于雾霾天或者多雾天,不能用于通透的图像。而且要注意的是去朦胧效果越强,画面色彩的饱和度也会越高,所以通常要进行减饱和的处理。

(四)高反差保留

这是ps中的一个滤镜。高反差保留能够将图像中色彩,明度反差较大的两部分的交界处保留下来,再通过不同的图层混合模式可以起到锐化轮廓的效果。

首先,复制原始图层,然后应用“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这时图像呈现为灰度图,可以看到白色的轮廓就是要加强的细节了。设置的半径越大,轮廓线条就越亮,代表加强的效果也越强。

高反差的半径通常设置在1-3之间。如果半径太大,轮廓周围会出现光晕。

接着修改图层混合模式为柔光或者叠加。叠加相较于柔光会获得更强的锐化效果。

锐化完成后记得添加蒙版,将不需要锐化的区域擦除。这张图片的高光区域我想要保留下光线射入的朦胧感,所以用黑色笔刷将该区域刷出来

总结:高反差保留只保留轮廓线这些通常 需要锐化的区域,而屏蔽了图像中低频的细节。这样相较于一般锐化可以减少噪点的加强。因为是灰度图层,所以也不会对图片的色彩产生影响。通常高反差保留会用于虚化柔焦处理后找回并且加强轮廓的细节,让图片看起来不会太肉。

(五)智能锐化、usm锐化

这两种锐化都能在ps锐化滤镜下找到。

它们有个共同点是都有数量和半径的调整选项。

通常, 小半径+大数量用于增强细节和纹理。比如增强岩石,水流,草木的纹理;

大半径+小数量用于增强大物体的轮廓清晰度,类似高反差保留;而大半径+大数量的组合是绝对不能使用的,会在图像细节边缘产生光晕以及让图片变的重口味。

当执行完锐化后,将图片混合模式改为“明度”,这样锐化就不会影响图像的色彩。

总结:这两种锐化包括前面的高反差保留都是我经常会使用的,至于usm锐化和智能锐化的区别,其实实际用下来基本一样。而小半径+大数量的组合对于细节和纹理的加强效果是我非常惯用的,多用于丛林片以及有水流线条的图像。

(六)防抖

这个功能是photoshop cc新加入的滤镜效果,能够通过算法让抖动的图像变的清晰。我拍的图片从来就没虚过(我就是那么吊),所以也用不上这个功能,据说对于抖动的图像的矫正锐化效果拔群。相较于前面的各种锐化,这个功能只能作用于抖动的图像,不能用于失焦以及清晰的图像的锐化。

(七)NIK详细提取滤镜

这个锐化功能是在nik插件的color efex pro 4滤镜下的效果。

选中这个效果后,在右边的面板有对比度,饱和度,提取强度等选项

通过对各个参数的调整,让图片的锐化效果达到最优。通常,饱和度设为0%,这样就不会太影响色彩,除非强烈的逆光造成物体太虚,否则对比度通常也是0%。而阴影和亮点的调节可以对画面中暗部和高光区域进行保护,避免效果过多的作用。

总结:这个锐化的功能我很少使用,不过对暗部细节的加亮和提取的效果非常的好,当图片暗部太暗细节不明显时可以尝试使用。

(八)输出锐化(二次缩图锐化法)

上传到web分享的照片,为了避免网络平台糟糕的压图算法破坏太多的画质,通常在po上去之前要先将图片缩小到一定的尺寸再上传,而图片缩小会降低锐度,这就需要在缩图的同时进行锐化。

经过很多职业摄影师的反复实践的最优锐化方法被称为Marc Adamus sharpening,由著名风光摄影师Marc Adamus发明,具体的方法是: 第一次缩图到最终尺寸的2倍 + 过度锐化 + 第二次缩图到最终尺寸。

比如你想发布一张长边是1000px的图片。那么先将该图片缩小到长边是2000px,然后进行过度锐化,这个过度是可以出现明显噪点,但不能出现很明显的光晕,接着进行第二次缩图,将图片缩小到最终的尺寸,即长边1000px。

这样操作有点繁琐,所以推荐使用TKaction插件的web sharpening功能,可以选择各种输出尺寸,一键即可搞定。

(九)机身锐化

数码机身中通常有照片风格的调整菜单,在其中可以设置照片的锐度

但是这个调整只对jpg图像有用,而对于raw格式是没有用的,因为raw文件已经保留了照片的所有数据,完全可以在lr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强锐度。如果你还在用jpg来拍摄风光照片,那我真的是水土不服,就服你!

希望以上的答案能够帮到你!

我是环球极致风光摄影师Miller姚明来,每周发布原创摄影教程,更多教程见我头条主页。

Hash:ad840b87e1ca13014958ccf3e51435e39b26b1fc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